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清朝最后一次科举举考试是哪一年举行的

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考了什么?| 凤凰副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文,有识,有趣——凤凰副刊&日清晨,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从中左门进入保和殿,历经点名、散卷、赞律、行礼等种种仪式礼节,准备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主考的殿试。这是3年一度的全国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贡士们按这次考试的成绩重新排定名次。一甲3名将获赐进士及第,二甲和三甲分别获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上午10时,试题发下,是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贡士们立即开始撰写对策文,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对策文不限长短,常例为2000字,规定字必正体、文必到行,工整有格,不容疏忽。日暮为交卷时限。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会试题第一场史论五篇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第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第三场《四书》《五经》义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殿试策题1.世局日变,任事需才。学堂、警察、交涉、工艺诸政,皆非不学之人所能董理。将欲任以繁剧,必先扩其见闻,陶成之责,是在长官。顾各省设馆课吏,多属具文。上以诚求,下以伪应。宜筹良法,以振策之。2.汉唐以来兵制,以今日情势证之欤。3.古之理财,与各国之预算决算有异同否。4.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礼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任官之法。汉重明经,复设孝廉贤良诸科,其时贾董之徒最称渊茂。东汉之士以节义相高,论者或病其清议标榜,果定评欤?唐初文学最盛。中叶以后,干进者至有求知己与温卷之名,隆替盛衰之故,试探其原。今欲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正学日着,其道何之从?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唐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读书官方微信
播放数:249296
播放数:214494
播放数:210462
播放数:121818尔雅 中国社会与文化 期末考试答案 2016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尔雅 中国社会与文化 期末考试答案 2016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尔雅 中国社会与文化 期末考试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会试(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试题|朝花夕拾 - 绍兴E网论坛 - Powered by phpwind
查看完整版本: [--
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会试(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试题
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会试(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试题第一场&&史论五篇一、“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二、“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三、“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四、“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五、“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一、 “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二、“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三、“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四、“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五、“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四书》《五经》义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湖南考生谭延闿在会试中获得第一名,高中会元。
以下是殿试试题(皇帝亲自支持,第一名为“状元”)一、“世局日变,任事需才,学堂,警察,交涉,工艺诸政,皆非不学之人所能董理。将欲任以繁剧,必先扩其见闻,陶成之责,是在长官。顾各省设馆课吏,多属具文,上以诚求,下以伪应。宜筹良法,以振策之”。二、“汉唐以来兵制,以今日情势证之欤”。 三、古之理财,与各国之预算决算有异同否”。 四、 “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礼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任官之法。汉重明经,复设孝廉贤良诸科,其时贾董之徒最称渊茂。东汉之士以节义相高,论者或病其清议标榜,果定评欤。唐初文学最盛,中叶以后,干进者至有求知己与温卷之名,隆替盛衰之故,试探其原。……今欲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正学日著,其道何之从?”
状元刘春霖。刘春霖,字润琴,1872年生于直隶省(今河北省)肃宁县付佐乡北石宝村。1904年以考取清末光绪甲辰科状元一举成名。清末历任翰林院修撰、福建提学使、直隶法政学堂提调。民国成立后,在北洋政府任大总统秘书、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等职。又曾在保定经营书局业务,并创办直隶书局和群玉山房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刘春霖长期寓居平津。1939年赴北平定居并就医,1942年1月18日病逝。
以下是殿试试题(皇帝亲自支持,第一名为“状元”)一、“世局日变,任事需才,学堂,警察,交涉,工艺诸政,皆非不学之人所能董理。将欲任以繁剧,必先扩其见闻,陶成之责,是在长官。顾各省设馆课吏,多属具文,上以诚求,下以伪应。宜筹良法,以振策之”。二、“汉唐以来兵制,以今日情势证之欤”。 三、古之理财,与各国之预算决算有异同否”。 四、 “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礼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任官之法。汉重明经,复设孝廉贤良诸科,其时贾董之徒最称渊茂。东汉之士以节义相高,论者或病其清议标榜,果定评欤。唐初文学最盛,中叶以后,干进者至有求知己与温卷之名,隆替盛衰之故,试探其原。……今欲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正学日著,其道何之从?”
