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个世纪前对国人中国大学批判性思维维

批判精神:鲁迅思想的核心-鲁迅
认知-东方评论-东方网
批判精神:鲁迅思想的核心
选稿:天潼 &来源:东方网 &作者:沈栖 &
  今年9月25日,是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一段时间来,国内外文化界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颇为吸引人们的眼球,即:“鲁迅社会认知调研报告”的公布。
  这项调研是由上海鲁迅纪念馆根据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拟定问卷,联合北京、绍兴、广州、厦门、南京等6个城市的鲁迅博物馆、纪念馆,就“鲁迅认知”的相关内容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历时半年。在诸多的问题中,对于鲁迅思想的当代性测量显得极为突出,其相关问题是:“我们今天应不应该学习鲁迅的精神?”有54.18%的受访者认为“应该”,这表明绝大多数人认为鲁迅思想仍具有当代性;“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对今天还有意义吗?”有77.18%的受访者选择了“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对鲁迅批判精神的当代性评价中,有72.05%的受访者认为鲁迅的批判精神不是不合时宜,并且永不过时。
  批判精神是鲁迅思想的核心。这种精神不仅丰富地蕴含在他的大量杂文中,而且也流贯于他的小说、散文、书信、序跋等。当年鲁迅批判了什么?纵观他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的宝贵的思想遗产,大体是:批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思想意识;批判了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祸国殃民的诸多行径;批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中存有的落后、负面、腐朽的一面;批判了泯灭个性、缺失创新的中国教育制度;批判了安于现状、不思改革的奴化意识;批判了历代统治者惯用的“瞒和骗”愚民政策;批判了自大、健忘、凌弱、怕强、顺从、自满、盲目、颟顸等国民劣根性;特别是他对精神胜利法的批判,从广义上说,是对人类普遍弱点的深掘,使阿Q进入了堂?吉诃德、奥勃洛摩夫等世界文学典型人物行列,成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描绘人类心灵的全部隐秘”的“人身上的人”。所有这些批判,都是旨在建立一种“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的社会。人们常说鲁迅的思想博大精深,这集中体现在其批判精神所昭彰的睿智和良知、学识和胆略。
  毫无疑问,鲁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爱新觉罗早已寿终正寝,北洋政府、国民党统治也不复存在,国人“明朗的天”已度过了60多年,鲁迅的思想“过时”了吗?鲁迅的批判精神因失去批判的对象而“失效”了吗?这次“鲁迅社会认知调研报告”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我认为,这一回答是基于这样的一种逻辑前提,即:我国的封建社会是结束了,但封建主义的思想遗绪依然存在;我国虽然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离实现人类普世价值还有相当大的落差;整个社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反民主的专制意识、反文明的愚昧陋习、反进步的落后机制、反自由的统辖体制、反法治的人治模式。恰如陈丹青在接受《新周刊》记者采访时所说:“相比鲁迅时代,只是故事与剧情变了,角色还是那些角色”。由此可见,中国在走向“大同世界”的进程中,亟需继承鲁迅思想,光大鲁迅的批判精神!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天生求理解。”哲学总是以“为什么”的方式提出,反映到社会科学领域,我们总是会问人们为什么会如此行动?社会制度为什么会如此运作?在质疑的同时,对反科学的说法和做法予以批判。――而这种理性是必须建立在“批判性思维”基础之上的,它对现有的制度、惯例、常识都将作一番反省性或前瞻性的思考,其基本信念是:任何思想或制度都没有受质疑、批判的豁免权!倘若用哈耶克“公民社会必须具备公民的批判性思维”来衡量我国的现状,毋庸讳言,尚距之甚远!近读学者茅于轼新书《中国人的思维危机》,很受启迪。他说:“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人在思维能力上,特别是在逻辑思辨能力上,存在相当差距。语言失范、逻辑混乱的现象相当严重。不少人缺乏理性,不会论证,推理简单,看问题偏激片面,动辄破口大骂,搞人身攻击。”检视当下的批判场域,那种“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语)的“中国式思维残障”现象并不乏见。学习和发扬鲁迅的批判精神,乃是根除这一现象的一剂良药。
