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 D4 图片D5300不用连接线怎么将照片导出到单反中

也就这点本事了江郎才尽,黔驢技穷

看似波澜不惊只是今时已不同往日

NC两家,早已黯然失色~

8000多块钱疯了?

楼上的 看好是配18-140 这镜头也得几千块 机身目测6000多

楼上的,18-140嘚头也就1500尼康 D4 图片的酸葡萄不用再争辩了,性价比低下显而易见

又学宾得 都开始刷漆了 银灰色挺酷

黯然失色毫无亮点,失望之极

看价格还是索尼全副吧。

感动今年太不给力除了70D都没有什么新品

佳能这一年在吃屎吗?尼康 D4 图片 索尼 宾得在争相出新品感动还在睡觉。

想入手画质好一点的机子拍拍家人和花草,6d、d610、a7哪一个好呢

有开奔驰、宝马的,还有开捷达的不要打肿脸从胖子了。就这你还不一萣都买的起

呵呵~~毫无亮点可言,很快索尼就追上你了

尼康 D4 图片~~还是算了吧~年度新品就这样了笑!当我们傻的么。。

14L选全副吧。然後选好镜头就是了。这价格。实际发行不会一样吧。而且我觉得没不要弄这套头

和 D7100 相同的传感器?之前 D5200 的东芝产传感器不是得分哽高吗

看见索尼脑残粉好像看见狗一样

发布得真不是时候,索尼全幅微单刚出来半幅屌丝机要八千多元,尼康 D4 图片不觉得脸红吗

同14樓一样的问题,那位大侠回答

大泥坑大泥坑大泥坑大泥坑大泥坑大泥坑

D5300的性能确实不错,但是在Sony的R10之后发布就显得就不那么先进和具囿竞争力了。从最近几年看Nikon有点江郎才尽的迹象,人家Canon分别在便携机大底G1X和便携单反100D都做了尝试他却迟迟不见出牌;好在广大摄友手Φ拥有大量的Nikkor镜头(我也是Nikon用友),还能帮他撑住市场但是,如果Sony的A7系列真的在画质和操作上追赶上来Nikon恐怕就要“江山不稳”啦。尼康 D4 图片加油啊。

跟A7差不多的价格要哪一个

以不变应万变也是一个办法啊

萝卜白菜各有道道,有钱还是都买下吧我身边的多人就这样幹,反正现在摄影是相机显摆又不是看作品;获奖也是看造假,看你是否有钱就看自己怎么造化吧。。。哈哈

15楼脑子有病吧尼康 D4 图片入门系列好久有过肩屏。你还打一个肩屏呢你是想证明你是个2B么

现在的入门级 配置真是吓人 老夫的D90真是上不了台面了

看不起D5300的可鉯买D800甚至D4,尼康 D4 图片又不缺产品线缺的只是你的EQ。

你有钱 想买啥就买啥~~~

60p视频 这是要秒杀索尼的节奏么

靠个60p就想秒杀?病的不轻

单反……反光板已经成了障碍使得这些机器没法再小下去了。

这更新速度!明年春天就5400了

太贵了,我 通州老于买不起

不错啊 买屌丝a7装b不如買这个实惠 价格差不多啊

又见通州老驴。。。

佳能尼康 D4 图片已被索尼搅得不知所措了,得重新布局了

  网友,通州老于认为鈈学后期也是初学者容易犯的另一个错误。
他认为玩摄影就该忠于真实不能作任何粉饰,否则就是弄虚作假自欺欺人抱有这种想法的囚不是太天真就是太懒惰。

我通州老于从不拒绝后期修图要不我化了几千元买正版lightroom干啥?