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状元刘春霖。刘春霖,字润琴,1872年生于直隶省(今河北省)肃宁县付佐乡北石宝村。1904年以考取清末光绪甲辰科状元一举成名。清末历任翰林院修撰、福建提学使、直隶法政学堂提调。民国成立后,在北洋政府任大总统秘书、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等职。又曾在保定经营书局业务,并创办直隶书局和群玉山房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刘春霖长期寓居平津。1939年赴北平定居并就医,1942年1月18日病逝。
刘春霖的状元文章:[attachment=6117049] [attachment=6117050][attachment=6117051][attachment=6117052]
刘春霖书法:[attachment=6117058]
无法用言语表达了
----这样的状元才厉害
步枪,金秋有约蓬荜生辉!
历朝历代,当官都是要经过考试的,所以那时的官文采大都了得,到了我朝,诞生了组织部,谁当官,当什么官,组织部说了算.所以现在官僚的文化层次是历朝历代最差的,吃喝嫖赌能力是历朝历代最強的,如果用[腐化]=字形容,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到达登峰造极程度,-切希望寄托习大大身上,力度再大些,或许有希望.
:楼上厉害[表情] [表情] 赞同[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 21:14) 我看了下题目,真是要精通文史的才能做出好文章来。
真才实学,第一人中最后人。但是现在社会,行行出状元。
古时开科,以文史策论取士,于是全国的聪明人读书人都拼命玩汉字,所以八股与嘴上的功夫了得,世界第一,近百字的短文只一个读音的牛逼文也写得出来。可惜,重文导致轻理,归根到底聪明劲没用在点子上,还是落后了挨打了,有如此辉煌文明史的民族亡于元亡于清,割地赔款。玩文字玩古董玩不出强大。
:古时开科,以文史策论取士,于是全国的聪明人读书人都拼命玩汉字,所以八股与嘴上的功夫了得,世界第一,近百字的短文只一个读音的牛逼文也写得出来。可惜,重文导致轻理,归根到底聪明劲没用在点子上,还是落后了挨打了,有如此辉煌文明史的民族亡于元亡于清,割地赔款。玩文字玩古董玩不出强大。
历史是一本最耐读的书。对科举或者说对尊孔读经的价值评价,不是那么容易的。读四书五经,就不可能有盛世强国吗?显然不是的。汉武帝独尊儒学,盛极一时;隋唐创立科举,帝国卓立于世,莫谁能比;明代八股取士,君不见明成祖时代国力何其庞大:武怯鞑靼之患,文成《永乐大典》,虽然郑和下西洋是一场烧钱的买卖,但是折射出帝国强大的国力与影响力。读四书五经,就不可能有科技进步吗?显然不是的。我们可以讪笑自己一直沉睡在“四大发明”的煌煌回忆里,但是西方史学家却一直盛赞“四大发明”的伟大。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一书中详细描述了“中国领先于世界、西方受惠于中国”的中国古代100项技术发明;英国学者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把老祖宗的26项发明捧上了天。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佛学,能够解释之。
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个问题佛学能解释?说来听听,真的很有兴趣知道。
: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个问题佛学能解释?说来听听,真的很有兴趣知道。 我只能简单些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具体说,一定越说越错。答案只有两个字:因果。再稍稍展开一些说:(1)科学,只能够引导人们趋向真理,但科学并非真理。如果以科学为武器蔑视、甚至围剿宗教,那么……(2)工业革命,除了带给人们种种巧善方便之外,还极大地刺激了物欲与妄想……(3)中国在当世界领袖的时候,植下的种种因缘,终于在19世界中叶成熟了——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当然,17楼是“我说”,个人观点而已。
:我只能简单些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具体说,一定越说越错。答案只有两个字:因果。再稍稍展开一些说:(1)科学,只能够引导人们趋向真理,但科学并非真理。如果以科学为武器蔑视、甚至围剿宗教,那么……(2)工业革命,除了带给人们种种巧善方便之外,还极大地 ..&( 11:49)&当然是因果关系,因为:固步自封,闭关锁国,不看世界发展大势,一味拿着儒学玩自已的小家家,所以:“种种因缘,终于在19世界中叶成熟了——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但似乎没这么简单,宋亡于元,明亡于清,可以说是野蛮战胜文明,这又是何种因缘?四大古文明除了罗马文明,印度中国埃及都败落了,这是什么因缘?其实很简单:任何事物(包括思想、意识、精神)不发展不革新就注定会败落。
九节黄说得很好;不发展不革新就注定会敗落我们发明了火药,高兴时候放放爆丈,西方国家做武器我们发明了指南针,到处用来看风水,西方国家在航海
步枪兄有没有“县、府、院试”及乡试的题目,有的话,让我们见识见识!