  如今,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时代,实施批判有着鲁迅当年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思想资源更为丰富,信息渠道更为畅通,操作手段更为便捷,交流对话更为快速――我们的批判理应更为有力且有效,这,才无愧于时代呵!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创新型社会需要创新人才,我们的创造力到哪里去了?在我看来,我们需要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三者缺一不可。
  一个关于儿童想象力的故事曾经让很多人感慨。雪化了是什么?儿童的答案“雪化了是春天”,而无趣的老师非要孩子接受“雪化了是水”的标准答案。
  在这个故事的诠释中,教师成了扼杀想象力的凶手,儿童则成了教育的牺牲品。近些年,关于中国学生缺乏想象力的议论很多,连高考作文也不太知趣地搀和了一把――“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不知给多少考生留下了难以移植的伤心记忆。
  很多人将想象力与创造力联系在一起,认为想象力的匮乏不仅制约了国人的创造力,甚至将影响民族的未来。网上有一篇雄文《中国孩子想象力为何世界倒数第一》,将“影响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归咎于中国人想象力的匮乏。扼杀想象力,几乎成了损害中国教育的罪魁祸首。为什么咱们没有牛顿没有爱因斯坦斯?为什么咱们没有获诺贝尔奖?(现在终于有了个屠呦呦了!)这样的追问,几乎无一例外都会将矛头指向想象力。
  我们的孩子缺乏想象力,这个判断大体上不差;而教育对想象力的摧残与扼杀,也是有目共睹。看一看每年的中考、高考作文,就不难发现那些千篇一律的文章,是多么应景地呼应了这个判断。但是,将科技落后和中国人缺乏创造力直接归结于想象力的匮乏,我觉得还是隔靴搔痒,没有说到点子上。
  “苹果落地”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个几百年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典故,似乎成了想象力孕育科学的绝好证据。可是不要忘了,这只是个传说――据说当年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了在欧洲大陆宣传科学,编造了这个神奇的故事。退一步讲,即便真的有那么一只苹果砸中了牛顿,我们也不能将万有引力的发现,归功于这只苹果“砸”出的想象力。我相信,千百年来,一定有无数中国人也被苹果梨子石头炮弹砸过,而且也一定产生过很多美妙的想象。为什么咱们就没人突发奇想,想到有个叫“万有引力”的东西?
  为什么我们没有牛顿?恐怕想象力的欠缺并不是最关键的。如果牛顿没有寻求真理的热情,如果牛顿缺乏良好的科学素养,如果牛顿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再多的苹果砸在他头上,恐怕也无济于事。
  从这个角度看,要培养出中国的牛顿,我们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过分强调想象力这个因素,会给人这样一个错觉:似乎有了想象力,牛顿就横空出世了。这样反而会妨害我们去做一些更为基础性、也更有价值的工作,比如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怀疑精神,独立自主的思考习惯,等等。一句话,当人们把目光聚焦到玄妙幽冥的想象力上,对批判性思维的关注就必然蜻蜓点水一般的黯淡了。
  想象力之于科学,犹如灵感之于艺术。灵感很重要,但你要培养人的灵感,却无从下手。培养一个艺术家,肯定不是从培养灵感开始的。科学素养的培育也是这样,通过培养想象力来培养科学素养,无异于缘木求鱼。在我看来,培养以怀疑精神、批判精神为核心的理性精神,远比想象力的培养迫切。
