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三峡古文中的倒装句句有哪些

初二文言文
初二文言文
范文一:初二文言文文言文专题考点1. 字词解释。2. 词义辨析。3. 断句停顿。4. 句子翻译。5. 概括分析(中心、人物形象、情节、思路等)。6. 写法探究。7. 比较辨析。8. 延伸拓展(开放性试题)。一、阅读两则与“赏荷”有关的文言文,完成1~5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余以为妙绝(
)2.《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A.读xiān,活鱼。
B.读xiān,新鲜。
C.读xiān,鲜艳。
D.读xiǎn,少。3.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5、读文赏荷:(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二、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完成1—4题。(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⑤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景公:齐景公。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③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④逸:安乐,安闲。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万钟于我何加焉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3)公被狐白之裘
(4)乃令出裘发粟
裘:2、翻译下列句子。(1)此之谓失其本心。(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3、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4、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峡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采.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成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敷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巨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臣之妻私臣
私:__________________
(2)皆以美于徐公
以:_______________(3)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______________ (4)卒得反国
反: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B.①于是入朝见威王
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C.①时时而间进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①内外不闻吾过
②及鲁肃过浔阳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3)吾知所以亡矣。4、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四、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①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③约己爱民
④悉仰于官2、翻译下列句子。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3、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先帝/不以臣卑鄙B.咨臣/以当世之事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D.臣身/在外4、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5、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原文地址:
范文二:初二文言文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作者: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刻舟记作者: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三峡作者: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观潮作者:周密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挐(ráo)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líng)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阅读详情:
范文三:初二文言文初二第一单元1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2 芦花荡3 蜡烛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5 亲爱的爸爸妈妈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第二单元6 阿长与《山海经》7 背影8 台阶9 老王10 信客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让世界充满爱第三单元11 中国石拱桥12 桥之美13 苏州园林14 故宫博物院15 说“屏”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说不尽的桥第四单元16 大自然的语言17 奇妙的克隆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19 生物入侵者20 你一定会听见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走上辩论台第五单元21 桃花源记22 短文两篇 陋室铭爱莲说23 核舟记24 大道之行也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春望石壕吏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莲文化的魅力第六单元26 三峡27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28 观潮29 湖心亭看雪30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怎样搜集资料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附录 欣赏王羲之书法汉语词类表(虚词)后记第一课 藤野先生□□□□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我的母亲 我的第一本书 列夫·托尔斯泰 再塑生命□ 复习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 第二单元□ 第六课 雪□ 第七课 雷电颂□ 第八课 短文两篇□ 第九课 海燕□ 第十课 组歌□ 复习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 第三单元□ 第十一课 敬畏自然□ 第十二课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第十三课 旅鼠之谜□ 第十四课 大雁归来□ 第十五课 喂——出来□ 复习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 第四单元□ 第十六课 云南的歌会□ 第十七课 端午的鸭蛋□ 第十八课 吆喝□ 第十九课 春酒□□□□ 第二十课 俗世奇人 复习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第五单元 第二十一课 与朱元思书□ 第二十二课 五柳先生传□ 第二十三课 马说□ 第二十四课 送东阳马生序□ 第二十五课 诗词曲五首□ 复习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第六单元□ 第二十六课 小石潭记□ 第二十七课 岳阳楼记□ 第二十八课 醉翁亭记□ 第二十九课 满井游记□ 第三十课 诗五首【目录】第五单元21 桃花源记22 短文两篇23 核舟记24 大道之行也第六单元26 三峡27 短文两篇28 观潮29 湖心亭看雪【原文】21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22 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3 核舟记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24 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6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8
