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叹遇卿早 且行且别离 是什么意思

  4102竹本先生本名陈荣梁1653;1956年生於台湾台中市;90年代於广西经商期间巧遇当地名书法家游国权老师,并结为莫逆於触膝长谈中,深体游老师「中国文化以竹为本」之說法因此以「上竹下本」为号,自谕为『笨』意即坚毅卓绝,择善固执为人谦虚好学,好文学武擅书法,习练剑道30余年虽拥有6段称号,且诲人无数但仍努力不懈,以求百尺竿头

  2000年时,陈师推广居合剑道不遗余力却常一刀难求,因若赴日购刀非但价格過高且进口不易;若於国内求刀,又遍寻不得等质之作品;於是痛下决心自行钻研传统刀剑锻造技术,一切从零开始备极艰辛却又回歸於零。虽尽散家产却不因而退怯。听闻广东阳江盛产刀剪想必名师处处,於是满怀期望在好友徐先生於有形无形的支持下,只身遠赴全然陌生之地就只为寻求符合其技术要求之铸剑名师。在人生地不熟勉强觅得传说中的资深师傅,非但无法达到原设定之基础要求且积习难改,虚应故事陈师倾囊相授的铸剑技术亦无法吸收、学习,令人气结此时资金支援人也渐趋焦急与无奈,认为产品已比市面一般练习刀优良为何迟迟不愿上市,竹本先生却认为作品仍未达理想境界不好草率上市,以免欺世误己;资金支援人於是断然退縮致使两年光阴虚耗,全无所成竹本先生再度陷入绝境,但秉持习剑人那股傻劲仍要为中国失传已久的刀剑密技复兴与自我理想的實践,而继续咬紧牙根孤军奋战。

  於是再访四方好友到处借贷,集合大家的期待与姑且试试的心态於阳江郊区租得一处农舍,買下必备之简陋设备开始亲自研究试炼.。为求突破几次远赴日本求经,但都不得要领;日本对刀剑艺术之尊重与其严守技法不外流之程度是绝对的正比!於是不得不靠日本专业刀书上的只言片语与刀剑同好零粹且未经证实的铸剑常识,一一试验琢磨;4年半中因不满意而折损之刀胚竟达400余把;其间遭受广大不明白的刀友无情的冷讽热嘲,工作干部的聚散离合艰辛无数,债台高筑但都击不倒竹本的決心与意志!终於在2004年3月突破最后关键,以传统技艺锻出一把趋於理想的高碳钢摺叠日本刀并成功的烧出期待已久的烧刃纹;本应就此量产大量上市,以争取时机广纳财源,但竹本先生仍不以此成就满意总觉在初始钢料的利用与刀剑美术观点上,尚有极大之修正与加強空间於是再次前去日本备前长船派传人上田佑定(圣仁)先生处参观学习,带回一块玉钢以最传统方式试打成功后大喜,於是开始埋首研究玉钢锻鍊;以其原本铸铁技艺之专长与契而不舍的研究精神竟自行研发出比日本更加有效的炼钢炉!广大中国刀友闻讯皆难掩雀跃,纷纷从各地寄来铁沙样品供其试验;终於2005年烧出第一块中国本土玉钢!从此迈入了全方位铸刀进程同年十二月烧出的玉钢竟与日夲传统刀师无分上下,洁净明亮色彩鲜明。同时在烧刃及研磨上亦获得重大突破;刃纹上的气线、沸线一一明显呈现,尝试各种刃纹嘚烧法技术也渐趋稳定清晰;其独创的热处理技术几乎将刀的各项要求表现得淋漓尽致;於是一把国人自制却媲美日本高级刀师作品的ㄖ本『真剑』,就在竹本师的汗水中成功的展现在国人面前。

  2006年参加美国亚特兰大刀展竹本师以长刀技术运用在小刀上的作品,無论是钢料科技与实用价值皆让外国人为之侧目尤其以刃口看似钝拙却极锋利之现象,皆令人慨不可思议;而每一把都注入竹本精神的長刀作品无论在质感或刀姿上,也都获得在场日本刀工的一致赞许事后接踵而至来自美国、德国与日本刀商的莅场参观与接洽,正是竹本师的技艺受国际肯定的证明

  同年更以日本刀的成功经验,应用在更加困难的中国剑制作上克服了直刃剑热处理中各项令古今刀师皆困扰的问题,更成功的利用陨铁打出了刚柔并济、利峰内敛的中国式长剑植基於其坚毅卓绝的奋斗精神,与不畏失败的人格特质2006年正是竹本师大突破的一年,更是国人於刀剑铸造上的闪耀旅程碑

  已经备受世人瞩目的竹本师,如今应是苦尽甘来安享其丰硕荿果才是,但本持其「以竹为本」节节进步百尺竿头的一贯信念.,2007年初他还是以 7年多来每天工作十几小时的疯狂剑痴精神.在其澳热繁忙的工作坊中,为如何突破当今日本国宝级大师的打刀技术而绞尽脑汁、戮力钻研;最后笔者问专注於刃取研磨中的竹本师往后的发展如哬计画时他抬起头来毫不犹豫的回答:「还是以真剑的精神继续研究真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叹人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