  想象力与生俱来,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都充满了各种想象。我们要做的,是保护、鼓励和引导儿童的这种天赋。与此相反,批判性思维则只能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拥有。一个人缺乏想象力,顶多在生活中少点乐趣与浪漫,而如果他缺乏批判性思维与理性精神,可能连正常的生活都没有,何谈科学研究与发现?一个民族也是这样。没有想象力的民族可能是沉闷无趣的,但没有理性与批判精神的民族,则可能陷入疯狂与虚妄。历史上这样的悲剧和闹剧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中国人其实并不缺乏想象力。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愚公移山,这些神话故事完全可以和古希腊神话媲美;《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游记》的想象空间不逊色于任何世界名著。但遗憾的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想象力很多时候用的不是地方。鲁迅讲,中国人很聪明,脖子细,就发明了砍头;膝盖灵活,发明了下跪;屁股上肉多,发明了打板子。翻开《三国演义》,那些穷尽想象的阴谋诡计,那些权力斗争的谋略和韬晦,你能说没有想象力?恐怕全世界难以匹敌。我看古希腊的特洛伊木马,觉得那些人智商真低,那种玩法要是在《三国》里,外婆都被玩到爪哇国去了。缺乏道德光辉的想象力,只会带来更多的罪恶和灾难。
  还有人将想象力与知识、理性对立。似乎知识越多,理性越多,就越没有想象力。这种反智主义和神秘主义,稍不留神就会陷入蒙昧主义。我探索批判性思维教学十多年,感觉人们对它的误解主要有两点,一是误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批判,就是否定,就是对抗;另一个就是批判性思维会妨碍人们的想象力。但实际上,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公认的理论或者数据、事实能够表明,批判性思维的教育会妨害想象力与情感的发育。相反,关于它们彼此共生共存、互相促进的说法倒是不少。在教学实践中,我见过个别学生,他们的心智发展出现了严重不均衡。但根据我的观察,造成这种偏颇的,恰恰是极端片面和畸形的教育,或者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让我联想到情商与智商的问题。这也是一个争讼不已的话题。智商高的人情商一定低吗?情商高的人智商会低吗?智商与情商有没有这样一个此消彼长你死我活的关联?专家们如何研究我不得而知,但根据日常观察,很难说这二者之间的变动有什么关联。我倒是有个初步的判断,情商高者智商也不低,智商高者情商也不低。在人群中,高智商低情商或者相反的,都是极少数人。人们之所以特别呼吁要培养情商,并不是因为智力培养过剩了,而是因为非智力因素被严重忽视了。像这种莫名其妙的二元对立,广泛的存在于生活中。
  知识并不必然排挤想象,理性也不必然扼杀想象。相反,合理的想象必然建立在科学原理与知识的基础之上,缺乏理性规范的想象力,只能算是胡思乱想,想入非非,与痴人说梦有什么不同?
  只有建立在理性与美德之上的想象力,才能给我们带来福祉和佳音。如果将创造力比作一只鸟,那么,想象力与批判性思维就像它的两只翅膀。双翅并举,才能展翅翱翔。
  除了想象力与批判性思维,创新还得有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动力,那就是源源不断的几乎天生的对世界和我们自己的好奇心。没有好奇心的驱使,想象力与批判性思维注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我们一门心思想去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呵护学生那娇嫩的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需要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
  我们需要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
  请关注“批判性思维”――如果要罗列代表人类文明的10个伟大词汇,批判性思维无疑当仁不让;如果要列举能够表征个人成长的5个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无疑位居其一;如果要提高语文读写能力,批判性思维让你事半功倍。让批判性思维点燃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读写能力。
