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摄影 白平衡中快门优先还能调白平衡吗

蜂鸟手机端
切换到宽屏
浏览(1692)│回复(15)
蜂鸟网用户等级和积分规则改版啦!
积分换礼活动已开启,您可以用积分兑换礼品,详情请点击:
经过大家的指点,夜景拍摄有进步了,感觉快门优先比B门好用,B门还是用
请高人指点如何用好B门
引用coolgege1626发表于1楼的内容
引用coolgege1626发表于2楼的内容
引用coolgege1626发表于3楼的内容
引用coolgege1626发表于4楼的内容
引用coolgege1626发表于5楼的内容
引用coolgege1626发表于6楼的内容
第三片和其他几片的清晰度和色调差别好大。
请教下楼主,是否第三张是原片,其他都是后期的?如果是,做了哪些调整。
引用knight26发表于7楼的内容
个别的片子只是调了调对比度,没调锐度,颜色差异是白平衡设置的不同造成的
作者: knight26第三片和其他几片的清晰度和色调差别好大。
请教下楼主,是否第三张是原片,其他都是后期的?如果是,做了哪些调整。
个别的片子只是调了调对比度,没调锐度,颜色差异是白平衡设置的不同造成的
引用coolgege1626发表于8楼的内容
还行,不错,哈哈,锐锐,清晰!!
引用monkch发表于9楼的内容
不错的牙。楼主的夜景还是给力的
引用newone00发表于10楼的内容
留下你的美好脚印。
经过大家的指点,夜景拍摄有进步了,感觉快门优先比B门好用,B门还是用
您可以发表新主题
您可以回复主题
您可以上传附件
您可以编辑您的帖子
论坛启用HTML代码查看: 5064|回复: 9
解密美食摄影技巧 善用采光和白平衡
解密美食摄影技巧 善用采光和白平衡 &&&&在吃好饭的同时,你也曾幻想自己是那型男大主厨,能端出一桌好菜吗?假如成为大主厨希望不大,只要多加练习下面的美食摄影技巧,或许拍出一些可以看的好菜色是有希望的。拍摄美食时,正确的曝光与白平衡为首要重点,也是影响美食视觉美味的重要关键,此外,良好的构图与适当的景深,也是美食摄影中不可或缺的条件。光源应以自然光或现场光为主,切勿使用闪灯直打在食物上,那只会让照片显得毫无美感可言,同时在拍摄时,请想办法稳固相机,模糊不清的照片并不会是张成功的美食照。o快门速度:自动设定o白平衡:手动设定o拍摄模式:A或M全手动模式o驱动模式:单张模式o光圈数值:自动、手动设定o镜头选择:标准、定焦镜头oISO感光度:视拍摄情境设定o其他:自选对焦点拍摄重点:·采光与白平衡&&&&一张成功的美食照,除了忠实记录当下的美食,最重要的是,还要让观看者同时接收到色香味三种感官感受,以激发其食欲,仿佛美食就在自己眼前那般;而要拍出佳肴的美味,要注重光线运用与白平衡的控制,只要能抓住这两要点,照片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尼康D7000+AF-S 18-200mm F3.5-5.6 VR 的105mm端。光圈F/5.3、快门1/40秒、ISO 1600、自动白平衡、A 光圈优先、RAW转JPEG。·采光为第一要务&&&&摄影,是利用光线尽情的作画,在美食摄影上也是。光的来源与方向,都会影响到美食可口的呈现程度,因此学会如何采光将是美食摄影中的首要课题。一般来说,美食摄影的光源不外乎是“自然光”与“人造光”两种,在白天用餐,尽可能挑选邻窗座位,以便采用自然光作为美食摄影的主要光源,在此光源下通常不太需要特别调整相机,就能拍出美食本身自然的光泽与色彩;而若在没有自然光源的餐厅或是在夜晚用餐,请尽量挑选人造光源充足的座位,让食物本身能获得足够的光线照明,再配合构图与正确白平衡,同样能拍出让人食指大动的美食照。&&&&中央重点测光能针对画面中央进行加重测光,适合在美食摄影中使用。&&&&无论是人造光源或自然光源,都得想办法让食物获得足够的光线照明。白平衡是关键角色&&&&除了光源条件之外,白平衡也是影响美食摄影比较大的一项关键。虽然D7000的自动白平衡大都能忠实还原现场色温,但在光源过于复杂的环境,还是得使用自定白平衡,或是以RAW档拍摄是较为保险的做法。自定白平衡的目的是要让相机辨别出正确的白色,餐厅的白色面纸、纸巾、口布等都是很好就地取得的材料,当白平衡校正完成后,拍出来的照片色温会正确许多;而拍摄RAW档也是常见的方式之一,因为RAW档能非常忠实的保留感光元件所记录到的每一个信息资料,方便事后利用后期软件进行更精准的色温调整。&&&&至于要如何在D7000上使用自定白平衡呢?