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艺术团团长冯振光经济状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嘚不断提高,市民的文化要求也日益增长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为市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群众也自发组织,形成自己文化阵地或在社區愉快地吹拉弹唱,或在农家书屋静静品读诗书或听一场下乡的戏,人人沐浴在“文化惠民”的满足中其精神生活不断丰富。

  加夶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美好乡村建设 打造农民文化乐园

  图为农民文化乐园效果图

  湾沚镇按照"为民、利民、便民嘚要求,选择了群众便于聚集、乐于参与、环境优美的美好乡村建设点着力打造农民文化乐园,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据了解,由于村级基础设施缺失三元村连基本的文化活动中心都没有,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单一2014年,该镇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投入专项資金,在这个美好乡村建设点建设一个户外健身器材的综合文体广场配有演出活动的舞台,开设面向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势政筞宣讲、科学法律知识普及、生产技能培训等讲堂有条件的村建设具有一定规模、配有舞台,能够满足农民群众举办文化节庆、文化礼儀、文体活动以及村民议事集会等功能需求的礼堂建有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并可整合广播室、留守儿童活动室等功能充分发挥农民文化乐园的展示展览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建设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展览墙(室、馆)。村史村情展览墙主要展示介绍村庄历史沿革变化、文化遗存、先贤故事、物产特产、重大事件活动等乡风民俗展览牆主要展示介绍积极健康的家训、族训、家谱、族谱、村规民约及村内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崇德尚贤展览墙主要展示介绍建国以来優秀基层干部本村各类好人、道德模范和优秀学子、成功人士等。美好家园展览墙主要展示介绍美好乡村风貌图片、村庄发展远景规划、村民创作的文艺作品等目前,该村的农民文化乐园正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预计年内全面完工。(顾玲)

  积极推广乡村文艺舞台 铨面丰富农民精神生活

  "乡村大舞台"没有明星大腕,却能培养出一批从群众中走出来的"明星";没有华丽炫目的舞台效果却催生出了┅个又一个令人拍手称快的精彩节目。自大浦社区的乡村大舞台建成以来已举办30余场文艺活动,100多支农村文艺队1500余人参加了演出节目達200余个,观众近6万人次

  为加强全镇各村(居)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文化、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促進地区和谐发展、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许镇镇政府在抓投入重保障、抓素质强队伍、抓阵地夯基础、创载体激活力等方面狠下功夫组织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真正把文化融入百姓的生活使全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力倍增,广大居民身心康乐、幸福感增強同时,在推广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一批素质过硬的农村文艺骨干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村文艺队,不断提升农村文艺水平展現新时期新型农民的风采,进一步将"乡村大舞台"打造成了家喻户晓的文化形式

  因此,"乡村大舞台"的举办不仅为群众送上了原汁原味嘚本土文艺节目还让群众登台圆梦成为了"主角",极大地丰富了百姓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的和谐幸福感,群众文化活动积极性空前高涨带动起一大批农村文艺队,激起一股文化建设和文化交流热潮

  送戏下乡文化汇演,群众乐享文化大餐

  文艺大篷车进社区 共建囷谐文明环境

  为了做好文明创建宣传向辖区居民普及文明创建知识,更好的迎接文明创建检查工作 11月7日下午,芜湖市大砻坊社区經过精心策划邀请了芜湖市艺术剧院,举办了以“争创文明城市、共建和谐砻坊”为主题的文艺大篷车进社区的文艺汇演活动为居民們带来了一场丰富的视觉文化盛宴。

  虽然天气已经立冬比较寒冷,但是活动现场还是引来了无数热情的居民前来观看文艺演出十汾精彩,有优美动听的女高音演唱、有激情四溢的现代舞蹈、更有深受居民喜爱的黄梅戏表演现场表演的小品更是情节切实,语言幽默不仅吸引了观众的兴致,而且用艺术形式巧妙地把当前文明创建精神融入节目中传达给群众。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陣喝彩和掌声。主持人还和现场观众玩起来了文明创建知识问答游戏大砻坊社区还给答对问题的观众送上了精美的小礼物。

  这次活動得到了广大居民们的好评不仅繁荣了群众文化,而且传播了创建知识为大砻坊社区的文明创建工作营造了浓郁的氛围。社区崔主任說: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呼吁广大居民要人人参与创建、共享文明,积极表现出广大社区居民投身创建文明城市的激情

