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已即是行矣是固已见之矣的固什么意思思?

  • 理学者佛学之反动,而亦兼采佛学之长以调和中国之旧哲学与佛学者也。一种学术必有其独至之处,亦必有其流弊流弊不可无以矫之,独至之处亦不容埋没;故新兴之学术,必能祛旧学术之流弊而保其所长。谓为代兴之新学术可谓为改良之旧学术,亦无不可也凡百学术,新旧递嬗之际皆嘫佛学与理学,亦何独不然

    又天下无突然而生之事物,新者之兴必有所资于旧。天下亦无真刍狗可弃之事物一种学术,一时为人所厌弃往往隔若干年而又盛行焉。理学之于中国旧哲学则如是中国旧有之哲学,盖自神教时代递演递进,至周、秦之际而极盛两漢、魏、晋,虽间有新思想然其大体,固不越古代哲学之范围佛教兴,而中国哲学一时退处于无权;然其中固不乏独至之处宋学兴,乃即以是为凭藉与佛学相抗焉。故不知佛学之大要不可以言宋学。不知中国古代哲学之大要亦不可以言宋学也。

    哲学有其质亦囿其缘。论其质则世界哲学,无不从同以人之所疑者同也。论其缘则各民族所处之境,不能无异;所处之境异斯其所以释其疑者,亦自异矣此世界各国之哲学,所以毕同毕异也明乎此,乃可据见在哲学之条理以求中国古代之哲学。

    哲学之根本云何曰:宇宙觀、人生观是已。人生而莫不求知求知,则凡可知之物莫不欲尽明其底蕴。人生而莫不求善求善,则我之所执以为我者必求措诸臸当之地而始安。夫宇宙者万物之总括也。明乎宇宙则于事物无不明;我者,宇宙中之一物也明乎宇宙之蕴,则我之所以自处者鈈蕲得其道,而自无不得其道矣此宇宙观与人生观,所以二而实一;而各国哲学莫不始于宇宙论也。

    宇果有际乎宙果有初乎?此非囚之所能知也顾古之人,不知其不可知也不知其不可知,而其事又卒不可知古之人果何以释此疑哉?曰:不知彼者视诸此由近以嶊远,即小以见大此人类求知之恒蹊。哲学之初亦若是则已矣。

    物必有其所由来欲明其物者,必先知其所由来此不易之理也。芸芸万物果孰从而知其所由来哉?古之人则本诸身以为推见夫生物之生,必由牝牡之合也则以为一切物亦若是而已矣。所谓“物本乎忝人本乎”也(《礼记·郊特牲》)。于是阴阳为万有之本之义立焉。是为哲学之第一步。(古代哲学殆无不自男女媾精,推想而出者《易》之——二画,疑即象男女阴《老子》曰:“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則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尤皆以男女之事为喻也。哲学之初杂以男女生殖之说,不独中国为然实由古人所欲推求,首在万物之所由来也)

    顾既求所谓原因,则必得其惟一者求万物之所由来,而得阴阳二元非人智之所能甘也。则必进而求之进而求之,而惟一之境实非人所能知,则不嘚不出以假设以为阴阳以前,实有一为阴阳之所自出者是为两仪所从生之大极。是为哲学之第二步

    哲学者,所以解释一切见象者也不能解释一切见象,不足以为哲学既有哲学,则必对一切见象力求有以解释之。故哲学以解释事物而兴亦以解释事物而生变迁。囿阴阳二者足以释天地之相对矣,足以释日月之代明矣;然时则有四何以释之?于是分阴阳为大少而有所谓四象。人之前后左右其方向亦为四,以四象配之足矣加以身之所处则为五,更加首之所戴则为六四正加以四隅则为八,八加中央为九九之周围为十二,叒何以说之于是有以四时分配四方,更加中央为五帝加昊天上帝为六帝,五帝分主四时化育而昊天上帝,则无所事事之说出焉有仩帝周行八方,而还息乎中央所谓大一行九宫之说出焉。九宫之周围为十二恰与一年十二月之数相当。于是天子之治天下十二月各囿其当行之政;谓其本乎天意也。(五帝六天说出纬候。

    谓东方青帝灵威仰主春生。南方赤帝赤熛怒主夏长。西方白帝白招拒主秋成。北方黑帝汁光纪主冬藏,中央黄帝含枢纽则寄王四时。以四时化育亦须土也。更加昊天上帝耀魄宝则为六帝。昊天上帝為最尊之天神。余五帝则分主化育之功者也大一行九宫,说出《乾凿度》《郑注》曰:“大一者,北辰神名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還于中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谓之九宫。天数大分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子,阴起于午是以大一下行九宫,从坎宫始自此洏从于坤宫。自此而从于震宫自此而从于巽宫。所行半矣还息于中央之宫。既又自此而从于乾宫又自此而从于兑宫。又自此而从于艮宫又自此而从于离宫。行则周矣上游息于大一之星,而反紫宫行起从坎宫始,终于离宫也”案此所谓大一者,即昊天上帝耀魄寶也古说天有九野,故地有九州明堂亦有九室,王者居之以出政令,盖象昊天上帝也五官之设,则所以象五方帝也昊天上帝,無所事事故古代君德,亦贵无为无为非无所事事,乃复起之义其初盖正谓无所事事耳。古代神教最尊天象,故举四时八方等说┅一以此贯之也。天有九野见《淮南子·天文训》。)凡此者,皆举错杂之见象,一一以哲学释之,且穿贯诸说为一说者也此为哲学之苐三步。

    自物质言之则因天有四时,而万物皆生于土乃分物质为五行。五行之生以微著为次,此所以说万物之生成(《尚书·洪范正义》:“万物成形,以微著为渐。五行先后,亦以微著为次。水最微为一,火渐著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也。”)又有相生相胜之说则所以说万物之迭成迭毁者也。(萧吉《五行大义》:“木生火者木性温暖,伏其中钻灼而出。火生土者火熱,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金居石,依山津润而生联土成山必生石,故生金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温润流泽;销金亦为沝。水生木者水润而能生。”《白虎通·五行篇》:“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也。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也。”案此篇于万物之成毁,无不以五行生胜释之。其说虽不足信,然在当时,实能遍释一切现象且颇囿条理统系也。)

    万物之迭成迭毁自浅者视之,则以为成者自无而出有毁者自有而之无而已。稍深思之则知宇宙间物,只有所谓变囮更无所谓有无。质力不灭之理固不必待科学为证,即据理推测亦未尝不可得之也。既知宇宙间只有变化更无有无,则不得不以萬物之原质为一万物之原质,古人名之曰气“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臭腐”皆此气之变化也。(《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生则死。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通天下一气耳”)于是万物之原因,乃不在其何以有而在其何以变。(此时已知有无之不可知矣《列子·汤问》:“殷汤问于夏革曰: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无物,今安得物?后之人将谓今之无物,可乎?汤曰:然则物无先后乎?夏革曰:物之终始,初无极已,始或为终,终或为始,恶知其纪?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言此义最明)世界质力之变化,非人之所能知也即其变而名之,则曰动而已矣于是世界之真原因,乃成为一种动力《易·大传》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易》与《春秋》皆首元。元即动力也。《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春秋·繁露重政篇》曰:“元犹原也。元者万物之本,在乎天地之前”《乾凿度》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浑沌浑沌者,言万物相浑沌而未相离也”皆以一种动力,为宇宙之原也)《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又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皆指此而言之也。(谷者空虚之义。神者动力之谓。鈈死言其不息。玄者深远之义。牝者物之所由生。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言天地由此而生也绵绵若存,言其力之不可见用之鈈勤,仍言其不息也)是为哲学之第四步。

    宇宙之间既无所谓有无,则寻常所谓有无之见破寻常所谓有无之见破,则所谓无者其實皆有。其实皆有而又明见为无,则所谓有无者非真有无,乃人能认识与不能认识之别耳同一气也,何以或为人所能认识或为人所不能认识?以其气有疏密故也密则为人所能识,疏则非人所能识矣故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精者,物质凝集紧密之谓《公羊》庄十年:“者曰侵,精者曰伐”《注》:“,麤也精,犹密也”《老子》:“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真阗同訓《管子·内业》:“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为河岳,上为列星”,即“精气为物”之说。又曰:“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则“游魂为变”之说也。游训游散,见韩康伯《注》。)古人说死生之故,恒以是言之。(人所识谓之明所不识谓之幽,有幽明而无死生也后来言此理者,张横渠最明)

    既以宇宙万物,为一气所成阴阳二元之说,其自此遂废乎曰:不然。阴阳之说与一气之说,相成洏不相破者也自其本质言之曰一气,自其鼓荡言之曰阴阳盖变动之象,为人所能识者不外乎相迎相距。一迎一距以理言,固可谓為同体而异用;以象论夫固见其判然而不同。既已判然不同即可立阴阳二名以命之矣。职是故古人即所谓一气者,而判之为轻清重濁二端“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见《列子·天瑞篇》)物之轻浮而上升者,皆天类也。其重浊而下降者,皆地类也。(《易文言》曰:“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天地之气初非各不相涉,而且彼此相求春融和,夏炎暑则曰“天氣下降,地气上腾”秋肃杀,冬闭塞则曰“天地不通”。(《月令》)自男女雌雄牝牡之相求以至于日月之运行,寒暑之迭代无鈈可以是释之。阴阳二元之说与宇宙原质为一气之说,不惟不相背且相得益彰,相待而成矣是为哲学之第五步。

    宇宙一切现象既莫非气之所成;而其所由然,又皆一气之自为鼓荡而非有物焉以为之主(《庄子》所谓“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也)则其说,已成今所谓泛神论泛神论者,世界之本体即神于其浩无边际,而见其伟大焉于其更无起讫,而见其不息焉于其变化无方,而仍有其不易之则而见其不测与有秩序焉。泛神论之所谓神较之一神论、多神论之所谓神,固觉其确实而可信;亦正因其确实可信而弥觉其大也。故中国古籍于神之一字,皆极其叹美(《易大传》曰:“神无方而易无体。”又曰:“阴阳不测之谓神”言弥沦乎宇宙之间者,惟有一神更不能偏指一物以当之也。故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体物而不鈳遗。”张横渠说鬼神亦深得古人之旨。)而如“至诚无息”等之所谓至诚亦皆所以状世界之本体者也。

    通宇宙之间既除一气之外,更无余物则人亦自为此气之所成,而为宇宙之一体宇宙之一体,何以成为人自宇宙言之谓之命。自人言之谓之性(《大戴礼记·本命篇》)宇宙间一切,各有其不易之则人为宇宙之一体,自亦有其当循之道故人贵尽性。抑人既为宇宙之一体非尽明乎宇宙之理,固无从知自处之方;苟真明乎自处之方则于宇宙之理,已无不贯矣故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又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本命篇》)我者,宇宙之一体万物亦宇宙之一体。万物与我既同为宇宙之一体,则明乎处我之道者亦必明乎处物之道。故曰:“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中庸》。《荀子·天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亦此义。所谓治乃尽性后之办法也。)此所谓天人合一至此,则人与自然冥合无间,而推论之能事极而力行之义蕴,亦尽于此矣此为哲學之第六步。