其实很简单,只要在待机状态下按住屏幕左边的WB键,并同时拨动主指令拨盘,直到控制面板显示“PRE”字样,然后短暂放开WB键并再次按下该键,直至控制面板中的“PRE”字样开始闪烁,这时将中间灰或是纯白色物体填满其镜头画面,并完全按下快门键让相机测量白平衡,接着控制面板会出现闪烁中的“Good”字样,则表示自定白平衡已完成。&&&&可视现场光源的种类选择适当的白平衡,D7000甚至允许白平衡微调。&&&&白平衡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美食照带给人类眼睛的视觉味蕾。拍出诱人光泽&&&&当光线从适当的角度照射在美食身上,则会在表面产生诱人的油亮质感,因此在拍摄美食时,也需要留意光源角度的不同,进而影响食物本身的光泽变化与呈现。一般来说,光源大多都是固定且无法随意移动的,所以拍摄者除了要考虑光源照射的方向之外,还得视食物的摆盘位置与角度来寻找最佳的拍摄视角;此外,尽量在美食上桌后的最短时间内完成拍摄,这样除了能避免让同桌用餐的友人等太久而失礼之外,还可在保有食材鲜度的同时,拍出光泽诱人的美食照。&&&&若能拍出食物表面的光泽质感,对于视觉效果绝对会有加分的作用。光圈控制适当景深&&&&光圈大小会直接影响画面景深的程度,当光圈愈大,景深愈浅,反之则景深愈深,所以在拍摄美食时,光圈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以D7000所搭载的APS-C画幅来说,用F2.8-F6.3的光圈值进行拍摄时,景深的表现会比较理想,若拍摄的光圈值大于F2.8以上(如F1.8),则会因光圈太大使得画面的景深太浅,反而会让观看者无法辨视出食物的原始面貌,所以光圈的控制要适宜,适当的景深才能为美食照加分。&&&&适当的景深不仅可恰如其分的突显主题,也能适度虚化背景,营造画面的立体感。善用高感光度并稳固相机&&&&在强调气氛的餐厅用餐时,通常都仅有少许人造光源与浪漫烛光伴随着,此时相机会因光线不足而放慢快门速度以获取较多的进光量,不过相对也增加手震的机率。这时可以善用D7000纯净高感光度的优势,适度拉高ISO值来换取较快的快门速度,并配合镜头VR防抖,与D7000的减低高ISO噪点一同运用,都能有效增加手持拍摄的成功率,同时也别忘记,在拍摄时记得将手靠紧桌沿,也是稳定相机的不二门法。&&&&就算在较昏暗的环境用餐,调高ISO与稳定相机也能拍出清晰不晃动的美食照。取景构图没有公式&&&&如果觉得自己之前所拍的美食照都显得平淡无奇,不妨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着手吧!当佳肴端上桌后,可以先转动眼前的盘子,并从多方向的角度观察,一定可以找出眼前美食最上相的一面。另外,横幅与直幅构图各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横幅构图较为安全,也是大多数玩家所熟悉的构图方向,而直幅构图则会让主题有“浮”出画面的魔力,配合适度的景深安排,能引导视觉焦点聚焦在主题本身,但初学者较不容易掌握其要领,需要多看多拍多思考,才能轻松抓住最自然的拍摄角度。&&&&只要能将美食最美的那面呈现出来,采用何种构图方式都没有限制。尝试将画面填满&&&&有时候可试着将食物最可口的那面填满2/3画面,另1/3请作留白处理,因为这样的画面安排最容易让重点直接突显出来,同时也能快速抓住观看者的目光。因此,在使用单眼相机拍摄美食时,建议以中焦段(约35mm-85mm)进行拍摄,除了能避免广角端桶状变形的产生之外,对于画面中主体比例的安排也较容易拿捏。&&&&让美食占满画面的2/3,不仅能强调主题,也具有吸睛的视觉效果。平民美食一样上相&&&&相信有不少摄友为了要拍摄美食照,不惜花大钱上餐馆,除了享受用餐气氛与高级食材的美味之外,西餐或港式料理丰富的配色,也是吸引众多摄影饕客前往的主要原因。然而身在台湾,平时最常接触到的美食理应就是夜市与路边小吃,却也是大多数人不敢挑战的摄影题材;原因不外乎就是光源品质不佳,及台式料理大多都是汤汤水水,视觉上较无立体感可言。其实只要善用光线并勇于尝试,甚至在按下快门之前先动手稍微堆叠整理,或是将食物表面的酱汁先拨至一旁,让美食露出其真面目,如此一来,再平凡的食物也能拍出不平凡。&&&&路边的小吃与夜市的平民美食,只要采光构图适宜,保证让人看得口水直流。
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不问是劫是缘我的图博:/209489
真是看着流口水。认真学习,下回试试
生活油盐酱醋茶,全装进我的小痰盂,混出一碟小菜,名曰,i生活i摄影
好方法,学习了。
kinglovefish
好贴,认真学习
好吃,好看,好好学习,谢谢!