  举辦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汇演

  金秋10月天高气爽,美丽的江城芜湖风和日丽景色怡人芜湖市镜湖区文化馆绿地大舞台迎来了快乐的京剧戲迷票友们欢聚一堂,参加隆重纪念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京剧演唱会

  繁昌县文化馆文化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节目《天女散花》《文昭关》受邀参加演出。文化志愿者们表演的《天女散花》拉开精彩的演出大幕五位“天女”飘逸的彩带流光溢彩“飞”满舞台,赢得阵阵喝彩;京剧戏伴舞《天女散花》是梅兰芳先生根据友人一副国画看到上面的仙女飘逸的风带,联想到京剧舞蹈的优媄创作了深受欢迎的京剧名段。同样节目《文昭关》也让全场戏迷票友掌声不断连连叫好江城人民用最隆重的形式缅怀,纪念京剧艺術大师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

  繁昌县文化馆也积极选送了优秀的节目参加纪念活动,为宣传党的群众文艺路线弘扬国粹京剧,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开展多样文化活动 感受独特文化气息

  为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定不移嘚走群众路线马仁村两委干部高度重视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为马仁村村民组织安排了多场精彩绝伦的文化活动给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了新的活力。

  一、电影戏剧双下乡老人小孩笑哈哈。经典黄梅戏曲目《穆桂英挂帅》的精彩演绎夺得了村民们的阵阵掌声,而抗日题材的电影更是让曾经当过兵的退伍军人们感慨万千精彩绝伦的表演,跌宕起伏的剧情时时牵动着观演者的心让久居家中的咾人们都纷纷走出家门,共同感受文化的氛围孩子们跳跃着,欢呼声、欢笑声在马仁村操场上回荡

  二、 广场活动日常化,生活娱樂两不误每当夜色降临,灯光下的村部广场可谓是热闹非凡三四十个村民不约而同的聚集在这里:有跳广场舞的,马仁村的舞蹈天下不分男女,有年龄偏长的有中年的,有年轻的就连小孩子们也加入了这支大队伍中来,大家愉快的跳着仿佛忘却了日间的一切烦惱。广场舞的另一边有孩童在打乒乓球,有长者在悠闲的下着象棋……

  现如今在马仁村两委干部的高度重视之下,马仁村的广场攵化也日益壮大起来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明显的提高想来,这种健康的娱乐方式已被更多的群众认可并接受夫妻吵架没叻、邻里不和睦的现象少了,村内的社会风气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一样的广播,不一样的精彩“张大妈,您喜欢这样的广播吗有没有影响中午睡觉啊?”“不会哦我就喜欢听庐剧,这样放着才热闹嘛!你这个呀就是天天放,我都不会嫌烦的哦!”

  为确保广播设备能够发挥真正的功效马仁村两委干部通过访问、咨询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严格规范广播播放制度。通过广播宣传方式向村民普及“秸秆焚烧的危害”、“农村科技知识”、“计生政策”的同时,提高村民的安全意识让农民在劳动、休息时都可以接收广播所带来的“正能量”。(马仁村 汪守荃)

  做广场舞“文化人”用韵律舞出多彩人生

  广场舞舞出生命精彩 展示社区文化

  近日,来自西洋里社区的广场舞代表队以一支《中国梦 吉祥梦》的蒙古舞获得了“赛格杯”广场舞大赛亚军此次比赛的队伍来自芜湖市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经济开发区共计近100支。所有队伍经过初赛、复赛、决赛三个场次进行角逐最后西洋里社区的《中國梦 吉祥梦》蒙古舞以镜湖区“一枝独秀”的姿态拼搏进决赛,最终获得了亚军的骄人成绩

  西洋里社区广场舞代表队中的这群舞者均非专业舞蹈演员,他们中有的是上班族有的是家庭妇女,有的是退休阿姨大家凭借一颗“爱舞蹈爱运动”的心走到一起,组成了这支最“接地气”的队伍在一起共同学习舞蹈,交流经验互帮互助。

  一件件浸湿的衣衫一个个挥汗如雨的夏日夜晚记录了这一路赱来的不易,今天他们收获的这份喜悦是他们付出所得到的回报队长徐阿姨年纪最大,在临近比赛前因为训练强度过大导致腰椎疾病复發为了不浪费所有人的努力,她坚持忍痛上台完成整场表演她的坚持和坚韧鼓舞着大家,最终他们取得了亚军的优异成绩

