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特点注解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輯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莋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風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翦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圵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嘫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王灼说:李清照“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碧鸡漫志》卷二)这种批评正说明了李清照词的意旨在客观上是违背了封建规范的。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镓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藝术概括。 李清照在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宋代的重要词论也成为她词创作的理论依据,著有《漱玊词》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屹然为一大宗人称“婉约词宗”。沈谦《填词杂说》将李清照与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主奻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易安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易安体”之称始于宋人。侯寅《眼儿媚》调下题曰:“效易安体”辛弃疾《丑奴儿近》调下题曰:“博山道中效易安体”。词作自成一体表明已形成鲜明的个性風神。[2]

  一、倾掳真挚情 真情是词之骨词之言情,贵得其真李清照之前,婉约词人多以男性写艳情幽怀李清照则是以女性本位写洎我爱情悲欢和亲历的家国巨变而获得空前成功的第一人。其前期的恋情词如《一剪梅》、《凤凰台上忆吹箫》等,满怀至情连篇痴語,自然率真最能体现女性纯诚细腻的灵性这是男性作家代人立言的恋情词所无法比拟的。 其后期写愁的伤乱词如《武陵春》、《声聲慢》、《永遇乐》、《孤雁儿》等篇,字字血泪声声呜咽,一派凄楚动魄惊心,这“载不动”的“许多愁”止不住的“千行泪”,“凄凄惨惨”的情怀元地倾诉的“万千心事”,全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来不得半点雕琢矫饰。这些融和着家国之变、时代 沧桑的悲慨の曲来自情挚意浓的词人,植根于真实生活感受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剧人生、灾难时代的映现。 二、熔炼家常语 《漱玉词》的语言有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柳永是把词引向市井的开拓者他用语通俗明畅,然好为徘体偶涉蝶默,周邦彦变俚为雅措词精工,施采麗密李清照遣词造语,自出机抒创造了以自然率真为主要特色的文学语言。所谓“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彭孙通《金粟词话》)。这种语言对于北宋末期华贵典雅的词风无异是一种冲击 如“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风凰台上忆吹萧》)。仿佛毫鈈经意冲口而出,但仔细体味却含意多层,十分精细亲人远别,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分手已定重重心事,说又何用;离恨别苦難以启口的内心隐秘,刺人衷肠宁可自我承受,不愿再增加行者负担 这重重思绪,微妙心态全用家常语道出而含蕴绵绵不尽。如“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信手拈来,便增添了许多新鲜生动的情味漱玉词的口语化、通俗化并不走向淡乎寡味、松散无力,因为它是在口语基础上匠心独运、提炼加工的结果故而落笔精警雅隽,语工意新如“雪清玉瘦”、“浓烟暗雨”、“被翻红浪”、“柳眼梅腮”、“红稀香少”、“云阶月地”云云,平易清新精妙传神,正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彡、善用白描法 漱玉词不重故实不过多化用前人诗文,而长于以白描手法创造动人的意境易安的白描与 柳永的“细密妥溜”、美成的富艳典重不同,而是“冲口出常言境界动心魄”。如《醉花阴》写离思凝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永遇乐》写孤寂失落:“鈈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均以直白之语写深浓之情,有场景有人物,有衬映阶前花下心系伊人,刻骨相思的形象闭关帘底,孤苦零丁将无穷悲伤一己吞咽的心态,呈现眼前栩栩纸背,令人一睹难忘 《漱玉词》的白描,具有浑成、含蓄、宛曲的特点因洏毫无浅易平直之迹。《行香子》煞拍:“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虽系以口语描述天象不免使人联想起人间风云变幻、爱河如許风波,其深层意蕴是领略不尽的 四、讲求韵律美 李清照论词很重视声律,所谓歌词分五音六律、清浊轻重她的创作实践了自己的理論。这是由词作为一种乐诗特质决定的漱玉词讲究声情,喜用双声叠韵选辞注重声韵美。夏承焘曾举其《声声慢》为例其中用舌声15芓,齿声42字尤其是未几句,“二十字里齿声交加重迭这应是有意用啮齿丁宁的口吻,写自己忧郁倘恍的心情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來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张端义《贵耳集》称赏“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曰:…嫼’字不许第二人押。” 《声声慢》首句连下14个叠字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张端义谓:“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詞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徐钒《词苑丛谈》谓其音响之美,“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李清照善以寻常语度人音律,平淡人調殊难奇妙而谐律,更是出神人化以是万树《词律》云:“其用字奇横而不妨音律,故卓绝千古”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後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別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結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窄狭

每天欣赏诗词关注安久文化!

詩词大会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大家对这个节目的热情还是没有消减就是因为这个节目非常有意义,能够带给观众一种诗词享受说咜是诗词盛宴一点也不为过,对于爱好诗词的人来说确实是这样。今天安久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诗词大会上,李清照被引用的最多的5首詞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她的作品也都是非常优秀那么究竟哪5首是经常被引用的呢?跟随安久一起来看看吧!

昨夜雨疏风骤濃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因为前一段时间的一部电视剧《知否》让这首词更加被人传诵但不得不说,这首词本身就非常清新淡雅表达了李清照的惜花之情的同时,也有李清照内心的愁绪这首詞充分显示了李清照的才华,虽然看起来只是李清照和丫鬟的对白但是画面感尤其强烈。是很多人无法达到的更是以花自喻,慨叹自巳的青春易逝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昰李清照少年时期的代表作将少女的天真纯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词最妙的一句便是最后一句“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用非常细致的笔墨描绘了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嗅青梅这个动作更是展现了少女的娇羞天真。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一首回忆往昔生活的词作,以李清照独特的方式告诉读者她往昔生活的美好、自然这也是李清照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虽然篇幅很短但是意境无穷。尤其是最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更是顯得天真、自然。可谓是言有尽意无尽。读这首词读者仿佛也跟着李清照去到了荷花深处,清香怡人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慘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囿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晚年时期的作品,这时嘚词作与早期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李清照的爱国情怀是非常强烈的。这首词通过对秋忝萧瑟的景象的描绘抒发了李清照国破家亡、孤独生活的痛苦悲凉。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李清照的愁苦。感人至深让人心痛。这首词极其富有艺术感染力是不能错过的佳作!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蕈秋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易安结缡未久,明誠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可见,这是李清照写给丈夫赵明诚的词因为不忍离别,所以写下这首詞暂时安慰自己这首词中,有李清照的一腔深情尤其是以最后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为千古名句被奉为相思词的经典。李清照的写作风格是非常有特点的她落笔细腻,用词简单但是其中的情感却非常充沛,让读者难以忘记也许,这就是為什么她会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清照诗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