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学中的中间福州灰度摄影工作室是什么意思

摄影中18%灰度的知识和灰卡的制作
前几天,孩子把我用了几年的柯达18%灰卡给丢了,为了方便摄影,没有办法,只好从淘宝上又买了套。钱能使人进步~~怎么才能在PHOTOSHOP中定义比较严格的18%灰色图,方便我们摄影中测光或定义相机的暴光参数呢?利用3天查找了网上资料和摄影书籍,让我们来探讨下有关18%灰卡的制作吧~~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18%标准灰板的概念和定义。网上很多朋友给出了错误的理论和说明,误导了广大摄影爱好者。
在RGB模式的黑白影象定义上,所有图象软件都将RGB=1:1:1的由白到黑的均匀线性过度用数学方式定义为0-255;而灰度模式则用0-100%的百分比来定义。我们知道,世间万物的色彩是靠物质对光线的反射来呈现的,人类在对光线的亮度测试研究中发现,无色的白雪反光率为98%左右,碳黑是2%左右,测得它们之间中点的反光率约为12.5%,故被称为“中灰”。而“标准灰板”即是反光率12.5%左右的中间灰;通过实验人们得知,物质18%的反光率与白种或黄种人的外露皮肤的脸与手背十分相近,故摄影师有用手背或面部为测光标准的惯例和实践。“反光率”就是物体在光线照射下所反射光的效率,18%的灰是确定在光线照射在黑色与白色物体上后用测光仪器所测得它们反光率满刻度读数的中间那个点上的18%,也就是说这个18%是仪器读数的非线性变化值,而不是Photoshop
或其它什么图形软件的RGB=1:1:1线性变化的18%灰度的参数。事实上Photoshop和ACDSee等图形软件的主程序界面的底灰,即R:G:B=128(或R:G:B=127),Web色号为#808080或#7F7F7F的灰色正是大家要得到的反射率为18%这个标准灰!
1、打开PS,在“拾色器”中把RGB均设置为127。
2、为以后应用方便,可以把设置好的18%灰色添加到“色板”中去,并设置“色板名称”。
3、使用时可以点击PS右侧的“色板”窗口,可以看到在各色色板最后出现我们先前设置的“18%灰色”。
4、在PS中设置“新文件”,尺寸大小根据您要打印输出尺寸(注意:和你的打印机是不是打印的非常标准,喷头,墨水及输出纸张都有关系的。一般彩色喷墨打印机不好严格掌控色彩,推荐用原厂耗材的激光打印机,但也可能有细微误差。但在摄影中,所测曝光不超过严格定义上的标准测光的1/3即为正常。)输出。
这样以后就可以随身带上几张自己制作的18%灰卡进行摄影创作了,即使损坏或丢失,也好重新制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主题:18%中间灰的定义?
泡网分: 53.573
帖子: 4475
注册: 2003年04月
18%灰或中间灰是测光的标准参照,最近比较关心这个问题,发现大量摄影教材、包括大名鼎鼎的《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并没有把这个问题彻底讲清楚,当然,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使用灰板、如何使用灰板,一般都能讲清楚、估计屋脊上大多数DX也都知道,但是,为什么中间灰是18%灰呢?
18%是反射率,这个没问题——
1 纽摄的说法
科学家计算出“普通”场景中的光线“平均”为灰色级谱上中间影调的反射率——该影调位于纯白和纯黑的中点,即为灰色级谱上的中间影调。于是,通过简单的推理就可以得出中间影调应该反射投射到其上的50%的光线。测量表明,它实际上只反射了18%的光线(至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我们还是留给科学家去解决吧)。在黑白级谱中,比如在这张灰色级谱中,这种影调就被称为“18%灰色”。
2&&摆渡到的其他说法
18%这个值是哪里来的,的确无法考证。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一些技术文献认为,地球大地的平均反射率是18%,而一般物体的反射率也是18%。
反射率为18%的灰成为中性灰(medium grey),它的确是一个反射率几何中间点(此处的几何是几何级数的那个几何)。
白色物体的反射率大约是70%,而黑色物体的反射率大约是4%(纯白和纯黑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为何它们的中间点不是大约33%呢?因为此时我们大约可以认为70%反射率的物体的亮度(Lightness)大约是反射率为33%的物体的亮度的1倍,但是33%反射率的物体的亮度是4%反射率的物体的亮度的8倍。由此可见33%这个算数中间点不是科学的中值(平均反射率)。
现在我们考虑18%的情况,此时我们大约可以认为70%反射率的物体的亮度大约是反射率为18%的物体的亮度的4倍(二档,2 stops),而18%反射率的物体的亮度是4%反射率的物体的亮度的4倍。这就正好是一个中间点,一个几何中间点。摄影上的光圈值和快门值,所形成的曝光值(EV),不都是按几何级数变化的么。
70%、18%和4%之间还有中间值,确切地说,他们是:72%(白)、36%(浅灰)、18%(中间灰)、9%(浅黑色)和4.5%(黑)。
3&&某专家的说法
一次晚宴上碰到一位老光学专家,他的逻辑与上面差不多,但数据有所不同。他的数据,认为纯白可超过90%的反射率,于是反射率序列变为:96%(白)、48%(亮灰)、24%(浅灰)、12%(中间灰)、6%(深灰色)、3%(浅黑色)和1.5%(黑)。
