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的意思,下一句是什么

&&您所在位置&>&&>& &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古诗新唱试听
please install
RealPlayer!
古诗新唱诵读
please install
RealPlayer!
古诗新唱伴奏
please install
RealPlayer!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刘禹锡 作词:刘禹锡
  jiǔ qū huáng héwàn lǐ shā
  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
  làng táo fēng bǒ zìtiān yá
  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 。
  rújīn zhíshàng yín héqù
  如 今 直 上 银 河 去 ,
  tóng dào qiān niúzhī nǚ jiā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
【来源:中国华文教育网】
········
······
········
········
······
·······
········
······
······
·····
········
&&&&&&&&&&&&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华文教育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原文、翻译及赏析_刘禹锡_古诗文网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4556人评分) 7.9
朝代:唐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注释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⑵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
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九曲黄河万里沙,浪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网上有一高二妹纸跟我爆料,说她有一天早上起床之后很迷糊,去洗手间的时候想要换小内内,脱下小内内之后觉得先上趟厕所再穿新的就不用脱了穿再脱再穿那么麻烦了。。。= =你以为这是GC?GC是那妹纸上完厕所之后忘穿新的了!忘穿了!!!!在学校真空状态一上午啊!!!这尼玛心是有多大啊!!!!
猜您喜欢的诗文:九曲黄河万里沙全诗
九曲黄河万里沙全诗
范文一:九曲黄河万里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见黄河后留下的感慨,也是他对宁静生活的一种向往,而时间让世事变得复杂,追逐静已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渴求。九曲黄河沉积下来的是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最大的特点就足静,它们深埋任河水转弯处的山坳里,在浮华背后深深地拽住民族的根,使我们在追逐逐中不会迷失方向。这次探访黄河之行还要从我的母亲说起。由于她在妇联工作,所以每到节日期间活动就特别多,这次排练的是《黄河大合唱》,回到家母亲就在哼着这首旋律,不禁让我想起诸多关于这条被大家称为母亲河的诸多诗词,李白、王之涣、王维均留下过动人的诗句。“听得多见得少”是父辈经常教诲的话,所以我决定亲身感受一下那歌词中夺人的气势。借了父亲的雷克萨斯RX350,约上好友,向“母亲”的身边慢慢靠拢。兵商两用的“盆景”“晋”是山西简称,对这里的了解多数来自对晋商文化的一些流传,而那只是过去意义上的晋商而已,当我和老伟开车经过山西时,眼前所见完全颠覆了起初的印象。说煤是黑色的金子一点也不为过,看着公路两边望不到头的货车长龙和因长期超载碾压变形的路面,就知道这里淘“金”的火热有多“高涨”。不管雷克萨斯RX350平时看着有多大,在这里都显得过分渺小起来。不过让我们感到宽慰的是,和外面的灰土滔天及震耳欲聋相比,车内高档舒适的内饰配置和音响中流淌着舒缓的音乐让旅途那份快乐的心情依旧不减,只是眼前的景象让我有了点灰心之感。GPS上显示距离目的地仅有几十公里了,那现在老牛湾的景象到底何样?这个疑问不禁让我有些惴惴不安起来。惊喜真的是留给坚持到最后的人,日落时我们才赶到老牛湾,峰回路转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色印人眼帘。起初我对黄河的概念很模糊,只知道“几”字是它最好识别的形状,还有那永不变色的黄和千年风蚀、水蚀留下的沟壑,这是一直印在我脑中的画面。可当我站在老牛湾的崖壁向下俯瞰时,才顿觉自己知识的严重匮乏。两岸是刀削斧砍后留下的垂直峭壁,黄河奔流的气势因地形的缘故在这里变得平缓起来,混在其中的黄土慢慢沉积,黄河在这里变成了淡淡的绿。在山水的怀抱中仿佛一个巨大的盆景浮在水面上,这就是老牛湾堡,它是长城和黄河第一次握手之地。晚霞轻轻地给这里披上了一抹红,反衬着河水中的蓝绿色,形成了一幅冷暖兼备的天然油画巨作,也不怪呼古时候的商人会选择这里作为重要的港口,吞吐着那个年代的繁荣。历史的微风掀过了篇章,身后依然是古朴的农居,袅袅炊烟斜斜地飘向天空。安静中伴着公鸡的啼叫和犬畎,因为不是旅游旺季,索性这里完全恢复了生活的原有面貌,我感激此时来到这里,看见一番安静祥和的画面!夜晚很快到来,吃过农家的简单饭菜后,我和老伟扛着相机走到河边。月亮高挂天空,皎白的月光给这里披上了神秘之感。黑色的河水,冷峻的悬崖一改晚霞里的温柔,肃然之感油然而生,毕竟这里是古时的屯兵之地。我拾起地上的一块石头,用力地抛向河水中,许久才传来落水的声音,这其中的等待也就几秒钟而己。可当时的我们觉得很漫长,我们不禁对望,原来这悬崖如此的高,亏得我们刚才还站在崖边说笑拍照,此时再去看月光投在崖壁上的阴影,顿觉一身冷汗,这才是真正的天然屏障!即将消失的世外桃源暂别黄河后继续迎着呼啸而过的货车而行,依然是颠簸的路面,借父亲这辆RX350真是正确的选择。强大的动力性能让穿山爬坡不再那么吃力,恶劣路况的颠簸因柔软的减震而消失,过弯道的时候侧面支撑力处理得恰到好处,不会因为急弯而在车内甩来甩去,宽阔的视野让旅行变得更加安全,更不会错过一闪而过的美丽景色。强大的储物能力装载了所有的摄影器材和户外装备,真可谓是坐在家中旅行。超过前面拉煤的货车后,一座古色古香的巨大牌楼闪现在我们的面前,后方的石壁上刻着“偏关古城”四字,这时我有些怀疑难道这也像丽江一样是一个现代包围古朴的结构方式么?直到绕过文笔塔后我才看到依山而建的偏关古城。山西和陕西的建筑方式有些相似,都是以窑洞为主要居住方式,而山西的民居多以石头堆积为墙,所以从远处看去成一片青灰之色。戏说,人得山西以来就一直黑灰色不断,怪不得有水墨写意一派,原来是在这里写生而成啊!“之”字形的道路连接了家家户户,如果你仰视这里会觉得他们更像是行走在天上,穿梭在云雾间,偶尔晾晒的鲜艳衣物才会提醒我此时依然在繁杂的人间。经过两次向当地村民的询问,我们才找到关河口村的人口,为何说是人日?这是因为那条小小的水泥路隐藏在狭窄的村道中,绕过一家围墙后才又重新看到黄河的伟岸峭壁。老伟的一个急刹差点让我撞在前面的操控台上,我急问出现什么状况了,而老伟不语,只自顾自地拿起相机飞奔而去。当我下车后才看到悬崖下峡谷间是一个依山角而建的村落,黄河从村边缓缓地流淌而过,而绿水又环抱着整个村子,也许是水纹结构的不同造就了黄绿相接的现象吧。有一条类似水坝的桥连接两岸,在旁边山坳里有一片绿色的潭,水中有树,我不时地幻想着如果这是清晨的话,那水雾中的树影和村子岂不是世外桃源的真实写照么!我和老伟找了许久才找到一条破旧的土路,看来这里真的被外界所遗忘了,幸亏RX350拥有卓越的山路性能,否则我们真的要弃车而行了。沿着悬崖而建的土路很陡,有的时候甚至看不到车前的路,只能—人指挥—人开车,胆大妄为的我们全凭诱人的景色做支撑,否则真的不会选择冒险开车而来。当我们艰难地驶近村子时,前面的路断了。一位农家大哥问我们怎么开着这么好的车未这里,真是太冒险了。我一脸狐疑,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呢?细问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水位在以每年30厘米的速度上升,这里的路面变得异常松软,随时有坍塌的可能。他指着泡在水中的房屋对我说,不久以后这里的人将搬出自己的家,这个村子将不复存在了!