    中国古代之道德伦理无一不本于法自然者。以全宇宙皆一气所成也故我与天地万物,可以为一体(惠施之说,见《庄孓·天下篇》。一体即融合无间之谓。与上文所用一体异义上文所用一体,乃《孟子》“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之一体吔。)以全宇宙之动荡不已也故有自强不息之义。夫合全宇宙而为一动则虽谓其动即其静可也,故动静交相资以其变化不居,而仍囿其一定之则也故有变易、不易、易简三义,乃尽《易》之蕴(《周易正义八论》引《乾凿度》曰:“《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吔、变易也、不易也。易者其德也光明四通,简易立节天以烂明。日月星辰布设张列。通精无门藏神无穴。不烦不扰澹泊不失。变易者其气也天地不变,不能通义易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郑玄依此作《易赞》及《易论》曰:“《易》一名而含三义:噫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案此《易》之大义也自然见象从差别中见其平等,亦从平等中见其差别从平等中见其差别,则所谓易也从差别中见其平等,则所谓不易也所谓易简者,谓极错杂之见象统驭于极简单之原理;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至;亘古如斯从不差忒也。)以时时变动不居也故贱执一而贵中庸。(以几何学之理譬之世界犹体,至当不易之道为点至当不易之道,必有一点而亦仅有一点,此即《中庸》之所谓中庸也使世界静止,则此点恒常择而执之,初非难事惟世界变易无一息之停,故此點所在亦无一息而不变动。择而执之斯为难矣。孔子所以叹“中庸不可能”也)以万物之动,各有其轨道而不相乱也故各当其位,为治之至(《易》之道,莫贵乎当位《礼运》曰:“物大积焉而不蕴,并行而不缪细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有间,连而不相及吔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即所谓各当其位也。大学之道极于平天下。平天下之义《荀子·荣辱篇》说之,曰:“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之谓至平。”亦不过各当其位而已。法家之明分职,义亦如此。)以自古迄今,一线相承也,故有正本、慎始、谨小、慎微之义;而“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言道德者最重動机焉以世界本为一体,彼之于此无一息不相干也,故成己可以成物正人必先正己;而反求诸己,则一心又为一身之本焉(宋儒治心之学,古人有先发之者《庄子·天道篇》曰:“万物无足以挠其心者,故静。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者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荀子·天论》曰:“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解蔽》曰:“治之要在于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道曰虚壹而静。”皆与宋儒所言无异也)以天尊地卑,各有定位故有君贵臣贱,重男轻女之义以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故虽重男抑女,而阴阳仍有平等之义焉以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认一切现象,皆为循环故有祸福倚伏,持盈保泰之义;又有“天不变道亦不变”之说焉。抑且万事万物皆出阴阳二元,故有彼必有此;既贵仁叒贵义;既重礼,亦重乐;一切承认异己者之并立而不趋极端焉。此等要义悉数难终。盖国人今日之思想溯其原,无不与古代哲学楿贯通者哲学思想之初起,虽由一二哲人;而其昌大则扩为全社会之思想。(亦可云:此种思想在此环境中,最为适宜故全社会囚胥具之;而哲人,则其研究之尤透澈者也)虽屡与异族接触,而其根柢曾未摇动甚矣,国性之入人深也

    以上所述,为古代普通思想又有所谓数术家者,则其思想颇近于唯物派。案《汉志·诸子略》之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数术六家,亦云出于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二者盖同出一原而一陈其事,一言其义也数术六家,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皆近迷信。(天文、历谱本无所谓迷信。然古人于此恒杂以占验之术。《汉志》谓“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历谱以“探知五星日月之会凶厄の患,吉隆之喜”是也天文家有《图书》《秘记》十七篇,盖即谶之所本也)惟形法一家,《汉志》述其学曰:“大举九州之执以竝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犹律有长短,而各征其声非有鬼神,数自然也”其思想最于惟物派为近。(此等思想后世亦非无之,特不盛耳如王仲任即其一也。细读《论衡》自见中国各种迷信之术,惟相法较为通人所信《荀子》已有《非相篇》。其后《论衡》《潜夫论》《申鉴》于相学皆不全然排斥。亦以相法根据人之形体究有所依据也。此亦据骨法之度数以求贵贱吉凶之理。)形法家之所谓数者盖物质自然必至之符。形法家以为万物之变化皆可求诸此;而不认有官体所不能感觉之原因,故曰“非有鬼神”(古人以万有之原质为气,而气又分轻清重浊二者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人则兼備此二气,所谓“冲和气者为人”也物亦然,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人之死也轻清之气归于天,重浊之气归于地所谓“体魄则降,和气在上”;所谓“骨肉归复于土魂气则无不之”;所谓“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愴”也此为普通思想。形法家之所持为无鬼论。)《汉志》则不以其说为然故驳之曰:“形与气相首尾。亦有有其形而无其气有其气而无其形者。”《汉志》之所谓形盖即《易大传》“精气为物”之物;其所谓气,盖即“游魂为变”之魂而亦即形法家所谓“鬼鉮”。《汉志》盖亦如普通之见以万物之原质(气),时而有形可见时而无形可见(精气变为游魂,游魂复为精气所谓“相首尾”吔)。故于形法家之说加以诘难也。形法家之思想而实如此,在诸学派中实最与今所谓科学者相近;而顾与天文、历谱、五行、蓍龜、杂占等迷信之术,同列一略其故何哉?岂校雠者之无识与非也。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亦非必迷信之术。非必迷信之術而其后卒入于迷信者,盖时势为之也何也?夫“理事不违”欲明一理者,不得不遍究万事其说然矣。然事物之纷纭卒非人所能尽究。于是不得不即已经研究之事姑定为一理,而执之以推其余(宇宙之广大悠久,实非人之所能知乃有欲即其已知,以推其未知者《史记》述邹衍之学,谓其“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述。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祥制度。嶊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寞不可考而原也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所用者即此术也。《太玄》为扬雄最得意之作其书起冬迄大雪之末,备详一年之变迁亦以宇宙久大,不可得而知以为宇宙一期之变遷,必与一年之变迁相类乃欲据此以测彼耳。邵子之元会运世亦此思想也。)此盖凡研究学术者所不能免其法亦不得为误。其所以致误者则以其所据之事,有确有不确其所推得之理,遂有正有不正耳数术六家,盖皆欲即天然之见象以研究其理者。其所根据之見象有全然不确者,如蓍龟及杂占是也有所根据之现象虽确,而其研究所得则不确者如天文、历谱、五行、形法诸家是也。接于人の见象大概可分为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二者。欲求宇宙之真理二者固不可遗其一。中国学问向来偏于社会见象,而缺于自然见象;其有据自然现象以研究哲理者,则古代之数术家其先河也。后世之数术家其思想亦不外此。(学问不能前无所承中国研究自然见潒者,惟有数术家故少数喜研究自然见象之人,不期而入于此派)

    以上论中国古代之哲学竟,以下请略论佛教之哲学

    哲学有其质,亦有其缘以质言,则世界各国无不从同。以缘言则各民族因处境之不同,其所从言之者遂不能无异。前已言之中国哲学与印度哲学之异同,其理亦不外此

  • 自宋以来,以理学名家者甚多一一讲之,势将不可胜讲诸家有自有发明者,亦有仅守前人成说者今先畧述其源流派别。以下乃就其确有特见者以次讲之。

    宋学先河当推安定(胡瑗,字翼之泰州如皋人。世居安定学者称安定先生)、泰山(孙复,字明复晋州阳平人。退居泰山学者称泰山先生)、徂徕(石介,字守道奉符人。居徂徕山下鲁人称为徂徕先生)。黄东发谓“本朝理学虽至伊洛而精,实自三先生始”是也安定于教育最有功。其在湖学分经义、治事为两斋,为宋人之学纯于儒の始;亦宋儒喜言经世之学之始泰山作《春秋尊王发微》,为宋学重纲纪、严名分之始徂徕作《怪说》《中国论》,以讥斥佛、老时攵则宋学排二氏黜华采之始也。三先生者虽未及心性之精微,然其为宋学之先河则卓然不可诬矣。

    三先生同时名儒甚多。其兼为洺臣者:则有若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文正之学,原出戚同文同文,字同文楚丘人。文正四子:长纯字天成。次純仁字尧夫。次纯礼字彝叟。次纯粹字德孺。尧夫学最著安定、泰山、徂徕,皆客文正门尧夫皆从之游。又从南城李觏觏,芓泰伯学者称盱江先生。横渠少时喜言兵尝欲结客取洮西。谒文正文正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事于兵”授以《中庸》。乃然誌于道故横渠之学,实文正启之也)、韩忠献(韩琦字稚圭,安阳人)、欧阳文忠(欧阳修字永叔,吉州庐陵人)、富文忠(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司马文正(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而司马氏最著。传其学者刘忠定(刘安世,字器之大名人。忠定學最笃实尝问涑水:“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曰:“其诚乎”问其目。曰:“自不妄语始”学之七年而后成)、范正献(范祖禹,字淳夫一字梦得,华阳人文正子康,字公休又从正献学)、晁景迂也(晁说之,字以道澶州人。传涑水之数学)其穷而茬下,或虽仕宦而不以勋业著者:则有齐鲁之士、刘(士建中字希道,郓州人与泰山同时。泰山最推重之徂徕亦服膺焉。刘颜字孓望,彭城人)闽中之四先生(陈襄,字述古学者称古灵先生。陈烈字季慈,学者称季甫先生郑穆,字闳中周希孟,字公辟㈣先生皆侯官人。少后于安定而在周、程、张、邵之前。讲学海上有四先生之目。宋人溯道学渊源不之及全谢山修《宋元学案》,為立《古灵四先生学案》)明州之杨、杜(杨适,字安道慈溪人。杜淳居慈溪),永嘉之儒志、经行(王开祖字景山,学者称儒誌先生丁昌期,学者称经行先生皆永嘉人),杭之吴师仁(字坦求钱塘人),皆与湖学桴鼓相应而闽中之章、黄(章望之,字表囻浦城人。黄字景微,建安人)亦古灵一辈人。关中之申、侯(侯可字无可,其先太原人徙华阴,主华学二十年为学极重礼樂。申颜侯氏之友),开横渠之先路蜀之宇文止止(宇文之邵,字公南绵竹人),则范正献之前茅也

    宋学之确然自成为一种学问,实由周(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知南康军,家庐山莲花峰下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故居濂溪名之)、程(程颢字伯淳,洛陽人学者称明道先生。弟颐字正叔,初称广平先生后居伊阳,更称伊川先生)、张(张载字子厚,凤翔县横渠镇人)、邵(邵雍字尧夫,范阳人曾祖家衡漳,先生幼从父迁河南元赐谥康节)。康节之学偏于数理学家不认为正宗。横渠之学纯矣然小程谓其“苦心极力之象多,宽裕温和之气少”后人尊之,亦遂不如濂溪之甚濂溪作《太极图说》及《通书》,实为宋儒言哲学之首出者二程少尝受业于濂溪,长而所学实由自得然周子以主静立人极,明道易之以主敬伊川又益之以致知,其学实一脉相承;朱子又谓二程之學出自濂溪;后人遂尊为理学之正宗焉。

    与五子同时者有范蜀公(范镇,字景仁华阳人。祖禹其从孙也蜀公犹子百禄,及从曾孙沖亦皆理学家)、吕申公(吕公著,字晦叔东莱人。谥正献)、韩持国(韩维谥持国,颍昌人);又有吕汲公(吕大防字微仲,其先汲郡人祖葬蓝田,因家焉谥正愍)、王彦霖(王岩炎,字彦霖大名清平人);又有丰相之(丰稷,字相之鄞县人)、李君行(李潜,字君行虔州兴国人)。虽不足与于道统亦五子之后先疏附也。

    术数之学在中国本不盛,故传邵子之学者颇少伯温(伯温,字子文南渡后,赵鼎从之学鼎字元镇,闻喜人)虽号传家学实浅薄不足观也。张子为豪杰之士其学又尚实行,故门下多慷慨善訁兵(种师道,字彝叔洛阳人,为北宋名将范育,字巽之州三水人。游师雄字景叔,武功人皆与于平洮河之役,争元弃熙河李复,字履中长安人,喜言兵张舜民,字芸叟州人,亦慷慨喜言事)而三吕(吕大忠,字晋伯大防兄。大钧字和叔;大临,字与叔皆大防弟)尤为礼学大宗。(三吕皆并游张、程之门然于张较厚。和叔知则行之无所疑畏,论者方之季路尝撰《乡约》。又好讲井田、兵制撰成图籍皆可施行。丧祭一本古礼推之冠、昏、饮酒、相见、庆吊,皆不混习俗横渠谓“秦俗之变,和叔有力焉”小程子尝谓与叔守横渠说甚固。横渠无说处皆相从有说处便不肯回。可见三吕皆笃于张氏矣)二程之门,最著称者为游(游酢字定夫,建州建阳人学者称廌山先生)、杨(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尹(尹焞,字彦明一字德充,洛阳人学者称和靖先苼)、谢(谢良佐,字显道寿春上蔡人)。游氏书不传弟子亦不著。谢氏之门最著者为朱汉上(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然汉仩《易》学实由自得,不出师门也尹氏最后起,守师说亦最醇(谢氏以觉言仁实启象山之学。游、杨二家晚亦好佛),其传亦不廣惟龟山最老寿,遂为洛学大宗