观潮周密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29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初二下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八下课内)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赤壁》杜牧(八下课内)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过零丁洋》文天祥(八下课内)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水调歌头》苏轼(八下课内)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八下课内)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饮酒(其五)》陶渊明(八下课内)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行路难(其一)》李白(八下课内)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下课内)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八下课内)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己亥杂诗》龚自珍(八下课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赠丛弟(其二)》刘桢(八下课外)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八下课外)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八下课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终南别业》王维(八下课外)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八下课外)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八下课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无题》李商隐(八下课外)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相见欢》李煜(八下课外)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登飞来峰》王安石(八下课外)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苏幕遮》范仲淹(八下课外)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21 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22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23 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4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6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27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28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29 满井游记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阅读详情:
范文四:初二语文文言文汗明见春申君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说之。汗明欲复谈,春申君曰:“仆已知先生,先生大息矣。”汗明憱焉曰:“明愿有问君而恐固。不审君之圣孰与尧也?”春申君曰:“先生过矣,臣何足以当尧?”汗明曰:“然则君料臣孰与舜?”春申君曰:“先生即舜也。”汗明曰:“不然。臣请为君终言之。君之贤实不如尧,臣之能不及舜。夫以贤舜事圣尧,三年而后乃相知也,今君一时而知臣,是君圣于尧而臣贤于舜也。”春申君曰:“善。”召门吏为汗先生著客籍,五日一见。汗明曰:“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幂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今仆之不肖,陋于州部,堀穴穷巷,沈污鄙俗之日久矣,君独无意湔拔仆也,使得为君高鸣屈于梁乎?”翻译汗明拜见楚相春申君,等候了三个月,才见了面。双方谈完,春申君很高兴。汗明想再继续谈,春申君说:“我已经了解先生了,先生请休息吧。”汗明很感不安地说:“我想问问您,但又怕自己固执不通。您和尧比,不知谁更圣明一些?”春申说:“先生错了,我怎么配与尧比呢?”汗明说:“您看我和舜比,怎么样?”春申君说:“先生就是舜啊!”汗明说:“不对,请让我把话说完。您的圣明实在不如尧,我的贤能也不如舜。以贤能的舜去侍奉圣明的尧,经过三年才彼此了解。现在您一下子就了解我了,这说明您比尧还圣明,而我比舜还贤能。”春申君说:“您说得好。”于是,请门吏把汗先生的名字登记在宾客簿上,每隔五天春申君就接见他一次。汗明对春申君说:“您听说过千里马?千里马成年了,驾着盐车上太行山,后蹄伸得很直,前膝弯得很曲,尾巴夹在两股之间,气喘嘘嘘,浑身流汗,车到半坡前,无论怎么用劲也不能前进一步。这时正好遇到伯乐,他赶快下车,抚着马背,为它难过得流了眼泪,他解下麻衣,给千里马罩上。这时千里马向前低下头,喷着气,抬起头,大叫一声,声音直冲云霄,好象金,石发出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因为千里马知道伯乐很赏识它。现在,我没有出息,困厄在底层,处在穷乡僻壤,地位低下,长期如此,您难道就不想推荐我,让我能够借您的助力,施展我的抱负,在魏国崭露头角吗?”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fá),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yā)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cuán)蹙(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lǒu)为类。悠悠乎与颢(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shāng)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自从我成为被贬受辱的人,就居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公务之余,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与自己的随从爬高山、钻深林,走到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只要有幽泉怪石,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到了就拨开杂草坐下,倾尽壶中的酒。喝的大醉。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躺下就做梦。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指点并感到奇特。