此时我方知原来在崖顶对美景的感慨是错误的,这里并非现在的模样,而是下游水坝的修建使得水位上升,才有了那一片绿色的潭。我们徒步向前走去,村民三三两两地站在桥头看着罕至的两个游人,不时有人会问“你们是做什么的?”因为怕出事,索性说自己是记者,这时大家都用惊讶的眼神看着我们,迅速围拢过来很多人,用我很难听懂的方言说着自己的故事,并手指自己的家告诉我它们已经消失了,不能再住人了,或者是我们的地没了不能再种庄稼了。很多很多诉说让我一时变得无措,汗颜的心让自己变得惭愧异常,你们的朴实让我深表歉意,因为错把你们的痛苦当作了世外桃源。我沿着村路向上走去,几位大妈坐在自家的屋顶聊天,这也是山西建筑的特点,房屋的上面是平的,或许是路或许是别家的院子,这样的建筑结构真是古人的智慧。虽然我听不懂她们在说什么,或许是聊着下一个家的模样吧……小狗慵懒地躺在路上睡着,即便我们路过也没有打扰它们,这里的静不单单是文化的沉积还有对世事的漠然。河边停靠着许多木船,水中还有野鸭在游动,如果这里不是人为的形成,或许真的就是现代社会中仅存的世外桃源,我想。道法自然二郎山对老少边穷的印象我足够深刻,可是当开着雷克萨斯RX350驶进这座城市的时候,却被遍地霸道和路虎揽胜折服得五体投地。这深入煤田腹地的城市如今已大变模样,当地的城市规划虽不能和一线城市媲美,但只看私家车的拥有量和车款已足够说明他们的生活水平早已今非昔比。离开关河口村后RX350在定速巡航下变得轻盈起来,一路高速地奔跑着。几天以来颠簸崎岖的山路真是对它的折磨,有的时候因为看不清路况,高速通过时简直能把人颠得飞起来,即便是如此舒适的调教也不能过滤这样的路况,要是换做牧马人岂不是五脏六腑移形换位了么。连接AUX接口后,我和老伟跟着汪峰的《硬币》这首歌高亢地唱了起来。二郎山沿着黄河边陡峭的山壁而建,可以俯瞰整个神木市区,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它并非依山而建,而是在山脊上起伏地坐落着,这样的建筑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所以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抬头望去石阶连天,在狂喘中我们终于爬到了大雄宝殿,蜿蜒的石阶掩映在山体的转弯处,狭窄的小道依附在石壁上,间或会有一些殿堂在石壁的洞穴里。连接两座大殿的是一个窄得不能再窄的山脊,两手握住铁链,仿佛置身云雾间飘渺的绝境中。道法自然是道教的道义精华,也是老子倡导的真理。是啊!自然才是人类应该遵守的法则,黄河在脚下流淌而去,带走了人类因欲望而造下的孽缘。古渡碛口过佳县后RX350便飘荡在沿黄公路上,起起伏伏,似乎化作了黄河上的渡船,我半躺在舒适的皮椅上,看着右侧宽阔的河道。“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人襟怀间。”是啊,几天以来一直穿梭在峡谷间,视线也被两侧的黄土所遮挡,这猛一见到的宏大景象反而让心情起了反作用,城市中你争我夺的那些琐事在这里变得一文不值,心胸的开阔带来无比的舒适。用黄河画廊来形容公路两旁的景色一点也不为过,地质结构的变迁留下了神奇的景象,大自然雕刻的手法是我们无法揣度的。横向延伸的纹理呼应着黄河流动的节奏,扰乱了我的视线,索性下车走近看看吧。红黄相间的变化原来是土层本身的颜色,它们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顺着粗糙的纹理抚摸,似乎可以感觉到历史的沧桑变迁,我企图顺着纹理向上爬去,看看这整幅流动的画作,可是已经酥软的石头并没有让我如愿以偿,不过我却发现了早我而未的足迹。“Y”型的痕迹说明那是一种鸟类,此时我忽然觉得我真的临近了自然,或许是二郎山上神迹的提点,道法自然在这里得到了醒悟。路过一个村子,大家对我们的车投来羡慕的眼光,可是对车的到来他们并没有作出让步,我们也不好意思去打扰市集上人们采购的愉快心情,在拥堵的人群里我们慢慢地挪移着,仿佛置身在他们的喜悦中。当地面由水泥变成石块时,我一下忘记了赶路的疲惫感,深深地被那染上霞光的古建筑所吸引。仅仅只有一车宽的路面两侧是宽敞的河道和山西那古色古香的客栈,在温暖的光影下时间被错开了位置,仿佛此时的我们是多年以前赶路的客商,风尘仆仆而来,在小二的吆喝声里走进穿梭往来的古代繁荣中。也许真的是巧合,我们所住的客栈里有很多未这里写生的学生,一下子应和了我刚刚的想法。在热闹中老板在院子里拼了两张木桌,摆上热腾腾的饭菜,此时月光高照,楼宇上的雕花剪影般地映射在天空中,我感动在这时间交替所营造的气氛下。清晨的碛口,街道还没有什么行人。我和老伟漫步在石块拼凑的小路上,偶尔可以看见写生的学生们坐在巷角画画,此时画笔比相机更写意,笔下的碛口在他们的心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光景。古老的石质门洞上泛着清晨的光芒,经过岁月的打磨,原本粗粝的石头变得非常光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抚摸过它们,也不知道有多少故事在这里上演。蜿蜒向上的是一座古庙,因为小,所以香火不是很旺,但是站在这里可以看到整个碛口。前有黄河在岸,后有古镇相随,炊烟为幔乌掀帘,真是一幅绝美的画境。弯弯相扣,石楼乾坤“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说黄河是“几”字形那只是从地球以外来看,而真正的黄河在黄土高原上冲击出了很多漂亮的弯。九曲也只是古时候最大的数字而已,这里的弯弯相连真是荡气回肠。点缀在山坳里的桃花一簇簇地盛开着,为单一的黄增添了几分清新之气。RX350在狭窄的道路上奔驰着,在应付多种复杂路况下显得依然从容,爬坡的时候,良好的抓地性能让我感觉心里很安全,在两边陡立的崖壁旁,这份安全是对生命的保障。全景天窗映射着高处群山的起伏,阳光完整地投在车内,泥土的芬芳不时的从车窗飘进来,这一切都成为欣赏黄河峡谷的元素,缺一不可。一个完美的圆弧间进我的视线,这就是石楼湾,两边的堤岸经过黄河千年的冲刷,已经没有任何棱角,天就像漏了的拼图,阳光穿过缝隙斜洒下来,斑驳地印在龟裂的黄土之上。这里除了静静流淌着千年的河水,别无它物,安静得恍如隔世。我安静地坐在石头上,静静地欣赏眼前无法形容的景色,似乎心里也变得空荡荡的再也装不下尘世的虚华。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就是在这里挥就而成,似乎那气概之势我也能小有体会。从这里开始依次向下有伏寺弯、乾坤湾、清水湾,弯弯相扣形成了从石楼到延川的黄河精华之所在。奔腾人海不复回未到夏季先闻暑意,日照当头,似乎有点眩晕之感,风里夹带的热气从车窗窜进来,似乎是夏的一种召唤。RX350在公路上飞驰而过,我不得不再一次夸赞它一番,八百多公里的奔波让我这个藏在里面的人都有些汗颜。无论是多么坑洼的路面,无论是多么恶劣的天气,它都在勤恳的工作着,没有一丝懈怠。这一路装载了很多美好,也换来了超高的回头率。躺在车内看着白云从天窗上飞过,想起每一次转弯时的急停;想起每一次超车时的低吼;想起每一次颠簸的柔和处理,这就是RX350带给我的呵护。如果说走错路是错误的选择,那选择它绝对是正确的决定。远远地就看见漫天黄色的水雾,心中的激动就更不要说了,脚下油门的反应真真实实地表现了这一切,身后卷起一阵黄土,似乎足够表达我此时的心情。“飞流直下,猛跌深槽,如壶注水然,故曰‘壶口’。骇浪翻滚,惊涛拍岸,云雾排空,其雄壮之势,无与伦比。壶口景色,四时各异,严冬则冰封河面,顿失滔滔;春来则凌汛咆哮,如雷贯耳;盛夏则大洪盈岸,蔚为壮观;秋季则洋洋洒洒,彩虹通天。”这是古意上对壶口的描写。虽然有些过分,但真实的景观也相差不多。按照物理理论看待壶口,那300多米宽的河道骤然缩小到50米,如此巨大的水量怎么能不冲击起磅礴的水势呢!水汽不停地蒙在我的脸上,微微觉得有些凉,看着翻滚的河水,直到此时我才领略了黄河那固有的气质。从青藏高原开始,穿过了9个省,最后汇入大海的她,孕育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孕育了丰富的文化。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到此时我才真正懂得它的含义。站在岩壁上想起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虽说我没有古人的多才,但是用它作为我此时的心情还是很贴切的。原文地址:
范文二:九曲黄河万里沙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在《草原》一文中,有一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也是老舍先生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这句话就是:一、阅读《白杨》选段,回答问题。(12分)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1、“疆”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1分)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3、请用直线把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画住。这段话点明了白杨树的的精神是:
3分)4、文段中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请发挥想像,说说爸爸可能在沉思些什么呢?
(3分)5、联系上下文,谈谈你从画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3分)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8分)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3分)2、请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2分)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辽阔——(
欢跃——(
)4、第二自然段突出了草原第四自然段突出了草原的特点。(2分)5、请在短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抄写在下面的直线上,并仿照此句写一句话。(2分)6、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了(2分)7、认真读短文,体会到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8、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2分)阅读详情:
范文三: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作者: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注释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天涯:天边。3.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4.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
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今译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解说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阅读详情:
范文四:古诗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的意思_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翻译赏析_作者刘禹锡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诗词如下: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前言]本诗句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古诗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的意思_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翻译赏析_作者刘禹锡。是的第一首诗,句意思: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注释]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⑵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古诗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的意思_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翻译赏析_作者刘禹锡。⑶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2] ⑷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⑸自天涯:来自天边。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2] ⑸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翻译]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赏析]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分页:
3阅读详情:
范文五: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原文】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⑵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⑶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⑷簸:掀翻,掀起。 ⑸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 ⑹自天涯:来自天边。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⑺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作品背景】 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赏析】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真美呀!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阅读详情:
范文六:九曲黄河万里芦荡九曲黄河,万里芦荡五年级一班
王炳喆在国庆放假期间,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东营的黄河入海口,亲眼目睹了黄河湿地的壮观景象。到达了黄河口之后,首先登上了观景台,远望黄河真是无边无际,水天相接啊;俯视黄河,河水呈深黄色,像一块失去光泽的金子,怪不得叫黄河呢。滚滚的河水“哗哗”的向着大海奔流。不禁让我想起了刘禹锡的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疯癫自天涯。正陶醉于黄河美景,突然,一声哨响只见几只丹顶鹤飞了起来。它们一会儿扑扇着翅膀在空中飞翔,一会儿平铺翅膀滑翔,而且还不时的“嘎嘎”鸣叫,兴奋不已,把原本宁静的天空打破了。观景台上的人们有的对着丹顶鹤指指点点,有的在学丹顶鹤飞翔的样子,好不热闹。丹顶鹤似乎知道自己备受欢迎,竟然低飞和人们逗趣,一会儿掠过头顶上空,一会儿直冲云霄。又是一声哨响,丹顶鹤回家了。观景台的左边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万里芦荡,微风吹过,芦苇随风飘荡。我迫不及待的跑下观景台,来到芦苇丛中,躺在芦苇中间,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颗芦苇了,每天接受太阳的沐浴,听着鸟儿的歌声,好惬意啊。我喜欢那水天相接的广阔无边,更喜欢那随风荡漾的芦苇荡,优美的生态环境才能引来自由翱翔的鸟儿,我们应当齐心协力保护好这片美丽的黄河口湿地。阅读详情:
范文七:黄河行万里黄河全长5黄河行万里
黄河全长5,494公里,发源于青海省,干流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注入渤海。其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在全国河流中长度和流域面积均居第二位,仅次于长江。