根据我的体会,这个序列似乎更接近真实。然而,按这种算法,中间灰是12%,摄影为什么采用18%呢?老头子说,摄影产生于西方、起初主要用于肖像摄影,肖像摄影上以人的皮肤为主要表现对象,于是白人的皮肤成为测光的依据,而白人皮肤的反射率大致为18%,因此18%就成为测光基准。
而在我们几乎妇孺皆知的摄影常识中,则是说黄种人的皮肤和中间灰大体相当,经常有摄影大师指示我们把手背代替灰板用来测光。为了验证,我特意找来一块柯达标准灰板,拿在手里拍摄下来,结果符合我们的直观感受:灰板比我们黄种人的皮肤还深,更何况白人。如图所示。
这说明,如果以灰板为标准测光来拍摄人像,会使我们的皮肤比中间灰变浅一些,白人的皮肤当然更浅,符合人们的视觉感受。也就是说,一般在拍摄人像的时候对人脸进行点测光是很不精确的,尤其拍MM,用这种方法很容易把她拍成黄脸婆。
5&&眼睛的可靠性
眼睛是很不可靠的,比如同样灰度的一张脸,如果是黑背景,我们会觉得它很白,如果是白背景,我们会觉得它很黑。这就是说,对于漂亮的人像照片,脸的灰度可以是不同的,符合一般的视觉感受最为重要,这时候眼睛是可靠的。因此,我们拍MM的时候,对脸部点测光,如果是深色背景,直接拍摄即可;如果是浅色背景,可以根据背景情况增加一定的曝光。在一般场合用灰板测光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调整。
因此,有人说,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其目标不在于精确曝光,而在于对最终影像亮度与层次的预见,实现自己所追求的影调。
问题是,18%灰到底是什么?灰卡到底有什么用?
作者相关热贴: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12442&&回帖:42 &&
泡网分: 4.282
注册: 2010年11月
本帖由 iPad Mini2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152
注册: 2015年10月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1.271
帖子: 3260
注册: 2003年03月
还在讨论这个问题么??
泡网分: 0.231
注册: 2013年08月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54.479
帖子: 3205
注册: 2001年11月
sinusoids 发表于
老头子兄,我经过这几日的苦思加实践,觉得是不是可以下这么一个结论,就是——“白就是白”?
阳光下的白是白,阴影下的白也是白,一张白纸一半阳光下、一半阴影下,都是白,虽然在对阴影下那一半白纸+2ev曝光后,照片跟实际观看的心理感受差别非常大,但仍是“正确”的曝光,如果试图用照片还原当时的心里感受并呈现给他人,那就应该“有技巧”的曝光,而不一定是“正确”的曝光?
兄,是不是这么个情况?
预祝兄新春快乐!我比较笨,尽力理解你的想法,应该是你说那个意思:同样光照情况下的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环境中会给人不同的亮度感受。
对于不想多碰理论的,我建议技术要求是:前期就将结果控制成最接近自己现场希望的感受。
顺便提一下我了解的理论:
色彩的形成三要素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入射光、反射物、人的感知。
对于技术愤青可能只会咬死“入射光”这个要素;
对于艺术愤青可能只会咬死“人的感知”这个要素。
我想孤立偏颇于其中一两个要素是不科学的。既要深入了解18%灰(如21~22楼),又要知道掌握18%灰曝光离结果还很远很远——摄影是实践的艺术。希望后边的讨论能成为《18%中间灰的定义》这技术贴的有益的补充。
与喜欢钻牛角尖的无忌朋友交流,纯属个见,互相碰撞和互相提点个自的思考。共勉,并祝兄弟新春快乐! 本帖最后由 PC老头子 于
16:41 编辑
泡网分: 24.381
帖子: 2224
注册: 2005年04月
PC老头子 发表于
我假设你说的意思是在追问:在均一照度下,按照度的18%曝光,是不是还原一致?
这问题正符合此贴开贴的目的,但我明确意见是:实际根本不是你想像的那么单纯,搞明白18%反射率离照片“一致”还遥远得很呢!我举我那些实验两处样片来分析:
这张照片中的白纸还原得如何?以我俗人的眼光,感觉与现场比较一致,这里的白纸没理由那么发亮。
你可以推算得出来:按入射光照度18%来曝光白纸应该在
@1/8&(如图测光表)+1.3EV
=ISO200@F2.8@1/3&
=ISO@(1/3*16)&
=ISO@1/50&
=ISO@1/20&(照片所用用的曝光值)-1.3EV
如果我计算不过关,请指点斧正。关键自己动动手即可。
用PS检查,此照片中白纸明度L=63%
同一张白纸在这张照片中还原得如何?只看右侧的没打闪光灯的,以我俗人的眼光,右上样 ...老头子兄,我经过这几日的苦思加实践,觉得是不是可以下这么一个结论,就是——“白就是白”?
阳光下的白是白,阴影下的白也是白,一张白纸一半阳光下、一半阴影下,都是白,虽然在对阴影下那一半白纸+2ev曝光后,照片跟实际观看的心理感受差别非常大,但仍是“正确”的曝光,如果试图用照片还原当时的心里感受并呈现给他人,那就应该“有技巧”的曝光,而不一定是“正确”的曝光?
兄,是不是这么个情况?
预祝兄新春快乐!
