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潮歌哪里人简介哪里人

王潮歌:我总是感到哀伤 - 王潮歌,观印象,品牌女性 - 品牌人物 - 品牌联盟网
王潮歌:我总是感到哀伤
日期: 浏览:775 作者:白筱 来源:中国慈善家
导读:王潮歌跟现实世界一直有些难以消解的隔阂。她一头栽进艺术创作中,如癫似狂,而外界从未曾真正认识她的忧郁与哀伤
  黄昏时分,一家人钻进厨房,洗菜、烧饭,填饱肚子。家家人间烟火,王潮歌快哭了。她情绪低落、忧郁,她感到重重的哀伤。  “太无聊了,”她将“太”字拖得老长,长到无以复加。“真的太无聊了,一帮人在厨房里做东西吃,世界怎么这么平庸啊!” “这女的太狠了”王潮歌拿过一本杂志翻了翻,杂志上有自己一张整版照片,拍摄于2014年9月。“诶呀!”她感叹,“这女的太狠了。”好像照片里的是别人。  她当时身在五台山风铃宫,正操持《又见·五台山》情景体验剧。照片上,她坐在剧场观众席,侧对镜头,随意地穿着条粗布工裤,黑皮靴,绒衣袖口被攒上肘关节处,像刚刚进行过舞美装修。  “现在很少有女人是这个样子的,都在那卖萌呢。嗯,这样的。”她对《中国慈善家》记者卖了个萌,“谁会把女人弄成这个样子!”  “这个样子”是王潮歌的常态。每一次创作她都有如跌入一个深不见底的坑,要向上爬,姿势相当难看,有血有泪。她一次次在舞台上为演员做示范,声情并茂,张牙舞爪,跪倒,爬起,再跪倒,神魔附体一般,如癫似狂。  她与张艺谋和著名舞美设计师樊跃曾多次合作,被称为“铁三角”,开创了国内实景剧先河,并参与导演奥运会开幕式。她将原创歌剧《秦始皇》搬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那是大都会建院150多年首次邀请华人执导的剧目。从《印象·刘三姐》至今,她参与创作的“印象”系列实景剧和独立创作的“又见”系列室内情景体验剧已达九部,每天在全国各地上演。  她把“小命”和大部分时间都搭在了艺术创作上,每一部剧,她都要创新。  创作《印象·刘三姐》时,她痴人说梦般地要用灯光把十二座山打亮。大家的意见是,“这不瞎耽误钱么!”她却办到了。无数个灯将山围起,夜来,灯亮,山成了舞美元素。一百多个姑娘,走成一串,一下亮了,一下又灭了,如梦似幻。“我是在她们身上做了亮泡处理,后来把这招用在了奥运会开幕式上。这是我们的发明。”  技术之外,《印象·刘三姐》一剧,“最大的突破,是我自己包括樊跃在观念上的突破。我们试图让观众的观念也改一改,别用老一套再去看那样的戏。”  她不肯破坏当地自然风貌,使得剧场一年被水淹没四次。山洪来了,把灯搬到高处,观众席都在水下,水退了,“所有人上去扒泥巴”。创作《印象·西湖》时,剧场是隐形的,观众席都可拆卸,白天看不到。太阳落山,灯光乍现。“每一个灯都由一艘小船载出来,为了防止污染,船不能用油,要用电。“关于环保,我们都是系统设计过的,在这方面没有任何纰瑕,甚至我觉得我是环保标兵。”  《又见·平遥》中,观众参与演出,成了剧情的一部分,不仅如此,80%的演职人员是当地人。她的这些剧目常年演出,成为众多当地人养家糊口的饭碗。“我养的孩子多了。”王潮歌说。  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请来一群灾区儿童参与演出,将其他演员召集起来,“不许问你是哪来的?你爸呢?你妈呢?大家完全一样。”  这些未经任何训练的演职人员“不能唱,不会跳,都得一点点来。”王潮歌强行帮他们将自己“打碎”,然后让他们成就自己。“给他们什么呢?你可以给人一份工作,很难附带给人一份生活的信心和尊严。”  起初去一些地方演出,有观众“光着大膀子就来了”。如今这种现象逐渐消失,“这是艺术的力量,”王潮歌觉得,“挺积德的”。  《又见·平遥》是王潮歌首次独立于“铁三角”创作的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底没了,全部要重新建立。