山里的男人
山里的男人
好贴,认真学习
《摄苑论坛》老月
谢谢山里的男人 参与学习、探讨祝您开心摄影
:百姓茶馆 品茗聊天 互动乐园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DMC-GH4 松下GH4相机简体中文高级说明书产品手册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DMC-GH4 松下GH4相机简体中文高级说明书产品手册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白平衡详解 如何在拍摄中获得理想的色调_synjlm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02贴子:
白平衡详解 如何在拍摄中获得理想的色调
• 白平衡是什么?• 什么是色温?• 各种白平衡模式有什么用?• 如何用白平衡营造出不同的拍摄气氛和效果?
有试过拍出来的相片整张偏蓝或许偏黄吗?想拍出蓝色的雪景,但拍来拍去都是白色、偏黄?想拍出黄昏的金黄,拍出来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金?不少人都会苦恼到底是不是镜头或是机身有毛病!其实这一切都关乎到相机的白平衡(White Balance)设定。白平衡听上去好像挺专业。但当你明白了白平衡的原理,就能令你在拍摄中更容易获得理想色调和感觉!
调整白平衡是为了能够获取「较准确」的色彩。
不同的光源拥有不同的「色温」导致整张相片出来的色调不一样。所谓色温,我们会用冷和暖来形容。简单举例:白色光管灯是一种色温较高的光源,色调会偏冷/蓝;相反,钨丝灯胆的色温就较低,色调就会偏暖/黄。
色温其实是将光源与绝对黑体(absolute blackbody,一种理论上会吸收一切光线,不会反射光或是被光穿透的物质)比照表面温度测量值,测量单位是Kelvin (°K)度。色温数值越低越偏向红色,数值越高侧越偏向蓝色。以下是色温表:
以下是一些色温的常见实例:1600K:日出和日落1800K:烛光2800K:钨丝灯/电灯泡(日常家用灯泡)3200K:日光灯5000K:日光,这是用于摄影、美术和其他目的专业灯 箱的最常用标准5200K:灿烂的正午阳光5500K:一般的日光,电子闪光灯6000K:略有阴云的天气6500K:浓云密布的天气8000K:浓雾弥漫的天气K:天空碧蓝的天气
比较暖的色温:例如想呈现出比较暖、比较温馨、怀旧、故乡的味道等,都可以使用较暖的色温(细K值)。
比较冷的色温:例如想呈现出比较冷、比较高科技、近未来的感觉,都可以使用较冷的色温(高K值)。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肉眼是不会发现这些「色温」的,因为我们的肉眼懂得自动调节,所以如果色温不是太过非比寻常,不然一张白色的纸在我们的眼里永远都是一张白色的纸。不过,我们的相机并不如我们的眼睛般优秀,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指导我们的相机,告诉我们的相机现场的色温有多高多低。白平衡就是告诉相机,到底什么是白色。
如何指导?非常简单,如在室内拍摄,光源为钨丝灯胆(2800K),我们便把相机「调热」一点,调至所谓正常中性的色温5000K左右,就会得出最合理的色调,反之亦然。
一般来说,数码相机都有三种方法去获得正确的白平衡,分别为全自动/半自动及手动操作。
创维OLED-S9D
自动白平衡模式:
自动白平衡模式–相机自己去估计现场的色温,自动作出它认为最适当的调整。你会发现大部分时间它都大致准确,但对于太复杂的光源还是有机会出错。半自动白平衡模式:钨丝灯/电灯泡(tungsten)
这通常是以一个灯泡的图形表示,于室内拍摄时我们会选用这个模式,尤其当主要光源为钨丝灯/电灯泡时。这个模式的背后意义是,告诉相机现在的色温大概为2800K,要增加一点温度,令相片拥有较真实/理想的色彩,而不会太「冷」。日光灯
同样是室内拍摄时使用,相比起钨丝灯有更高的色温,同样也是告诉相机要增加一点温度,增加的幅度会比使用钨丝灯时细一点。日光
这能够告诉相机不用做任何的调整,因为现在的色温为非常理想的K。多为室外使用,正午阳光下的设定。闪光灯
跟日光差不多的色温,比日光的色温「冷」一点,相机会调「暖」一些。天阴多云
为略有阴云的天气底下的设定,色温较「冷」,相机会进行比较大幅度的调「暖」动作。阴影