尼康 D4 图片D5300就是强无论价格、性能,各方面完铨秒杀索尼狗的a7何况还有尼克尔强大镜头群,不是你们索尼狗能比的

48L酸葡萄又吃多了吧

拖鞋机还学人刷油漆,真是黔驴技穷的产品卻竟敢卖8K+,只天朝脑残粉才会捧场吧

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摄影网观点

易采下载网为您提供CameraControlPro2 尼康 D4 图片相機远程控制软件下载关于CameraControlPro2 尼康 D4 图片相机远程控制软件的文件大小为300.2M。CameraControlPro2 尼康 D4 图片相机远程控制软件所使用的界面语言是简体中文这个资源的授权方式是免费软件。感谢您使用CameraControlPro2 尼康 D4 图片相机远程控制软件工作和学习

下面我们对CameraControlPro2 尼康 D4 图片相机远程控制软件文件阐述相关使用資料和CameraControlPro2 尼康 D4 图片相机远程控制软件文件的更新信息。

  Camera Control Pro 2(尼康 D4 图片相机远程控制软件)是尼康 D4 图片官方推出的尼康 D4 图片相机远程控制软件通过Camera Control Pro 2能让电脑对尼康 D4 图片单反相机进行远程的拍照、控制,软件还支持对相机进行一些细节上的微调有需要的可以下载使用。

  1、通過计算机对相机进行远程控制:尼康 D4 图片数码单反相机的大多数设置是通过 USB 线连接的如曝光模式、快门速度以及光圈都可以通过计算机來控制。使用无线传送器时有线或无线局域网同样可用

  2、支持每个远程操作:除了将图像从相机直接传输到计算机之外,所有从拍攝到保存图像的过程都十分顺利

  3、增强取景器功能:取景器功能允许图象的缩略图存储在计算机中。

  4、与尼康 D4 图片 D3/D300 的新功能相兼容:

  ● 可以通过传输前缩略或预览显示以确认相机缓冲区中的图像允许删除不必要的图像,提高了效率

  ● 该软件支持 D3 和 D300 的 “现场”视图(LCD 即时取景)模式(手持模式和三脚架模式),确认显示在计算机上的图像时允许调节焦点和快门释放三脚架模式中,可對特定区域内指定点上的焦平对比度自动对焦

  ● 它也支持相机的优化校准系统。可在计算机上选择和调整图片控制参数还可以生荿并记录自定义曲线(色调补偿数据)。

  ● 能够控制和显示 51 点 AF

  ● 可以微调新的白平衡。

  5、与其他尼康 D4 图片软件相结合

  ● 支持 ViewNX 浏览器和取景器软件能够查看拍摄的以及保存在计算机中的图像。

  ● 支持 Capture NX 图片完成软件通过将拍摄的图像下载到 Capture NX 的显示屏攵件夹实现自动保存处理(批处理)。

  ● 能够导入 Capture NX 设置的色调补偿数据文件

  启动Camera Control Pro 2,软件将自动弹出注册框输入下面的注册码(任选)

Shoot(自动对焦并拍摄)按钮所拍照片中会记录对焦点,但是请注意,若使用D7000时选择了AF-F,通过AF and Shoot(自动对焦并拍摄)按钮将无法拍摄照片。

  【IT168 应用】编者按:在今天洎动对焦(AF)不仅是的必备技能,同时也是划分高、中、低不同档次产品产品的重要标准之一希望@滕飞下面的介绍,能让您对单反/单电/无反楿机AF系统有更清晰的认识

  『AF系统的组成部分』

  的AF系统大体上由、驱动马达、对焦模块和处理器共4部分组成。其中对焦模块位於反光板下方,主要作用是接收光线并为处理器提供数据对于同一品牌的单反相机而言,对焦模块是影响AF性能的最主要因素

  TIPS:单反楿机的结构

  取下后,我们便能看到单反相机的反光板可能很多朋友并不清楚,在这面大镜子下面其实还“藏”有一个专为对焦模塊反射光线的“小镜子”(副反光板)。


▲单反相机的结构示意图

  『对焦点是什么?』

  对单反相机而言,对焦点就是取景器中能看到嘚小黑框、小黑点拍摄照片时,我们需要将对焦点移动到被摄对象上半按快门,等到对焦点变红之后再完全按下快门这样才能拍摄絀清晰的照片。

  在对焦点“背后”有着若干条线型对焦。这些能够检测与它方向相切的线条即水平传感器检测垂直线条,垂直传感器检测水平线条如果出现传感器与线条平行的情况,比如用垂直传感器对焦矗立的旗杆很容易出现无法合焦的情况。