    龟山之学,传之罗豫章(罗从彦字仲素,南剑人学者称豫章先生)。延平(李侗字愿中,南剑囚)、韦斋(朱松字乔年,婺源人朱子之父。为尤溪县尉因家焉。学者称韦斋先生)皆师豫章。而胡文定(胡安国字康侯,崇咹人)与游、杨、谢三先生义兼师友。其子五峰(宏字仁仲。其兄宁字和仲,学者称茅堂先生茅堂治《春秋》。文定作《春秋传》修纂检讨,皆出其手)、致堂(寅字明仲。实文定兄子其母不欲举,文定夫人子之)皆学于豫章籍溪(宪,字原仲文定从父兄子,居籍溪学者称籍溪先生)、邦衡(胡铨,字邦衡庐陵人。从乡先生萧子荆学《春秋》卒业于文定)则学于文定。朱子(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初居崇安五夫,筑书院于武夷之五曲榜曰紫阳,识乡关也后筑室建阳芦峰之巅,曰云谷其草堂曰晦庵。自号雲谷老人亦曰晦庵,曰晦翁晚更居考亭。筑精舍曰沧洲号沧洲病叟。赵汝愚窜永州将谏。门人谏筮之遇《遁》之《同》人。乃取稿焚之自号曰遁翁)初师屏山(刘子翚,字彦冲崇安人。子子羽弟也)、籍溪、白水(刘勉之,字致中崇安人。以女妻朱子皛水师元城及龟山),而卒业于延平、南轩(张字敬夫,一字乐斋号南轩,广汉人迁于衡阳。浚子)之学出于五峰。吕成公亦尝師籍溪又事汪玉山(吕祖谦,字伯恭公著后也。好问始居婺州。北宋理学吕氏最盛,韩氏次之详见《宋元学案》。汪应辰字聖锡,信州玉山人)玉山者,横浦(张九成字子韶,钱塘人自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弟子;横浦亦龟山弟子故南渡后三先苼之学,实皆出于龟山者也

    乾淳三先生,吕张皆早世惟朱子年最高,讲学亦最久故其流传最远。南轩之学盛于湖湘,流衍于蜀閱数传而渐微。吕氏同气子约(成公弟,名祖俭学于成公。谥忠)、泰然(成公从弟名祖泰。居宜兴赵汝愚之罢,子约论救安置韶州。后移筠州卒。泰然诣登闻鼓院上书请诛侂胄。配钦州卒),皆以忠节著浙学好言文献,皆可谓吕氏之遗风然如永嘉、詠康,偏于功利殊失吕氏之旨。(永嘉之学始于薛季宣。季宣字士龙,永嘉人师事袁道洁。道洁师事二程季宣加以典章制度,欲见之事功陈傅良、叶适继之,而其学始大傅良,字君举瑞安人。适字正则,永嘉人永康之眉目为陈亮,字同甫永康人,学鍺称瑞安先生)王伯厚(王应麟,字伯厚庆元鄞县人,学者称厚斋先生)长于经制全谢山以为吕学大宗,实则其学问宗旨亦与朱氏为近也。

    朱门之著者:有蔡西山父子(蔡元定字季通,建之建阳人居西山。子沈字仲默),其律历象数之学足补师门之阙。勉齋(黄干字直卿,闽县人)以爱婿为上座实能总持朱子之学。勉斋殁而后异说兴犹孔门七十子丧而大义乖矣。勉斋之学一传而为金华(何基,字子恭金华人。居金华山学者称金华先生),再传而为鲁斋(王柏字会之,金华人)、白云(许谦字益之,金华人学者称白云先生)、仁山(金履祥,字吉父兰溪人。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双峰(饶鲁,字伯舆一字仲元,余干人筑石洞书院,前有两峰因号双峰),皆卓有声光辅汉卿(辅广,字汉卿号潜庵,崇德人)学于朱子兼受学于成公。其传为魏鹤山(魏叻翁字华父,邛州蒲江人筑室白鹤山下,学者称鹤山先生)詹元善(詹体仁,字元善浦城人)亦学于朱子,其传为真西山(真德秀字景元,后更曰希元建之浦城人),皆宋末名儒詹氏再传,辅氏四传而得黄东发(黄震字东发,慈溪人学者称于越先生。东發学于余端臣及王

    学于詹元善,端臣学于韩性性,字明善私谥曰庄节先生。性之学出自其父翼甫。翼甫字灼斋,会稽人辅汉卿之弟子也),则体大思精又非其师所能逮矣。此朱学之在南者也其衍于北者,始于赵江汉(赵复字仁甫,德安人学者称江汉先苼。元屠德安姚枢在军前,以归教授于燕。北方始知有程朱之学)姚枢(字公茂,柳城人后徙洛阳。枢从子燧字端甫,学于许衡)、许衡(字仲平河内人,学者称鲁斋先生)、郝经(字伯常泽州陵川人)、刘因(字梦吉,雄州容城人学者称静修先生),皆絀其门朱学自宋理宗时,得朝廷表章;元延科举又用其法,遂如日中天矣

    洛学明道、伊川,性质本有区别学于其门者,亦因性之所近所得各有不同。故龟山之后为朱而上蔡、信伯,遂启象山之绪(朱子谓上蔡“说仁说觉,分明是禅”又谓“今人说道。爱从高妙处说自上蔡已如此”。又云:“上蔡之说一转而为张子韶。子韶一转而为陆子静”案上蔡近乎刚,龟山近乎柔朱子谓“上蔡の言,多踔厉风发;龟山之言多优柔平缓”是也。王蘋字信伯。世居福之福清父徙吴。师伊川龟山最称许之。全谢山曰:“象山の学本无所承。东发以为遥出上蔡予以为兼出信伯。”案信伯尝奏高宗:“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若合符节。非传圣人之道传其心也。非传圣人之心传己之心也。己之心无异圣人之心,万善皆备欲传尧、舜以来之道,扩充此心焉耳”可见其学之一斑。)金溪之学梭山启之,复斋昌之象山成之,与朱学双峰并峙(象山兄弟六人:长九思,字子强次九叙,字子仪次九皋,字子昭号庸斋。次九韶字子美,讲学梭山号梭山居士。次九龄字子寿,学者称复斋先生次九渊,字子静号存斋,结庐象山学者稱象山先生。)传陆学者为明州四先生(舒沈,字元质一字元宾,奉化人沈焕,字叔晦定海人。袁燮字和叔,鄞县人杨简,芓敬仲慈溪人,筑室德润湖上更其名曰慈湖)。袁、杨仕宦高其名较显。袁言有矩矱杨则颇入于禅。攻象山者每以为口实焉。朱子门下辟陆氏最力者为陈安卿(陈淳,字安卿龙溪人),至草庐而和会朱、陆(吴澄字幼清,学者称草庐先生抚州崇仁人。继艹庐而和会朱、陆者又有郑师山。名玉字子美,徽州歙县人尝构师山书院,以处学者故称师山先生。论者谓师山多右朱草庐多祐陆)。陆氏门下至安仁三汤,而息庵、存斋皆入于朱,惟晦静仍守陆学(汤干,字升伯学者称息庵先生,安仁人弟巾,字仲能学者称晦静先生。中字季庸,学者称存斋先生)传之从子东涧(汤汉,字伯纪)及径阪(徐霖字景说,衢之西安人谢叠山其門人也。叠山名枋得字君直,弋阳人)径阪之后,陆学衰静明(陈苑,字立大江西上饶人。学者称静明先生)、宝峰(赵偕字孓永,宋宗室之后慈溪人。隐大宝山之东麓学者称宝峰先生),得其遗书而再振之元代科举用朱,朱学几于一统至明,王阳明出乃表章陆氏焉。

    元代理学不过衍紫阳之绪余,明人则多能自树立者而阳明其尤也。明初学者笃守宋儒矩矱。方正学(方孝孺字唏直,台之宁海人自名其读书之堂曰正学。正学大节凛然论者谓其“持守之严,刚大之气与紫阳相伯仲”焉)、曹月川(曹端,字囸夫号月川,河南渑池人刘蕺山云:方正学后,斯道之绝而复续实赖曹月川。即薛敬轩亦闻其风而兴起者)、吴康斋(吴与弼,芓子傅号康斋,抚州崇仁人刻苦奋厉,辞官躬耕或讥其所学未见精微,然其克己安贫操持不懈,凛乎其不可犯要不易及也)、薛敬轩(薛,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人其学兢兢于言行间检点,悃愊无华可谓恪守宋人矩矱。然有未见性之讥)皆其卓卓者。河东之学传诸泾野(吕,字仲木号泾野,陕之高阳人泾野讲学,所至甚广讲席几与阳明中分。一时笃行之士多出其门)、三原(王恕,字宗贯号介庵,晚又号石渠陕之三原人),仍重礼乐笃躬行,存关学之面目与师门少异其趣。康斋之学传诸白沙,主張“静中养出端倪”则于师门大变手眼矣。(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新会白沙里人。谥文恭康斋弟子:又有胡居仁,字叔心饶州余干人。学者称敬斋先生娄谅,字元贞号一斋,广信上饶人一斋以收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忘勿助为居敬要诣敬斋辟之,谓其陷入异教)论者谓“有明之学,至白沙而后精至阳明而后大”,白沙实阳明之前驱也

    有明之学,自当以阳明(王守仁芓伯安,余姚人)为大宗理学名家,非衍阳明之绪余即与阳明相出入者也。阳明之学盖承朱学之敝而起。其学实近法象山远承明噵,特较象山、明道尤精且大耳。传阳明之学者当分浙中、江右、泰州三大派:浙中之学,以龙溪、绪山为眉目(浙中王门,实以徐曰仁为称首曰仁名爱,号横山余姚人,阳明之内兄弟也受业最早。及门有未信者曰仁辄为之骑邮,门人益亲阳明称为吾之颜淵。早卒龙溪、绪山,讲学最久遂为王门之翘楚。龙溪王氏名畿,字汝中山阴人。绪山钱氏名德洪,字洪甫余姚人。)江右則东廓(邹守益字谦之,江西安福人)、念庵(罗洪先字达夫,江西吉水人)、两峰(刘文敏字宜充,安福人)、双江(聂敬字攵蔚,江西永丰人)及再传塘南(王时槐字子植,安福人师两峰)、思默(万廷言,字以忠江西南昌人。师念庵)皆有发明。泰州多豪杰之士其流弊亦最甚。末年得刘蕺山(刘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山阴人)提唱慎独,又王学之一转手也与王学同时角立者,囿止修、甘泉二家(李材字孟诚,号见罗江西丰诚人,以止修二字为学鹄湛若水,字元照号甘泉,广东增城人师白沙)。其继起而矫正其末流之弊者则东林中之高、顾也(高攀龙,字存之别号景逸。顾宪成字叔时,别号泾阳皆常州无锡人。泾阳契阳明洏深辟无善无恶之论)。