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杂乱丛生的草木,烧掉茂盛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它高处之下的地势,(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有的像是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是蚂蚁洞,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重叠到一起,没有逃脱隐藏的。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浑然一体。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不知不觉中我仿佛遨游于无边无际的天地宇宙之间,与浩渺广大的自然之气合而为一。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与友人书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参考译文:人的学业,如果不是天天进取,那就是在天天退步。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在一个环境里呆久了,会不知不觉染上某些习气。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坐马车的费用,仍要广泛的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看到古人的观点,以便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差不多得到学问的十分之五六。如果又不岀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象一个面墙的人一样,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仍须努力地学习,今人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注释:]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
⑤[庶几]差不多。
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⑦[邑]地方,
⑧[丘]孔子。
⑨[勉]勤勉,努力。江天一传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侍奉他的母亲,和抚养弟弟天表,有着纯厚的本性。他曾经对别人说:“一个读书人,不树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没有好文章。”前朝明末崇祯年间,歙县县令傅岩认为他才学奇异,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但到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像蛇一样蜷伏着,有时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家里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叹息,然而天一却捧着书本朗读,和平常一样。
右溪记 元结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休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解读:右溪是道州城西的一条小溪,这里石奇泉清,草木葱郁,环境优美异常。但长期不为人所知,以致默默无闻。元结任道州刺史时对它进行了一番修葺,并刻石铭文,取名右溪。这篇精美的散文着重描写了右溪的自然美景,并记叙了对它整修的经过。行文流畅简洁,文笔隽永淡雅,风格纯真自然,状物记事,层次分明,仅仅用140个字,就把右溪的自然情趣描绘得清清楚楚。译文:在道州城西边一百余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不能够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便激起冲天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掩映。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居住的;如果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市民游览的胜地,喜欢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我在溪水边徘徊,为此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造了亭阁,栽上了松树、桂树,又种植了鲜花香草,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西面,便命名为“右溪”。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是为了让后来的人知道。 作者:元结(719—772),字次山,河南鲁山(今河南鲁山县)人,唐代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天宝十二年(753)举进士。曾任山南西道节度参谋、水部员外郎、道州刺史等官职。他同情人民疾苦,在道州任间,曾两度上书,请求蠲免百姓租税,深受道州人民的爱戴。其诗文大部分都能反映政治现实和社会矛盾,文风质朴,清淡简洁,纯真自然。明人辑有《元次山集》。注释:①道州:州名,唐时属江南西道,治所在今湖南省道县。②营溪:河流名,发源于今湖南省宁远县南,流经道县,北至零陵县西入湘水。③攲(qí)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④休木:休,美好。⑤阴:树荫。荫:遮盖。⑥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⑦人间:与前文“山野”对称,指有居民的地方。⑧静者:喜欢清静的人。⑨置州已来: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置营州,后改为道州。已,通“以”。⑩香草:芬香的花草钴鉧潭西小丘记寻到西山以后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探行二百步,又探得了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流急水深处筑有垒土阻水,开缺张网的捕鱼的石堰。梁上有个小土丘,丘上生长着竹子树木,丘石或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破土而起,竞相形成奇奇怪怪形状的,几乎数都数不清;有的倾侧堆垒而趋下,就像牛马在溪边饮水;有的又猛然前突,似乎较量着争向上行,就像熊罴在山上攀登。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似乎可以装进袖子里去一般。我向小丘的主人打听情况,他回答说:“这是唐姓某家废弃的土地,标价出售却卖不出去。”我又问地价多少,答道:“仅仅四百两银子。”我同情小丘的不遇而买下了它。当时,李深源、元克己与我同游,都十分高兴,以为是意想不到的收获。于是就又取来了一应用具,铲除败草,砍掉杂树,燃起了熊熊大火焚烧去一切荒秽。(顿时),佳好的树木似乎挺立起来,秀美的竹林也因而浮露,奇峭的山石更分外显突。由竹木山石间望出去,只见远山高峙,云气飘浮,溪水流淙,鸟兽在自由自在地游玩;万物都和乐怡畅地运技献能,而呈现在这小丘之下。铺席展枕躺在丘上,山水清凉明爽的景状来与双目相亲,瀯瀯的流水之声又传入耳际,悠远空阔的天空与精神相通。深沉至静的大道与心灵相合。我不满十天中却得到了二处胜景,即使是古时喜嗜风景的人,也未必能有此幸运啊!唉,凭着这小丘的美景,如果放到长安附近沣、镐、鄂、杜等地,那爱好游乐的贵族人士竞相争购的,将逐日增价一千两,也愈来愈不能购得。现在弃置在这永州,农人渔夫相经过而看不起它,求价仅四百两,却多年卖不出去,而我与深源、克己偏偏喜爱并获得了它。这难道是确实有所谓遭际遇合吗?我将得丘经过书写在石上,用来庆贺与小丘的遇合。 喜雨亭记(苏轼)[译文]这座亭子以雨命名,是为了表示喜庆。古代逢到喜庆,便以此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周公得禾,便以《嘉禾》作他著作的篇名,汉武帝得鼎,便以元鼎作他年号的名称,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以“侨如”作他儿子名字。喜庆虽有大小不同,表示不忘的用意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始营建官邸。在厅堂北面筑了一座亭子,而在南面凿了一口池塘,引水种树,作为休息场所。这年春天,空中落下麦子于岐山之南,占卜后以为是丰年之兆。接着是整月不下雨,百姓很着急。到了三月乙卯日下雨了,隔了九天的甲子日又下雨,百姓却感到不满足。丁卯那天是大雨,下了三天才停止。官吏相互庆贺于衙院,商人相互歌唱于市场,农民相互喜悦于田头。担忧的人为之高兴,患病的人为之全愈,而我的亭子恰巧也在这时造成。于是开酒宴于亭上,向客人劝酒而告之:“如果五天不下雨,行么?你们一定会说:,,五天不下雨,麦子就长不成了。"十天不下雨呢?又一定会说:,,十天不下雨稻子就长不成了。"无麦无稻,年成就要饥荒,讼案增加而盗贼纷起,这样,我和诸位即使想游赏于这座亭中,办得到么?幸喜上天不遗弃下民,刚旱不久便赐雨于人间,使我与诸位能够相互舒畅地欢乐于亭中,这都是雨的恩赐啊!怎么可以忘记呢?”亭名既已题定,又进而作歌词道:“假使上天下的是珍珠,受寒的人不能当做棉衣;假使上天下的是宝玉,挨饿的人不能当做米饭。如今一雨三日,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并不有此力量,还是归功于天子,天子又说不对,归功于造物主。造物主不自以为有功,归结到太空,太空渺茫,不可能为亭命名,我就自己以名我亭。阅读详情:
范文五:初二文言文阅读第七篇:长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翻译下面的词语执:
计:中截而入:但:
之:老父: 初:依:第八篇:读《孟尝君传》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解释下面的词语称:
赖:特:雄:
耳:擅:南面:
制:第九篇:傅显迂缓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迂:
偃蹇:雅步:
比:适:大骇假寐:
觅:第十篇:罗生还镯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赴会试。仆于途中拾一金镯。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先生怒,欲亲赍付还。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赖人解救。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急行至京,试期已届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 给:赍(jī):咎:投缳:举:届(jiè):向:可质为费:仓皇:
果:屈 : 笞:竟:第十一篇:《成衣匠》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需前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衣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诗所谓“稳称身”者,实难其人焉。俱:
科第:伛:仄:觊觎:心慵:稳称身:第十二篇:尝与客饮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尝:密:具:
惟:方:恶:诚:馔:间召问:臧否(zāngpǐ):或:因:既而:足:悉:对:微:阅读详情:
范文六:初二文言文复习八年级下册:满井游记1. 恶能无纪 恶:
纪:2. 冻风时作 作:3. 局促一室之内 局促:4. 波色乍明,鳞浪层层 乍:5. 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乍:6. 柔梢披风 披:7. 毛羽鳞鬣之间 鳞:
鬣:8. 夫能不以游堕事 堕:9. 麦田浅鬣寸许 鬣:10.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泉:
罍:11. 而此地适与余近 适:12.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鸽。13.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14.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15.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16. 风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17. 这篇游记通过对满井早春二月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置身于大自然时舒畅欣喜的心情,也流露出对官场沉闷生活的厌倦。与朱元思书一
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
窥谷忘反:二
古今异义①许:古义表示约数,一百许里;今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筹划,治理,经纶世务者;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三
一词多义①绝:独一无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停,断,猿则百叫无绝。 ②上:向上,负势竞上;上面,横柯上蔽。 直:一直,直视无碍;笔直,争高直指。 ③百:数词,十的十倍,一百许里;数词,多,猿则百叫无绝。④轩:高,互相轩邈。开轩面场圃,窗或门。中轩敞者为舱,高。⑤者:经纶世务者,,,,,的人。中轩敞者为舱,,,,,的部分。⑥见: 千丈见底,看见。才美不外见, 通现, 表现.四
词语活用: ①负势竞上:上,名词作动词,向上生长。 ②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高处和远处。 ③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 ④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⑤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奔跑的马。⑥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⑦望峰息心:“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息,平息。五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①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② 急湍甚箭。③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省略主语“高山”)。对偶句: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对偶句、比喻句: 急流甚箭,猛浪若奔。重点句子翻译: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译: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③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④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五柳先生传一
重要字词A 字音:辄
觞B 词语:会意:
。 造饮辄尽:
。 其在必醉:
;期, 。 不求甚解:二
古今异义 ①造:
,造饮辄尽;
。 ②赞:③字:④会意:⑤旧:
一词多义: ①以:
词语活用: ①亦不详其姓字:详,
②亲旧知其如此:亲旧,③以乐其志:五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省略句: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译:
)因以为号焉。(译:
好读书,不求甚解。(译文:
)倒装句: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译: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判断句式: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表判断。译:
)重点句子翻译: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译: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译:③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译:马 说一
重点字词A 字音:祉[
通假字①才美不外见: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③其真无马耶:
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⑤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三