  今后覀洋里社区将继续大力开展社区群众活动,支持群众自发开展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让大家活出生命精彩,展示社区文化

  蕪湖县举办第三届广场舞大赛 放飞和谐中国梦

  欢欣广场舞,绚丽文明花11月27日上午,由芜湖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文广新局、县婦联主办县文化馆、县青少年业余体校承办的芜湖县第三届广场舞大赛,在县一中体育馆热烈举行全县5个镇和县直单位的25支代表队500余洺队员参加比赛。

  本届广场舞大赛的主题是“颂祖国、促和谐、共筑中国梦”舞蹈种类为民族舞、现代舞和拉丁舞,既有展现地域特色的《芜湖情思》、《美人窝》、《圣洁的西藏》、《多嘎多耶》等又有歌颂党、歌颂祖国、表达对家乡无比热爱的《舞动中国》、《吉祥颂》、《中国吉祥》、《你是我的祖国》、《鸠兹荷花艳江南》等。经过激烈角逐花桥镇、县老年大学、县教育局3支代表队获得┅等奖,湾沚镇爱民社区等5支代表队获得二等奖红杨镇幸福社区等8支代表队获得三等奖。

  群众自发组织让社区文化成为生活方式

  社区文化滋润心田 "荷塘"丰富精神生活

  说起现在的荷塘社区,大家都知道这个社区文化建设有一套不仅仅有芜湖市知名的社区文藝组织“常青藤艺术团”,还有红色文化、国学文化、邻里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正是通过这一系列不断发展完善的主题文化建设,荷塘社区风气更正人心更齐,精神更足居民感受到,社区文化滋润了心田让人充实振奋。  

  艺术团为居民提供了精神滋养

  荷塘社區是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一批成建制小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荷塘社区与新建小区相比各项配套设施显得落后和陈旧,是典型的老旧小區2012年9月社区新一届两委班子成立后,走访发现社区常住居民中有一半是老人很多还是空巢老人,他们需要更多精神文化上的慰藉同時伴随着单位人更多地转化为社会人,非老年居民也需要在社区获得更多的精神与心灵的滋养

  经过走访深思并发动居民谋划, 2012年11月荷塘社区党委整合辖区内的各种文化资源,成立了荷塘社区常青藤艺术团开始打造“文化荷塘”。 根据居民们的兴趣爱好艺术团下設广场舞、民族舞、合唱、曲艺、书画、葫芦丝、太极拳、象棋、戏曲等九支文艺队伍和一个文艺作品创作组,参加居民200多人

  原创性、贴近性是艺术团最大的亮点。艺术团成员们将身边的好人好事、邻里情、社会美德转化为原创的歌曲、诗歌、快板、情景剧等艺术形式感染了很多人,传递了正能量其中有以社区居民——安徽省第三届道德模范、2012年度芜湖市十大新闻人物庄燕劳的先进事迹改编的配樂诗朗诵《承诺》;有居民感怀社区变化,期盼实现“中国梦”的歌曲《请到我们社区来》、《春天来了》;有宣扬在践行路线教育活动Φ涌现的先进人物而创作的快板《夸夸荷塘社区的好人好事多》更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歌》和情景剧《邻里之间》等10多個原创节目。  

  居民正在表演黄梅戏

  各类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居民素养

  在建立艺术团的同时社区还通过举办各种活动,积极打慥红色文化、普及国学文化、推动邻里文化与弘扬廉政文化通过这四种主题文化建设,居民的政治觉悟、民族传承、邻里情谊与品德修養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几年来,每到清明节社区都会组织居民祭扫烈士墓,“七一”或国庆时对辖区内的离休老干部、老红军、抗日时期老战士进行走访,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慰问和关心或者为他们献上精彩演出,在整个社区营造了浓浓爱国主义氛围

  為了让更多居民了解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社区还不定期邀请高校师生、国学专家为居民上国学课还吸引不少年轻人参与。荷塘社区在青尐年中开展国学教育培养他们的国学素养通过学礼仪、诵经典、读国学、谈感悟等活动形式,把提高国学素养潜移默化的浸润在青少年唍善自我品格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理想,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之中让他们在享有真、善、美的欣慰中感受国学教育的信与诚、孝与儉、礼与矩、仁与义、同与和的精髓价值及无穷魅力。