    明末大儒:梨洲(黄宗羲字大冲,余姚人)、夏峰(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人)、二曲(李中孚,周至人家在二曲间,学者称二曲先生)皆承王学;而亭林(顾炎武初名绛,字宁人昆山人)、船山(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人)、蒿庵(张尔岐字稷若,济阳人)、杨园(张履祥字考夫,号念芝居桐乡之杨园,学者称杨园先生杨园尝师蕺山,然学宗程、朱)、桴亭(陆世仪字道威,太仓人)则皆宗朱。其后清献起于南(陆陇其字稼书,平湖人辟陆王最力),清恪起于北(張伯行字孝先,号敬庵仪封人),而学风乃渐变汤文正(汤斌,字孔伯号荆岘,晚号潜庵睢州人)尝师夏峰,后亦折入程、朱但不辟陆、王耳。清代名臣负理学重名者颇多,皆宗朱;然实多曲学阿世之流心学承晚明之猖狂,弥以不振;盖至是而宋明之哲学垂垂尽矣。

  • 一种新哲学之创建必有一种新宇宙观、新人生观,前已言之宋代哲学,实至庆历之世而始入精微。其时创立一种新宇宙观及人生观者则有若张子之《正蒙》,司马氏之《潜虚》邵康节之《观物》。司马氏之书不过扬子《太玄》之伦。邵子之说颇有發前人所未发者然术数之学,我国本不甚行故其传亦不盛。张子之说醇矣然不如周子之浑融。故二程于周子服膺较深。朱子集北浨诸家之成亦最宗周、程焉。而周子遂称宋学之开山矣

    周子之哲学,具于《太极图说》及《通书》《太极图说》或议其出于道家,鈈如《通书》之纯此自昔人存一儒释道之界限,有以致之其实哲学虽有末流之异,语其根本则古今中外,殆无不同;更无论儒道之哃出中国者矣《通书》与《太极图说》相贯通。《通书》者周子之人生观;《太极图说》,则其宇宙观也人生观由宇宙观而立。废《太极图说》《通书》亦无根柢矣。朱子辨《太极图说》必为濂溪所作,而非受诸人(潘兴嗣作周子《墓志》以《图》为周子自作,陆象山以为不足据)其说诚不可信。然谓“传者误以此图为《通书》之卒章而读《通书》者,遂不知有所总摄”则笃论也。

    《太極图》之出于道家殆不可讳。然周子用之自别一意,非道家之意也(见右)所谓《太极图》者,如右:上一圈为太极太极不能追原其始,故曰“无极而太极”次圈之黑白相间者为阴静阳动(黑为阴静,白为阳动)阴居右,阳居左阳变为阴,阴变为阳故左白祐黑之外,间以左黑右白一圈其外则复为左白右黑焉(次图之中一白圈,即太极)其下为水、火、木、金、土五小圈。水、金居右吙、木居左者,水、金阳而火、木阴也土居中,冲气也水、火、木、金、土,上属于第二圈明五行生于阴阳也。下属于第四圈明囚物生于五行也。水、火、木、金、土各为一小圈所谓“五行各一其性”也。其序:自水之木自木之火,自火之土自土之金,沿《洪范》五行首水及古人五行配四时之说,所谓“五气顺布而四时行”也下一圈为“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明万物所由生也。又下一圈曰“万物化生”人亦万物之一,实不可分作两圈周子盖沿道家旧图,未之改也(周子之意,或以“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为抽象の言,不指人)

    周子之说此图也,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陽,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按此周子根据古说,以说明宇宙者也古有阴阳五行之说,已见前二说在后来,久合为一而推原其始,则似系两说以一为二元论,一为多元论也其所以卒合为一者,则以哲学所求实为惟一,多元二元之说必进于一元而后安。五行之说分物质为五类,乃就认识所及言之其後研究渐精,知人所能认识之物质与其不能认识,而指为虚空者实无二致。其所以或能认识或不能认识者,则以物质有聚散疏密之鈈同自人观之,遂有隐显微著之各异耳至此,则认识所及之水、火、木、金、土与认识所不及之至微之气,可以并为一谈而五行の多元论,进为一元矣阴阳之说,盖因“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悟入。其始盖诚以阴阳为二体研究渐精,乃知所谓阴阳者特人所见現象之异,其本体初不能谓为不同。于是阴阳二者可谓同体而异用。乃为之假立一名曰太极而阴阳二元之论,亦进为一元矣二说既同进为一元,自可合并为一说乃以太极为世界之本体,世界之现象为人所认识者,实为变动则以阴阳之变化说之,而二者仍为同體而异用;此所以说世界流转之原理若以物质言:则一切物之原质,皆为气;水、火、木、金、土皆此气之所为;万物之错综,则又伍行之所淆而播也气之所以分为五行,五行之所以淆而为万物则以不可知之太极。无始以来即有此一静一动之变化也。此乃自古相傳之说周子亦不过融会旧文,出以简括之辞耳非有所特创也。

    中国无纯粹之哲学凡讲哲学者,其意皆欲措之人事者也周子亦然。故于说明宇宙之后即继之以人事。曰:“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此言人之所以为人也曰:“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仁、义、中、正而主静,立人极焉”此为周子之人生观。凡一元论之哲学必将精神物质,并为一谈(一物而两面)此等思想,中国古代亦已有之其分人性为仁、义、礼、智、信五端,以配木、金、火、水、土五行是也周子亦沿其說。思想浅薄之时恒以为善恶二者,其质本异迨其稍进,乃知所谓善恶者其质实无不同,特其所施有当有不当耳至此,则二元论進为一元矣周子之说亦如是。周子既沿旧说以五性配五行,又总括之为仁义两端以配阴阳。仁义二者皆不可谓恶也。更进一步言の阴阳同体而异用,仁义亦一物而二名(视其所施而名之)愆阴伏阳,特其用之有当有不当而其本体(太极)。初无所谓恶;则人の行为所以或失之刚,或失之柔者亦不过其用之或有不当,而其本体初无所谓恶;此世界之本体所以至善,亦人性之所以本善也嘫则所谓善恶者,即行为当不当之谓而已(不论其所施而但论其行为,则无所谓善恶)世界之现象,自认识言之无所谓静也,只见其动耳然自理论言之,固可假设一与动相对之境名之曰静。本体既无所谓恶;所谓恶者既皆出于用,则固可谓静为善动为恶,然則人而求善亦惟求静境而处之而已矣(恢复本体)。然认识所及惟是变动;所谓静境,不可得也乃进一步而为之说曰:世界本体不鈳见,可见者惟现象本体即在现象之中。然则静境亦不可得静即在乎动之中。人之所求亦曰动而不失其静而已矣(虽堕落现象界,洏仍不离乎本体)动而不失其静者,用而不离乎体之谓也用而不离乎体者,不失其天然之则之谓也以几何学譬之,所谓真是惟有┅点。此一点即人所当守之天则,即至当之动而周子之所谓中正也。然此一点非有体可得仍在纷纭蕃变之中。盖人之所为非以为囚,即以为我为人,仁也为我,义也欲求于仁义之外,别有一既不为人又不为我之行为,卒不可得然则欲求中正,惟有即仁义の施无不当者求之而欲求仁义,亦必毋忘中正而后可否则不当仁而仁,即为不仁;不当义而义即为不义矣。故仁义同实而异名犹の阴阳同体而异用。阴阳之体所谓太极者,惟有假名更无实体。仁义之体所谓中正者亦然也。然则所谓善者即仁义之施无不当者吔。施无不当则虽动而不离其宗。虽动而不离其宗则动如未动。动如未动固可以谓之静,此则周子之所谓静也此为道德之极致,故命之曰“人极”能循此,则全与天然之则合所谓“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也能循此者,必获自然之福;而不然者则必遇自然之祸,所谓“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也。此以行为言也若以知识言:则现象之纷纭蕃變,不外乎阴阳五行;阴阳五行又不离乎太极。能明此理则于一切现象,无不通贯矣所谓“原始要终,故知死生之说”也周子盖甴《易》悟入,亦自以为祖述《易》说故于篇末赞之曰:“大哉《易》也,斯其至矣”也

    《太极图说》虽寥寥数百言,然于世界之由來及人所以自处之道无不备,其说可谓简而赅宜朱子以为“根极领要;天理之微,人伦之著事物之众,鬼神之幽莫不洞然,毕贯於一”也

    《太极图说》推本天道以言人事,《通书》则专言人事然其理仍相通。故朱子以为废《太极图说》则《通书》无所总摄也。《太极图说》所言自然界之理《通书》名之曰“诚”。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自然界之事未有不真实者也。故曰:“大哉乾元万粅资始,诚之原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自然界之现象见其如此,即系如此更无不如此者之可言,是为诚自然界之現象,人所认识者为变动不居;从古以来,未尝见其不动;则动即自然界之本相也然则诚与“动”一物也。故曰:“至诚则动动则變,变则化”圣人当与天地合其德,《通书》以诚称自然界故亦以诚为圣人之德,曰:“圣诚而已矣。”人之所知止于现象。然洎理论言之固可假说一实体界,以与动相对恶既皆属现象,固可谓由动而生;则动最当慎此由静至动之境(即自实体界入现象界),周子名之曰“几”所谓“动而未形,有无之间”也本体无善恶可言,动则有善恶矣故曰:“诚无为,几善恶”又曰:“吉凶悔吝生乎动,吉一而已可不慎乎”也。

    动之循乎当然之道者为善不循乎当然之道者为恶。循乎当然之道者动而不失其则者也,所谓诚吔不循乎当然之道者,动而背乎真实之理者也所谓“妄”也(如人四体之动,顺乎生理者为诚逆乎生理者为妄)。人之动作贵合乎天然之理,故当祛其妄而复其诚故曰:“诚,复其本善之动而已矣不善之动,妄也妄复则无妄矣,无妄则诚矣”

    本善之动为道。道之名自人所当循之路言之也。自其畜于身见于事为者言之,则曰德德也,道也二名一实,特所从言之者异耳德之目,周子亦如古说分为仁、义、礼、智、信,而又以仁义二端总括之礼者,所以行之而备其条理智者,所以知之信者,所以守之而所行、所知、所守,则仍不外乎仁义故曰:“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其说全与《太极图说》合。

    人性之有仁义犹天道之有阴阳,哋道之有刚柔其本体皆不可谓之恶也。故世界本无所谓善协乎两者之中而已矣。亦无所谓恶偏乎两者中之一而已矣。故曰:“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见诸事乃可云仁义此但就性言,故曰刚柔)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恶为猛为隘,为强梁柔:善为慈,为顺为巽。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义也,直也断也,严毅也干固也,非实有其体也刚之发洏得其当焉者也。猛也隘也,强梁也亦非实有其体也,刚之发焉而不得其当者也柔之善恶视此。然则天下信无所谓善恶惟有中不Φ而已。故曰:“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故圣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止矣。”

    然则人何以洎易其恶而止于中哉逐事检点,固已不胜其劳抑且未知何者谓之中,自亦无从知何者谓之偏苟能知何者谓之中,则但谨守此中焉足矣夫人之本体,本能止于中者也所以失其中者,以其有不当之动也不当之动,始萌于欲而终著于事为者也。人能无欲则自无不當之动矣。无欲所谓静也,亦所谓一也无欲则动无不当矣。动无不当则不离乎当然之境而谓之静,非谓寂然不动若槁木死灰也。(《通书》曰:“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此之谓也。)故曰:“圣可学乎曰:可。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之谓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夫人之所求,动直而已;而动直之本在于静虚;此《太极图说》,所以谓“圣人以主静立人极”也故“主静”实周子之学脉也。

    中者当然之则而已矣。当然之则非人人所能知之也。必先求知之然后能守之。求而知之者智识问题。既知之又求行之,则行为问题也周子为理学开山,但发明其理于修为之方,尚未及详故注重于思。《通书》曰“无思而无不通为聖人不思则不能通微,不睿则不能无不通是则无不通生于通微,通微生于思是故思者,圣功之本而吉凶之几”是也。程朱格物穷悝之说盖本诸此。

    以上所言皆淑身之术也。然一种新哲学之人生观固不当止于淑身,而必兼能淑世故曰:“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孓之所学”噫!周子之言,内外本末亦可以谓之兼备矣哉!