  为了提高對焦精度降低合焦失败的概率,我们可以将两条对焦传感器交叉放置——这就是“十字型对焦点”依照传感器的组合方式,对焦点还囿双线型、双十字型、米字型等不同类型

  TIPS:对焦模块的微透镜

  对焦点数量越多,对焦模块就越复杂但这并不是说相机有多少个對焦点,就有多少组对焦传感器现代相机通过微透镜将若干个对焦点映射到一起,因此绝大多数对焦模块上只有左、中、右三个对焦区域


▲K-3的27点对焦模块,中心5×5个点对应传感器中心区域

  『对焦与镜头光圈』

  在单反相机介绍中,我们往往会看到类似“对应F2.8光束对焦传感器”或“光圈F8时可以自动对焦”的描述这里出现的光圈值,其实代表了对焦传感器的精度与适应能力

  - F2.8对焦传感器在搭配F2.8或更大光圈(如F1.4、F2)镜头时可以工作;

  - F2.8对焦传感器在搭配小于F2.8(如F4、F5.6)镜头时不能工作;

  - 搭配F2.8镜头时,F2.8对焦传感器相比F5.6对焦传感器精度更高

  绝大多数单反相机的对焦传感器对应F5.6-6.7光圈。、、的一些产品会有针对F2.8或F4光圈的高精度传感器;而的特点则是几乎所有产品、所有对焦點都能在F8下工作

  TIPS:最大光圈对焦

  上述文字中的光圈,都是指镜头最大光圈也就是镜头型号上标注的F值。现代单反相机均支持全開光圈对焦只有拍摄照片的一瞬间光圈才会收缩。举个例子当我们使用最大光圈F1.4镜头进行拍摄时,即使设置光圈为F8在完全按下快门湔,镜头光圈仍旧保持F1.4全开状态

  『对焦与环境亮度』

  摄影是用光的艺术,同样的对焦也需要足够的光线。当环境非常暗的时候有些相机会自动发出对焦辅助光,有些经验丰富的拍摄者会准备小型可在一些不方便补光的情况下,就对相机的弱光适应能力提出叻很高要求

  目前,绝大多数单反相机的中心对焦点可在-0.5EV到-1EV亮度下正常工作一些中高端产品能够达到-2EV甚至-3EV。

  EV即“Exposure Value”(曝光值)它玳表特定光圈、快门速度组合下的曝光度。0EV可以是F1.0光圈、1秒快门为了保持EV值不变,光圈每小一挡快门速度就会延长一倍。如果一款相機可以在“-2EV(ISO100)”下正常工作表示所处环境需要F1.0光圈、4秒快门、ISO100才能正常曝光——应该能想象出此时的环境有多暗了吧。


▲EV、光圈、快门的組合

  『对焦点多了有啥好处』

  早期单反相机只有个位数的对焦点,而今天的绝大多数单反相机都拥有数十个对焦点高端机型通常会采用高密度的矩阵排列,一方面可以让拍摄者更灵活自如的选择构图,回避先对焦再构图的一些缺陷;另一方面也能够在拍摄运動物体时获得更好的连续对焦锁定能力。

  除了对焦点的数量我们往往还会关注对焦点的覆盖范围。比如6D、D610、A99等产品为了控制成本,对焦点过于集中在画面中心当被摄对象位于画面边缘的时候,比如拍摄长腿美女或者开放构图风景照这就会给我们的使用带来一些鈈便。

  『产品解读之1200D』

  1200D发布于2014年2月是佳能EOS数码单反相机的最低端产品。它的成像核心与4年前发布的550D基本相同对焦、点测光、液晶屏规格甚至还要更低一些。可以说1200D的最大优势就是价格和“EOS”这个金字招牌。

  对焦系统方面1200D具备9个可选对焦点,中心点为十芓型传感器所有对焦点均对应F5.6光圈,最低对焦亮度约为0EV(ISO100)很难想象这样一款产品,佳能官网的介绍上还以“高性能AF”作为小标题老实說,近两年来发布的绝大多数无反相机在对焦性能上都要强于1200D。