按照现代地名的构成规则,「黄河」这一地名中「河」是通名,即一类地理事象的共同名称。然而在古代汉语中,「河」本来是黄河的专称。汉语中的辞汇起先大多是单音节词,那时候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通名系统。当河流这一地理事象需要通名的时候,汉语中用来满足这一需求的词是「水」。古汉语中长期以「某水」指称现代汉语所谓的「某河」或「某江」,如「淮水」、「济水」之类。
由于黄河在华北水系中的特有地位,它在古代曾长期被称作大河。《史记》、《汉书》中便有不少称之为「大河」的记载。此外,也有人称之为长河,如唐玄宗《轩游宫十五夜》诗有句称:「关外长河转,宫中淑气迟」。这都是以形状作为它的专称。又由于它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多泥沙的河流,故在战国时代就有「浊河」之称。西汉初出现了「黄河」这一称呼,但还是偶然的称谓,正式名称还是「河水」或「大河」。直到唐代中叶以后,黄河才成为这条河流的固定名称,简称为「河」。不过在文人的诗文中,则仍常以「河」、「大河」作为黄河的代称。河源——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在青海省境的上源共有三条,其正源为巴颜喀拉山西段北麓曲麻莱县的卡日曲,即南源;往东流至星宿海湖沼区后与中源约古宗列曲及北源扎曲汇合,再流经扎陵湖、鄂陵湖这两个全流域规模最大的湖泊,绕行一个巨大的曲折,然后到达龙羊峡。
对河源的认识,人们探索了两千多年。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最早两部地理著作:《禹贡》和《山海经》,前者认为黄河源出积石山,后者则认为黄河出自昆仑山;这两座山的位置今已难以确指,大致在今青海省东部。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得知西域人普遍认为塔里木河从沙漠中潜流到了东方,于是汉武帝将昆仑山指为塔里木河南面的山脉。
西晋时的《博物志》,已经记述黄河发源于星宿海。唐初的将领侯君集征讨吐谷浑时,曾「过星宿川」,「观河源之所出」。元世祖时,组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河源考察,考察者都曾到达星宿海;当时地理学家朱思本将一部梵文著作译成汉文,其中将河源溯至星宿海西南百余里。从传世史籍来看,唐、元人所指河源,均为今黄河正源卡日曲。
清朝人对河源的认识却严重倒退,错将约古宗列曲作为正源。1952年黄河河源查勘队的科学考察仍重复了这一错误;直到1978年才由青海省组织另一次科学考察将错误纠正过来,并得到国家的正式确认。黄河第一曲黄河从鄂陵湖以下顺着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之间的谷地东流,遇上岷山的阻挡,折而西北向,在阿尼玛卿山的南北两麓间形成一个几乎180度的大弯,这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九曲黄河的第一曲。
在这黄河第一曲的弯头,即岷山与阿尼玛卿山、巴颜喀拉山之间,是由草甸、沼泽构成的松潘高原,亦称松潘草地、若尔盖高原。其海拔在3,000米以上,沼泽面积达30万公顷,为中国最大的一片泥炭沼泽。在行政上隶属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四川主要牧业基地。1935年红军长征时曾经过此地,通常所称红军长征「过草地」,即指此。峡谷地带由于岩性不同,黄河在龙羊峡到青铜峡之间,形成峡谷与宽谷相间的河谷地貌。坚硬的花岗岩、片麻岩地段形成峡谷,较疏松的砂叶岩、红色岩系地段形成宽谷。此处著名的峡谷,除龙羊峡、青铜峡外,还有松巴峡、积石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红山峡、黑山峡等,共20余个。
峡谷是修筑水利工程的有利地段。目前这一河段已建成刘家峡、青铜峡、龙羊峡等大型水电水利枢纽工程。其中刘家峡工程兴建于年间,总库容量为57亿立方米,年发电量达55.8亿度,比1949年全国一年的发电量还多。当上游发生洪水时,可拦御兰州市50年一遇的洪水,并使宁、蒙灌区的灌溉保证率,由65%提高到80%。宁夏平原宁夏平原又名银川平原,分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黄河两岸;东邻鄂尔多斯高原,西界贺兰山,南接黄土高原,北止石咀山。南北长约280公里,东西宽10-50公里,面积约7,800平方公里。
宁夏平原是由黄河冲积而成,土壤疏松肥沃,开发历史十分悠久。早在西汉时期,人们便在这片平原上发展灌溉农业,逐渐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灌溉网络,有秦渠、汉渠、唐徕渠、惠农渠等古渠;物产丰饶,唐代以后有「塞上江南」之号。
自1960年代初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之后,灌溉面积有所扩大,土壤的盐碱性也有所改良。泾渭分明在今陕西省中部,西起宝鸡,东迄潼关,南接秦岭,北邻陕北高原,有一个东西长300公里的河谷平原,这便是号称「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通称关中平原。它是由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洛河冲积而成的。
有一个反映此地自然现象的成语「泾渭分明」,它出自《诗经》:「泾以渭浊」(《邶风·谷风》篇);说的是泾、渭两河的含沙量不同,因而其水流有渭清泾浊之别,由此用以比喻人品的不同。《诗经》时代的河流清浊情况今日已难以知悉,就现代状况而论,渭、泾、洛河流域都是黄河中游主要的暴雨区,因而也是地面切割最破碎、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由此成为黄河主要的产沙区。只有当各流域不是同时遇上暴雨,其水流才会有明显的清浊之别。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介于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太行山以西、青海湖以东,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黄土实际覆盖面积达276,000平方公里,为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其厚度很大,大部分地区为80-120米,陇(甘肃)东、陕北可达150米以上。
由于土质疏松,气候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黄土高原的地面侵蚀非常强烈,形成原(宽而平广)、梁(长条形高地)、(孤立丘陵)、涧(侵蚀沟谷)等一系列极富特征的黄土地貌。其垂直节理较为发达,不易坍塌,因而该地「窑洞」的民居形式较为发达。
黄土是由风力堆积而成的,其发育经历了早更新世(距今60万年前)、中更新世(距今10-60万年前)、晚更新世(距今1.2-10万年前)三个时期。此后气候转为暖湿,流水侵蚀作用加强,流失的黄土构成了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中流砥柱「中流砥柱」这四个字,当其用作成语的时候,相信在很多人心中都会唤起一种崇敬的情愫;然而对于千百年来在黄河中旅行运输的人们来说,它却意味着那么多的艰险和无奈。
在中条山与崤山之间,黄河流经了一段类似于长江三峡的河道,特别是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和山西平陆县之间,河床中耸立的峭石将水流分为三股,这些峭石被称为砥柱。砥柱之间有如洞开的门,根据其水流的湍急程度,人们称中间为「神门」、南边为「鬼门」、北边为「人门」,三门峡即由此而得名。传说这是大禹治水时,将阻档河道的山陵凿开,因而形成的。
砥柱自古便是黄河交通运输的大害,汉唐之间曾多次对此进行整治,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自1960年代三门峡水库建成以后,号称中流砥柱的峭石仍矗立在水库的大坝前。晋陕峡谷黄河自河口镇以下受吕梁山阻挡,转向南流,进入长达700余里、两岸高出水面数十至百米的晋陕峡谷。其左岸有偏关河、岚漪河、湫水河、三川河、昕水河,右岸有窟野河、秃尾河、无定河、清涧河、延河、云岩河,成为黄河接受支流最多的河段。
这一河段引人注目的自然景观是壶口瀑布。壶口以上,河水在250-300米的宽槽中流;至壶口,急速的水流在平整的槽底切出一道长5公里、宽30-50米、深30米的深沟,呈现出一种「谷中谷」的形态;谷中三面之水倾泻而下,形成落差达17米的瀑布。这是由于基岩岩性不一,河床在地质时期溯源侵蚀而成的。