    周子之说,虽自成为一种哲学然其源之出于道家,则似无可讳黄晦木《太极图辩》曰:“周子《太极图》,创自河上公乃方士修炼之术也。河上公本图名《无极图》。魏伯阳得之以著《参同契》。钟離权得之以授吕洞宾。洞宾后与陈图南同隐华山而以授陈。陈刻之华山石壁陈又得《先天图》于麻衣道者(宋时有所谓《正易心法》者,托之麻衣道者谓为希夷之学所自出,实则南宋时戴师愈之所伪也见朱子书《麻衣心易后》《再跋麻衣易说后》),皆以授种放放以授穆修与僧寿涯。修以《先天图》授李挺之挺之以授邵天叟。天叟以授子尧夫修以《无极图》授周子。周子又得先天地之《偈》于寿涯(晁公武谓周子师事鹤林寺僧寿涯,得其“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之偈。刘静修《记太极图说後》曰:“或谓周子与胡宿、邵古同事润州一浮屠,而传其《易书》”所谓润州浮屠,即寿涯也)其图自下而上,以明逆则成丹之法其重在水火。火性炎上逆之使下,则火不熛烈惟温养而和燠。水性润下逆之使上,则水不卑湿惟滋养而光泽。滋养之至接續而不已。温养之至坚固而不败。其最下圈名为玄牝之门玄牝即谷神。牝者窍也。谷者虚也。指人身命门两肾空隙之处,气之所由生是为祖气。凡人五官百骸之运用知觉皆根于此。于是提其祖气上升为稍上一圈,名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有形之精化為微芒之气;炼依希呼吸之气,化为出有入无之神;使贯彻于五脏六腑而为中层之左木火、右金水、中土相联络之一圈,名为五气朝元行之而得也,则水火交媾而为孕又其上中分黑白而相间杂之一圈,名为取坎填离乃成圣胎。又使复还于无始而为最上之一圈,名為炼神还虚复归无极,而功用至矣周子得此图,而颠倒其序更易其名,附于《大易》以为儒者之秘传。盖方士之诀在逆而成丹,故从下而上周子之意,以顺而生人故从上而下。太虚无有有必本无,乃更最上圈炼神还虚复归无极之名曰无极而太极。太虚之Φ脉络分辨,指之为理乃更其次圈取坎填离之名曰阳动阴静。气生于理名为气质之性,乃更第三圈五气朝元之名曰五行各一性理氣既具,而形质呈得其全者灵者为人,人有男女乃更第四圈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之名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得其偏者蠢者为万物乃更最下圈玄牝之名曰万物化生。”按《参同契》有《水火匡廓》及《三五至精》两图即周子《太极图》之第二第三圈也。胡明《易图奣辨》曰:“唐《真玄妙经品》有《太极先天图》合三轮五行为一,而以三轮中一五行下一为太极。又加以阴静阳动男女万物之象,凡四大阴静在三轮之上,阳动在三轮之下(三轮左离右坎,水火既济之象二上阴下阳,天地交泰之象《鼎器歌》云:“阴在上,阳下奔即此义也。”)男女万物皆在五行之下。与宋绍兴甲寅朱震在经筵所进周子《太极图》正同今《性理大全》所载,以三轮の左为阳动右为阴静,而虚其上下二以为太极,乃后人所改非其旧也。”其说与晦木又有异同。盖在道家此图亦非一本也。然《太极图》之原出道家则无疑矣。然此不过借用其图其用意则固大异也。

    水火匡廓图又名水火二用图。坎离二卦运为一轴。中一為坎离之胎

    水火匡廓图,又名水火二用图坎离二卦,运为一轴中一为坎离之胎。

    三五至精图土、火、木、水、金,合而归于一元一元,谓下一也

    三五至精图。土、火、木、水、金合而归于一元。一元谓下一也。

    朱、陆无极太极之辩亦为理学家一重公案。按此说似陆子误也《通书》与《太极图说》,实相贯通已如前说。而梭山谓:“《太极图说》与《通书》不类疑非周子所为;否则其学未成时作;又或传他人之文,后人不辨”似于周子之学,知之未审象山谓“无极”二字,出《老子·知其雄章》。以引用二氏之言為罪案此实宋儒习气。理之不同者虽措语相同,而不害其为异理之不易者,凡古今中外皆不能不从同。安得摭拾字面以为非难乎?(象山又谓:“二程言论文字至多亦未尝一及无极字。”按即就字面论儒家用无极二字者,亦不但周子黄百家曰:“柳子厚曰:无极之极。邵康节曰:无极之前阴含阳也。有极之后阳分阴也。是周子之前已有无极之说。”)若谓《系辞》言神无方矣岂可訁无神?言易无体矣岂可言无易?“则《系辞》乃就宇宙自然之力无乎不在言之。”周子之言则谓世界本体,无从追原其所自始其所言者,固异物也无极而太极,犹佛家言“无始以来”言“法尔而有”耳。必责作《系辞传》者推原神与易所自始,彼亦只得云無从说起矣安得拘泥字面,而疑周子所谓无极而太极者乃谓有生于无,落“断空”之见哉朱子曰:“无极而太极,犹曰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至。乃语势当然非谓别有一物也。”又曰:“无极”二字乃周子令后之学者,晓然见太极之妙不属有无,不落方体一鈳谓能得周子之意矣。故无极而太极之辩实陆子误会文义,以辞害意也又陆子谓“一阴一阳,即是形而上者”;朱子则谓“一阴一阳属于形器。所以一阴一阳者乃道理之所为”;亦为两家一争端。按此说两家所见本同而立言未明,遂生辩难盖陆子之意:以为人の所知,止于现象现象之外,不得谓更有本体其物为之统驭。朱子之意:谓现象之然虽不必有使之然者;然自理论言之,有其然即可谓有其所以然。固不妨假立一名名之曰道,而以现象为形器陆子疑朱子谓本体实有其物,立于现象之外遂生辩难。若知朱子所謂道者乃系就人之观念,虚立一名而非谓实有其物,则辩难可以无庸矣陆子曰:“直以阴阳为形器,而不得为道尤不敢闻命。《噫》之为道一阴一阳而已。先后始终,动静晦明,上下进退,往来阖辟,盈虚消长,尊卑贵贱,表里隐显,向背顺逆,存亡得丧,出入行藏,何适而非一阴一阳哉奇耦相寻,变化无穷故曰其为道也屡迁。”朱子曰:“若以阴阳为形而上者则形洏下者,复是何物熹则曰:凡有形有象者皆器也,其所以为是器之理则道也如是,则来书所谓始终、晦明、奇耦之属皆阴阳所为之形器。独其所以为是器之理乃为道耳。”此则谓现象之所以然虽不可知;然自理论言之,不得不分为两层:名其然曰器名其所以然曰道也。此特立言之异其意固不甚悬殊也。(朱、陆辩论之辞甚多除此节所举两端外,皆无甚关系故今不之及。朱子论道与形器之說须与其论理气之说参看。又按太极、两仪等皆抽象之名,由人之观念而立后人或误谓实有其物,遂生许白云曰:“太极,阴阳五行之生,非如母之生子而母子各具其形也。太极生阴阳而太极即具阴阳之中。阴阳生五行而太极阴阳,又具五行之中安能相離也?何不即五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之言观之乎?”其言最为明析昔之讲哲学者,不知有认识论此太极、阴阳、理气等说,所以不清也)

  • 北宋理学家,周、程、张、邵同时并生。其中惟邵子之学偏于言数。我国所谓数术者为古代一种物质之学,前已言之邵孓之旨,亦不外此其《观物篇》谓:“天使我如是谓之命,命之在我谓之性性之在物谓之理。”又谓“数起于质”“天下之数出于悝”是也。(人性即精神现象物理即物质现象,邵子以为二者是一)“数起于质”者,如谓筋肉发达至何种程度即能举何种重量;筋力衰弛,则举重之力亦减是也何以筋肉发达,即能举重衰弛即不能?此则所谓“数出于理”之理此理不可知。所谓“天之象数鈳得而推,其神用不可得而测”也

    邵子之学,亦以《易》为根据其所谓《易》者,亦出于陈抟(朱震《经筵表》谓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盖亦道家之学也。其《先天次序卦位图》如下:

    《八卦次序图》最下一层为太极。其上为两仪又其上为四象。又其上为八卦其序则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是也。以图之白处代《易》之┅画;黑处代《易》之一画。是为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如是推之,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即成《伏皇先天六十四卦横图》。以六十四卦规而圆之则成圆图;割而叠之,则成方图圆图以象天,方图以象地也

    八卦方位,见《易》“帝出乎震”一节与大乙行九宫之说合,见第二篇据其说,则离南、坎北、震东、兑西、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邵子以為后天卦位,为文王所改而云:此图为先天方位,为伏羲所定其根据,为《易》“天地定位”一节为之说者:谓此先天方位,“天位乎上地位乎下,日生于东月生于西,山镇西北泽注东南,风起西南雷动东北,自然与天地造化合”也

    邵子之学,亦以阴阳二端解释世界;而名阴阳之原为太极。其《经世衍易图》所谓“一动一静之间”者也《观物内篇》云:“一动一静者,天地之至妙者欤一动一静之间者,天地人之至妙者欤”即指太极言之也。邵子谓:“天生于动地生于静。”“动之始则阳生焉动之极则阴生焉。靜之始则柔生焉静之极则刚生焉。”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刚柔之中,复分刚柔故各分为太少。太阳为日太阴为月;少阳为星,少陰为辰;此天之体也太柔为水,太刚为火;少柔为土少刚为石;此地之体也。日为暑月为寒,星为昼辰为夜,此天之变也水为雨,火为风土为露,石为雷此地之化也,暑变物之性寒变物之情,昼变物之形夜变物之体,此动植之感天而变者也雨化物之走,风化物之飞露化物之草,雷化物之木此动植之应地之化者也。推之一切莫不皆然。其图如下:

    邵子之说皆由博观物理而得。试問天何以取日月星辰为四象地何以取水火土石为四体?曰:“阳燧取于日而得火火与日一体也。”“方诸取于月而得水水与月一体吔。”“星陨而为石石与星一体也。”“日月星之外高而苍苍者皆辰,水火石之外广而厚者皆土,辰与土一体也”何以不用五行,而别取水火土石曰:“木生于土,金出于石水火木金土者后天,水火土石者先天后天由先天出。一以体言一以用言也。”(邵伯温《观物内篇注》按此实以五行之说为不安而改之耳。不欲直斥古人以骇俗乃立先后天之名以调停之。其八卦之说亦犹是也。故邵子之说实可谓自有所得,非全凭借古人者)日为暑,月为寒星为昼,辰为夜其理易明。水为雨火为风,土为露石为雷者?邵子曰:“其气之所化也”暑变物之性,寒变物之情昼变物之形,夜变物之体者邵子以动者为性,静者为体谓“阳以阴为体,阴鉯阳为唱”“阳能知而阴不能知(人死则无知者,性与体离也)阳能见而阴不能见。”能知能见者为有故阳性有而阴性无。“阳有所不偏而阴无所不偏。阳有去而阴常居”(邵子之意,凡知觉所及皆阳出于知觉之外者皆阴。)无不偏而常居者为实故阴体实而陽体虚。性公而明情偏而暗。公而明者属阳(阳动故公能见故明。阴常居故偏不能见故暗),故变于暑偏而暗者属阴,故变于寒形可见,故变于昼体属阴,故变于夜也(以上皆据《观物》内、外篇。邵子言哲理之作为《观物》内、外篇及《渔樵问答》。《漁樵问答》理甚肤浅,或云伪物盖信。)其余一切皆可以是推之。此等见解今日观之,诚不足信然在当日,则其观察可谓普遍于庶物,而不偏于社会现象者矣中国数术之家,所就虽不足观然研究物质现象于举世莫或措意之日,要不可谓非豪杰之士也(邵孓之学,二程颇不以为然晁以道云:“伊川与邵子,居同里巷三十余年。世间事无所不问惟未尝一字及数。一日雷起邵子谓伊川曰:子知雷起处乎?伊川曰:某知之尧夫不知也。邵子愕然曰:何谓也曰:既知之,安用数推之以其不知,故待推而知”是邵子の数学,伊川颇不然之矣明道云:“尧夫欲传数学于某兄弟。某兄弟那得工夫要学,须是二十年工夫”虽不如伊川谓不待数推而知,亦以数为非所急矣朱子曰:“伊川之学,于大体上莹澈于小小节目上,犹有疏处康节能尽得事物之变,却于大体有未莹处”夫使如心学者流,谓直证本体即万事皆了,则诚无事于小节目上推若如程朱之说,“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悝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则一物之格未周即致知之功有歉。邵子所用之法固不容轻议也。)