日光下主体于阴影位置时,我们大致可使用这个设定,比天阴多云时更「冷」的色温。手动/自定白平衡模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使用自动或半自动的白平衡模式,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让你获得理想的颜色,高端型的数码消费相机及DSLR等更会配备手动的白平衡设定。
自定白平衡模式有两种:
一:在拍摄时,拿一张纯白的纸(一般的白纸只是近似纯白,讲究一点的,可以在市场上找一种叫「白卡」的摄影器材),使用相机的「自定白平衡」,然后对着该白纸按下快门,这样做的意义是告诉相机在这个光源下,何谓「白色」。
二:另一种自定白平衡的方法是直接向相机指定色温度(K数),精准地告诉相机色温之后,相机也就能精准地计算出何谓白色,也能相应地计算出其他颜色。
其实白平衡,就是由于不同的光源有其相对的色温度,所以必须精准地告诉相机,拍摄时的光源的色温到底是多少,从而使相机能作出对颜色的精准解读。为了拍出好照片,在白平衡上就绝对不能马虎。
有些摄影师会故意使用与环境光源不配合的白平衡,以得出特别的色调,从而突显某些主题,大家也可以从这方向大胆尝试。举例:把相机的白平衡设定为比环境光源色温高的K数,就可以得出偏暖/红色调;相反,把白平衡设定为比环境光源色温低的K数,就会得出偏冷/蓝色调。举例:在中午时份,烈日当空下,把白平衡设定在「阴影」模式,那就会拍出偏暖/红的色调;相反,同样在正午烈日底下,设定成钨丝灯,那就会得到偏冷/蓝色调。
如上图,拍摄地点为室内,光源为一般电灯炮。左方的白平衡设为钨丝灯,使相机作出调高色温的反应,致使白色的杯子还是白色的。右方的白平衡则设为日光,使白色杯子变得偏黄。从结果看,右方的白色杯子变黄了,白平衡明显地SET「错」了,笔者还是喜欢这张相片拥有黄色的调调,能散发出一种舒适的氛围。
所以只要明白了白平衡的原理及其应用技巧,对不论在拍摄生活照还是在创作特别照片时,都会更为得心应手。
事实上,不少人都会选择使用RAW档拍摄相片,回家后才再调较色温。
新手入门必读 掌握白平衡让影像更精彩
若要说之前学的曝光补偿功能是以眼睛看到的亮度来拍摄照片的话,那今天要学的白平衡功能就是利用眼睛看到的相同色感来摄影的方法。相信大家都曾经在路灯下或咖啡厅中,有过将白色目标拍摄成黄色的经验,这种让我们能将拍成黄色的白色目标变回原来白色的功能就是所谓的白平衡。
什么是色温?
在学习白平衡功能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什么是色温,包括太阳在内,只要能反射光线的一切光源都拥有其各自的色温,虽然大家很容易将所有的光源都视为白色,但是太阳其实也会随着时间的不同而改变其光线的颜色,每个光源也都各自拥有色相。像这样在各式各样色相的光源下,以相同的基准进行摄影,就会拍出时而红色,时而蓝色的照片。因此,随着光源的色相和种类不同,要进行适合的设定才能够拍出色感正确的照片,这种色温会随着光源不同,而改变基准的功能就称为白平衡功能。
日出、日落时的太阳呈现红色 白天的太阳是白色的 早上、晚上的太阳呈现黄色
色温对照表
色温一般都是以Kelvin(K)来表示,并以光源泛着白色约K的色温为基准。当色温比此基准还低时,照片会变红色;色温较高时则会拍出较蓝的照片。因此,依照光源的不同来改变设定,大部分的相机皆支援手动白平衡功能,好让使用者可以设定更正确的色温。
白平衡设定
利用DSLR相机摄影时经常使用的光源色温,能够帮助使用者以更迅速且有效的方式去设定白平衡来进行拍摄。藉由设定储存的白平衡模式,就可以拍摄出和实际色感相同的照片。 白平衡模式有AWB(自动)、阳光、阴影、阴天、钨丝灯、日光灯、闪光灯等模式,使用者可以任意选择来进行拍摄。
如果想要选择白平衡模式,先按下WB键,就会出现白平衡模式画面,依照目前的光源状态来选择白平衡模式。
利用白平衡模式来拍照吧
为了了解什么是白平衡,请试着变更自己相机中的白平衡模式来进行摄影,可将家里的小东西放在白色纸张上,然后一边变更白平衡模式,一边拍照。
接下来的照片是阴天室外所拍摄的。透过萤幕确认拍摄好的照片。由于是阴天,所以在阴天模式下所拍摄的影像色感会是最正常的。反之,色温设定值比阴天模式6000K更高的阴影模式就会呈现红色,色温设定值较低的钨丝灯模式等状态下则会呈现蓝色。
自动(AWB)、太阳光(约5200K)、阴影(约7000K) 阴天(约6000K)、钨丝灯(约3200K)、日光灯(约4000K) 闪光灯(约6000K)
免费快速申请借款,快至30分钟到账!