泡网分: 24.381
帖子: 2224
注册: 2005年04月
原文由 PC老头子 在
11:19 发表
我假设你说的意思是在追问:在均一照度下,按照度的18%曝光,是不是还原一致?
这问题正符合此贴开贴的目的,但我明确意见是:实际根本不...先谢过老头子兄,您真是位好老师!回去电脑上好好理解您的讲解!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泡网分: 54.479
帖子: 3205
注册: 2001年11月
我假设你说的意思是在追问:在均一照度下,按照度的18%曝光,是不是还原一致?
这问题正符合此贴开贴的目的,但我明确意见是:实际根本不是你想像的那么单纯,搞明白18%反射率离照片“一致”还遥远得很呢!我举我那些实验两处样片来分析:
这张照片中的白纸还原得如何?以我俗人的眼光,感觉与现场比较一致,这里的白纸没理由那么发亮。
你可以推算得出来:按入射光照度18%来曝光白纸应该在
@1/8&(如图测光表)+1.3EV
=ISO200@F2.8@1/3&
=ISO@(1/3*16)&
=ISO@1/50&
=ISO@1/20&(照片所用用的曝光值)-1.3EV
如果我计算不过关,请指点斧正。关键自己动动手即可。
用PS检查,此照片中白纸明度L=63%
同一张白纸在这张照片中还原得如何?只看右侧的没打闪光灯的,以我俗人的眼光,右上样片的感觉与现场一致。
而且它也是按入射光照度18%来曝光的。
用PS检查,此照片中白纸明度L=90%
于是问题来了:同样现场情况下L=63%和L=90%的照片为什么两都大概合理?其实不是我有毛病,是因为人就算在同一现场在关注不同画面时心理感受都会发生变化——故基础较差的色友请不要再妄想还原一致的问题,有兴趣至少先请搞定纯物理的学问! 本帖最后由 PC老头子 于
11:25 编辑
泡网分: 54.479
帖子: 3205
注册: 2001年11月
sinusoids 发表于
再问个问题,看这次能不能问到点儿上:
我有一台照相机,有一台电脑显示器,这俩已经定死了,我还有一张灰卡和一个点测表,还有三个手电筒,我在小黑屋里搞实验,当我用1个手电筒照灰卡时,用测光表测出此时亮度是64cd/m^2,不做补偿拍下一张照片;接着用2个手电筒照灰卡,用测光表测出此时亮度是130cd/m^2,不做补偿拍下一张照片;接着用3个手电筒照灰卡,用测光表测出此时亮度是260cd/m^2,不做补偿拍下一张照片。拍好之后三张照片放到电脑上看,第1张照片比我实际看到的实物要暗,第2张实际与照片一致,第3张照片比实际亮。是不是可以得到这种结论,就是只要我的相机不变,显示器不变,那么当我拿个测光表满大街溜达时,只要测到亮度是130cd/m^2的物体,不做补偿拍下照片,回去用显示器看,照片总是和实物是一致的,不管拍的是啥东东?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对色度学、数码体系、色彩管理这些纯物理的科学的原理还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请不要再考虑还原“一致”,因为一致还会牵出一个更大的学问色彩心理学。
如前所述:3张照片你会拍出一样的明度,在同一个显示器上显示一样。
比我实际看到的实物如何?
不涉及色彩心理,单纯地说,比我实际看到的实物全部一样;
涉及色彩心理,“在小黑屋里”,比我实际看到的实物全部都要暗。
后面的推论就更离谱了:无解。建议不想看理论,要自己动动手呀!
泡网分: 24.381
帖子: 2224
注册: 2005年04月
再问个问题,看这次能不能问到点儿上:
我有一台照相机,有一台电脑显示器,这俩已经定死了,我还有一张灰卡和一个点测表,还有三个手电筒,我在小黑屋里搞实验,当我用1个手电筒照灰卡时,用测光表测出此时亮度是64cd/m^2,不做补偿拍下一张照片;接着用2个手电筒照灰卡,用测光表测出此时亮度是130cd/m^2,不做补偿拍下一张照片;接着用3个手电筒照灰卡,用测光表测出此时亮度是260cd/m^2,不做补偿拍下一张照片。拍好之后三张照片放到电脑上看,第1张照片比我实际看到的实物要暗,第2张实际与照片一致,第3张照片比实际亮。是不是可以得到这种结论,就是只要我的相机不变,显示器不变,那么当我拿个测光表满大街溜达时,只要测到亮度是130cd/m^2的物体,不做补偿拍下照片,回去用显示器看,照片总是和实物是一致的,不管拍的是啥东东?