其他的剧,可以好点、坏点,但这一部是‘有’和‘没有’,要么成,要么零。”创作过程中,王潮歌一次又一次被压力推向绝望,以至于精神崩溃,免疫力丧失。“一阵风来,你就感冒。”两个月内,她四次重病,“最多只休一天。”  她曾为了给樊跃帮忙,剖腹产生完女儿12天便爬上舞台。头上包个毛巾,躺在床上吃点补品,这样的日子她忍不了。  她受不了那些婆婆妈妈的事,人间烟火会让她感到不快,甚至是哀伤。“您能想点别的事儿么?”  王潮歌跟现实世界一直有些难以消解的隔阂。她一头栽进艺术创作中,如癫似狂地追求着,而外界从不曾真正地认识过她。  工作中,她跋扈、飞扬;面对大众,她智慧、洒脱。媒体将其塑造成事业型的“女强人”,但她却一直对这三个字感到强烈不适。  她热爱事业,是因为她热爱这事业的内容,以及与那些内容相处的过程。身处其中,她的灵魂可以终日游走于“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之间。她的目的单纯直接,想离平庸远一点,再远一点,尽可能地更远一点。宁可谈天上的星星月亮,不愿聊家长里短。  “我很少跟妇女们在一块,你家孩子怎么着,我家老公怎么着。我不是清高不是不爱跟你聊,我会觉得,你怎么又跟我说物质世界?你怎么又跟我说人间的事?你怎么又跟我说活着这点事?”  “活着这事儿不大么?”记者问她。“不大,一点都不大。”她不假思索,答得轻描淡写。“吃饱了睡,睡饱了操,操完了再吃,吃完了再睡,上面一嘴,下面一嘴,照料好了,完了!一辈子就这么完了。牲口、畜生都这么活着。精神呢?不该被照料么?”  她觉得人们只朝着那些低级欲望奔命不叫活着,只能算是“没死”。她有精神洁癖,不愿这样苟且。  “您能想点别的事儿么?您吃饱了,甚至还没吃太饱的时候,您看到了《少年维特的烦恼》,您想象另外一个遥远国度,一个少年,偷偷喜欢一个姑娘。您能否进入那种情境?”她费解,活出人应该活的精神怎么就那么难?  王潮歌是北京人,生长在教育大院,父母都是大学生,高级知识分子,收入不错。在她儿时,父母每人每月五十几块钱的工资,可以满足她和姐姐吃糖果、点心、饼干,吃穿无虞,生活算得上优渥。  这优渥不只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王潮歌的父亲做过杂志和报纸的总编,母亲在《纵横》杂志做了十年总编,后又到文史出版社做了社长。家里除了父母的恩爱,剩下的全是墨香。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王潮歌,或许有些精神上的优越感,她称之为“清高”。  “在我们家,不会讨论用什么方法挣点钱这种问题。”王潮歌说。  在象牙塔里长大,还没出校门便因导演作品出色而小有名气,艺术成就丰厚,早早收获爱情且甜蜜至今,一双女儿被她视为自己“最出色的作品”—王潮歌或许没有太多机会体验人间疾苦。也因此,她说她对物质没有那么高的欲望。 “当我老了”  王潮歌是北京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她说,成立这个公司的目的并非赚钱。“它的目的就一个,就是大家看到的,每年拍一部戏,现在给中国提供了九部都非常优秀的作品。”  《印象·国乐》是2013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的演出剧目之一,作为导演,王潮歌接受中央民族乐团的邀约,编写并执导该剧,但她要求象征性地只拿1元稿酬。民族乐团的人慌了,问她是何用意,是哪里照顾不周,还是想推掉这活儿。  “这是个商品社会,突然你只拿1块钱,人家马上就觉得,不对,你肯定有背后的内容。其实特别简单,我是想做一次敬礼,向中国传统文化敬礼。”王潮歌说。  艺术与商业结合,她觉得“百分之百应该”,但她补充,每个人行走在商业社会都应该有一个底线,或者说“有点理想”。  