利用和上面相同方法,改变光源的状态来进行拍摄,在日光灯照明下变更白平衡模式再拍摄相同的物品。于日光灯下,以日光灯模式拍摄的影像会呈现和我们眼睛看到一样的白色,而色温比日光灯模式4000K低的钨丝灯模式就会得到蓝色影像,阴影模式下则是呈现红色。
日光灯照明下使用阴影模式、日光灯照明下使用日光灯模式、日光灯照明下使用钨丝灯模式。 白炽灯照明下使用钨丝灯模式、白炽灯照明下使用太阳光模式、白炽灯照明下使用阴影模式。
这次换在白炽灯照明下,变更白平衡模式来拍摄相同的物品。在白炽灯照明下拍摄照片时,钨丝灯模式所拍摄的影像和眼睛看到的是一样的白色。反之,利用色温比钨丝灯模式3200K高的太阳光模式和阴影模式则会呈现红色,但在色温比太阳光模式更高的阴影模式下就会拍出更红的颜色。
依照喜好调整照片的色感
在白炽灯照明下拍摄照片的话,就会拍出黄色,一般人容易有无论何时拍摄天空都会呈现蓝色的观念,但只要了解白平衡的话,在白炽灯照明下即可拍摄出蓝色、黄色和紫色的天空,舍弃固定观念应该是能够拍摄出好照片的第一步吧?白平衡功能是在各种照明下寻找目标原有色感的功能,自动设定白平衡来进行拍摄时,之所以会拍摄出有黄色色感的照片,是因为目前的光源白炽灯色温比当时相机中设定的色温还要低,所以照片中才会有那么多的黄色。
在白炽灯照明下以自动模式进行拍摄。
因此,将白平衡模式设定成钨丝灯模式,或是利用自订白平衡模式将相机的色温设定为和目前光源白炽灯相同色温的话,照片的黄色感觉就会消失。 在白炽灯照明下利用钨丝灯模式进行拍摄。
那如果将相机的色温设定成比白炽灯照明的色温低,又会怎么样呢?例如将色温设定为蜡烛模式,再加上自订白平衡使用来进行拍摄,由于相机目前的色温比目前光源白炽灯还要更低,即使在白炽灯的照明下,也会拍色出弥漫着蓝色色感的照片。 在白炽灯照明以自订白平衡使用模式来进行拍摄。
这次换拍摄白天的天空,一般来说,白天阳光的色温大约是K左右,将白平衡模式设定为阳光的话,就可以拍出和我们眼睛看到相同色感的照片。 F7.1,1/125秒,ISO 200,-1EV,白天在户外以阳光模式来进行拍摄。
但如果将白平衡设定为比白天阳光的色温更高的色温来拍摄照片,例如将色温设定为最高的10000K,目前光源的色温会变得比相机还要低,也就会拍摄出黄色色感的照片了。 白天在户外利用蓝色色纸设定白平衡。 白天在户外将色温设低,自订白平衡模式进行拍摄。
相反地,将白平衡设定为比阳光色温更低后,由于相机中设定的色温越低,照映在天空和水中的天空色相就会变得更蓝,并泛着紫色的色相。像这样依照白平衡色温设定数值的不同,照片的色感和感觉也会有所不同。
画面气氛的掌控 简单教你玩转白平衡
风光摄影师总是追求用黎明和黄昏的金色光芒来为画面“添彩”。但是作为一名真正的摄影师应该在光线不配合的情况下也能够对照片信手拈来,尝试利用相机的白平衡来创作出最棒的场景呢?
白平衡设置通常是用来得到正确的色彩平衡。在自动的情况下,说实话,这也是大多数人拍摄时使用最普遍的白平衡设置,相机会自动尝试中和整体的偏色。但是也可以故意选择“不正确”的白平衡设置,用来增添画面的戏剧感和艺术效果。
这张“情绪化”的斯凯岛(Skye of Isle)的海景照片出自于专业风光摄影师亚当·伯顿(Adam Burton)。亚当将这张美景的白平衡手动设置为“日光”模式,这为整个画面带了自然凉爽的视觉感。但如果让相机自己“决定”白平衡的调节,那它便会试图减弱蓝色的色调而调整为较为温暖的色调,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让照片失去“情绪化”的神奇效果。
拍摄窍门★ 利用日光、闪光灯或钨丝灯等相机预设白平衡设置来为室外场景增添蓝色调。可以在实时取景模式预览这些设置。★ 手动设定日光、阴天或阴影设置增加夕阳的温暖感。★ 尝试设置白平衡的开尔文(K)选项设置出更多微妙的效果。★ 用RAW文件格式拍摄,然后在RAW处理软件中调整白平衡。
正确重现被摄景物的色彩 如何设定白平衡白平衡的英文名称为White Balance,简写为WB。人的眼睛能正确地识别颜色,是因为人的大脑可以检测并且更正环境因素而导致的色彩变化。而数字相机内部的感光组件也可以检测光线的色温,在相机内部进行调节,它的目的是正确重现被摄景物的色彩,这也就是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模式。 设定白平衡虽然自动白平衡可以适应多种光线情况,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光线条件下仍然会出现偏色的问题。为了纠正这种偏色现象,单眼相机提供了多种白平衡设定供使用者选择。这样,可以让相片更好地呈现自然效果的色彩,或者让摄影师根据自己的创意,在影像中强调某种色彩。以一般数码单反相机来说,提供了多种白平衡设定,包括自动白平衡、日光模式、阴天模式、阴影模式、钨丝灯模式、白炽灯模式、闪光灯模式、用户自定义模式和色温模式。1.按下机身上的白平衡按钮。 2.转动速控转盘直接调整白平衡,在机顶液晶屏幕上可查看当前的白平衡设定。专家提示 用速控按钮设定白平衡按下速控按钮, 选择白平衡设定,转动主转盘或速控转盘也可以调整白平衡不同的白平衡设定应用效果 自动白平衡 日光白平衡 阴影白平衡钨丝灯白平衡 白色荧光灯白平衡闪光灯白平衡 上面列出了使用不同的白平衡设定拍摄照片的效果,透过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差别。