一词多义 ①之:助词,的,虽有千里之能;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代词,它,代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不译,补充音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的,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②食:吃,食不饱;通“饲”,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顿,一食或尽粟一石。吃,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③策:名词,鞭子,执策而临之;动词,鞭打,策之不以其道。 ④以:用,不以千里称也;按照,策之不以其道。凭,靠,孔夫子何以谓之文也。用,能以径寸之木。⑤能:能够,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力,虽有千里之能。 ⑥其:代词,它的,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反问语气,难道,其真无马耶;其实,其真不知马也!代词,它,安求其能千里也。⑦乎:介词,于,出乎其性;语气词,勉乎哉。⑧而:连词,表示转折,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⑨或:以为死(有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⑩尽: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竭尽)四
词语活用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尽,③策之不以其道:策
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⑤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五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倒装句:①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译:
) ②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译:③尽粟一石
(定语后置,译:
)省略句:④策之不以其道(译:
)⑤执策而临之(省略主语,译:
)⑥安求其能千里也?(反问句,译:
)⑦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设问句,译:
)重点句子翻译: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句) 译:送东阳马生序一
重点字词A 字音:叱咄[
通假字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同舍生皆被绮绣:三
古今异义: ①走:跑,录毕,走送了;今表行走。 ②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③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④趋:奔,快走,尝趋白里外从乡之迭达;表趋向,执经叩问。⑤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是:古义:这,此。今常用作判断词,因此。⑥主人日再食
再:古义:两次。今常用义为:又一次。四
一词多义: ①以:用,以衾拥覆;连词,因为,以中有足乐者;相当于“而”,俯身倾耳以请;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家贫,无致书以观。②书:书籍,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信,与朱元思书。 ③从:向,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跟从,当余之从师也。 ④其:他,俟其欣悦;他的,门人弟子填其室。 ⑤至:周到。礼愈至;到,到底,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⑥若:好像,烨然若神人;如,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⑦患:动词,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名词,忧患,无冻馁之患矣。 ⑧故:连词,所以,故余虽愚;故人具鸡黍,老朋友;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当初;温故而知新,旧知识。⑨道:名词,学说,益慕圣贤之道;动词,说,不足为外人道也;方法,策之不以其道。五
词语活用: ①腰白玉之环:腰,
②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③手自笔录:
④县官日癝稍之供:⑤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⑥余立侍左右:⑦是可谓善学者矣
。 ⑧录毕,六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判断句: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省略句: ①先达德隆望尊,(先达)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余)援疑质理,(余)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余)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余)则又请焉。 译:省略主语 :①(余)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之)游。
译:省略介词:
寓(于)逆旅主人。
译:倒装句: ①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译:
)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译: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其劳。译:翻译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小石潭记一
重点字词A 字音:清冽〔
〕乎 悄怆幽邃〔
〕(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气息;悄怆,忧伤的样子。)二
通假字 下见小潭(
文中句意为:
一词多义: ①可: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②从: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③清: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冷清,以其境过清。 ④差:长短不一,参差披拂;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⑤以:因为,以其境过清;表示前一行为是后一行为的的方法或手段,“一”前面的成分是后面动词的状语,可以不译,近岸卷石底以出。 ⑥乐:以,,为乐,心乐之;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见:动词,通“现”,出现,下见小潭;动词,明灭可见。四
古今异义: ①小生:古义青年,后生,崔氏二小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②去:离开,乃记之而去;今常用义为“往”。五
词语活用: ①西,向西,名词作状语。例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乐:a.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例句:心乐之;b.形容词作动词,嬉乐,逗乐,例句:似与游着相乐。 ③下,a.名词作状语,向下。例句:日光下澈;b.名词作状语,在下面,例句:下见小潭。 ④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例句:斗折蛇行。 ⑤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例句:斗折蛇行。 ⑥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例句:其岸势犬牙差互。 ⑦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例句:凄神寒骨。 ⑧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例句:凄神寒骨。 ⑨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例句:皆若空游无所依。 ⑩近:形容词作动词,表示靠近,接近。