她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人们用金钱衡量一切,她愤怒,因为她看到爱情都被贴上了价签。她无法出离这种情绪,因而愈发哀伤。  “幸亏我老了。”她侥幸自己的青春时代已经结束。她无法设想将自己的青春活成如今天年轻人一般的模样:为心爱的人过生日首先想到买件新衣服,结婚一定要有那块石头,为了奋斗一个车轱辘抛弃自我远离家人,为了一个加薪500块的职位与同事打得头破血流……她庆幸自己不用每天想方设法向自己的另一半证明,“操!我还有能力!”  “现在的年轻人天天生活在恐惧之中,不知道明天怎么样。永远有比你有钱的,永远有比你年轻漂亮的。你还有其他追求么?”王潮歌说,“我真的替现在的年轻人感到哀伤。”  王潮歌年轻的时候,青春是用来享受和挥霍的。她深深知道,青春贵重,“此一去,永不复返”。  王潮歌对人生有很深的领悟,活得干脆爽利。她那过人的悟性大多体现在她的艺术创作中,其中有天赋异禀,也离不开她的日常积累。  她一直保持着大量阅读的习惯,只要有字的纸,哪怕一个纸片,她也要看看。有时候出差忘了带书,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拿酒店“入住须知”过瘾。她书架上的书杂而广,甚至可以找到梵文佛经。  王潮歌13岁时在《人民文学》发表了一首名为《海,月亮和我》的小诗,大意是,少女在海边见到明月,心神向往,想到月亮中去,但又畏惧海水太深,她向海恳求,能否用潮汐和浪花将月亮推给自己。  她原本想报考中央戏剧学院新闻系,但新闻系隔年招生,她选择了导演系。观印象公司出品的九部大剧都是她执笔。她为《印象·西湖》写了主题曲—雨还在下,落满一湖烟/断桥绢伞,黑白了思念/谁在船上,写我的从前/一笔誓言,满纸离散。  王潮歌的细腻与忧伤更多地藏在她零星的文字中,被她工作中的坚硬与大气所掩盖。她曾在微博里写,“以一片海的激情,波澜一叶舟般的人生。”海与一叶扁舟的意向,是澎湃磅礴,也是深沉忧郁。  “哎呦真是,你太准了!我忧郁得不行。”被猜透心思,王潮歌脸上难掩一抹娇羞,“我现在也想当作家,我现在也想写诗,我甚至想,当我老了,干不动了,我回去是不是还能当一个诗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直接加微信号“brandunion”关注品牌联盟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号数码大厦B座6层
总部:010-  网站咨询:  业务咨询:010-  传真:010-  信箱:
京公海网安备61号
Copyright & 2005-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品牌联盟版权所有王潮歌:年轻人应知道自己是谁 只有天才能成功
网易财经6月6日报道&日,首届APEC青年创业家峰会在北京举行。在“创新的基因-毕加索与乔布斯”论坛上,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潮歌表示,天才第一个要素与生俱来,生下来就是这个样子。第二个要素他的天分跟他正做的事情不谋而合;第三个,这种天分在被发现出来的时候,没有人指责,他自己也不指责自己错了,不要修正这个天分。这三个是很难很难做到的,与生俱来本来就少,合二为一就更少,还要让天分自由地生长。
成功真的是靠天分,我们说这个话的时候不是为了让很多的年轻人失去信心,你有天分我们就没有,我认为其实你应该认这个现实,因为有天分的人才能够成功,成功的人和有天分的人都是极少数,都是那个宝塔尖;而绝大部分的人应该是帮助那个成功的人做事情,或者是一辈子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以下为王潮歌发言实录:
王潮歌:我介绍一下自己,王潮歌,一名职业导演,做的是实景演出,做了一个印象系列,包括印象西湖、印象刘三姐、印象五龙等等。我们观印象公司已经完成了三轮融资,是一个不错的企业,在这儿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下作为一个文化产业这潭水里的人,一脚在创作上,一脚在文化创意产业上是怎么走路的。
最明显的变化是知道自己是谁了,一个年轻人从大学毕业,或者有的到七老八十都不知道自己是谁。我做了这个工作以后,突然知道自己原来是这样一个人,我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我喜欢几点睡觉,我喜欢跟谁在一起,我做什么是最好的,做什么就会非常差,什么让我心情平静,什么会激怒我,我到底是什么,这份工作让我渐渐清晰起来。包括我怎么能够成功,我通过什么途径就能走到跟你们那些人一样的地方去。一问到这个问题我就觉得特别悲伤,我就想说,你不能跟他一样,不是现在不能,以后你也不能。这个话说出来以后相当得罪人,为什么你们就能,我就不能?为什么?我想肯定没有清楚我刚才说的话,就是你是谁,你在哪儿长、在哪儿短,这个考虑对一个人要走什么路,这个路将引领他走到什么地方去,这个非常重要。
比如说在我们的实景演出过程中,我特别清楚我是一个极度不安分的人,什么事情让我夜不能寐,什么事情让我觉得这件事情根本就做不成痛不欲生,这样的情形让我痴迷,我永远怀有对自己的好奇心,我不知道我下一步该走到哪儿去,我不知道我的脑子里会幻化出一种什么样的场景来,这件事情是在做实景演出的时候给我最大的一个挑战,也是一个体会。我其他的两个搭档,就如同张艺谋,他就像一面旗帜,根本不参与创作。我的另一个搭档樊乐,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欲火重生的过程,每一次都让我知道我成和不成,因为我具备这样的潜质。
王潮歌:可能会,我对自己永远保持着好奇;在我们第七部、第八部作品的时候,我和樊乐就决定,把实景放那儿,盖了一个大房子,去做戏剧设计,取消了观众席,取消了演区,这两天一直在这个挑战的过程之中。比如说我刚才讲你不能是我,这只是我们创业的时候不能模仿他人的一个例子。但是我比这个更残忍的一句话就是,你也不能成功,因为毕竟是少数。明天、后天是高考,高考的时候谁能当状元?状元就一个,那你凭什么成为那个状元?状元就一个,考到北大的是少数,绝大部分人是平庸的人,这个比例支撑着你的创业,有多少亿多少以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是没钱的人。
我说的这个结构就是在绝大部分的程度上,我认为人要认定自己,可能要过平庸的生活;那么是否甘于过平庸的生活,是我们这个国家是否能够进步、是否能够幸福、是否能够和谐的一个重要的基因。如果不是,如果人人都说奋斗吧,你肯定能赢;马云也曾经拉过三轮车,你也能拉三轮车。所有的这些例子告诉大家,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这是一个悖论。我的道理是,无论你怎么样努力,都有可能不成功,谢谢。
王潮歌:毕加索和乔布斯这两个人,在全中国应该没有人不知道他们。我觉得在中国谈美国总统或者谈美国人的事情,比美国人民都清楚,中国人特别愿意放眼全世界。在西班牙,人们并不是那么热爱毕加索;在中国,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不可超越的大师。
我觉得他们两个人都给其他人提供了帮助,这是非常伟大的。比如说我如果能力差,我可以提供帮助的人可能是我的爱人;再有一点能力的时候,我能养活我的孩子;再好一点,我可以养我的父母;能力再好一点,我可以成立一家小公司。这二位,毫无疑问他们给很多很多人都提供了帮助,从这一点上都比我们将很多。这个提供帮助,是因为创意吗?是因为创新吗?是因为不因循守旧吗?是因为在什么样的领域他们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什么机会或者帮助吗?
