三国是哪三国后来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最后司马炎统一三国是哪彡国的时间是公元265年。

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派王濬于益州大造船舰以羊祜镇守襄阳与镇守江陵的吴将陆抗对峙 [54-55]  。在264年孙皓即位后 交州(约今广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

279年西北の乱始平王濬、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时候伐吴贾充、荀勖等认为西北未定而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十一月大举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

280年一月孙皓急任丞相张悌率沈莹、孙震渡江抵御王浑军但皆战败而亡。而王濬军沿长江配合其他晋军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寻阳等地杜预也夺下荆州南部。三月十五孙皓见晋军已包围建业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至此三国昰哪三国时期结束

晋武帝司马炎,朝开国皇帝(265~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 , 晋元帝司马睿从父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

初以父勋封北平亭侯。迎立常道乡公曹奂迁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拜为抚军大将军、晋国世子。咸熙二年(265年)拜为相国,袭封晋王 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建都洛阳,年号泰始

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厉行节俭,推行法治 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人口增殖整个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

咸宁五年(279年),命令杜预、王濬发动“晋灭吴之战”实现全国统一。此后骄奢淫逸,怠惰政事分封诸王,为八王之乱埋下隐患太熙元年(290年5月16日),病逝时年五十五,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于峻阳陵

司马炎在治国措施上的,进行了系列改革司马炎改革的政治制度上承曹魏,别有创新有些为东晋南北朝所奉行,深刻地影响了西晋一代及其以后的政治

为了尽早地使国家从动乱不安的环境中摆脱出来,为統一奠定牢固的基础无为与宽松政策成了西晋之初的立国精神。这种立国精神在国家的各种领域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泰始四年(268年),司马炎诏书中明确指出:“为永葆我大晋的江山现以无为之法作为统领万国的核心。”同年又向郡国颁下五条诏书: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抚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

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夺曹魏政权,建国号晋史称西晋,魏国灭亡在此之湔的263年,曹魏大将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城下,后主刘禅投降蜀国灭亡。280年晋派大将杜预、王濬出兵

东吴,吴主孙皓投降吴国灭亡。至此三国是哪三国皆亡,并归于晋一统时间当为280年。

答: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夺曹魏政权,建国号晋史称西晋,魏国灭亡在此之前的263年,曹魏大将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城下,后主刘禅投降蜀国灭亡。280年晋派大将杜预、王濬出兵

东吴,吴主孙皓投降吴国灭亡。至此三国是哪三国皆亡,并归于晋一统时间当为280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