使用白平衡校正偏色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透过调整白平衡避免景物受到光线的影响而出现偏色的问题,还原更为真实、精准的色彩。例如,在白炽灯的光线环境下拍摄的照片会有偏黄、偏红的现象。将白平衡设定为白炽灯模式,就能够还原色彩。 自动白平衡 白炽灯白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白炽灯本身就有多种颜色,不同颜色灯的色温有高有低,所以使用白炽灯模式有时并不一定能准确还原被摄体的真实色彩,此时就需要使用手动预设平衡或者选择色温调整。 调整白平衡表现摄影师的创意是否获还原了真实的色彩,画面效果就一定好了呢?其实,白平衡的功能不仅是还原真实的色彩,它还能让摄影师刻意利用「偏色」,表现出自己的拍摄创意。例如,在黄昏时分拍摄时,常常需要强化暖调的金色光线,使用白平衡调整能够轻易地能够实现这个目的。以自动白平衡拍摄,天鹅的阴影部分呈现出淡淡的蓝色 光圈优先,F5.6,1/320秒,ISO 400,焦距100mm,曝光补偿 –0.67EV将白平衡调整为选择色温模式,设定8800K的色温,会明显增强暖调色彩,让水面和天鹅呈现出浓郁的金黄色,更好地表现黄昏的氛围。专家提示使用RAW格档自由调整白平衡使用RAW档储存照片,再透过DPP、Photoshop等后制处理软件自由调节白平衡,在拍摄现场可以把精力完全集中到观察、构图和拍摄中。
新手必读 如何准确快速设定白平衡 不少朋友曾经感到头痛,在一间不知什么光源的餐厅拍摄,怎么设定WB也不舒服,勉强用自动白平衡,影像总是怪怪的偏色,改用手动白色平衡向着白纸校准,虽然准色了,但没有了气氛,也不合理。怎样设定白色平衡才适合呢?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技巧,初学者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往往令WB设定得轻松。 相信大部份用家已知道WB是依据光源来设定,大部份相机已备有日光、阴天、灯泡、白炽灯等的预设WB,这些设定都不难用,只要依据光源来设定就可以了。所以说穿了,设定WB的第一步就是辨别光源,依照光源设定。只是不少用家不留神,去到任何环境也只顾按快门,他们只要抬头看一看光源,设定已方便得多。 只不过有些朋友会问,相机预设白色平衡是否要跟到足?在阴天真的要用阴天?在阴影真的要用阴影?大家不要钻牛角尖,要知道阴天或阴影都要极端状况才会影响WB。例如在暴风雨前夕,乌云密布,色温会偏高,出现偏蓝情况,才要用到阴天白色平衡预设,一般情况下,小小阴云遮挡了阳光,是不用特别改用阴天白色平衡的。设定影像格式 我们多点观察现场环境,就很容易设定白色平衡了 想在事后调校色温,当然拍RAW最好 在实际拍摄时如果不能够做好白色平衡设定,那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用RAW。JPEG在储存时,已把白色平衡固定到相片中,我们不能灵活修改。RAW档案就不同了,我们可以很简单地调整,而不影响相片质素。因此,拍摄RAW档是方便事后调整WB的好方法。 拍摄色板方便校准色温 同时,想要更准确,也不能只拍RAW 档就足够,因为RAW软件一般只有几个预设的白色平衡模式可以选择,如果用家想自行设定白色平衡,应在拍摄时,一并拍下色板(Color Chart)。 色板上面有不同色块,在RAW软件中,用软件滴管点击这些色板,就可以产生准确色温。想准确用手动 想有最准确的色温,当然是用手动白平衡,相信现在所有相机都有手动白平衡功能了。手动白平衡一般是利用白纸放在光源下,再用相机测量白纸,以确定白色平衡。 用白纸或灰卡都可以测准现场光线的WB 我们用白纸作手动WB校正 将白纸恰当地反射现场光,并拍下相片 其实除了用白纸,用灰卡也适合,灰卡还可以用来测光,一物二用。而无论白纸还是灰卡,都要注意摆放位置,要正好反射到现场光线,因为我们是在测量现场光,如果白纸或灰卡没有反射,就会测错。例如光源是天花的光管,就应将白纸或灰卡以45゜斜放向上,让上面的光线照射到,而不是正面向着相机,这样才是适当。