我认为不是,我认为这二位使我们的脑子、使我们的思维陡然间有了一个问号,可以这样,这在我看来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在毕加索之前,人们对于绘画的认识都是战争的状态、胶着的状态,他引起了一个讨论。不管怎么样,给很多人想学画或者是已经学到一半的年轻人脑子里打开一个缝,也许我可以这样,或者是那样,我觉得这毕加索的贡献。
乔布斯的贡献也是,他居然打破了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就是说一旦是一种实际的,生活中常的东西,或者是在我们看来经济或者是生活,跟艺术之间是一种天堑,没有桥可以搭上的。而乔布斯说不是的,我可以做到,所以也给很多后来的做产品的设计,哪怕是出品石油的人,或者就是给小孩做尿不湿的人都具有了一种可能性,说我可以那样了。
所以在我看来,他们两个给我最大的感动是,他们帮助了很多人,从思维上告诉他们说,可以走一条其他的路,谢谢。
王潮歌:其实乔布斯给我个人最大的帮助就在这儿,我一直认为我的脾气不太好;看到他以后觉得太好了,这样才能做得好,原来大家都这样,他给我心里很大的安慰,觉得脾气暴点也没什么,但是也是跟你刚才形容的一样,我的作品可温柔了。
王潮歌:毕加索和乔布斯都是很成功的商人,包括毕加索的作品要留下来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他的作品可以卖钱。他把自己卖得很好,把自己经营得很好,制造了很多故事,让大家都觉得他很神秘,使人对他的兴趣变得浓厚,乔布斯也是一样。今天我们四个人按理说都不是一个纯正的商人,都是文化工作者,从这么一个角度来说,其实跟社会、跟产品、跟经营之间总是有一层羞羞答答的布遮着,拿开一下、又遮着。毕加索和乔布斯这两位都特别大方,我就是要卖自己。一定是你的作品放在对方的手里,不管这个人是一个大人还是一个孩子,是有钱的还是许势的,这些人在你的作品面前有所获得,我的作品才算最终的完成。所以如果获得更多人这样的完成,我就要有更多销售的手段,让更多人有机会能够看到这个作品。所以商业和艺术就是这样结合起来的,我认为他们俩都是营销高手。
王潮歌:应该想到别人读的时候,他们觉不觉得恰切。我有时候我们搞创作的人自己跟自己玩得特别开心,简直是天衣无缝,自己特别兴奋;明摆着这个东西给人看的时候,那个人产生了化学反应,变成了那个样子。你我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这个换位思考致使我去做一个音乐的时间、服装的时间、灯光的时间,所有的东西我有一个小换位,但不是大的换位,为了他使我自己的东西没有了那是不可能的,一个小换位,我觉得那样是最恰切的。
王潮歌:我觉得我首先想讨论一下天分的问题,到底是平庸的人很多,还是有天分的人很多,但是被现在的教育体制给湮灭了。我现在觉得具有天分的人非常之少,奇缺,是不可预设,也不可以有结果,甚至不可以有比例的。但是成功的人百分之一万的是天才,很少有一个平庸的人通过努力,通过好的机遇就可以具有了一番事业,他一定是一个天才。
而且天才第一个要素与生俱来,生下来就是这个样子。第二个要素他的天分跟他正做的事情不谋而合;第三个,这种天分在被发现出来的时候,没有人指责,他自己也不指责自己错了,不要修正这个天分。这三个是很难很难做到的,与生俱来本来就少,合二为一就更少,还要让天分自由地生长。所以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这个天分被自己发现,被别人发现的机会就相当少了。但是成功真的是靠天分,我们说这个话的时候不是为了让很多的年轻人失去信心,你有天分我们就没有,我认为其实你应该认这个现实,因为有天分的人才能够成功,成功的人和有天分的人都是极少数,都是那个宝塔尖;而绝大部分的人应该是帮助那个成功的人做事情,或者是一辈子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说到这个话,重复一下我刚才的论点,我不认为我说这个话有冒犯年轻人或者冒犯各位的嫌疑,我只是说了一个事实,这是大实话,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
王潮歌:我也是一句话总结,希望我和大家都一样,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长短在哪里,然后再上路。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网易声明:网易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财经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36286条
评论33400条
评论20997条
评论20216条
评论18552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潮歌哪里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