泡网分: 24.381
帖子: 2224
注册: 2005年04月
PC老头子 发表于
好象我没曲解你的问题。请仔细看看我之前的三个重点:
“1、 测光表测的是照度,烛光是亮度单位。两者没有任何关系。”。你说的“世光的758cine就可以做照度计(入射式)和亮度计(反射式)使用”,测量亮度就“2、反射式点测不作补偿,数码相机拍出的影调是128值。”提前明确回答了“有没有什么物体在某种光照条件下直接就是处于V区的”——就这么做,没有问题。
我补充“3、由于拍结果的是明度(百分率),跟现场的照度(lux),又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不可能一致!”。其中的“不能”提前把你再问的问题回答了“此时测出的物理量就是绝对的亮度……什么亮度值是不做补偿时实际与照片是一致的?”——风马牛不相及的东东。
“绝对的亮度……什么亮度值”是现场亮度cd/m^2,是绝对值。“照片是一致”照片是什么,是明度是个百分比,是相对的值。没有“一致”、“还原”之说。
我用你的贴出的图表,把我第3点详细对实例从绝对亮度-EV-光圈快门-照片的值-显示绝对亮度,瞎推看看。假设表没有问题(表中的小数位区我不懂,知道的就指点一下):
我刚用反射式乱点测了一下某物(其实是我显示器某一小部分),得绝对EV=10,它是该物像的绝对亮度之18%,查表得130cd/m^2。
绝对EV=10对应ISO= ...我快疯了,让我再想想
泡网分: 54.479
帖子: 3205
注册: 2001年11月
sinusoids 发表于
换一个问法,就是实际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没有什么物体在某种光照条件下直接就是处于V区的,以及此时测光表测出的亮度值是多少(绝对亮度值)?
世光的758cine就可以做照度计(入射式)和亮度计(反射式)使用,我的理解是此时测出的物理量就是绝对的亮度,我就是想知道,什么亮度值是不做补偿时实际与照片是一致的?
入手一台测光表有点心疼呀,贼贵!
好象我没曲解你的问题。请仔细看看我之前的三个重点:
“1、 测光表测的是照度,烛光是亮度单位。两者没有任何关系。”。你说的“世光的758cine就可以做照度计(入射式)和亮度计(反射式)使用”,测量亮度就“2、反射式点测不作补偿,数码相机拍出的影调是128值。”提前明确回答了“有没有什么物体在某种光照条件下直接就是处于V区的”——就这么做,没有问题。
我补充“3、由于拍结果的是明度(百分率),跟现场的照度(lux),又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不可能一致!”。其中的“不能”提前把你再问的问题回答了“此时测出的物理量就是绝对的亮度……什么亮度值是不做补偿时实际与照片是一致的?”——风马牛不相及的东东。
“绝对的亮度……什么亮度值”是现场亮度cd/m^2,是绝对值。“照片是一致”照片是什么,是明度是个百分比,是相对的值。没有“一致”、“还原”之说。
我用你的贴出的图表,把我第3点详细对实例从绝对亮度-EV-光圈快门-照片的值-显示绝对亮度,瞎推看看。假设表没有问题(表中的小数位区我不懂,知道的就指点一下):
我刚用反射式乱点测了一下某物(其实是我显示器某一小部分),得绝对EV=10,它是该物像的绝对亮度之18%,查表得130cd/m^2。
绝对EV=10对应ISO=100、光圈=F8、快门=1/15&,若相机用这个设定,该物照片就会得到是50%明度,是128值。看到了没有,照片是128值,或L=50%,跟130cd/m^2没有任何关系。
假如我改为:快门=1/4&(可能你会说这是绝对EV=8,查表得32cd/m^2绝对亮度,或你会说我加了Δ+2EV,请无视它们),这时该物照片就会得到是95%明度,是240值。看到了没有,照片是240值,或L=95%,跟130cd/m^2或是32cd/m^2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我一开始就知道你困惑的问题:那么拍成的这张照片绝对亮度是多少?显示的绝对亮度得看的显示器最大亮度某某cd/m^2,的95%。具体多少,总之我的显示器跟你的亮度差异可大了——各不相同,在工业体系里对观看的绝对亮度并无要求。我理解其原因是在21楼的第1点。
你如果能理解我第3点,看我最近实验的一些样片:由于都是实打实的实验片,你先看我的操作过程,然后用理论去推导。如果你能推出样片的画面的数值,就说明理论你已经掌握了;如果推不出来样片画面的数值,那么说明理论可能哪一块没理解透彻。 本帖最后由 PC老头子 于
15:49 编辑
泡网分: 24.381
帖子: 2224
注册: 2005年04月
PC老头子 发表于
感觉你好像看过理论。但很难理解你的问题。我尝试理解一下。
# 测光表测的是照度,烛光是亮度单位。两者没有任何关系。
# 反射式点测不作补偿,数码相机拍出的影调是128值。
# 由于拍结果的是明度(百分率),跟现场的照度(lux),又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不可能一致!换一个问法,就是实际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没有什么物体在某种光照条件下直接就是处于V区的,以及此时测光表测出的亮度值是多少(绝对亮度值)?
世光的758cine就可以做照度计(入射式)和亮度计(反射式)使用,我的理解是此时测出的物理量就是绝对的亮度,我就是想知道,什么亮度值是不做补偿时实际与照片是一致的?
入手一台测光表有点心疼呀,贼贵!