  技术指数:★(满分5分)


  600D发布于2011年2月100D发布于2013年3月,它们都是佳能EOS數码单反相机的入门级产品两者的对焦系统基本相同:中心点对应1组F5.6十字型传感器和1条F2.8横向线型传感器,8点对应F5.6线型传感器既保证了對18-55mm等入门级镜头的适应性,同时在搭配40mm F2.8、50mm F1.8等大光圈镜头时中心点也有较好的合焦精度。最低工作亮度方面两款产品都是-0.5EV。

  除了独竝对焦模块外100D在实时取景/短片拍摄时还可以使用Hybrid CMOS AF II混合对焦技术,这个我们放在无反相机对焦系统解读中另作介绍

  技术指数:★☆(☆代表0.5分)


  650D发布于2012年6月,700D发布于2013年3月两者技术指标几乎完全相同,后者只在外形和功能细节上略有改进与前面提到的600D相比,650D/700D的一大升级在于采用了与前代中端机型60D(发布于2010年8月)相同的对焦系统

  与前面介绍的1200D、100D/600D相比,650D/700D/60D的可选对焦点虽然仍为9个但精度方面却有了很夶提升。首先所有对焦点均对应F5.6十字型传感器,在拍摄人像时也能放心使用周边点进行对焦构图其次,中心对焦点还具备1组F2.8十字型传感器它与F5.6十字型传感器呈“米”字型交叉放置,可为大光圈镜头提供理想的合焦精度最后,画面中心上、中、下3个对焦点在纵向上采用了“双线错置式”传感器,在大脱焦时能提供更快的检测速度

  按照ET的标准,单反相机到650D/700D/60D这个级别才能在拍摄运动对象时具有優于主流无反相机的性能表现。650D/700D的图像处理器升级为DIGIC 5理论上连续对焦算法会优于60D;而60D缩减了“对焦微调”功能,实在是一大遗憾


  『產品解读之70D/7D』

  7D发布于2009年9月,具备19个可选对焦点并率先提供组选对焦功能70D发布于2013年7月,与前者具有相同的对焦模块只是精简了“定點自动对焦”和“自动对焦点扩展”两种选择模式。

  单看规格与说明文字7D/70D的对焦系统与650D/700D/60D是很相似的,只不过非中心对焦点增加至18个总计具备19个可选对焦点。但从官方给出的对焦系统示意图上我们还是能看到7D/70D在中心区域上,横竖方向均增加了2条对焦传感器所以理論上合焦精度、大脱焦时的检测能力更强一些。

  从70D/7D开始佳能开始配备AF微调功能,并且70D还可以针对变焦镜头的广角端、长焦端分别设萣偏移量

  得益于处理器和对焦算法的升级,70D的连续追焦性能其实并不弱于7D另一方面,70D独有的Dual Pixel CMOS AF全像素双核AF技术也有令人惊艳的表现虽然这项技术目前还没有普及到无反相机上,但由于它属于感光元件AF技术因此ET也放到后面的无反相机对焦系统解读中另作介绍。

  TIPS:3种对焦选择模式

  定点自动对焦:使用方法与普通的单点对焦相同但检测区域更小,可以实现针对某一特定部位(如眼睛)的精确合焦当然,合焦成功率和合焦速度可能比普通单点对焦略低一些

  自动对焦点扩展:在该模式下,相机会再连续对焦时自动开启周边对焦点辅助对焦提高高速运动对象的锁定能力。专业新闻机上通常会有多种扩展模式沿水平方向运动的项目,比如跑步、自行车、赛车等可以选择扩展左右方向对焦点;运动轨迹变化剧烈的项目,比如体操、跳水等对焦点的扩展范围也可以适当扩大。

  区域自动对焦(組选对焦):为了能够快速选择对焦区域中高端相机通常会将对焦点进行分组,例如7D/70D的19个对焦点可以分为上、下、左、右、中共5组选定組后,相机会在组内自动选择对焦点进行对焦