澈:形容词作动词,直射,例句:日光下澈。六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倒装句:全石以为底。(应为“以全石为底”。译:
)省略句:①(余)以其境过清。(译:
) ②日光下澈(潭水)。 译:③(溪泉)斗折蛇行。
④ 坐(于)潭上。
译:重点句子翻译: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译:④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④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岳阳楼记一
重点字词A 字音:浩浩汤汤〔
通假字“具”通“俱”,全,皆。
“属”通“嘱”,嘱咐。三
古今异义: ①微斯人
今义细小。 ②气象万千
气象:景象
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③增其旧制
今:制度④前人之述备矣
今:准备⑤至若春和景明
今:景物四
一词多义: ①以: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观:看,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一:一,一碧万顷;全,长烟一空。 ④开:放晴,连月不开;打开,开我东阁门;开设,设置,旁开小窗,左右各四。⑤则: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极:南极潇湘,尽,引申为直通;尽,此乐何极。 ⑦或:有时候,而或长烟一空;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⑧空:天空,浊浪排空;消散,长烟一空。 ⑨通:顺利,政通人和;通向,北通巫峡。 ⑩和:和乐,政通人和;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夫:那,予观夫巴陵胜状;若夫淫雨霏霏,那;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鼾声起;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感叹词。去:离开,去国还乡;逃离,逃跑,委而去之。 为:行为,活动,或异二者之为;做,为,全石以为底。五
词语活用: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作状语,
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本课成语: 气象万千:形容心旷神怡:
政通人和:六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判断句: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译:
。 倒装句: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译:
) ②多会于此(译:
)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
) ④吾谁与归?(译:
)省略句:①(其)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其”即洞庭湖。 译:②(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译:重点句子翻译:①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③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27
醉翁亭记一
重点字词A 字音:琅琊〔
〕筹交错 阴翳〔
古今异义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今义:②苍颜白发
今义:③鸣声上下
今义:④负者歌于途
今义:⑤晦明变化者
今义:⑥野芳发而幽香
今义:⑦佳木秀而繁阴
今义:⑧山间之四时也
今义:⑨射者中,弈者胜
今义:⑩非丝非竹
词类活用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名之者谁?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四
一词多义①而:表顺接的连词,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并列的连词,泉香而酒冽;表递进的连词,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转折的连词,可是,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表时间的连词,不久,已而夕阳在山;表修饰的连词,朝而往,暮而归。②绝:停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到极点,以为绝妙;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③也:与“者”连用,表示判断语气,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语气助词,在乎山水之间也。④之:助词,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代词,名之者谁? ⑤临: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到,临溪而鱼。⑥乐:山水之乐:乐趣; 禽鸟乐也:欢乐. ⑦秀:秀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繁荣滋长,佳木秀而繁阴。 ⑧意: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⑨名:名词,名字,卷卷有爷名;动词,给,,,,命名,名之者谁?⑩归:聚拢,云归而岩穴暝;回家,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穷:乐亦无穷也,尽;欲穷其林,走完。五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倒装句: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
)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
判断句: ①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译:
)②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译:
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 (译:
) 省略句: ①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
)重点句子翻译:①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译: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④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译:
满井游记一
重点字词A 字音:廿〔
〕事B 词语: 稍和:略为暖和。 于时:在这时。未始无春:未尝没有春天。 堕事:耽误公事。二
古今异义: 披风:古为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柔梢披风;今作为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三
一词多义: ①时:时常,冻风时作;时候,春和景明之时。 ②为:表被动,被,山峦为晴雪所洗;是,人为刀,我为鱼肉。 ③得:能够,欲出不得;得意,悠然自得。 ④之:助词,的,脱笼之鹄;舒缓语气,不译,如倩女之靧面;以,郊田之外。 ⑤乍:初,开始,波色乍明;突然,忽然,冷光乍出于匣也。 ⑥鳞:像鱼鳞,鳞浪层层;代鱼,呷浪之鳞;鱼鳞,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⑦偕:一起,宠辱偕忘;和,与,偕数友出东直。⑧然:晶晶然如镜之新开:,,,,的样子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然而。⑨而: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可以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可是。四