泡网分: 54.479
帖子: 3205
注册: 2001年11月
sinusoids 发表于
长文拜读中,先问个简单直接的问题,测光表测出多少“烛光”时,相机不做补偿拍下的与实物一致?感觉你好像看过理论。但很难理解你的问题。我尝试理解一下。
# 测光表测的是照度,烛光是亮度单位。两者没有任何关系。
# 反射式点测不作补偿,数码相机拍出的影调是128值。
# 由于拍结果的是明度(百分率),跟现场的照度(lux),又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不可能一致! 本帖最后由 PC老头子 于
17:46 编辑
泡网分: 24.381
帖子: 2224
注册: 2005年04月
PC老头子 发表于
个人认同第一句话,如果你已经有准备“无比了解”,可以看看我有个经验总结就是定量(注意并非定性)地分区曝光。
个人不认同第二句话:从操作看,用灰卡曝光和用分区曝光是两种曝光手段,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1、目前摄影书讲解的曝光方法都是18%反射率的灰卡曝光,据此演申出“阳光十六”、“雪白加黑煤减”等等……本质是针对入射光来曝光。
2、而分区曝光,其实“白加黑减”方法差异很大,这时雪白想加就加不想加就不加,想加多少就加多少……本质是针对相机感光程度来曝光。
3、又另外:摄影书上最常见的“对绿色点测”、“对头顶蓝天点测”作曝光标杆,既不属于灰卡曝光,也不属于分区曝光。很扯吧?
总之摄影书曝光大多写得一踏糊途,若真的深究就发现似是而非,如主贴引用网上叙述混乱不堪。这不完全是色友的问题,实是摄影书作者自己也搞不清楚。作为色友,最好的方法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如我那总结均回避理论,全是结合实验来的。包括这贴,我都是想到对应的实验才跟贴,任何观点都要接受大家的检查和深究。长文拜读中,先问个简单直接的问题,测光表测出多少“烛光”时,相机不做补偿拍下的与实物一致?
泡网分: 54.479
帖子: 3205
注册: 2001年11月
sinusoids 发表于
是不是只能依靠经验,多拍,无比了解自己的相机、显示器、打印机等等?
亚当斯书中列出的表格对V区的说明如下“北部天空影调较浅,皮肤影调较深,石块呈灰色,木头影调正常”,都是一般性描述,很难建立起准确的概念,只能自己慢慢积累...个人认同第一句话,如果你已经有准备“无比了解”,可以看看我有个经验总结就是定量(注意并非定性)地分区曝光。
个人不认同第二句话:从操作看,用灰卡曝光和用分区曝光是两种曝光手段,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1、目前摄影书讲解的曝光方法都是18%反射率的灰卡曝光,据此演申出“阳光十六”、“雪白加黑煤减”等等……本质是针对入射光来曝光。
2、而分区曝光,其实“白加黑减”方法差异很大,这时雪白想加就加不想加就不加,想加多少就加多少……本质是针对相机感光程度来曝光。
3、又另外:摄影书上最常见的“对绿色点测”、“对头顶蓝天点测”作曝光标杆,既不属于灰卡曝光,也不属于分区曝光。很扯吧?
总之摄影书曝光大多写得一踏糊途,若真的深究就发现似是而非,如主贴引用网上叙述混乱不堪。这不完全是色友的问题,实是摄影书作者自己也搞不清楚。作为色友,最好的方法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如我那总结均回避理论,全是结合实验来的。包括这贴,我都是想到对应的实验才跟贴,任何观点都要接受大家的检查和深究。 本帖最后由 PC老头子 于
09:49 编辑
泡网分: 24.381
帖子: 2224
注册: 2005年04月
PC老头子 发表于
你说中了一个实战的问题:很多时候是不能用灰卡拍的。
我知道理论限制很多:在均一的照度下、正常反射啦,等等……令实战经常成为不可能的任务,特别在风光场景。是不是只能依靠经验,多拍,无比了解自己的相机、显示器、打印机等等?
亚当斯书中列出的表格对V区的说明如下“北部天空影调较浅,皮肤影调较深,石块呈灰色,木头影调正常”,都是一般性描述,很难建立起准确的概念,只能自己慢慢积累...
泡网分: 54.479
帖子: 3205
注册: 2001年11月
sinusoids 发表于
我有个问题,什么样的光线下相机拍的灰卡照片跟实际是一致的呢,我觉得这是白加黑减的参考标准(V区),我自己的感觉是阴天户外光线强度时比较接近。你说中了一个实战的问题:很多时候是不能用灰卡拍的。
我知道理论限制很多:在均一的照度下、正常反射啦,等等……令实战经常成为不可能的任务,特别在风光场景。 本帖最后由 PC老头子 于
15:32 编辑
泡网分: 26.975
帖子: 1715
注册: 2003年11月
于是我摄 发表于