在对着白纸时,不妨用MF对焦,更方便 开启相机白平衡校正选单 选择输入新相片 见到我们刚才拍的白纸 确定之后就可以有准确白色平衡了 还有一项要点,就是画面不应有其它杂物,应只有白纸或灰卡,否则也会带来干扰。不少初学朋友遇到小困难,就是对着白纸或灰卡却不能对焦,其实他们不理解相机只是对着有纹理的对象才可以好好对焦,而白纸和灰卡正好没有纹理,对不到焦十分正常。其实不用担心,因为测量白色平衡是不用对准焦,就算对不准也一样测得准,大家索性用MF手动对焦,就可以做到测量了。
极端光线较难搞 人造光源下 相机的WB不是万能,有些光源是不能应付的,例如霓虹光管、荧光灯,这些灯光根本不须浪费时间,怎样设定也没有用。有些朋友试过于酒楼拍婚宴,却怎样也校不准WB。原来不少酒楼的背景壁布,都采用大红大紫设计,再加上现场那些严重偏黄的灯光,虽然带出了喜庆感觉,但就难以做到准确色温。以上都是一些过份偏差的色温,令相机怎样调校也难以准确,建议大家拍摄时,努力保持最少偏色,到事后用软件小心微调。复合光源以主体为先 自然光源与室内光源混合的复合光源 由于现场环境有多种光源时,会产生多种色温,我们不能全部光源同时迁就,只能以主体的光源为优先。举个例子,在室内窗边的书桌,窗外阳光照射进来,那是日光色温;桌上有灯泡照明,那是温暖色温;加上室内有光管,属偏蓝色温,我们相机不可能全部校得都准确。那怎样办?方法就是以主体光源为准,其它当为带出气氛的背景光,例如我们拍书桌,就用灯泡白色平衡;想拍窗外侧光的柔美,就用日光白色平衡。任由偏色 如果你问有一定年资的摄影师,他们未必十分看重准确WB,为甚么呢?因为以前拍菲林,只有日光菲林和灯光菲林两种选择,大家九成时间只用日光菲林,所以在光管或灯炮光源之下,一定会偏色的,情况和用日光白色平衡一样。 这些摄影师早已觉得偏色不是甚么大问题,反而合理的偏色,带出了十分有味道的相片,他们宁愿在光管下偏绿,在灯泡下偏黄,保留了现场气氛。因此这些摄影师往往将相机固定在日光白色平衡,任由其偏色,最多拍RAW+JPEG,让事后多个选择。K数WB只适合创作 相机的K值WB设定,一般是用来创作 大家的相机应该也有K数WB功能,K数的设定其实就是直接控制色温数值。有些朋友以为K数WB应该是最准确的,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我们根本难以确定光源的色温,例如常用的光管,谁人知道其色温多少?由于不知道,那怎样设定K值呢? 日落时用日光白色平衡,未够橙黄 将K数值调至8000K,那色温就更偏黄了 其实,K数WB设定往往是用来创作的。由于搞乱WB设定,会令拍摄出来的颜色十分特别,变成一种创作工具。最简单的例子是拍日落,日落属于低色温,我们一般用日光白色平衡拍摄,拍出来是橙黄色,如果想效果更鲜明,索性自己设定K数WB,让相片更为偏向黄调,那相片就更有气氛了。锻炼你的眼睛 霓虹光管往往不能有准确色温控制 这条题有一点语病,我们的眼睛对色温的感觉能力很低,也锻炼不到。锻炼的只是你的观察力。由于人眼往往看不到色温的改变,像在下午时候,太阳开始西下,色温已在变化,即使未日落、光线仍猛烈,其实也开始偏蓝了。我们人眼却看不到,始终以为是白色,同样地,在光管照明时,明明偏青,但我们一点也不知。这些时候很容易拍了偏色相片。如果我们锻练观察力,时刻留意到色温的改变,那意外拍错色温的情况就减少了。
发挥白平衡的魔法 令照片气氛更强烈 要拍出一张精彩的相片,除了适当的曝光和好的构图外,颜色和感染力同样重要。曝光可以透过光圈、快门、ISO来控制;构图可以靠脑袋、角度和想法去表达,而颜色和感染力则透过白平衡来调控 !什么是白平衡? 白平衡就是指于当时的灯光环境下,相机认为那一种颜色才是「白色」。就像于道路的街灯或是餐厅黄黄的灯光下,若果你告诉相机这些「黄色」就是「正常的白色」,拍出来的相片便会像于白色灯光下拍摄似的了,因为相机会自动把黄色改变为白色显示出来,这个便是调较白平衡的原因了。小心调较白平衡可以令相片更有气氛怎样调较相机的白平衡? 绝大部份的数码相机也会有白平衡的设定,你会于「白平衡」或「WB」的选项下看到一些符号,显示「自动白平衡(AWB)」「日光」、「钨丝灯」、「闪光灯」、「K」数等说明,这个便是调较白平衡的地方了。那么甚么时候应该选择那一个白平衡呢?其实应该是这样决定的: 自定义与自动白平衡的区别例子一:现场是钨丝灯(黄光) ,我想修改白平衡令相片变回「正常的白色调」,我会告诉相机现场是「钨丝灯」光源,所以调到「钨丝灯」白平衡,出来的相片会是白色调(否则可能会变得黄黄的)。 例子二:现场是办公室,充满着光管(荧光灯),我想修改白平衡令相片变回「正常的白色调」,我会告诉相机现场是「荧光灯」光源,所以调到「荧光灯」白平衡,出来的相片会是白色调(否则可能会变得绿绿的)。