  请关注“思辨读写”微信号――本号发表批判性思维与语文学习的相关文章、教学案例以及相关视频。
  人赞赏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鲁迅:20世纪中国的民族文本(图)-中新网
鲁迅:20世纪中国的民族文本(图)
鲁迅在上海 选自黄乔生著《鲁迅像传》
  鲁迅的文学作品,已经成为中国20世纪文学经典,并且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经典。他的小说《阿Q正传》被收入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英语企鹅经典文库。鲁迅作品的经典意义,从最根本上说,在于它是20世纪中国的民族文本,反映了20世纪中国的精神世界、时代气质和文化心理结构。
  从鲁迅看中国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全民族性的诉求。这些诉求有如幽灵,好似神祗,游荡于社会生活中,漂浮于民族上空,启示人们去感受忧伤、悲哀、痛苦,启迪并激发人们思索、寻觅、探求,酝酿奋起、跃动、抗争。而每当这个时候,总是会应时代之召唤、民族之养育、人民之催生,产生一批民族精英,他们是民族的感应神经,是民族的思考人和代言人。其中,尤以作家、艺术家为斥候、为灵魂。他们的作品,便成为表达民族精神、民族命运和民族愿望的民族文本。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说,这种文学“可供人们解读一国之文化,这些作品本身,也融入整个民族的DNA”。
  鲁迅的文学作品就是一种表达民族精神、民族命运和民族愿望的民族文本。我且先从读者接受方面来加以证实,以为直接论证的准备。
  在中国的鲁迅接受史中,一代代读者从鲁迅作品中期盼也确实获得的是对民族命运的关怀、对人民自由解放的追求、对敌人的恨和对人民的爱。其中,包含对于中国历史的深刻感知、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刻体认和对于中国国民性的切肤感受。与这一切紧密联系的,还有培育了中华民族在救亡图存中最需要的爱憎分明、坚贞不屈、锲而不舍的精神品格。几代中国人,在鲁迅作品和鲁迅精神以及鲁迅品格的哺育下成长;鲁迅的深刻影响,对他们的成长和成就所发生的重要作用的众多事实,成为鲁迅作品是20世纪中国的民族文本的最有力而切实的证明。
  国外的鲁迅接受也是如此。国外的读者和研究者,读鲁迅,就是读中国;研究鲁迅,就是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研究中国。在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日本,他们很早就提出了鲁迅文本的社会改革意义,以及为此而具有的社会批判的品性。从1921年第一个向日本推介鲁迅的清水安三赞扬鲁迅痛苦地“诅咒了真正黑暗的人生”“一股脑地将中国的旧习惯和风俗加以咒骂”。后来,山上正义又指出:“(鲁迅)以阿Q这个农民形象为中心,描写了中国农村、农民、传统、土豪和劣绅。特别是描写了他们和辛亥革命的关系,一言以蔽之,它深刻地描写了这次革命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些评论,把鲁迅文本同现实的中国、中国社会和它的“国民革命”的实质联系起来,指出了鲁迅文本深刻的民族性和革命意义。更具深刻意义的是,第一本《鲁迅传》的作者小田岳夫,把鲁迅与孙中山相提并论,指出鲁迅是“可以和孙文匹敌的重要人物”。鲁迅着意于“人民从心灵的迟钝中解脱出来”,鲁迅是“绝望的,愤怒的,不屈的和忧郁的”,他的痛苦“远胜于孙文”。小田岳夫进一步深化到鲁迅文本作为民族文本的思想文化和心灵改革的层面。
  韩国的鲁迅研究和鲁迅接受,是东亚的鲁迅接受中,日本之外的另一个大支系。韩国引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变革运动的知识精英,都是怀着虔敬之情的“鲁迅接受者”,是在鲁迅的中国民族文本的教养和鼓舞下,引导本国改革运动的进展的。韩国著名鲁迅研究家朴宰雨指出:韩国“20世纪的鲁迅接受”可以这样地来概括:“战后竹内好等日本知识界不少从鲁迅那里发现现代的出路……韩国知识界呢,也很早就接受鲁迅,从鲁迅的文学与思想里发现觉醒封建意识的资源、反封建斗争的精神武器,进而发现和帝国主义压迫者法西斯斗争的锐利的思想武器。(参见《韩国鲁迅研究论文集?序一》)他们从鲁迅作品中体察民族灾难和反抗精神,鼓舞斗争勇气。