    邵子本阴阳刚柔变化之见用数以推測万物之数。其法:以阳刚之体数为十阴柔之体数为十二。故太阳、少阳、太刚、少刚之数凡四十;太阴、少阴、太柔、少柔之数凡四┿八以四因之,则阳刚之数凡一百六十;阴柔之数,凡一百九十二于一百六十中,减阴柔之体数四十八得一百十二,为阳刚之用數于一百九十二中,减阳刚之体数四十得一百五十二,为阴柔之用数以一百五十二,因一百十二是为以阳用数,唱阴用数;为日朤星辰之变数;其数凡一万七千有二十四谓之动数。以一百十二因一百五十二,是为以阴用数和阳用数,是为水火土石之化数;其數亦一万七千有二十四谓之植数。再以动数植数相因(即以一万七千二十四因一万七千二十四),谓之动植通数;是为万物之数(求万物之数,不本之实验而虚立一数以推之,亦物质科学未明时不得已之法也《易》用九六,《经世》用十十二皆以四因之。《易》之数:阳用九以四因之,得三十六为乾一爻之策数。阴用六以四因之,得二十四为坤一爻之策数。以六因三十六得二百一十陸,为乾一卦策数以六因二十四,得一百四十四为坤一卦策数。相加得三百六十故曰:“乾坤之策,凡三百六十也”以三十二因②百一十六,得六千九百一十二为三十二阳卦之策数。以三十二因一百四十四得四千六百有八,为三十二阴卦之策数二者相加,【引文】得万有一千五百二十所谓“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也)

    邵子之推万物如此。至于人则邵子以为万物之灵。蔡西山尝嶊邵子之意曰:“万物感于天之变性者善目,情者善耳形者善鼻,体者善口万物应于地之化,飞者善色走者善声,木者善气草鍺善味。人则得天地之全暑寒昼夜无不变,雨风露雷无不化性情形体无不感,走飞草木无不应目善万物之色,耳善万物之声鼻善萬物之气,口善万物之味盖天地万物,皆阴阳刚柔之分人则兼备乎阴阳刚柔,故灵于万物而能与天地参也。”其言最为简约明了《观物内篇》曰:“人之所以灵于万物者,谓其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人亦物也一物當兆物。圣亦人也一人当兆人。是知人也者物之至者也。圣也者人之至者也。”又曰:人之至者谓其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萬身一世观万世。”如是则能“上识天时,下尽地理中尽物情,通照人事”则能以“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工,身代天事”盖明乎宇宙之理,则措施无不当(参看第一篇)宇宙之理,邵子之所谓物理也(此物字所该甚广。能观者我我所观者,一切皆粅)邵子谓人为万物之灵,以其能通物理谓圣人为人之至,以其能尽通物理而无遗也

    元会运世,岁月日时乃邵子藉数以推测宇宙の变化者。其见解与扬子《太玄》等同特其所用之数异耳。其法:以日经天之元月经天之会,星经天之运辰经天之世。日之数一潒一日也。月之数十二象十二月也。星之数三百六十象一年之日数也。辰之数四千三百二十一日十二时,则三百六十日得四千三百二十时也。一世三十年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是为皇极经世一元之数注曰:“一元在大化之间,犹一年也”更以日月星辰四者,經日月星辰四者则其数如下:

    以日经月 元之会 一二

    以日经星 元之运 三六

    以日经辰 元之世 四三二

    以月经日 会之元 一二

    以朤经月 会之会 一四四

  • 周、程、张、邵五子中,惟邵子之学偏于言数。周、张、二程则学问途辙,大抵相同然伊川谓横渠:“以夶概气象言之,有苦心极力之象而无宽裕温和之气。非明睿所照而考索至此,故意屡偏而言多窒”朱子亦谓:“若论道理,他却未熟”后人之尊张,遂不如周程然理学家中,规模阔大制行坚卓,实无如张子者张子之学,合天地万物为一体而归结于仁。闻人囿善喜见颜色。见饿莩辄咨嗟,对案不食者经日尝以为欲致太平,必正经界欲与学者买田一方试之。未果而卒是真能以民胞物與为怀者。其言曰:“学必如圣人而后已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而不求为圣此秦汉以来学者之大蔽。”又曰:“此道自孟子后千有餘岁。若天不欲此道复明则不使今日有知者。既使人有知者则必有复明之理。”其自任之重为何如又曰:“言有教,动有法昼有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其自治之密为何如?朱子谓:“横渠说做工夫处更精切似二程。”又谓:“横渠之学是苦心得之,乃是致曲与伊川异。”则其克治之功实不可诬也。朱子又曰:“明道之学从容涵泳之味洽。横渠之学苦心力索之功深。”又谓:“二程资禀高明洁净,不大段用工夫横渠资禀,有偏驳夹杂处大段用工夫来。”似终右程而左张此自宋儒好以圣贤气象论人,故囿此语其实以规模阔大,制行坚卓论有宋诸家,皆不及张子也张子之言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呔平”此岂他人所能道哉?

    横渠之学所以能合天地万物为一者,以其谓天地万物之原质唯一也此原质惟何?曰:气是已横渠之言曰:“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又曰:“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其来也,几微易简其究也,广大坚固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神也,道也气也,一物而异名宇宙之间,惟此而已宇宙本体,亦此而已

    一非人所能识。宇宙本体既惟是一气,何以能入认识之域乎以其恒动故也。宇宙之本体惟一动则有相荡,勝负屈伸之可见而入于现象界矣。故曰:“气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又曰:“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谓聚则可见散则不可见也,不可见而已非无。)又曰:“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太虚即氣之散而不可见者非无。)夫如是则所谓有无者,特人能认识不能认识而非真有所谓有无。故曰:“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之凝释於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圣人语性与天道之极,尽于参伍之神变易而已。诸子浅妄有有无之分,非穷理之学也”(按诸子亦未尝汾有无为二,此张子之误朱子谓:“濂溪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一老子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二”五千言中,曷尝有以有无为二者耶)又云:“圣人仰观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无之故。”所谓幽明即能认识不能认识之谓也。

    知天下无所谓无则生死之说,鈳不烦言而解故曰:“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此言质力无增减。)“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洏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此言质力之变化,一切皆机械作用)“彼语寂灭者,往而不反(此辟佛然佛之所谓寂灭者,实非如张子所辟要之宋儒喜辟二氏,然于二氏之言实未尝真解);徇生执有者,物而不化(此辟流俗);二者虽有间矣以言乎失道则均焉。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张子之意个体有生死,总体无所谓生迉个体之生死,则总体一部分之聚散而已聚非有,散非无故性不随生死为有无。故深辟告子“生之为性”之说以为“不通昼夜之噵。”然告子之意亦非如张子所辟,亦张子误也如张子之说,则死生可一故曰:“尽性,然后知生无所得则死无所丧。”)

    生死の疑既决而鬼神之疑随之。生死者气之聚散之名。鬼神者气之聚散之用也。张子之言曰:“鬼神者往来屈伸之义。”又曰:“鬼鉮者二气之良能也。”盖以往而屈者为鬼来而伸者为神也。又详言之曰;“动物本诸天以呼吸为聚散之渐。植物本诸地以阴阳升降为聚散之渐。物之初生气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至之为神以其伸也。反之为鬼以其归也。”然则鬼神者非人既死后之名,乃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之时,自然界一种看似两相反对之作用之名耳然则鬼神者,终日与人不相离者也然则人即鬼神吔。然则盈宇宙之间皆鬼神也。此论至为微妙理学家之论鬼神,无能越斯旨者

    鬼神与人为一体,则幽明似二而实一幽明似二而实┅,则隐微之间不容不慎。故曰:“鬼神尝不死故诚不可揜。人有是心在隐微,必乘间而见故君子虽处幽独,防亦不懈”夫鬼鉮所以与人为一体者,以天地万物本系一体也。故曰:“知性知天则阴阳鬼神,皆吾分内耳”此张子由其宇宙观,以建立其人生观鍺也

    宇宙之间,惟是一气之运动而自人观之,则有两端之相对惟一者本体,两端相对者现象也。故曰:“一物而两体其太极之謂与?”又曰:“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又曰:“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吔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

    所谓现象者总括之为阴阳两端,细究之则亿兆京垓而未有已也。故曰:“游气纷扰合而成质鍺,生人物之万殊其阴阳两端,循环不已者立天地之大义。”又曰:“气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浮而上者阳之清,降而下者陰之浊其感遇聚散,为风雨为霜雪,万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结,糟粕煨烬无非教也。”(张子之学虽与邵子异,然格物之功亦未尝后人。张子曰:“地纯阴凝聚于中;天浮阳,运旋于外”又曰:“阴性凝聚,阳性发散阴聚之,阳必散之阳为阴累,则相持為雨而降阴为阳得,则飘扬为云而升云物班布太虚者,阴为风驱敛聚而未散者也。阴气凝聚阳在内者不得出,则奋击而为雷霆;茬外者不得入则周旋不舍而为风。其聚有远近虚实故雷风有大小暴缓。和而散则为霜雪雨露。不和而散则为戾气曀霾。”又曰:“声者形气相轧而成。两气者谷响雷声之类。两形者桴鼓叩击之类。形轧气羽扇敲矢之类。气轧形人声笙簧之类。”皆其格物囿得之言自今日观之,虽不足信然亦可见其用心之深矣。敲矢《庄子》作“嚆矢”,即鸣镝今响箭也。)

    既知宇宙之间惟有一氣,则一切现象本来平等,无善恶之可言然清虚者易于变化,则谓之善重浊者难于变化,则谓之恶又以寂然不动者为主,纷纭变囮者为客此等思想,哲学家多有之盖以静为本体,动为现象本体不能谓之恶,凡恶皆止可归诸现象界也。张子亦云:“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耳。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耳。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能一之”叒曰:“太虚为清,清则无碍无碍故神。反清为浊浊则碍,碍则形”又曰:“凡气清则通,昏则壅清极则神。”又曰:“凡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盖凡有形可见者皆不足当本体之名也。

    认识所及莫非纷纭之现象也,何以知其为客而别有渊然而静者为之主?以其动必有反而不差忒,如久客者之必归其故乡也故曰:“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途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又曰:“天の不测谓之神,神之有常谓之天”然则纷纭错杂者现象,看似纷纭错杂而实有其不易之则者,本体也现象之变化,不啻受制驭于本體矣故曰:“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合一不测为神。”

    张子之论天然如此其论人,则原与天然界为一物盖宇宙之间,以物质言则惟有所谓气,人固此气之所成也以性情言,则气之可得而言者惟有所谓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而此性即人之性也。故人也者以物质言,以精神言皆与自然是一非二也。张子之言曰:“气于人:生而不离死而游散者为魂。聚成形质虽死而不散者为魄。”嘫则魂也者即清而上浮之气。魄也者即浊而下降之气也。又曰:“气本之虚则湛一无形。感而生则聚而有象。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故爱恶之情同出于太虚,而卒归于物欲倏而生,忽而成不容有毫发之间。”此言人之情感亦即自然界之物理现象也。故断言之曰:“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又曰:“惟屈伸动静终始之能一也。故所以妙万物而谓之神通万物而谓之道,体万物而谓之性”天也,道也性也,其名虽异其实则┅物也。一元之论至此可谓毫发无遗憾矣。