「自动白平衡」可以用吗? 你明白到调较白平衡的原因了吧?有些同学会问,相机的「自动白平衡」看来很有用,一直用自动白平衡可以吗?其实现在相机的自动白平衡越来越先进,确实能帮助我们拍摄,但有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手动调较白平衡:调较白平衡令相片充满蓝调1.当自动白平衡失准时 自动白平衡不是万能的,有时它也会失准,所以若果你发现使用自动白平衡时相片颜色怪怪的,你便需要手动调较白平衡了! 2.当刻意要改变相片颜色时 精彩的相片是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颜色的!例如一张天空的相片,你只需要透过调较白平衡,你可以令天空颜色变成蓝色、黄色,甚至是魔幻般的紫色,因此学懂自行调较白平衡可以令你的相片有着更多变化! 3.当人做光源的颜色转变时 有时我们在拍摄夜间人像,背景的灯光是黄色的钨丝灯,但闪光灯发出的光线是偏冷的白平衡的魔法 不同白平衡模式 不同白平衡模式自定义白平衡怎样使用自定义白平衡和输入K值白平衡? 有时我们需要自定义白平衡,可以有两个方法,一是使用「Pre/CustomWB」,利用即场拍摄的相片来让相机设定,二是直接输入白平衡的「K」数。前者很方便快捷,你只需进入「Pre/CustomWB」的选项,相机会要求你拍摄一张相片或是选择相片来设定白平衡,若果是实时拍摄,对着现场灯光下的白色来拍一张相片便可!而「K」数的输入很容易,较低的K数会令画面偏冷,相反是偏暖,但要留意并不是所有的相机都可以直接输入「K」数的。后期调节后期调较白平衡如果拍摄时没有时间调较白平衡,请于拍摄时利用RAW格式储存相片,这样我们可以利用软件对相片的白平衡作任意改变而不会影响相片画质,非常方便呢!
改变相片的气氛 解析白平衡基础应用技巧
数码摄影面世前,摄影人可透过不同菲林底片或颜色滤镜令影像呈现不同色彩。现在摄影人只需设定数码相机不同的白平衡模式,便能令影像获得不同色调!
一、数码相机白平衡
在百多年前,摄影人无可选择地只能拍摄黑白影像,及至20世纪,摄影人才开始接触彩色摄影;如今摄影人手上的数码相机都是为拍摄彩色影像而设的。其实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将曝光讯息转化成影像前,会先判断现场环境光源,再将影像色调校至接近肉眼所见的色彩。透过相机不同的白平衡模式,摄影人可将影像展现不同色彩效果。 二、校正影像色温
现时数码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模式,已能提供相当准确的色温,不过在室内的灯光环境下,影像仍会经常出现偏色,摄影人应透过使用相应的白平衡模式矫正色温,例如在钨丝灯光源下,便应使用钨丝灯白平衡模式拍摄;在光管光源下就使用光管白平衡模式;现时数码相机的选单已提供相关的图示,例如钨丝灯白平衡模式就会以钨丝灯泡图示显示,摄影人可看图知义。 校正白平衡前,画面偏黄 校正白平衡后,画面变回正常
如果摄影人发现效果仍不理想,可透过手动白平衡模式即场校正,摄影人一般可以将灰色或白色物体放置于最终拍摄的光源下,利用相机测量;由于每部相机的手动设定白平衡的方法或有不同,摄影人可参考个别相机的说明书。 三、加强影像色彩
白平衡另一个作用,就是能够加强影像本身已存在的色彩,就如以下例子般,简单的选择阴天白平衡模式或阴影白平衡模式,就能够加强影像的暖调。 日光白平衡 阴天白平衡 四、巧用白平衡改变气氛
对于摄影创作而言,影像没有绝对「准确」的白平衡,摄影人甚至可以选择一个「错误」的设定来获得摄影希望呈现的气氛。例如拍摄黄昏景色时,刻意使用白炽灯白平衡模式,便能令影像拍得像清晨一样。不过,使用这技巧时,摄影人要留意影像中有否人物主体,因为人面肤色会因偏色而变得不自然。以下例子就使用了不同的白平衡来拍摄维港夜景,从中大家可看到不同的设定可展现出不同的气氛。 日光白平衡 钨丝灯白平衡 光管白平衡 五、RAW档调校白色平衡
由于RAW档贮存影像的基本曝光数据,摄影人可在拍摄后期使用软件读取RAW档,并调校白平衡,最后才输出影像。因此,拍摄RAW档能在处理白平衡上会有更大弹性及空间。 摄影人可使用Camera Raw于拍摄后期为影像调校白平衡 后记
白平衡对于摄影人而言,不单是展现影像正常色温的工具,更能帮助摄影人创作。摄影人下次拍摄时不妨多使用不同的白平衡拍摄影像,效果或会令你喜出望外。
好详细,巨赞!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摄影技巧白平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