在进入汾渭谷地之际,黄河河床被两岸峭壁夹峙,形如门阙,号为龙门。这是河流将山岭切穿所致。洛阳——九朝古都洛阳位于洛河北岸,北依邙山,南对伊阙,形势险要,自古号称「天下之中」。自东周起,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唐、后晋九个朝代建都于此,历时934年。
洛阳之所以能够成为九朝故都,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洛阳地处东西部要冲,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它取代长安(今西安)成为全国政治中心,最根本的原因是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较近。随着东部经济文化的发展,全国的政治中心再进一步东移,因而宋代以后洛阳作为都城的历史再未重现。
作为历史最悠久、建都时间最长的古都之一,洛阳的极盛在汉唐时期,至今仍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建于东汉的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寺。开凿于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是与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齐名的佛教艺术瑰宝。被视为风水宝地的邙山留下了大量的历代名人墓葬;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故城至今仍有遗址可考。
自武则天时候开始,洛阳牡丹大盛,有「甲天下」之誉,如今已被定为市花。地上悬河悬河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时水流却变得缓慢,以致无法将泥沙携带入海,不得不在下游河道中淤积下来。此外,还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即必须有人工堤防约束,造成相对狭长的堆积面;否则也不可能形成地上河,只会是河道汗漫无归而已。
目前黄河自京广线铁桥(河南省郑州市附近)以下直至河口,均为悬河,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平地约3米,最高处约8米;滩面高出两岸平地约4米,最高可达10余米。并且随着洪水的泛滥淤积而不断抬高。
其北岸大堤西起孟县曹坡,向下游至河口共分数段,相互重叠交错;南岸始于郑州保合寨的邙山脚下,延伸至河口。堤距上宽下窄,堤线极不规则,最宽处可达10余公里,最窄处仅约1公里。这是历史上修筑河道时顺应河势,并照顾民情所致。郑州和开封当洛阳失去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之后,继之而起的是其东面的开封。此地古称大梁,为战国时魏惠王(即梁惠王)都。魏惠王派人开挖了著名的「鸿沟」,沟通黄、淮之间的主要水道,大梁成为当时的交通枢纽。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之后,开封为水陆交通要冲。唐后期为了保证运河畅通,将其升为军事重镇。五代时后梁在此建都,开封实至名归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随之后晋、后汉、后周均建都于此。北宋亦因之,称汴京,又称东京开封府,极一时之盛,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的情形。金灭北宋后,此地遭受极大破坏,虽一度改称之为南京,但因汴河已经湮塞,开封的生命线被切断,从此盛况不再。
郑州位于洛阳、开封之间,背负嵩山山地,面向华北平原。此地在春秋时为郑国公子子产的封地,北周时设郑州,但发展速度一直较为有限。自1905年京汉铁路启用以后,此地地位迅速提升;到1952年陇海铁路全线贯通后,它迅即成为河南省省会。目前它作为南北、东西两个方向交通大动脉的交会点,堪称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开封名胜古迹有相国寺、北宋东京城遗址,郑州有商代古城遗址。东平湖——昔日的梁山泊熟悉古典名著《水浒传》的人,对八百里水泊梁山一定难以忘怀。它就位于黄河下游的鲁西南平原,其形成和演变,都与黄河密切相关。
古时候在其西南面有巨野泽,一名大野泽,为黄河分流济、濮 二水所汇。汉武帝时河决瓠 子(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东南流注于此,成为一巨浸;唐后期其东西达百里,南北达三百里。10世纪以后其西南部受黄河泥沙淤积垫高,湖区向相对低洼的东北部推移。公元944年黄河在滑州决口,洪水将原为巨野泽东北岸陆地、此时已显得相对低洼的梁山周围大量潴 为汪洋,形成大名鼎鼎的梁山泊。
梁山泊在11世纪的时候也曾绵亘数百里,但湮塞十分迅速。金代黄河逐渐南摆,其周围曾被开垦屯田。元代黄河又多次决入(冲破堤岸),水面有所扩张;元末水势北侵。明代前期,梁山泊还有一大片浅水洼地,清康熙时已全部成为陆地。
元末梁山泊水体下移至安山以东洼地,将其淹为湖沼;明初围湖筑堤,以为大运河水闸,这便是遗留至今的东平湖。济南名士多黄河在入海前所经的齐鲁大地,是一片美丽富饶的文献之邦,杜甫曾在位于今济南的历下亭吟出「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山东为南北交通动脉大运河所经,又曾「出产」李清照、辛弃疾、蒲松龄、刘鹗等无数文化名人,故此诗圣的名句可说是历久而常新。
泉城济南以多泉而著称,旧说城内外有72泉,其实远不止此数,1949年后统计,仅城内即有108泉。众多的泉眼聚集成趵突、黑虎、珍珠、五龙潭四大泉群,都从南面的山岭地带获得补给,而以北面的低洼地带作为归宿。大明湖便是这些泉水的杰作。
大明湖周长4公里有余,面积46.5公顷,约占济南旧城的1/4。实际上它已经历过漫长的沧桑,今非昔比。大明湖在《水经注》中已有记载,北宋时改称四望湖,后渐湮塞;金代起以原在其东面的「历水陂」西部承袭大明湖之名,沿用至今。
以前济南名泉都直接或间接地汇入大明湖。有一幅著名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描写的便是这一壮观景象。现在多数泉水已不再与湖相通了。 黄河入海流黄河在入海处形成明显的河口三角洲,其顶点在山东垦利县宁海,位于渤海的西南部,是1855年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渤海后形成的。三角洲长70多公里,面积达5,450平方公里,海拔2-10米左右。
三角洲上河宽400-500米,水深一般2米。每年大约有6-7吨泥沙在河口区堆积,有4亿吨泥沙带至渤海沉积,因而河口向渤海延伸很快。其中,年为21公里,年为16公里,1953年以后为24公里。入海通道很不稳定,经常改变,废弃河道高2-3米,使得三角洲平原呈波状起伏黄河文明尽管考古资料可以证明,黄河流域并不是中华文明唯一的起源地,但我们至少可以说,它是中华文明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摇篮。尤其当我们将目光下移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黄河流域在中国历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便更为突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具有很特殊的意味。五色的分布,东方为青,南方为红,西方为白,北方为黑,而居中的是黄色。因而黄色象征着尊贵。过去黄色的龙袍只有皇帝才能穿,别人不得僭越。 黄土地染黄了黄河,黄河哺育了中华文明。正巧在我们身上,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一张黄色的脸。