  技术指数:★★★☆


  『产品解读之5D2』

  ET的对焦系统解读文章已经升级过很多次叻,基本上每次重新发布都是将5D2的对焦系统拖出来鞭笞一次5D2发布于2008年9月,是历史上最畅销也是最长寿的之一虽然备受用户青睐,但5D2的對焦系统确实如渣一样技术指标其实并不比1200D好多少。

  5D2具备9个可选对焦点和6个辅助对焦点可选对焦点中,中心点对应F5.6纵向传感器和F2.8橫向传感器其余8点对应F5.6纵向传感器。这是一个相当失败的设计在使用24-105mm F4L IS USM、70-200mm F4L USM等镜头时,中心点仅以单线型方式工作;想要获得较好的合焦精喥与速度最好搭配F2.8或更大光圈的定焦镜头。

  至于6个辅助对焦点它们在取景器中看不到也不能手动选择,仅在Servo AF模式下才能工作考慮到5D2的定位和连拍速度,相信不会有太多用户使用它来记录体育运动照片


  『产品解读之6D』

  6D发布于2012年9月,是佳能的新一代入门全畫幅单反相机它的机身设计其实和60D相仿(还没有旋转屏),对焦系统虽然比5D2靠谱一些但总体技术水平仍旧比较落后。

  6D具备11个可选对焦點它在组成方式上与100D/600D相似,中心为F5.6十字型传感器+F2.8线型传感器其余10个对焦点为F5.6线型传感器。6D在对焦方面最突出的地方在于弱光对焦性能:中心点支持-3EV(ISO100)其余点支持-0.5EV(ISO100);而佳能绝大多数机型只有中心-0.5EV、其余点0.5EV的弱光对焦性能。

  6D同样支持AF微调可对变焦镜头的广角端、长焦端汾别设定偏移量。


  EOS-1D X发布于2011年10月5D3发布于2012年3月,虽然他们已经不再是对焦点数量最多的单反相机(索尼A77II具备79个对焦点)但仍旧是目前对焦系统最先进的机型之一,具体表现在:

  - 全部对焦点均为可选对焦点其中41点对应十字型传感器;

  - 中心点及上下各2点对应F5.6十字型+F2.8十字型的双十字型传感器;

  - 中心点支持-2EV(ISO100)工作亮度和F8光圈镜头自动对焦;

  - 21个对焦点对应F5.6十字型传感器;

  - 20个对焦点对应F5.6纵向传感器和F4横向传感器,后者同样达到F2.8传感器精度;

  - 20个对焦点对应F5.6纵向传感器;

  - 全部对焦传感器均为双线错置式;

  - AF微调可为变焦镜头的广角端、长焦端分别设置偏移量

  单反相机的对焦点与对焦传感器是多对一关系,大多数对焦模块上只有左、中、右三个区域尽管如此,5D3/EOS-1D X的这套對焦系统仍然非常复杂技术水平领先于尼康 D4 图片的51点系统或索尼79点系统。

  5D3具有与EOS-1D X相同的对焦系统那么是否意味着它与EOS-1D X具有相同的對焦能力呢?别YY了,佳能不会做这样良心的事情一方面,EOS-1D X具备先进的高像素RGB测光系统;另一方面EOS-1D系列的对焦算法也更完整更先进。总之洳果你只是拿来拍拍风光、拍拍普通人像,这两款产品似乎没有很大区别但在拍摄高速体育运动时,EOS-1D X绝对有甩开5D3几条街的表现

  技術指数:★★★★★

  D3200发布于2012年4月,D3300发布于2014年1月它们都采用了Multi-CAM 1000对焦系统。这套对焦系统最早出现在D80/D200上中心点对应1组F5.6十字型传感器,10點对应F5.6线型传感器和佳能、索尼等厂商相比,尼康 D4 图片的对焦系统并不特别强调光圈几乎所有对焦传感器都能是对应F5.6光束的。

  技術指数:★☆(☆代表0.5分)


  『产品解读之D/D7000』

  D5200发布于2012年11月D5300发布于2013年10月,后者主要改进在于取消低通和增加内置Wi-Fi这两款机型均采用了Multi-CAM 4800對焦系统,达到了前代中端机型D7000(发布于2010年9月)的水平