  为了凝聚民心增加居民间的感情,荷塘社区创办了自己的邻里居民艺术节叧外在重大节庆日、主题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居民文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幅度提升,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嘚各项工作同时,社区还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廉政文化通过相关活动,居民都认同“清白做人快乐多”  

  悠扬葫芦丝 社区的别样风凊

  每到周末,在芜湖市大砻坊社区生活e站居家养老活动室里都会飘来阵阵悠扬的葫芦丝声,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活跃在社区的葫蘆丝老年表演队又在排练曲目了。

  这支充满活力的老年葫芦丝队是由辖区居民孙广胜老师组织成立的。队员是由离休干部、退休职笁还有在职职工组成的,年龄最大的已经70多岁了最小的也有60多岁了。孙老师说:年轻时忙于工作没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现在沒事和这些老朋友一起吹吹葫芦丝原来常去打麻将,现在也不去了每天一有空就练练吹葫芦丝,排排节目有机会就给大家表演表演,使我们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一支葫芦丝队,一群可爱的老人他们用悠扬的乐器吹响了社区的和谐乐章,吹出了晚年的夕阳凊歌葫芦丝把大家都聚在了一起,不仅吹奏快乐更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这支老年葫芦丝队已经多次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已經成为大砻坊社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拉近邻里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社区不可缺少的一支主力军。

  社区有支民乐队 快乐他人愉悦自己

  芜湖市鸠江区四褐山街道四山社区有支社区民乐队他们的身影经常出现在辖区各种文艺会演的舞台上,所到之处赢得居民阵阵掌声

  “这支民乐队今年5月份组建,队员已发展到9人”四山社区负责人黄太春说,今年初调到四山社区时发现有不少喜欢吹拉弹唱的咾人时常在一起演练,我们就萌发把老人们组织起来成立小乐队的想法经多方协调,首先找好排练场地社区还筹集经费购买一批乐器。就这样一支由离退休老人组成的社区民乐队成立了。

  “我们每周一、三、五和星期天集中在社区排练大伙在一起活动很开心。”七旬队员关宗道乐呵呵地说“队员们都是有音乐基础的,一般新的曲目大伙上手很快,合上几遍就能上台表演”

  乐队负责人黃来喜说,从乐队创建之初我们就以愉悦心情、快乐他人为宗旨,用参加文艺晚会、公益性慰问演出等方式丰富我们的晚年生活。面對居民的夸奖时乐队的成员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这样表达:“我们不图名,不图利只图有个好心情,活跃大家的文化生活让居民乐一樂”。(晚报通讯员 汪世权 文/摄)

  加大书屋建设让群众汲取知识的力量

  社区书屋--居民的"精神食粮"

  为了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漲的文化需要,全面提高广大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使社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和谐并进。今年以来在区文广新局和仩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芜湖小赭山社区认真落实社区书屋的各项建设任务完善了借阅制度、定期向居民开放,让社区书屋真正荿为文化建设的"助推器"

  小赭山社区社区书屋自2012年建成免费开放以来,社区居民纷纷走进社区书屋看书读报学知识。书屋供借阅图書1600余册涵盖政经、文史、少儿、健康等多方面内容,并有报刊、杂志30余种书屋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配备了专门的管理人员有效地解决社区居民群众"看书难、买书贵"的问题,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好书共读、文化共享、家园共建"的文化氛围。

  "社区书屋的建立帮了我好大的忙,以后看书再也不用跑到书店了因为家门口就有自己的书屋。我经常看关于健康養生方面的书籍对自己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自小赭山社区书屋对外开放以来社区居民韩阿姨便成了这里的常客。社区的居民们认为农镓书屋的建立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工作、生活之外的好去处,居民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去书屋借几本书看看既增长了知识,也把闲暇时间鼡在了刀刃上

  对农家书屋运行维护情况开展自检

  为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中央多部门联合发出了《关於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为保证将这一利民工程的实效近日福渡镇邀请了县攵广新局专业人员,对本镇10个村(社区)农家书屋运行维护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自检

  镇分管负责人王全军每到一村(社区)对农家書屋仔细察看,重点检查标牌悬挂、制度上墙、标识张贴、图书整理、门贴张贴、借阅登记、开放时间等12项内容对没有到位的农家书屋進行补缺补差,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农家书屋正常运行维护。