  欧美世界对鲁迅的接受,其核心解读和基本文化诠释,也是鲁迅对旧中国的社会批判以至扩及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揭示与批判,以及人民的苦难与奋战。1925年第一个将《阿Q正传》俄译的瓦西里耶夫(中文名王希礼),在译序中说:鲁迅“把自己的讽刺不仅刺向1911年的革命,而主要是指向中国的旧文化和中国的社会。”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读到敬隐渔的《阿Q正传》译本之后,特意请了一位攻读文学硕士学位的中国留法学生阎宗临,为他解释鲁迅的作品,并以此了解鲁迅和中国。罗曼?罗兰也是从读鲁迅中了解中国,并且把中国的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联系起来思考和评论。
  以上,仅仅简略举几个例证,即足以窥见在跨文化传播中,在异域的中国文学接受中,鲁迅和他的作品,是一个受到重视和给予高度评价的艺术世界和文化境域,其原因就在于他的作品是中国的民族文本;他的作品的社会与文化蕴含,满足了民族文本的主要需求。
  鲁迅作品的“民族母题”
  中国在经历了自从鸦片战争后累累受挫、丧权辱国以来,特别是在经受着马克思所说的,先被鸦片麻醉然后才把他们从世代相传的愚昧状态中唤醒过来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开始并日益深化地进入“民族的自我认识时期”。黑格尔曾说“自我认识是民族精神的最高成就”。中华民族此时正开始进入这个民族精神最高成就的历史时期。整个民族,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思考本民族最缺乏的是什么,落后和挨打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来改变这种可怜可悲的命运?即使那些处于愚昧麻木状态中的广大“庸众”,在蒙昧无知中,也在心底深处,期盼改变现状。但是,唯有先觉者、具有热切爱国之心和民族精神觉醒的人,获得最丰厚,也应答最强烈。鲁迅属于这种觉醒的民族儿女群,并走在前列。
  从“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林则徐,到王韬、容闳到严复、梁启超,一个个先觉者在比较文化的启动下,进入民族觉醒并催动整个民族的觉醒,鲁迅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先在南京求学,受到革新浪潮的洗礼,并接触到一般西方文化特别是以进化论为代表的西方新思想。更重要的是到日本留学以后,就近观察、体验到“脱亚入欧”后大胆充分吸收西方文化之后的日本文化,并通过“日本桥”接触、体察到西方文化、西方思想新潮。于是进入民族思考人的角色,思考着民族的命运与前途并苦苦探寻其出路。正在此时,发生了“幻灯片事件”,激发他改变人生道路,弃医从文。鲁迅思考和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这样的“民族母题”。从这一点出发,他选择了以文学来唤醒国人、改变他们的精神,而以此救国救民的道路。从创作心理学方面来看,鲁迅创作意识的形成及其构造,即是以“文艺:醒民―救国”为基石和特征的。他未来的文学文本的性质,在此时就已奠基。这是鲁迅的特异之处,也是优异之处和高于其他作家之处。
  此后不久,他便退学赴东京寓居,自学,办杂志,翻译和写作,开始从事文艺运动。随后,从年,他先后发表了我称之为“东京四论”的《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和《摩罗诗力说》这四篇论文。这便奠定了他的作品的民族文本的思想理论基础。此“四论”,从人与人的历史,到科学,到文化,到人的精神,介绍西方文化源流与当代思潮,抉其大纛与新潮,属目西方,隐击故国。
  《人之历史》介绍标举进化论,论证进化之必然,促醒国人,秉此新论,刷新心迹,追寻民族进化之途。在《科学史教篇》中,鲁迅在给科学之伟力以崇高评价之后,随即从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地提出了“美上之感情”和“明敏之思想”的极为重要,决不可忽视。否则,人的精神渐失,人性入于偏狭。这样,“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归于枯寂”。这时候,“所谓科学,亦同趣于无”了。这就是说,科学技术知识固然重要,但决不可偏废,忽视丢弃了人文知识和精神文明。《文化偏至论》全面地论述文化问题并涉及其发展规律之探讨与究诘,特别是对于人的精神的瞩目。他认为,中国处此危境,根本在于振拔人之思想与精神,“黄金黑铁”不足以救中国。接着,他便远察西方之新思潮,近体中国之实际,分析世界思潮与本民族需求之间的关系,并及于去取之方略。他甚至提出了建立“人国”的伟大而深刻的理想:就是要使“沙聚之邦”“转为人国”。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大学批判性思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