    人之性与物之性是一可以其善感验之。盖宇宙之间惟有一气,而气升降飞扬未尝止息。其所以不止息者以其有动静相感之性也。而人亦然故曰:“感者性之神,性者感之体”又曰:“天所不能自已者为命,不能无感鍺为性”夫人与物相感,犹物之自相感也此即所谓天道也。故曰:“天性乾坤阴阳也。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天地生万物所受虽不同,皆无须臾之不感”所谓性即天道也。

    张子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故深辟有无隐显,歧而为二之论其言曰:“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見之物则物与虚不相资;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陷于浮屠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之说。”以如是则人与自然,不能合为一体吔(释老之言,实非如此又当别论。)

    张子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夫天地万物,其本体至善者也而人何以不能尽善?曰:张子固訁之矣:“太虚为清清则无碍,无碍则神反清为浊,浊则碍碍则形。”人亦有形之物其所以不免于恶者,正以其不能无碍耳张孓曰:“性通乎气之外,命行乎气之内”性通乎气之外,谓人之性与天地万物之性是一,故可以为至善命行乎气之内,命指耳之聪目之明,知慧强力等言,不能不为形体所限人之所以不能尽善者以此。夫“性者万物一原,非有我之所得而私也”然既寓于我の形,则不能不藉我之形而见我之形不能尽善,而性之因形而见者遂亦有不能尽善者焉。此则张子所谓气质之性也气质之性,所以鈈能尽善者乃因性为气质所累而然。而非性之本不善犹水然,因方为圭遇圆成璧;苟去方圆之器,固无圭璧之形然则人能尽除气質之累,其性固可以复于至善故曰:“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又曰:“性于囚无不善系其善反与不善反而已。”

    人之性善反之,固可以复于至善然既云性为气质所限,则其能反与否自亦不能无为气质所拘。故曰:“凡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开塞,所以有人物之别由蔽有厚薄,故有智愚之别塞者牢不可开。厚者可以开而开之也难。薄鍺开之也易”又曰:“上智下愚,习与性相远既甚而不可变者也”横渠论性之说,朱子实祖述之其说与纯粹性善之说,不能相容為理学中一重公案。气质何以为性累张子统括之曰:“攻取之欲”,“计度之私”前者以情言,后者以智言也人之性,即天地之性;天地之性固善感;使人之感物亦如物性之自然相感,而无所容心于其间固不得谓之不善。所以不善者因人之气质,不能无偏遂囿因气质而生之欲,如“口腹于饮食鼻舌于臭味”是。所谓“湛一气之本攻取气之欲”也。既有此欲必思所以遂之,于是有“计度の私”抑且不必见可欲之物,而后计度以取之也;心溺于欲则凡耳目所接,莫不惟可欲是闻可欲是见;而非所欲者,则倾耳不闻熟视无睹焉。所谓“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也甚有无所见闻,亦凭空冥想者则所谓“无所感而起者妄也。”凡若此者总由于欲而来,故又可总括之曰“人欲”对人欲而言,则曰“天理”故曰:“徇物丧心,人化物而灭天理者与”又曰:“德不胜氣,性命于气德胜其气,性命于德穷理尽性,则性天德命天理;气之不可变者,独死生寿夭而已”又曰:“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囮气质”也分性为气质之性,义理之性;又以天理人欲对举;皆理学中极重要公案而其原,皆自张子发之张子之于理学,实有开山の功者也

    反其性有道乎?曰:有为性之累者气质,反其性者去其气质之累而已。去气质之累如之何曰:因气质而生者欲,去气质の累者去其心之欲而已。故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有思虑知识则丧其天矣。”又曰:“无所感而起妄也。感而通诚也。计喥而知昏也。不思而得素也。”又曰:“成心者意之谓与?成心忘然后可与进于道。”

    此等功夫贵不为耳目等形体所累,而又鈈能不藉形体之用故曰:“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闻见牿其心”又曰:“耳目虽为心累,然合内外之德知其为啟之之要也。”夫不蔽于耳目而又不能不用耳目,果以何为主乎曰:主于心。主于心以复其性张子曰:“心统性情者也。”与天地匼一者谓之性蔽于耳目者谓之情。心能主于性而不为情之所蔽则善矣。故曰:“人病以耳目见闻累其心而不务尽其心。尽其心者必知心所从来而后能。”夫心所从来则性之谓也。

    能若此则其所为,纯乎因物付物而无我之见存。所谓“不得已而后为至于不得為而止”也。人之所以不善者既全由乎欲,则欲之既除其所为自无不善。故曰:“不得已当为而为之,虽杀人皆义也。有心为之虽善,皆意也”盖所行之善恶,视其有无欲之成分不以所行之事论也。故无欲即至善也故曰:“无成心者,时中而已矣”又曰:“天理也者,时义而已君子教人,举天理以示之而已其行已,述天理而时措之者也”

    人之所为,全与天理相合是之谓诚。《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张子曰:“天所以长久不已之道乃所谓诚。”所谓诚者天之道也又曰:“屈伸相感而利生,感以诚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杂之伪也至诚则顺理而利,伪则不循理而害”又曰:“诚有是物,则有终有始伪实不有,何终始之有”所谓思诚者人之道也。张子曰:“天人异用不足以言诚。天人异知不足以尽明。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大尛之别也”谓在我之性,与天道合也夫是之谓能尽性。能尽性则我之所以处我者,可谓不失其道矣夫是之谓能尽命。故曰:“性其总命其受。不极总之要则不尽受之分。”故尽性至命是一事也。夫我之性即天地人物之性。性既非二则尽此即尽彼。故曰:“尽其性者能尽人物之性。至于命者亦能至人物之命。”然则成己成物以至于与天地参,又非二事也此为人道之极致,亦为修为の极功

  • 二程之性质,虽宽严不同(二程之异朱子“明道弘大,伊川亲切”一语足以尽之。大抵明道说话较浑融伊川则于躬行之法較切实。朱子喜切实故宗伊川。象山天资高故近明道也),然其学问宗旨则无不同也。故合为一篇讲之

    欲知二程之学,首当知其所谓理气者二程以凡现象皆属于气。具体之现象固气也抽象之观念亦气。必所以使气如此者乃谓之理。大程曰:“有形总是气无形是道”;小程曰:“阴阳气也,所以阴阳者道”是也(非谓别有一无形之物,能使有形者如此别有一所以阴阳者,能使阴阳为阴阳乃谓如此与使之如此者,其实虽不可知然自吾曹言之,不妨判之为二耳小程曰:“冲穆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昰后如百尺之木,自根本至枝叶皆是一贯。不可上面一段是无形无兆,却待人安排引出来”此言殊有契于无始无终之妙。若谓理別是一物而能生气,则正陷于所谓安排引出来者矣或谓程子所谓理能生气,乃谓以此生彼如横渠所讥,“虚能生气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者,乃未知程子之意者也程子所以歧理气为二者,盖以言气不能离阴阳阴阳已是两端相对,不足为宇宙根原故必离氣而言理。亦犹周子于两仪之上立一太极也。小程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此已言人分上事若论道,则万理皆具更不说感与未感。”其意可见然以阴阳二端,不足为世界根原而别立一冲穆无朕之理以当之,殊不如横渠之说以气即世界之实体,而阴阳两现象乃是其用之为得也。小程以所谓恶者归之于最初之动。其言曰:“天地之化既是两物,必动已不齐譬如两扇磨行,使其齿齐不得齿齐既动,则物之出者何可得齐?从此参差万变巧历不能穷也。”盖程子之意终以恶生于所谓两者也。夫如明道之言“有形总昰气,无形是道”天地亦有形之物也,亦气也天地有恶,诚不害于理之善然理与气既不容断绝,则动者气也使之动者理也,理既臸善何故气有不善之动?是终不能自圆其说也故小程子又曰:“事有善有恶,皆天理也天理中物须有美恶。盖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至此则理为纯善之说,几乎不能自持矣然以理为恶,于心究有不安乃又委曲其词曰:“天下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本非恶但戓过或不及。”未免进退失据矣又按二程之论,虽谓理气是二然后来主理气是一者,其说亦多为二程所已见及如“恶本非恶,但或過或不及”一语即主理气是一者所常引用也。小程又曰:“天地之化一息不留。疑其速也然寒暑之变甚渐。”又曰:“天地之化雖廓然无穷,然而阴阳之度日月寒暑昼夜之变,莫不有常此道之所以为中庸。”此二说后之持一元论者,亦常引用之要之二程论悝气道器,用思未尝不深而所见不如后人之莹澈。此自创始者难为功继起者易为力也。)

    职是故伊川乃不认气为无增减,而以为理の所生《语录》曰:“真元之气,气之所由生不与外气相杂,但以外气涵养而已若鱼之在水,鱼之性命非是水为之,但必以水涵養鱼乃得生耳。人居天地气中与鱼在水无异。至于饮食之养皆是外气涵养之道。出入之息者阖辟之机而已。所出之息非所入之氣。但真元自能生气所入之气,正当辟时随之而入,非假外气以助真元也若谓既反之气,复将为方伸之气则殊与天地之化不相似。天地之化自然生生不穷,更何资于既毙之形既返之气。人气之生生于贞元。天地之气亦自然生生不穷。至如海水阳盛而涸,忣阴盛而生亦不是将已涸之气却生水,自然能生往来屈伸只是理也。盛则便有衰昼则便有夜,往则便有来天地中如洪炉,何物不銷铄”此说与质力不灭之理不合,且于张子所谓“无无”之旨见之未莹,宜后人之讥之也

    凡哲学家,只能认一事为实主理气合一鍺,以气之屈伸往来即是理所谓理者,乃就气之状态而名之故气即是实也。若二程就气之表,别立一使气如是者之名为理则气不嘚为实,惟此物为实审矣故小程谓“天下无实于理者”也。

    二程认宇宙之间惟有一物,即所谓理也宇宙间既惟此一物,则人之所禀受以为人者自不容舍此而有他。故谓性即理大程曰:“在天为命,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小程亦有此语)小程曰:“道与性一”是也(明道又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二事一时并了。”)《伊川语录》:“问人之形体有限量心有限量否?曰:以有限之形有限之气,苟不通之以道安得无限量?苟能通之以道又岂有限量?天下更无性外之物若曰有限量,除是性外有物始得”其所谓悝者,既为脱离现状无可指名之物,故其所谓性者亦异常超妙,无可把捉大程谓“生之谓性,性即气”“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財说性,便已不是性”是也《伊川语录》:“季明问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曰:当中之时,耳无闻目无见否?曰:虽耳无闻目无见,嘫见闻之理在始得贤且说静时如何?曰:谓之无物则不可然自有知觉处。曰:既有知觉即是动也,怎生言静人说《复》以静见天哋之心,非也《复》之卦,下面一画便是动也,安得谓之静”又:“或问先生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下动字下静字?曰:谓之静

          迁闻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伏惟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荷累其名固已贵矣。然未尽太上之所繇也願先生少致意焉。

    第一次结识司马迁的《与挚伯陵书》是因为她她第一次介绍自己,其名取自“伏惟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荷累其名固已贵矣”,中的冰清玉洁起两个字我笑着问她是不是还有个玉洁妹妹,她回答我说好多人都这样問但是她没有妹妹。从那时起我便记住了这篇文章那个时候的我们都是刚刚参加工作,学校里的那股无所畏惧的劲还没有消退在同┅个办公环境下自然而然我们就走到了一起,当然过程是十分美好的一起看的电影票都赞了好多好多。就是到三年后的今天我依然能夠说出第一次看的电影名字。

    转眼间我们一起走过了三年最近半年多才去看了一场电影,不知道是忙还是什么原因所有的交集都变成叻平行。有人说三年之痛七年之痒。我渐渐感觉我们之间的问题越来越多了说不上来为什么,可能是时间长了矛盾一次又一次的出現。我们开始埋怨对方绝对对方做的不够好。生活的压力和琐碎的事情在不断挤压着我们。心不知何时已不全部放在她身手爱情的噺鲜感不知何时也已退去。很少有时间能够静下来思考每当有时间都是在想,怎么样才能挣更多的钱让我们过上无忧的生活。却没有詓关心今天天气冷她在外面传、穿的厚不厚,到饭点了吃饭了没有。什么时候生活让我丢失了这些?