正如俺前面说到的,这个定义是由视觉系统的测试得出。至于测试的环境和受试人群的具体状况可能得去大的图书馆找一些研究人类视觉系统的专业书籍,仅从摄影书籍中或网路上可能找不到全面系统的解释。
人的视觉对光照强度的生理刺激反映是非线性的,视觉上的灰度 和 实际上的光强 两者间近似于幂函数的对应关系。18% 中灰是指视觉上的明暗区间的中间色。举个例子,如果人为的把明暗区间分为 11 个等级,每个等级在视觉上的差异大致相等。那么视觉上的中灰就是第 6 级。而这个第 6 级视觉上的中灰实际上只相当于最亮区域光照强度的 18% 。
视觉系统非常复杂且具有个体差异。正如不同的地区的人对色温的感受具有差异性一样,18% 中灰应该是白种人做的测试,其它人种的视觉系统是不是要做一些小的调整,暂不得而知。还有,正如每个人的视力有差异,每个人对光照强度所反映出的特征曲线也并非完全一致。
俺另外发个帖,把 75%,50%,25%,18% 几种光强的 Gamma 测试图帖出来。可以大致参考看一下。顶。其他的帖子都跑题了
泡网分: 24.381
帖子: 2224
注册: 2005年04月
a7digital 发表于
检索了一下屋脊的论坛,1)关心这个问题的还真多;2)发现了我作为铁丝的第一偶像D100fans大侠(大侠多时不回屋脊似乎有更多铁丝在怀念他)的有趣发言:安塞尔安大爷指定打印材料中的中间灰度是18%。国际标准ANSI亮度反射率为12%。尼康相机内测光表是以12%为基准的。他的资料来源我不知道,也就无法评说——这个应该是12%的结果给搞成了18%到底所安塞尔大爷还是柯达公司的责任。
总而言之,现在的灰卡,第一,它会反射18%的光,第二,它是灰色的。(但是反射18%光的物质和灰色有什么必然联系吗?有个帖子如此问,很简单,它是中间灰度的,这个中间灰度的灰色的反射率大约为18%)
搜出的其他问题,先做简单回答:
1)可以用灰卡来设定白平衡,比白纸更准确,因为标准灰卡是严格做到R、G、B相等,也就是是“中性灰”的。
2)用灰卡帮助测光,要注意:灰卡放置在拍摄主体的中心位置、面向照相机镜头,照相机采用点测光对灰卡测光或让照相机靠近灰卡使灰卡充满整个画面进行测光;不管18%这个数字是如何来的、是否准确,它本质上只提供一个参考数据,应结合自己对照片画面的期望来调整参数——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牵涉到灰卡的使用和区域曝光法,如需要深入的话再单独讨论。
3)在拍摄风光照 ...我有个问题,什么样的光线下相机拍的灰卡照片跟实际是一致的呢,我觉得这是白加黑减的参考标准(V区),我自己的感觉是阴天户外光线强度时比较接近。
泡网分: 54.479
帖子: 3205
注册: 2001年11月
a7digital 发表于
1 纽摄的说法
科学家计算出“普通”场景中的光线“平均”为灰色级谱上中间影调的反射率——该影调位于纯白和纯黑的中点,即为灰色级谱上的中间影调。于是,通过简单的推理就可以得出中间影调应该反射投射到其上的50%的光线。测量表明,它实际上只反射了18%的光线(至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我们还是留给科学家去解决吧)。在黑白级谱中,比如在这张灰色级谱中,这种影调就被称为“18%灰色”。 我发现很多朋友误解《纽摄》就是因为原文把亮度和明度说得很含糊。如果注意到我们Excel表的R2和R4效果显著不同就很容易明白:
该影调位于纯白和纯黑的中点,即为灰色级谱上的中间影调。
《纽摄》所给的样图和这句话是指明度的灰色过渡图,是Excel的R4而非R2!
测量表明,它实际上只反射了18%的光线(至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我们还是留给科学家去解决吧)。在黑白级谱中,比如在这张灰色级谱中,这种影调就被称为“18%灰色”。
这里的18%是Excel表中的R2而不是R4,是D2附近。概念已经变了!
至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我们还是留给科学家去解决吧
这句话体现《纽摄》的严谨,意思是说这是实验结果。大伙常说的对数(或指数)曲线只是摸拟生理响应。注意只是摸拟,若抓住数学曲线去推导生理响应的成因是反理学——感知是因,曲线是果,反推回去是死循环!
读者就是在一念之差晕了过去……
于是我摄 发表于
人的视觉对光照强度的生理刺激反映是非线性的,视觉上的灰度 和 实际上的光强 两者间近似于幂函数的对应关系。18% 中灰是指视觉上的明暗区间的中间色。举个例子,如果人为的把明暗区间分为 11 个等级,每个等级在视觉上的差异大致相等。那么视觉上的中灰就是第 6 级。而这个第 6 级视觉上的中灰实际上只相当于最亮区域光照强度的 18% 。这样解释比原文措辞清晰不少。是不是咱们中文版翻译得不好呀?
另提醒:百度许多的摄影概念很有问题,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参考!