词类活用: ①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用泉水。茗,名词作动词,煮茶。 ②鳞浪层层:鳞,③罍而歌者:罍,⑤ 红装而蹇者:红装,
蹇,⑤作则飞沙走砾:飞,五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倒装句: ①冷光乍出于匣也。 (译:
)②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译:
)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
)省略句: ①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译:② 柔梢披风。
译:判断句: ①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译:翻译: ①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我②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译:阅读详情:
范文七:初二文言文练习一、第21课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翻译下列加点词语。 缘.溪行
______________
芳草鲜美..
______________
仿佛..若有光
______________ 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__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
阡陌交通..
______________ 具.答之
______________
便要.还家
______________
咸.来问讯
______________ 便扶.向路
______________
寻向.所志
______________
欣然规.往
______________ 寻.病终
______________
后遂无问津..者
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3.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社会理想?5.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 6.开头写渔人发现桃花林,有何作用?7.用你自己的语言概括桃花源中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三段中,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为何“乃大惊”?这说明了什么?9.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0.“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的是谁?“叹惋”的是什么?11.最后两段话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2.根据提示用原文语句填空。(1)突出桃林之“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13.“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两个“乃”字包含着怎样的意味?14.桃花源内“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表现了什么?15.结合本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16.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外界朝代的更替及带给人们的战争灾难)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17.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什么?18.根据文意,写出下面出自本文的成语的意思。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落英缤纷: 无人问津:19.说说桃花源给你留下的印象。20.试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理想中的社会是怎样的?21.本文作者__________,又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__________诗派代表人物。二、第22课
《短文两篇》(一)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翻译下列加点词语。 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
谈笑有鸿儒..
________________
可以调素.琴
________________ 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 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铭,用于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文字,一般都是用_______的。4.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贞操和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5.作者的“陋室不陋”具体体现在哪三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 (1) (2) (3)6.将本文中心句用横线画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17.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什么?18.根据文意,写出下面出自本文的成语的意思。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落英缤纷: 无人问津:19.说说桃花源给你留下的印象。20.试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理想中的社会是怎样的?21.本文作者__________,又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__________诗派代表人物。二、第22课
《短文两篇》(一)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翻译下列加点词语。 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
谈笑有鸿儒..
________________
可以调素.琴
________________ 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 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铭,用于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文字,一般都是用_______的。4.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贞操和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5.作者的“陋室不陋”具体体现在哪三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 (1) (2) (3)6.将本文中心句用横线画出。 7.开头作者运用________的写作手法,引起下文。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此处作者连举三位古人,证明“陋室不陋”,再次运用________的写作手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个作用,以古贤自喻,突出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说说龙、仙在本文中的比喻义。10.生活中,你有否发现类似“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事情?试举一例。11.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示?(二)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翻译下列加点词语。 可爱者甚蕃.