  和Multi-CAM 1000相比,Multi-CAM 4800的可选对焦点数量增加到了39个并且中心9点均为十字型传感器。十字点紮堆儿是尼康 D4 图片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在人像拍摄时,边缘点的精度往往不能驾驭大光圈定焦镜头全开作业

  得益于图像处理器和對焦算法的升级,D的追焦性能有所提升;但D7000仍然有着中端机的尊严“AF微调”功能


  D600/D610/Df同样采用的是Multi-CAM 4800对焦系统,只不过有33个对焦点兼容F5.6-F8光圈對焦7个对焦点兼容F8光圈对焦。其实尼康 D4 图片几乎所有机器的所有对焦点都可以搭配F8光圈镜头使用(比如70-200mm F4配2x增距镜)明确标注的这几个点只昰保证任何条件下均可用而已。

  虽然对焦点数量不够多但从实际拍摄情况看,D600/D610/Df的对焦速度和连续追焦系性能其实要强于D300系列/D700/D3系列


▲D600与6D的对焦系统对比。


  『产品解读之D系列/D4系列』

  尼康 D4 图片目前中高端机型所使用的对焦系统仍旧为Multi-CAM 3500对焦点数量为51个,中心15点为┿字型传感器虽然型号上与D3系列/D700/D300系列的对焦系统相同,但新一代机型的最低工作亮度达到了-2EV并且部分对焦点明确支持F8光圈对焦。D7100支持F8咣圈的对焦点比D800系列/D4系列少一些但总体上差异不大。而D4S与D4相比只是增加了组对焦功能没有实质上的变化。

  技术指数:★★★★

  对比佳能、尼康 D4 图片同级别产品的对焦性能ET认为:

  目前,索尼可换镜头相机业务的重心是E卡口系统而A卡口单反/单电相机的在售產品列表只剩下A99、A77II、A77和A58四款产品(相信A77也很快会下架)。A58发布于2013年2月是A37和A57的共同后续机型,实际定位低于A57它的对焦系统包含有15个对焦点,其中画面中心上、中、下三点为十字型所有对焦传感器均对应F5.6光圈。


▲索尼A99的双重相位对焦系统示意图

  得益于半透镜技术A卡口单電相机在拍摄视频时也能进行高速相位对焦,优于除佳能70D以外的其他单反相机但或许是索尼对半透镜技术太过自信,因此所有A卡口单电楿机都不提供对比度检测AF功能当被摄对象脱离画面中心位置的时候,对焦就会变得较为困难

  LA-EA2和LA-EA4是索尼的A卡口镜头转E卡口机身转接環,它们同样配备半透镜技术能让绝大多数A卡口镜头实现自动对焦(增距镜和STF除外)。规格上LA-EA2/LA-EA4都是15个对焦点(含3个十字点),主要区别在于后鍺支持全画幅机身(即A7系列和VG900)索尼的这套15点对焦系统是为入门级APS-C画幅产品开发的,放在全画幅的机身上覆盖范围着实可怜。

  在搭配LA-EA2/LA-EA4時索尼无反相机可以设定AF微调功能。

  技术指数:★★(满分5分)


  『产品解读之索尼A77/A99』

  A77发布于2011年8月A99发布于2012年9月。虽然两者画幅並不相同(A77是APS-C画幅、A99是35mm全画幅)但它们的独立相位对焦模块是完全一样的,具备19个对焦点(含11个十字点)这套对焦系统可以被看做是15点对焦系統的加强版,主要加强了画面左右区域的合焦能力

  在A77发布之时,ET对于这套19点对焦系统还是赞誉有加的毕竟对焦一直是索尼单反/单電相机的短板。但同样的系统出现在A99上就是一件让人很难接受的事情19个对焦点完全集中在画面中心区域,主体稍稍偏离一些就很难进行對焦其实尼康 D4 图片D600/D610、佳能6D也有类似的问题,但它们至少保留了对比度检测对焦功能可在实时取景下对画面任意位置进行对焦。而在这方面索尼单电用户就只能学会“先对焦再构图”了。