农业文明曙光黄河流域是中国新石器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此时人类已发明农业,开始定居生活。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在中原、下游、上游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区系。 其中,裴李岗文化是中原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1977年发现于河南新郑县裴李岗村,其年代约为公元前5600-前4900年,主要分布于河南境内;出土有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谷物加工工具,磨制很精细。 分布最广的是仰韶文化,1921年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其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分布以渭河流域和豫西、晋南为中心,并及于河北、内蒙南部地区。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有半坡、史家、庙底沟、西王村四个主要类型,由于遗物中常有彩陶,故曾被称作彩陶文化。当时渔猎经济还占有相当的比重,社会结构为母系氏族公社制。 龙山文化是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公社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2800-前2300年,1928年发现于山东历城县(现属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其分布主要为黄河中下游,在长江中下游也有时代相当的文化遗存。其陶器以灰陶和黑陶为主要特征,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亦有较发达的畜牧业。走上历史舞台在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中国古史经历了一个异说纷纭的传说时代。传说中有三皇五帝,所指莫衷一是,但活动范围大多与黄河流域有关。 传说在商代之前的朝代是夏,持续约400年;其开国君主禹,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东南);其后转徙于今山西、河南一带。禹之前天下为公,实行的是禅让制。禹所承袭的君主为舜,国号虞,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县西)。舜所继承的君主为尧,国号唐,都平阳(今山西临汾)。 唐虞是孔子删定的古史的上限,在其之前,传说中的人物还有包牺(或作伏羲)氏,风姓,都陈(今河南淮阳);神农氏,即炎帝,姜姓,都陈;黄帝,姬姓,名轩辕,活动于阪泉、涿鹿(均在今河北涿鹿东南)一带。 商代在其最后的273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此前曾作过多次迁徙,但基本上不出黄河下游。周兴起于渭水流域,初期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北),后期迁都洛阳。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华夏文明的历史舞台一直位于黄河流域。黄河自古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于世,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径流量小而变率大。黄河流域地处半湿润、半干燥和干燥地带,年降水量由东南部的700-800毫米向西北部递降到100-200毫米,平均为400-600毫米,由此决定其径流量很小。受季候风影响,黄河中游降水量多集中在6-8月,且往往表现为暴雨形式,因而变率很大。其二,含沙量极高。在径流量很小的条件下,占总量1/4的大量泥沙不得不在下游河道淤积下来,河床垫高极为迅速,必须依靠堤防加以约束,最终形成悬河。一旦洪水来临,防守不力,便不免泛滥、决口以至改道。 据不完全统计,在1949年前约3,000年的历史中,黄河下游的决溢泛滥近1,600次,其中较大的改道有26次。洪水所及范围,北达海河,南达淮河,有时还逾淮而南,波及苏北里下河地区,纵横25万平方公里。中国东部海河以南的黄淮海平原,到处都受过黄河水沙的灌注和淤淀。 而且,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总趋势是决溢改道愈来愈频繁,尽管其间也曾有过一些相对稳定的时期。六次大改道历史上,黄河下游较大的改道有26次,其中最大的改道有6次: (1)在战国以前,黄河呈漫流状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到战国中叶,下游河道绵延数百里的长堤全面筑成,河道固定。公元前132年(西汉时期),黄河在东郡濮阳县瓠子(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决口,洪水东南泻入巨野泽,夺泗水经淮水入黄海,历时23年。 (2)公元11年(王莽时期),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以下决口;公元69年(东汉时期),在王景的主持下固定了一条新河道,从长寿津(今河南濮阳南)东北经今利津入渤海。 (3)1048年(北宋时期),黄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濮阳昌湖集)决口,北流至天津,于渤海湾西岸入海。不久另决一道东流至渤海湾南岸入海,黄河时而北流,时而东流,时而两股并流。(4)1128年(南宋时期),为了阻止金兵南下,宋人在滑县李固渡(今滑县西南)人为决堤,使黄河东流夺泗入淮。 (5)年,蒙古军在凤池口(今商丘县西北)和开封城北两次人为决口,致使黄河分汴、涡、颍三道入淮。至此,黄河已将黄淮海平原扫荡一遍。 (6)1855年(清朝咸丰时期),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东北穿过张秋运河,经小盐河夺大清河由利津入渤海。
历史上黄河下游曾有12条主要泛道,其基本趋势是先自西而东,后自东而南作扇面状展开。决溢地点则是先在河口段,然后移至上流低处。改道的影响黄河改道所产生的影响是深刻而又全面的: (1)洪水和泥沙吞噬大量的农田和城镇,同时留下大片的沙荒碱地。黄河的每一次决口都既是水灾,又是沙灾。废弃的河床和堤防,变成地面上的一道道沙堤,在风力作用下,往往形成沙冈、沙丘,严重加剧了土壤的盐碱化程度,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同时对房屋、城市、交通道路产生严重后果。 (2)黄河的决口改道使得平原上地貌复杂化,出现轻微起伏的岗地和洼地,决口附近又形成许多小冲积扇。(3)黄河不断侵夺其他河流,直接改变了原有水系的面貌,导致平原上河流淤浅以至水运衰落。 (4)影响平原洼地的湖陆变迁。黄淮海平原上湖泊的形成和湮废,大多与黄河变迁有关。
总之,黄河的决溢改道淤塞了河流,填平了湖泊,毁灭了城市,阻塞了交通;使良田变为沙荒,洼地沦为湖沼,沃土化为盐碱地,生产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凋敝。阅读详情:
范文八:万里走黄河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 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仅次于长江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为沿河流域的人类文明带来很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祥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早在18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便出现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其后,10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距今1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为中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并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就是这样的一条河,在她的沿岸生活着20多个民族,聚集了近乎一半的中国人口。黄色的河流养育着黄色的儿女,她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2011年,作者有幸从黄河源头青藏高原的鄂陵湖畔出发,沿着母亲河一路走到入海处山东东营,30多天里,深深感受到母亲河的伟大、包容与灿烂。