______________
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____
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 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亭亭..净植.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
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哲学家。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本文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表达方式,文章开头先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突出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直接赞美___________,__________贯穿全文,意在_________。6.本文对莲花的描写分为直接描绘和间接描绘。直接描绘主要描绘了莲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间接描绘主要是通过菊花的_________和牡丹的_________(本空及前空均选填“正衬”“反衬”)来衬托出莲花的形象。 7.作者写“莲之爱”,有何用意?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详情:
范文八:初二文言文一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②③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④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选自《宋史寇准传》【注释】:①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②严:敬重。③具待:具,备办;待,接待。④《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练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闻准入相
)(2)咏适自成都罢还 (
) ..(3)准莫谕其意
) .2、翻译句子:此张公谓我矣。3、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具有哪些品质?名二子说
苏洵轮、辐、盖、轸①。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②,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③,而患亦不及辙④。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注释:①辐:辐条,车轮。内周的短棍,用以支撑车轮。盖:车上用以遮日、遮雨的伞状物。轸(zhen):车厢底四周的横木。②天下之车莫不由辙: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车辙走的。由,顺从。辙,车轮压的迹道。③车仆马毙:(一旦)车翻了,马死了。仆,倒,这里指翻。④而患亦不及辙:车辙却也受不到灾祸。意思是车会摔坏,马会死,唯有车辙安然无恙。一、解释加点的词1.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
2.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3.天下之车莫不由辙(
4.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
) .5.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 .二、翻译1.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2.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3.辙乎!吾知免矣。三、作者苏洵,北宋散文家。有二子,长子名苏轼,次子名苏辙,与其子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是个大文人,却偏偏以此二字名其二子,根据文意;轼,是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辙,是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详情:
范文九:初二课外文言文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__13、翻译划横线的语句。(2分14、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__。(4分)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孔子犹江海
2.赐不能识也二、翻译下列句子。1.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2.赐则奚足以识之?(1)(
)2、翻译句子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楚国令尹孙叔敖位高权重,可面对一普通“老父”却是先“正衣冠”后“再拜”,由此可见他是怎样一个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 2.术未尽也(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2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B.千百年来,这里的渔民与珊瑚礁友好相处,相安无事。(相安无事:彼此相处没有冲突。)C.米妮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扇玻璃上的美丽景象,连要干的活都忘了。(津津有味:特别有滋味,形容味道好。)D.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以讹传讹:把本来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穿越错。)3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发展学校办学特色和提倡创新教育都不应该为了作秀,而应扎扎实实地进行素质教育。B.专家认为食盐补碘是必要的,但也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无碘盐的供应。C.“低碳”生活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并逐步成为生活新时尚。D.经过工程队妙笔生花的整饰,广州老城区的许多破旧房屋面貌一新,确实令人赏心悦目。31. 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今年以来,我国发生了多起校园安全事件,因此,校园安全必须警钟长鸣。B、"珍借生命,爱护生命"与我们息息相关。C、在"辉煌共和国"读书活动中,我市涌现了35 个先进集体和500 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以高屋建瓴之势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警钟长鸣:长期保持警惕。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高屋建瓴: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十堰2010年3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当的一项是(
)(2分)A.《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B.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级很是孤立,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很自负的人。C.如果我们的学习负担太重,学习的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D.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适得其反: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解析:抑扬顿挫只用于声音的高低;妄自菲薄只用于本人;夸夸其谈是贬义词。自贡2010年33.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捐前嫌:共同抛弃过去的嫌怨。B.不一而足:不是一种,而是很多。C.比比皆是:比一比到处都是。D.钻牛角尖:比喻费力钻研无法解决、得不到结果的问题。阅读详情:
范文十:初二上文言文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三峡北魏·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曰:“何陋之有?”爱莲说北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阅读详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峡古诗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