  有朋友该说了A99不是还有一个102点双重相位对焦技术吗?不是还有一个AF-D对焦模式吗?關于这项技术,ET曾单独撰文分析简答来说就是基本不具实用价值。主要原因是:这102个点位于CMOS上本质上与无反相机的混合对焦技术相同;咜们仅在AF-D模式下工作,作用是辅助检测被摄对象不能手动选择并用于合焦;最后,只有24-70mm F2.8 ZA


▲A77/A99的19点相位对焦模块


  『产品解读之索尼A77II』

  日前(2014年5月1日),索尼发布了A77的后续产品A77II在对焦系统方面有了巨大提升,具体表现在:

  - 可选对焦点从19点提升至79点覆盖面积达到APS-C画幅約40%;

  - 十字型对焦点从11个增加至15个;

  - 中心点对应F2.8光圈(多一条F2.8纵向传感器);

  - 最低工作亮度从-1EV提升至-2EV;

  - 新增组选对焦,对焦灵敏度调节等设定

  通过发布会现场的简单试用,ET认为A77II的对焦系统在静态对焦能力方面基本达到尼康 D4 图片D7100的水平而动态追焦方面的水平还需要哽多实际拍摄来检验。单电相机的优势是反光板无需起落它的对焦模块位于半透镜的斜上方,理论上更容易扩大对焦覆盖面积提升对焦性能。从2009年的A33/A55到今天的A77II索尼终于拿出一款能发挥单电结构优势的产品了。


▲A77II的79点相位对焦模块

  技术指数:★★★★(暂定)


  2003年2朤,宾得推出了*ist单反相机这款产品搭载了SAFOX VIII对焦系统,具备11个对焦点(含9个十字点)是宾得首款可选对焦点的多点对焦相机(之前有多个对焦點但只能自动选择)。虽然有9个十字型对焦点但速度和准确度并不令人满意。

  坊间传闻宾得负责对焦系统的团队后来跳槽到尼康 D4 图爿,所以尼康 D4 图片Multi-CAM 2000对焦系统(D2/D200系列使用)在对焦点数量、十字点数量和分布方式上都与SAFOX VIII非常相似支持这一说法的另一证据则是宾得单反相机嘚对焦系统在此后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实质性的提升。

  K-30/K-50/K5/645D所使用的对焦系统是SAFOX IX+根据官方新闻稿的文字,SAFOX IX+的主要提升在于提升准确性增加对焦/拍摄优先选项。或许你会觉得645D用APS-C的对焦系统简直是令人发指但事实上,其他中画幅单反的对焦性能其实更为孱弱

  值得称赞嘚是,宾得即使是最入门级的产品也有AF微调功能

  技术指数:★★☆(☆代表0.5分)


  2012年,宾得发布了K-5的升级版K-5II/K-5IIs采用了SAFOX X自动对焦系统。這套系统的对焦点仍为11个但中心点识别精度提升至F2.8,最低工作亮度达到-3EV并且支持区域对焦扩展功能。其中K-5IIs取消了低通,能够提供更恏的细节表现力

  技术指数:★★★(☆代表0.5分)


  『产品解读之宾得K-3/645Z』

  无论是佳能、尼康 D4 图片还是索尼、,都无法容忍自己产品嘚对焦系统10年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提升但对于饱受经济条件困扰的宾得而言,生存下去已经成为第一目标在经历了从宾得到HOYA,从HOYA到宾得从宾得到理光的一步步改变后,PENTAX单反相机终于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搭载SAFOX 11对焦系统的K-3于2013年10月正式登场。

  SAFOX 11具备27个可选对焦点其中中央區域5×5点为十字型传感器。中心点及上下两点对应F2.8光圈同时最低工作亮度也达到了-3EV。值得强调的是K-3还是首款搭载高像素RGB测光模块(8.6万像素)的APS-C画幅单反相机,理论上具有更好的连续追焦锁定能力

  事实如何呢?可能要镜头群更新后才能做出准确判断。目前PENTAX原厂镜头中带有超声波马达的数量非常有限并且对焦马达技术也较为落后,成为制约整个相机系统对焦性能的短板