中华民族的儒家文化太强势了,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中华民族的儒家文化太强势了,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5:26)&说得好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儒家文化彻头彻尾为统治阶级服务
:说得好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儒家文化彻头彻尾为统治阶级服务 ( 17:10) 孔子也许没有想到自己身 后的辉煌
历史的长河中,丰碑属于汗水和智慧。
有些东西不能一概而论。佛教为什么在它的发源地印度会灭亡,却反而在中国生根发芽。值得深思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Time 0.023399 second(s),query:0 Gzip enabled日 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_百山探索
百山探索APP百山探索官方APP安卓版,干净无广告。
在110年前的今天,日 (农历五月廿一),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日清晨,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从中左门进入保和殿,历经点名、散卷、赞律、行礼等种种仪式礼节,准备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主考的殿试。(历史上的今天)
这是3年一度的全国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贡士们按这次考试的成绩重新排定名次。一甲3名将获赐进士及第,二甲和三甲分别获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上午10时,试题发下,是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大约五六百字。贡士们立即开始撰写对策文,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对策文不限长短,常例为2000字,规定字必正体、文必到行,工整有格,不容疏忽。日暮为交卷时限。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
参加这次殿试的贡士还有谭延(外门里岂)、汤化龙、蒲殿俊、沈钧儒等。清廷于次年宣布废科举,因此甲辰科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国学知多点盘点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现代教育报甄酉川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场景图(资料图)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资料图)分数一公布,各地“状元”纷纷出炉。历史上,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元,而殿试第一名才称之为状元。所以,严格来说,今天的状元,与历史上的状元已非同一概念。事实上,翻阅北京教育史你便知道,1905年起“状元”便已被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自隋朝实行以来,科举制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啥时候废除的呢?光绪31年,即1905年清政府宣布,从第二年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于是,存在于中国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连同“状元”一起,被送进了历史的博物馆,从这个意思上说,1905年之后,中国历史上便再没有状元了。 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话说1904年,具体日子是7月4日,这天的清晨,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从中左门进入保和殿,历经点名、散卷、赞律、行礼等种种仪式礼节,准备参加殿试。 上午10时,试题发下,是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六百余字。贡士们立即开始撰写对策文,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对策文不限长短,常例为2000字,规定字必正体、文必到行,工整有格,不容疏忽。日暮为交卷时限。 这次殿试,产生了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那么,最后一次科考的考题如何呢?来看一下。考题分三场,题十三道,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场] 史论五篇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 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 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 《四书》《五经》义 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事实上,近代以来的几十年时间里,清政府曾多次改革科举,比如废除八股文,加试一些新的科学文化方面的知识,想与近代教育衔接起来,但事与愿违,效果并不明显。 1905年,张之洞、袁世凯等六名地方督抚联名上奏,奏折言,“臣等默观大局,熟察时趋,觉现在威迫情形,更甚往日,竭力振作,实同一刻千金。而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绝无大兴之望”,指出“强邻环伺”,形式严峻,要求废除科举,于是清政府宣布,从第二年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实际上正式宣布了科举制度被废止。 与此同时,作为科举附庸的旧式传统教育也就完全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经历了自然消亡或脱胎换骨的演变过程,到了清末,北京近代学校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我们说,近代学校体系的建立有一个标志吧,是什么呢?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教育从“旧式”迈向“新式” 日,清政府公布了由张之洞、荣庆、张百熙主持重新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包括《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章程》等,统称《奏定学堂章程》。时为癸卯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史称“癸卯学制”。 该学制将学校系统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和高等小学堂4年。 蒙养院是幼儿教育机构,招收3至7岁的幼儿,将其纳入学制系统标志我国学前幼儿教育已进入到国家规划发展的新阶段。初等小学堂规划为强迫教育阶段5年,属普及教育性质,宗旨是“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高等小学堂4年,宗旨是“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 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中学堂5年。属普通教育性质,兼有升学和就业两重任务。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 第三阶段为高等阶段,设高等学堂,“以教大学预备为宗旨”。根据大学堂分科的需要,分为3类:第1类为升入大学经学科、政法科、文学科、商科做准备;第2类为升入大学格致、工科、农科做准备;第3类为升入大学医科做准备。大学堂亦称分科大学,“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分8科,下设若干门。学制上,除政法科及医科之医学门修业4年外,余均为3年。大学堂还设有通儒院,“为研究各科学精深义蕴,以备著书制器之所”,以5年为限。 伴随癸卯学制的颁布与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的教育体制也便从“旧式”迈向了“新式”。 □文/本报记者 甄酉川()(部分资料由北京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提供)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责任编辑:oasisl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英文单词smog中,包含哪个单词?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举活动每周举行几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