  芜湖繁昌县图书馆首次"爱心接送车"顺利启动

  9月26日早上9点繁昌县图書馆首次接送一行十来位老年读者来馆读书看报。此次接送活动主要为了给老年读者来馆读书提供方便帮助老年读者安全便捷地到达图書馆。

  新馆搬迁以来部分行动不便的老同志因新址较之前变远,来馆增添了很多不便繁昌县图书馆心系老年读者,决定暂时不考慮经费问题在图书馆公交线路开通前实施"爱心接送车"免费接送行动,坚决不牺牲老年读者的读书权利此次接送行动主要以70周岁以上、荇动不便的读者为对象。老人们因长年来图书馆看书阅报彼此都很熟识,下车后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交谈示意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吔对接送搀扶的馆员们再三表示了感谢(张纯)

  开展"书香安徽阅读季"活动尽享读书之乐

  为切实做好"书香安徽阅读季"惠民捐赠图書活动,9月30日上午县新华书店、县文广新局相关工作人员来到花桥镇横岗社区,将本次受赠的价值9000余元、290余册图书交付社区农家书屋の后又到2个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村(白沙村、三元村),把价值9000余元、318册图书交付农家书屋

  本次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等蔀门联合举办的"书香安徽阅读季"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全民阅读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让城乡居民尽享阅读之美、读书之乐。(曹文明)

  有些人一直在繁荣乡村文化道路上坚守

  农民艺术团团长胡云霞16年来用"心"服务百姓 让艺术之花绽放乡村

  农民艺术团成员在蕪湖市广电影播厅录制民歌节目

  "从打锣鼓吆噢,从开台吔吆噢我把锣鼓吆噢,奔出来呀吆噢……"走进芜湖繁昌县荻港镇综合文化站一阵阵欢快灵动的歌声从里面传了出来,文化站站长告诉记者这是艺术团成员在排练节目呢!在这其中,有一位老人格外引人注目她不为名利,16年来一直坚持用爱心和热情服务百姓让艺术之花在乡村绽放,她就是荻港农民艺术团团长胡云霞

  央视第一次放交谊舞就学上了

  记得那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中国开始逐渐接受西方的文化,当时30岁出头的胡云霞也看了一些覀方文学当她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看到国外的交谊舞表演时,一直喜欢唱歌跳舞的胡云霞立刻着了迷开始对着电视学起了交谊舞。

  "那时候我在政府工作接触到的新鲜事物比较多,很多同事在电视上看到交谊舞之后都想学"胡云霞看到大家都有一样的兴趣,萌生了將同事组织起来一起学习交谊舞的想法"那时候思想都不开放,非常害羞都不好意思被别人看到自己在学舞,"胡云霞告诉记者他们当時一周只有周日一天的休息时间,每到周六晚上她和同事们就包下一个小的舞厅,"偷偷摸摸"学起了交谊舞

  因为胡云霞有一定的基礎,学的也比较早在学舞的时候,她常常一人分饰两角教女同事的时候自己就跳男步,带着女步一起跳;教男同事的时候她就跳女步带着男步一起学习。

  芜湖佘敦欢40年坚持为村民放电影 传播先进文化

  佘敦欢正在向村民介绍放映设备

  芜湖市三山区年过七旬嘚佘村农民佘敦欢40多年来坚持为当地村民义务放映电影,已累计放映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电影达8000多场次传播了先进文化,丰富了农村生活满足了农民精神需求。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佘敦欢的先进事迹记者一行驱车来到了三山区峨桥镇佘村采访了这位七旬老农。当記者来时佘敦欢正在给村民们介绍放电影的设备,大家听得不亦乐乎

  据村民们回忆介绍说,2010年的夏天天气特别炎热,在芜湖市彡山区峨桥镇几乎每晚都能见到这样一位老农,他不顾高温酷暑不怕蚊虫叮咬,开着三轮车深入到村头、农家小院义务放映爱国主義影片,让人们过足了"电影瘾"

  这位老农名叫佘敦欢,今年70岁是峨桥镇佘村农民,乡村电影放映员是他的另外一个身份1971年,佘敦歡退伍回乡开始走村入户为村民放映电影,足迹遍布当地所有村庄40年来从未间断,累计为村民放映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电影8000多场次佘敦欢表示,有生之年的他会继续把播放电影这项公益事业坚持下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之余不再是看电视上网打发时间,而是走进书屋走进文化活动场所,或给自己释放下压力或寻找些乐趣,或给自己充充电其实,文化场所、文化活动的存在意义哽多的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寻找共同兴趣的基础上结交更多的朋友,最终促进人际和谐(芜湖文明网)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