在海拔4300米初次体会到高原反应的眩晕与无力;在甘肃欣赏到中国最大最美的咸水湖泊——青海湖;“天下黄河贵德清”,上有龙羊峡、下有松巴峡守护,这一段的母亲河变得清澈和平缓; 刘家峡水库曾是我国最大的水利电力枢纽工程,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的大型水电站,被誉为黄河明珠,现在的它平静安祥;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兰州,它的“兰州牛肉面”享誉全国,成为多数人的美食之一;景泰龙湾村的黄河石林、拥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胜景的中卫沙坡头、青铜峡气势辉煌的中华黄河坛……沿母亲河,她的儿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从煤城石嘴山的巨变,到素有“万里黄河第一闸”之称的内蒙古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养育着千百万河套人民。从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内蒙古河口镇,到创造神话的年轻城市鄂尔多斯;从旧貌换新颜的圣地延安,到黄河雷霆万钧奔腾而过的壶口瀑布;从拜谒人文始祖黄帝、潼关古渡看水文,到仰观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从花园口旁听历史、黄河小浪底看拦水蓄洪壮景,到孔庙、孔府、孔林圣地寻孔子;从烟云细雨登泰山,到海河分明在东营。6600公里的万里走黄河,带来的是无数的惊喜、感叹和自豪。宁夏这不是一次探险,因为这条路已被人们无数次地走过,我们这些被黄河哺育的孩子,只是在不断地咀嚼和回味母亲河带给我们的恩赐,体味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呵护黄河生态文明、传承与发展黄河文明,每一个人都任重道远,万里走黄河,让我们一同来关注母亲河的现状和未来。牛头纪念碑位于扎陵湖和鄂陵湖之间,是为开辟黄河源头的牛头碑旅游业,玛多县人民政府于1988年9月修建的一座“华夏之魂河源牛头碑”,碑体总重5.1吨,纯铜铸造,已故十世班禅大师和胡耀邦同志分别为纪念碑题写了藏汉文“黄河源头”字样鄂陵湖边湖水泛蓝、远处雪山皑皑,脚下草原碧绿如洗,一群藏族少女湖边亭亭玉立青 海黄河在青海境内长1964公里,流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是青海省内的最大河流。黄河正源为卡日曲。卡日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北麓(海拔4800米),东流到星宿海和约古宗列曲汇合。贯穿札陵湖和鄂陵湖后,湍急东下,流往果洛。在甘青川边境,作180°大转弯,掉头西流,在海南州又折弯东流,于民和县官亭出省境。黄河在青海东南部左旋右转,形成了一个“S”形大弯曲,这是“黄河九曲”的第一曲,历史上叫做“河曲地区”。黄河在青海穿行于高山峻岭之间,沿岸形成许多峡谷。峡谷两岸悬崖峭壁,河床狭窄,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是黄河阶梯开发建设水电站的优良坝址。各峡谷之间则是宽平的河谷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浇灌便利,是青海主要的粮油瓜果之乡。四 川四川境内整个黄河流域面积16228平方公里,辖3个县的18个乡镇、11个牧场,总人口7.25万人。区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米,由高原台地,由丘状高原和丘间盆地组成。九曲黄河第一湾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海拔4500米)之黄河,流经四川省境内,在若尔盖县唐克乡索克藏寺院旁形成著名的景点。黄河于此段流程中,为四川与甘肃之界河,河西为甘肃,河东为四川甘 肃黄河自青海东流,进入甘肃,横贯千里,区内黄河段自西南向北呈“S”形横穿全县,形成独特的“黄河向西流”景观。沿河有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均建有电站,形成3个高原人造平湖,水域面积达153平方公里。黄河穿越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兰州市、白银市四州市,造就了甘肃中部独具特色的千里黄河风情旅游带。这些地区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石窟文化、民俗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汇出特有的黄河风情。乘羊皮筏子沿黄河漂流、坐驴车游览黄河石林、驾快马奔驰谷底,景泰石林让你体味西部粗犷的风土人情自1959年宁夏修建了首座青铜峡黄河铁桥后,几十年来宁夏境内的黄河上已耸立起11座公路大桥,平均每36.1公里就有一座飞架,成为黄河、长江流经省份架桥密度最大的省区,为全区经济快速发展搭建了通道阅读详情:
范文九:九曲黄河史九曲黄河史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黄河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华夏古国的文化,从黄河发源。黄河浩浩荡荡,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结成九曲连环。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维系炎黄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辽阔的土地上定居,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新石器时代中期,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上居住的的黄帝和炎帝联合战胜了蚩尤。之后,炎帝族和黄帝族的人民逐渐融合,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地区。华族就是汉族的前身,所以汉族人民都把黄帝奉为始祖,自称为炎黄子孙。当时,华族居住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称这一带为“中华”。后来,华族的文化向全国各地传播,“中华”二字便成了整个中国的名称。商王朝的盘庚迁都殷墟,势力范围已达太行山与泰山之间的华北大平原,称为殷帝国。殷朝的文化相当发达,与当时的埃及、巴比伦并称为3个古代帝国,是世界古代三大文化中心。在殷墟,至今还保存着刻画挺秀、文句严密的甲骨书和美丽细致的青铜器皿。可是,在3个古代帝国以外的世界上,大多数人类还过着原始生活。因此,谁都不能否认,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化古国之一,古国的文化就在壮丽的九曲黄河的怀抱里发祥。殷朝以后,直至北宋,近2500年,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安,从西汉至隋唐,先后有11个王朝建都在此,历时 1100多年,不仅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洛阳,先后有9个朝代在此建都,历时近千年,故称“九朝古都”。几千年来,黄河流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流程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52443平方公里,流经9个省区,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黄河流域界于北纬32°至42°,东经96°至119°之间,南北相差10个纬度,东西跨越23个经度,集水面积75.2万多平方公里,黄河全长5464公里,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流域内石山区占29%,黄土和丘陵区占46%,风沙区占11%,平原区占14%。黄河源于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较高,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因此下游流域面积很小。黄河流域在公元前年间的地理环境适宜于植被的生长,高出约2℃的气候环境为农作物和植被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在这一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有大量的湖泊存在。曾有记载黄河流域“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关中平原直到中国战国时期依然有着“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