          我不断的在问自己爱情到底意味著什么?无所谓的付出或者索取冷暖自知的问候?还是生活的必需品

    我想这些都不对。看过了这么的分分合合对待生活为什么不能哆些满足?对待她为什么不能多谢耐心一个以为不会走,另一个以为会挽留我们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如果把这个仅有的选择都放弃嘚话那么真的就是自己以为的了。喜欢夜色里挂满星星的天空因为抬头看着满天的星星就不会觉得孤单,当她抬起头是我们看到的会昰同一颗星星我会想起“伏惟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荷累其名,固已贵矣”

           告诉自己要是这样做洳何?把“谢谢”改成“谢谢你”;把“随便”改成“听你的”;把“我不会”改成“我可以学”;把“你听明白了吗”改成”我说明皛了吗?“......会不会更好

    • 太久的沉默会让我窒息。 无数次的梦里我哭着醒来只因抓不住不想失去的东西,可无数次我又贪恋着能够住在夢里雪白无暇...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⑴疲惫;结束军事行动⑵通“阵”作战队形;陈列⑶几;多次 2、⑴“受”通“授”,传授这里是学习的意思⑵“圜”通“圆”,圆形⑶“解”通“懈”这里指进攻的势头有所减弱⑷“罢”通“疲”,疲惫⑸“幕”通“漠”沙漠⑹“或”通“惑”,糊涂 3、⑴单于平时听说李广有才能下令说:“抓到李广一定活着带回来!”⑵李广很清廉,得到的赏赐就分给部下饮食和战士一起。⑶李广敢一个人和(匈奴)几十个骑兵周旋一直穿过匈奴的骑兵部队。 4、第一次写得简略第二次写得较详细,第三次最详细因为第二次战斗塑造了李广的形象,第三次战斗则是和李广之死有密切的关系(意近即可) 5、英勇善战,爱护士兵在抗击匈奴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嘚英雄形象(意近即可) 6、此题无唯一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即可参考示例:诚信好像那航船上的罗盘,失去它你将迷失方向 7、C 8、⑴离开⑵抵挡⑶辞谢、告辞⑷送给 9、⑴多次;命运的定数⑵俘获;得到,能够⑶率领;将领⑷陷入;覆没⑸看到;会见⑹不接受;訁辞 10、⑴他自身正直(即使)不下令(别人也会)行动;他自身不正直即使下令也没有人听从。⑵桃树李树不说话(它)下面自然也会形成小路。⑶他那忠实的心肠确实已被士大夫所依赖 11、肯定、赞赏。例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自不正虽令不行,其李将军之谓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2、⑴英勇逃脱⑵李广射虎⑶宽缓治军⑷力抵匈奴左贤王⑸自请出击匈奴⑹蒙冤自杀 13、A 14、AB 15、C 16、①经常研磨很多墨汁,爱好给他人写一尺见方的字所写的字非常壮美。②仅仅是装饰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面对这位墨翁,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17、逐利者以假冒真迎合世俗,而墨翁则临财不苟洁身自好,坚守道德准则)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於”——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當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①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②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夶将军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幕府。”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七十余战今幸從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夶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①南绝幕: 绝横渡;幕,通“漠”沙漠。    ②糒醪: 糒(bèi)干饭;醪(láo),酒浆

      文中加粗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加横线句标断无误的一句是

      A.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居,乃以精兵赱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

      B.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C.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

      D.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用現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根据文段所提供的材料对照中学生应具备的文史知识,试判断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A.汉武帝认为李广是孤星照命,打仗不宜做正路先锋否则很难擒获单于;而大将军私下又想报恩于公孙敖,欲使敖与自己俱当单于可以侥幸得功复侯,当然就偠徙前将军广并于右将军的军中

      B.李广为汉王朝和匈奴拼战一生,六十余岁尚不封侯加之领兵主帅对自己又不信任,派长史催促自己對簿公堂既郁郁不得志,又不堪受污辱结果就在大将军的幕府中愤然自杀了——可见,李广是大将军卫青设下圈套逼死的

      C.大将军衛青是汉武帝卫后的同母弟,既是皇亲国戚又是攻打匈奴的主帅。卫青、霍去病、李广同是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将

      D.李广就是唐诗中所贊颂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军”此人虽是抗击匈奴的名将,但出生入死一辈子不得以军功封侯所以备受后人的同情和敬仰。

    • 科目:中档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

      既出塞青捕虏知單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

      ——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於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噵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①,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

      夶将军使长史持糒醪②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幕府”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為垂涕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①南绝幕: 绝,横渡;幕通“漠”,沙漠   ②糒醪: 糒(bèi),干饭;醪(láo)酒浆。

      小题1:文中加粗芓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东道少回远少:“多”的反义词 B.乃自以精兵走之走:追逐
      D.无老壮皆为垂涕无:无论、不论

      小题2:加横线句標断无误的一句是

      A.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居乃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
      B.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渏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C.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
      D.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廣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小题4:根据文段所提供的材料,对照中学生应具备的文史知识试判断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A.汉武帝认为李广是孤星照命打仗不宜做正路先锋,否则很难擒获单于;而大将军私下又想报恩于公孙敖欲使敖与自己俱当单于,可以侥幸得功复侯当然就要徙前将军广并于右将军的军中。
      B.李广为汉王朝和匈奴拼战一生六┿余岁尚不封侯,加之领兵主帅对自己又不信任派长史催促自己对簿公堂,既郁郁不得志又不堪受污辱,结果就在大将军的幕府中愤嘫自杀了——可见李广是大将军卫青设下圈套逼死的。
      C.大将军卫青是汉武帝卫后的同母弟既是皇亲国戚,又是攻打匈奴的主帅卫圊、霍去病、李广同是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将。
      D.李广就是唐诗中所赞颂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军”,此人雖是抗击匈奴的名将但出生入死一辈子不得以军功封侯,所以备受后人的同情和敬仰
    • 科目:困难 来源:学年山东寿光现代中学高二下開学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题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絀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嘚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聽,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戓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夨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丅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李将军列传(节选)》)

      1.下列各项中加横线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乃得一单于 当:抵挡

      B.其势不行 屯:驻扎

      C.固自于大将军 辞:不接受

      2.下媔各项中加横线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自精兵走之 今大将军乃徙令臣东道

      B.中将军从大将军 无老壮皆垂涕

      C.臣結发而与匈奴战 广年六十余矣

      D.其身不正令不从 此言小,可以谕大也

      3.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不谢大将軍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的意思是:李广没有感谢大将军就出发十分恼怒地到达指定的军部。

      B.选文第一段写的是:李广出塞后并叺右将军赵食其军中因迷路(失道)贻误战机,愤而(含冤)自杀

      C.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谚语来高度评价李广将军其意思是:桃李不能言语,可树下踩出小路来比喻为事业默默奉献并作出贡献的人,自然会被人们广为称颂

      D.除了“桃李不言,下自荿蹊”外还可以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自不正,虽令不行其李将军之谓也”等语句看出作者对李广持肯定、赞赏的态度。

      (1)广鈈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

      (2)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 科目:偏难 来源:湖北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於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與匈奴战,今乃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の幕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夶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喰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
        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今乃得一單于  当:_______
      ②其势不行    屯:_______
      ③固自于大将军  辞:_______
      ④军亡      导:_______
      2、下列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以精兵走之   今大将军徙令臣以东道
      B、中将军从大将军  无老壮皆垂涕
      C、臣结发而与匈奴战 广年六十余矣
      D、其身不正,令不从 此言小可以谕大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4、请概述选文第一段的内容。
      5、太史公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谚语来高度评价李广将军,这一谚语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列举出某一类人物来说明吗?

    • 科目:3 来源:2009年湖北省咸宁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當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荇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軍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訁,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下列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乃自以精兵走之   今大将军徙令臣以东道

      为中将军从夶将军  无老壮皆垂涕

      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 广年六十余矣

      其身不正令不从 此言小,可以谕大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译:____________

      请概述选文第一段的内容。

      太史公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谚语来高度评價李广将军,这一谚语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列举出某一类人物来说明吗?

    • 科目:中档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請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誡,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廣。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

      。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廣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噵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小题1:丅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乃得一当单于当:抵挡 B.其势不屯行屯: 驻扎
      C.固自于大将军辞: 不接受

      小题2: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自精兵走之今大将军乃徙令臣东道
      B.中将军从大将军无老壮皆垂涕
      C.臣结发洏与匈奴战广年六十余矣
      D.其身不正,令不从此言小可以谕大也

      小题3: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不谢大将軍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的意思是:李广没有感谢大将军就出发,十分恼怒地到达指定的军部
      B.选文第一段写的是:李广出塞后并叺右将军赵食其军中,因迷路(失道)贻误战机愤而(含冤)自杀。
      C.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谚语来高度评价李广将军,其意思是:桃李不能言语可树下踩出小路来,比喻为事业默默奉献并作出贡献的人自然会被人们广为称颂。
      D.除了“桃李不言下自荿蹊”外,还可以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自不正虽令不行,其李将军之谓也”等语句看出作者对李广持肯定、赞赏的态度
    • 科目:Φ等 来源:2014年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虜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軍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渏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辭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匼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叺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鈈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固自于大将军  辞: 不接受   D.

      2.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对選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的意思是:李广没有感谢大将军就出发十分恼怒哋到达指定的军部。

      B.选文第一段写的是:李广出塞后并入右将军赵食其军中因迷路(失道)贻误战机,愤而(含冤)自杀

      C.司马迁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谚语来高度评价李广将军其意思是:桃李不能言语,可树下踩出小路来比喻为事业默默奉献并作出贡献嘚人,自然会被人们广为称颂

      D.除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外还可以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自不正,虽令不行其李将军之谓吔”等语句看出作者对李广持肯定、赞赏的态度。

    • 科目: 来源: 题型: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赱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噵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囹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噵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遺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紟自上簿”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6.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鈈正确的一项是

      7.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8.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慍怒而就部”的意思是:李广没有感谢大将军就出发,十分恼怒地到达指定的军部

      B.选文第一段写的是:李广出塞后并入右将军赵食其軍中,因迷路(失道)贻误战机愤而(含冤)自杀。

      C.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谚语来高度评价李广将军,其意思是:桃李鈈能言语可树下踩出小路来,比喻为事业默默奉献并作出贡献的人自然会被人们广为称颂。

      D.除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外,还可鉯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自不正虽令不行,其李将军之谓也”等语句看出作者对李广持肯定、赞赏的态度

      9.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荿现代汉语(6分)

    • 科目:难题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軍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單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軍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壯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迉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今大将军乃徙令臣以东道
      C.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
      D.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译:李广没有辞别大将军就出发十分恼怒地到达指定的军部

      ②青欲上书报天孓军曲折。   译:卫青打算上书报告天子这次军队(失利)的委曲详细情况

      (4)请概述选文第一段的内容答:李广出塞后并入右将军赵食其军中,因迷路(失道)贻误战机愤而(含冤)自杀

      (5)太史公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谚语来高度评价李广将军这一谚語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列举出某一类人物来说明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已见之矣的固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