《纽摄》第二单元第五课《曝光》P199页 本帖最后由 PC老头子 于
12:59 编辑
以下内容由 PC老头子 于
15:30 补充
引用《色度学》:
& & 测试人员用一组深浅不同的灰卡, 让被测试者选一张介于最深和最浅之间的灰卡, 结果大多数人选出的灰卡亮度只有 18%! 继续这种测试, 在黑色和中间灰之中、中间灰和白色之中……, 直到人们无法区分两种灰卡的深浅为止。将选出的灰卡按由深到浅的顺序排好, 再实测它们的亮度, 发现它的编号 (L) 与亮度 (Y) 的关系为:
& & & & L=116(Y/100)^1/3 -16
& & 其中 L=0~100, Y=0~100。此近似关系经 CIE( 国际照明工程师协会) 组织规范化为以上的明度公式。
将L=50%代入上式得Y=18.42%
泡网分: 54.479
帖子: 3205
注册: 2001年11月
早前注意到于是我摄兄的思考,个人感觉系统逻辑清晰,也是定量的。
方便把问题简化,这里我以为讨论范围可以限制一下:
1、18%反射率的灰板,的确实操是用在入射光线的强度感知上,不必多言。但是当我们追问“为什么是18%而不是50%”反射率数值时,则不必困死在入射光上。根据生理感知响应对数摸拟曲线得,任意两亮度作为两端点参照,感知亮中间值就靠低亮度端点这边的18%。所以在追问“为什么是18%而不是50%”只要落实好两个端点来找亮度中间值即可,不必纠结纸白和墨水反射率不是绝对的100%和0%,或者显示器的白不过是个某个流明值,显示器的黑也有一定的亮度等等……
2、数码体系明度的定义:最好暂时把明度的数码定义的原因放一边,只要管它的定义结果,即RGB=128是表示明度的50%,或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尽量让人感知的亮度随数值线性排列。抓住目的就好,把什么是GAMMA,该用2.2还是2.4暂放一边……
于是就可以用简化成以下的实验,来找亮度中间值了:18%光线亮度是这样产生的 本帖最后由 PC老头子 于
12:27 编辑
泡网分: 1.911
帖子: 1989
注册: 2011年08月
正如俺前面说到的,这个定义是由视觉系统的测试得出。至于测试的环境和受试人群的具体状况可能得去大的图书馆找一些研究人类视觉系统的专业书籍,仅从摄影书籍中或网路上可能找不到全面系统的解释。
人的视觉对光照强度的生理刺激反映是非线性的,视觉上的灰度 和 实际上的光强 两者间近似于幂函数的对应关系。18% 中灰是指视觉上的明暗区间的中间色。举个例子,如果人为的把明暗区间分为 11 个等级,每个等级在视觉上的差异大致相等。那么视觉上的中灰就是第 6 级。而这个第 6 级视觉上的中灰实际上只相当于最亮区域光照强度的 18% 。
视觉系统非常复杂且具有个体差异。正如不同的地区的人对色温的感受具有差异性一样,18% 中灰应该是白种人做的测试,其它人种的视觉系统是不是要做一些小的调整,暂不得而知。还有,正如每个人的视力有差异,每个人对光照强度所反映出的特征曲线也并非完全一致。
俺另外发个帖,把 75%,50%,25%,18% 几种光强的 Gamma 测试图帖出来。可以大致参考看一下。
泡网分: 54.479
帖子: 3205
注册: 2001年11月
a7digital 发表于
好习惯的话应该致力于构图用光等形式感的东西力求某日跨入“艺术大师”的行列这句话极为赞同,握手!我在N年前精力已经转移到摄影语言方面了,离开色影无忌有段时间了。最近主要是汇报新买鸡鸡的硬指标,方便一些有经验的色友参考才回来时间多了点,等指标上完我就离开无忌。
我明天做简单的图,把主贴的《纽摄》的那句话详细说一下自己的经验——不知是不是因为翻译得不好,个人以为现在绝大多数色友都明显误解那段话。
景深问题我十多年前在无忌参加过争论, 前一段看到实在太多新手被垃圾般的摄影教材搞得太含糊,也总结了自己的经验:
如你说的,摄影技术问题比较简单,且作用也不十分大;
摄影艺术才叫痛苦,对我等老菜鸟是漫漫长路……
泡网分: 53.573
帖子: 4475
注册: 2003年04月
PC老头子 发表于
既然a7digital大佬自顶了,在下直言当时阅后感,请不要生气:
个人感觉由于缺少必要的理论知识支撑,从提出来论点、描述问题现象和追究问题的方向都很乱,逻辑不清;
另在分析思考能见度兄那老贴也没有抓住要点。(不是说你要认同他的观点)……老兄言重了——之所以称老兄,一是估计您比我年长,二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何况一起玩摄影的。
我是比较喜欢寻根究底,不过从摄影本身来说,不是好习惯(好习惯的话应该致力于构图用光等形式感的东西力求某日跨入“艺术大师”的行列),就说测光知识,目前来说对于摄影本身真的不是很重要,因为拿一个市场上常见的主流数码相机,谁都可以很容易拍出“曝光准确”的照片,我主要还是觉得这是一个思考的乐趣。这个问题,还有另一个景深问题,还有一个APS到底是不是赚长焦的问题,现在算是比较清楚了(也不是完全清楚),但一开始很多细节上都是一团浆糊,这个过程在屋脊的发言都有记录,闲来翻看、自顶一番,不亦乐乎!
泡网分: 14.912
帖子: 2971
注册: 2009年02月
其实是个经验值
综合很多场景 反射率大约在18%
泡网分: 54.479
帖子: 3205
注册: 2001年11月
a7digital 发表于
……总而言之,现在的灰卡,第一,它会反射18%的光,第二,它是灰色的。(但是反射18%光的物质和灰色有什么必然联系吗?有个帖子如此问,很简单,它是中间灰度的,这个中间灰度的灰色的反射率大约为18%)……前一段时间就看到有人把这贴顶起来,应该说很喜欢a7digital大佬对问题的追寻的精神,而且也象第2贴也做了一些实践,这种态度在下十分喜欢!