战国以后随着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秦国经济中心向关中迁移,黄河流域与黄土高原的植被开始遭到破坏。由于黄河流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中国文明的中心之地,加之以古代中国重农轻牧的现象,黄河流域植被破坏成为长期、大量的现象。森林覆盖已经难以恢复到公元前3世纪的状况。而且随着植被的破坏,黄土高原开始受到黄河的侵蚀而被卷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四千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五百五十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更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更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入黄河。如今, 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坚持尽量减少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才是长久的发展之计。只要我们去努力,我们可以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又能重新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看到哺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母亲河——九曲黄河重新恢复她昔日的风采。阅读详情:
范文十:长河孤旅黄万里2000年夏天,冯克力、张杰来北京,和我切磋《老照片》选题。我说起三门峡水库库开工前,黄万里曾提出反对意见。当时高层听不进去,而且把他打成右派。三门峡水库1960年开始运转,第二年泥沙就淤积了渭河流域,良田浸没,土地盐碱化,威胁逼近古都西安。于是只好降低水库水位,拆除大发电机组,改装小机组,并重新打通排水洞,以泄泥沙。这一折腾,前后“缴学费”不下百亿。移民惨剧无数,后遗症至今未能解消。冯克力当即提议,采访黄万里先生。经李锐老介绍,我们拨通了黄老的电话。约定第二天上午到他家见面。赵诚当时正好在北京,愿同行。于是,四人一起来到清华大学黄万里家。黄老当时已经图岁,但精神很好,稍事寒喧,便进入正题,与我们谈起他的水利思想。他说,人们因黄河挟带泥沙而认为它是害可,其实,黄河是一条好河,正是这些泥沙冲击成了黄河三角洲平原,成为中国最大的三角洲。这片大平原,养育着人们,中国人口。他说,“黄河清,圣人出”的想法不符合自然规律,是荒唐的。黄老对黄河的分析使我醒悟到,河流也是有生命的,他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把河流当作活的生命来尊重。黄老兴致勃勃地侃侃而谈,两个多小时仍然意犹未尽。可惜天我们没带录音机,冯克力、张杰忙着翻拍黄家相册上的老照片,只有赵诚临时作了一些笔记。告别黄老后,四人商量,这个专题怎么做?赵诚自告奋勇,文章由他执笔,和黄老提供的照片相配。这就是当年9月刊登于《老照片》十五辑上的《但教莫绝广陵散》。黄老本人读到赵诚的文章后颇为满意。当时,虽然专业圈内都知道黄老不寻常的学术造诣和坎坷命运,但公众当中,他的名字却鲜为人知,而他的著作,也没有机会公开出版。目,清华大学主办活动,为黄万里庆祝90大寿。不料黄老前列腺癌发作,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已经不能亲自出席。赵诚从山西赶来,到病床前,与黄老见了最后一面。8月26日,黄万里与世长辞。不久,冯克力又和我商量,能否组织一本黄万里传。我觉得此议甚佳,于是和他商量,请赵诚撰写。赵诚乐意担此重任。他向黄老的家属表达立传的愿望,得到黄家全力支持。他们把黄老的日记、诗词、书信、一些未曾发表的手稿和照片都借给赵诚参考,以便他完成此传。赵诚原来主修中文,后来专攻国际政治,对中国的政治、历史和社会问题亦有深入研究。但他担心在水利方面是外行,生怕在专业上出现纰漏。因此,赵诚十分慎重,前后写了两年多。其间,他到北京、四川、湖南等地,寻访黄万里的生前友好和同事学生,下了一番艰苦的调查研究功夫。走南闯北地调查传主生平,本来是传记写作必不可少的功夫,但赵诚自己十几年前也曾查出早期肺癌,切了一叶肺,又经历了数年的化疗,身体并不好,他怀着对黄老的敬意,尽可能地搜寻第一手资料,对历史负责。2003年岁末,黄万里的名字又一次在大众传媒上频频出现。这一年,渭河流域发生了五年一遇的小水,却酿成五十年一遇的大灾,1000多万亩农田受灾,其中200多万亩绝收,受灾人口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80多亿元。人们都清楚,祸源起于三门峡水库。惨痛的教训再一次验证了黄老的科学预言。黄万里先生不但是杰出的水利学家,也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楷模。他诞生于1911年,逝世于2001年。他的命运,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他早年漂洋过海,负笈美国,学成归来,希望以现代科学知识报效国家,造福黎民。然而先逢战乱,后逢运动,平生才学得不到充分施展,甚至被打入炼狱,饱受煎熬。右派改正以后,在三峡工程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他继续发表独立见解,为当权者所不喜。然而真理从来不是权力的奴婢,历史已经证明,于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陕西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的赵诚《长河孤旅》(修订版)再次表明:黄万里的学问,是珍贵的学术遗产:黄万里的人生追求和立世风范,是高贵的精神财富。黄万里的名字必将薪火相传,共三光而永光。《文坛风云亲历记》张颖著作者是大家闺秀,15岁时,国难当头,她毅然从广州奔赴延安,开始革命生涯。从延安鲁艺毕业后,17岁到重庆《新华日报》担任记者,又任中共南方局文委秘书,长期在周恩来身边工作。此后长期从事文化工作,与许多文化人士结下了深厚友谊。尽管风云变幻,她作为党内人士,有许多难言之隐,但对被戴了“帽子”的朋友从来没疏远过。周恩来、陈毅、郭沫若、田汉、夏衍、老舍、阳翰笙、胡风、吴祖光、曹禺、叶以群、葛一虹、金山、孙维世、舒绣文、白杨、张瑞芳等人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从她的笔底流出,同时也对解放后党内的错误进行了反思,澄清了一些问题,是不可多得的史料。《楼廊闲话》钱胡美琦著本书是钱穆先生与夫人钱胡美琦关于人生问题的闲谈笔录,为大陆首次发行。书中内容由作者与钱穆先生在日常闲居中交流切磋而来,其观点也映照出钱先生后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疼惜与执著。钱胡美琦1949年成为钱穆先生的学生,1956年与钱先生结为伉俪。上世纪80年代末,与钱先生共同创办素书楼文教基金会,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普及。本书以关怀社会和人生问题为主旨,探讨在西方文化强烈冲击下,中国人应守和必守的常道。涉及教育、做人、幸福等方面,包含诸如守旧与开新、奖励与惩罚、人的尊严、职业精神之类的话题。《即将来临的国家破产》[德]基普、莫里恩著钱敏汝、于景涛译本书中,作者为我们讲述了“国家破产”的全过程:首先,国家发布破产声明,伴随着破产过程出现的是节约措施和提高税收。比如,政府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预算,国家和城镇提高税收等。但是,社会福利开支以及用于军事和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已经被确定下来,为了维持政权稳定,想要后退是办不到的。国家破产过程的进一步升级是国家自己还能着手制造货币,为此印钞机必须转动起来,同时引起通货膨胀以及债权贬值。对于国家来说,通货膨胀是“整顿”国家财政最简便的途径。因此,把钱借给国家的人或者与国家有其他债权关系的人,就只能与这个无支付能力的结构体患难与共了。阅读详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