  技术指数:★★★☆

  最常見的对焦检测方式有两种:对比度检测对焦,其核心在于“试”即通过尝试一段距离内的所有位置,将画面反差最高的那一点确定为合焦位置相位检测对焦,其核心在于分析入射光线计算出被摄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进而驱动镜片移动完成对焦


▲索尼A7混合对焦技术示意图

  对比度检测对焦是由感光元件本身完成的,并不需要额外部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相位检测必须依赖于特定光路与独立对焦模块。2010年F300 EXR率先通过感光元件实现了相位检测功能,从而带给我们第三种选择:相位/对比度混合对焦

  『什么是混合对焦?』

  混匼对焦是一项基于感光元件的对焦技术,它结合了对比度检测与相位检测两者的优势既保证了对焦速度又提高了对焦精度。目前混合對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单反相机、无反相机、便携相机乃至上,市售产品包括:

  尼康 D4 图片:1系无反相机(V1/J1等)

  ET在这里并不像赘述混匼对焦的实现方式只简单列举下混合对焦的特性,包括:

  - 基于感光元件的对焦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可能造成误差的因素少;

  - 基于感光元件的相位检测在敏感度和精度上,弱于独立相位对焦模块;

  - 基于感光元件的相位检测对于光线要求较高很难做到独立工作;

  - 受光路限制,基于感光元件的相位检测同样很难扩展到画面边缘;

  - 用作相位检测的像素无法再用于成像因此太密集时会影响画质。

  『实际产品的差异』

  各厂家对于混合对焦技术的称呼并不相同执行细节和实际效果也有所差异,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常见机型嘚情况

  佳能Hybrid CMOS AF:EOS M/650D/700D为一代,EOS M2/100D为二代后者主要扩展了相位检测的范围。使用时先通过相位检测将镜片驱动到接近对焦位置,然后再切換到对比度检测进行精确对焦另外,佳能推荐上述机型搭配带有STM马达镜头使用从而获得最理想的对焦效能。

  尼康 D4 图片高级复合自動对焦系统:配备在1系无反相机上其中V3/J4具备105相位检测点+171对比度检测点,其他机型则是73相位检测点+135对比度检测点相位检测点与对比度检測点是重合的,被摄对象位于画面中心且光线充足条件下1系相机是可以只用相位检测进行对焦的。


▲尼康 D4 图片1的对焦点覆盖及驱动方式

  奥林巴斯Dual Fast AF:配备在E-M1上,主要作用是提升改善4/3单反镜头时的对焦速度提升使用M4/3镜头时的AF-C连续对焦性能。使用M4/3镜头进行AF-S单次对焦时呮有对比度检测对焦工作。

  索尼、、富士的混合检测对焦技术在实现方式上与佳能Hybrid CMOS AF大同小异这里不再过多赘述。需要强调的是混匼检测对焦可能需要特别镜头才能使用,建议大家查阅下镜头支持列表副厂镜头在这方面可能会比较吃亏。

  『不得不说的佳能70D』

  同样是基于感光元件的对焦技术70D与上述机器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像混合对焦的一些缺点比如很难独立工作、覆盖范围有限、影响画質等,在70D上面都得到了很好解决这就是佳能的Dual Pixel CMOS AF全像素双核CMOS对焦技术。

  普通感光元件上每个像素对应1个微透镜和1个光电二极管;而在70D所采用的感光元件上,每个像素对应1个微透镜和2个光电二极管在取景时,由两个光电二极管所捕捉的图像信号可以实现相位检测自动对焦;而在成像时两个二极管又能将捕捉到的图像信号合并在一起,作为一个像素进行输出作为结果,70D的单次对焦快速精确、连续对焦自嘫平滑具有赶超专业的优异表现。

  对于70DDual Pixel CMOS AF只是一项锦上添花的技术。ET非常期待能在更多无反相机上看到同类技术届时,无反相机戓许真的能在体育运动题材拍摄中挑战单反相机

  到此为止,单反、无反相机的对焦系统就全部介绍完了大家再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訁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DMI DVI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