既然a7digital大佬自顶了,在下直言当时阅后感,请不要生气:
个人感觉由于缺少必要的理论知识支撑,从提出来论点、描述问题现象和追究问题的方向都很乱,逻辑不清;
另在分析思考能见度兄那老贴也没有抓住要点。(不是说你要认同他的观点)
今天看这个总结挺好,在下基本没找到漏洞。补充扩展一下个人的一些经验:
2)风光中使用黑卡。深入思考:
4)黑卡在白平衡应用。深入思考:
我总结的,全部不是“如何做”,而是“为什么要这样做”,相信a7digital大佬这样喜欢深究的会喜欢——偶在这里多有得罪,你也可以批判在下。欢迎质疑,多多交流为执着握手! 本帖最后由 PC老头子 于
20:27 编辑
泡网分: 53.573
帖子: 4475
注册: 2003年04月
检索了一下屋脊的论坛,1)关心这个问题的还真多;2)发现了我作为铁丝的第一偶像D100fans大侠(大侠多时不回屋脊似乎有更多铁丝在怀念他)的有趣发言:安塞尔安大爷指定打印材料中的中间灰度是18%。国际标准ANSI亮度反射率为12%。尼康相机内测光表是以12%为基准的。他的资料来源我不知道,也就无法评说——这个应该是12%的结果给搞成了18%到底所安塞尔大爷还是柯达公司的责任。
总而言之,现在的灰卡,第一,它会反射18%的光,第二,它是灰色的。(但是反射18%光的物质和灰色有什么必然联系吗?有个帖子如此问,很简单,它是中间灰度的,这个中间灰度的灰色的反射率大约为18%)
搜出的其他问题,先做简单回答:
1)可以用灰卡来设定白平衡,比白纸更准确,因为标准灰卡是严格做到R、G、B相等,也就是是“中性灰”的。
2)用灰卡帮助测光,要注意:灰卡放置在拍摄主体的中心位置、面向照相机镜头,照相机采用点测光对灰卡测光或让照相机靠近灰卡使灰卡充满整个画面进行测光;不管18%这个数字是如何来的、是否准确,它本质上只提供一个参考数据,应结合自己对照片画面的期望来调整参数——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牵涉到灰卡的使用和区域曝光法,如需要深入的话再单独讨论。
3)在拍摄风光照片时一般不要使用灰卡辅助测光或预设白平衡,因为一般来说你无法把灰卡放置到风光场面中的中心或合适位置。
说到这一点,想起一件事,有位热爱风光摄影的“大师”,被上海星光摄影器材城某个小老板忽悠买了个“希比爱”白平衡神器,到任何风光摄影场合,每拍摄一个场景,就先架好照相机,把那个“希比爱”放到镜头前大约一米多的地方“预设白平衡”,而大多数场合照亮场景的光线决不来自照相机的方向。跟他说这个不太好,他说,这是老板教给他、说明书上写的标准方法。当然用过几次之后因为效果常常适得其反已经放弃了。
4)灰卡可前期、也可后期,关于后期屋脊上有个非常好的帖子:
5)白加黑减。不一定要使用灰卡,根据照相机测光是以18%中间灰为参照的原理,如果拍摄对象是白色,用测光数据直接拍摄也会拍成灰色,所以需要增加曝光;照相机的测光系统会把黑色也拍成灰色,所以要想还原成黑色的话就得减少曝光。因此一般拍照时可牢牢记住“白加黑减”这四字真言。
它的另一个含义:你希望拍得更白,增加曝光;希望更黑,减少曝光。具体增加、减少多少,多拍多试验就慢慢自己有主见了,这个不存在标准数据,因为每个人对影调的期望可能是不一样的。
其他不同的色彩、明暗区域控制等等,我看可以提出一个数码彩色区域曝光法的概念,以后详谈
泡网分: 47.321
帖子: 12348
注册: 2004年02月
摄影常识没说肤色是18%灰啊
我看到的版本是说用手测光,然后+2/3档补偿。
泡网分: 53.573
帖子: 4475
注册: 2003年04月
或许我这个人最终不可能成为“摄影师”而只能是“照相匠”吧,从这个帖子发出三年来,一直最用心研究的还是这个精确曝光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当今先进的数码相机世界没有多大意义,用这些照相机,新手也很容易拍到“曝光准确”的照片。不过,和我一样,也有不少人对照相机的兴趣主要在于技术,说不定从技术上走进摄影艺术的大门也不一定,何况玩玩技术、拍拍报纸或砖墙也是一种乐趣。
最近购得《数码摄影区域曝光技术与实拍案例》、《极端曝光——创意数码摄影的高阶技巧》,英国人、美国人写的,自然说到了这个18%灰问题。英国人写的那本极端曝光,直接采用18%这个数据,称18%灰板反射了“平均的光线”(即理想状态下场景中从黑到白各种物体所反射的光线的平均值)。美国人写的那本数码区域曝光谈到,18%其实是一个印刷标准,而按照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对测光表校准的数据,则应该是12.3%,这个12.3%并且更接近中间灰:就是按照Photoshop的Lab模式,明度数据为50,即50%灰度值。该书作者认为或猜测,标准灰板之所以采用18%的反射率,可能是生产这玩意儿的柯达公司莫名其妙的弄出来的、也可能是18%更容易印刷。按照光线变化关系来计算,从12%到18%,反射率大约增加了半档,测光表以12%为标准、采用18%作参照物,会使测光结果不足半档。
此外,最近看的另一个美国人的数码摄影完美曝光(看这几个字也相当NB希望不要是标题党),也是直接采用18%的数据。
看多了以后,体会是:1)有一个稳定的参照物是非常重要的;2)标准灰卡不一定“标准”,尤其“正确曝光”不一定符合摄影师的创作意图,但有了一个稳定的参照系统,在此基础上对测得的数据进行调整,即设置曝光补偿,则非常必要和方便。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灰度摄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