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王维名诗句句

当前位置: >> >> >>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 元和...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弟妹》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七律名篇之一。此诗描写了动乱时期田园荒芜、骨肉分离的情景,表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兄弟姐妹间的思念之情。...
此诗题目为《感鹤》,全篇也都围绕着鹤来写。鹤本是一种惹人喜爱的鸟。《世说新语》中以“鹤立鸡群”来比喻人才德突出或仪表出众。古人还有鹤为仙禽的说法。因此诗人在这首诗里落笔描写鹤的不同寻常之处。诗一开始说有一只鹤,卓然不群,高翔于田野之上。...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
《宿紫阁山北村》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所反映的是宦官掌握禁卫军军权、纵容士兵横行不法的历史事实,通过对自己借宿经历的回忆,生动地揭露了中唐时期宦官执掌的神策军欺压百姓、为所欲为的丑恶行径。全诗不加饰修,纯用白描,声态俱作,情景毕露。
《有木诗》是一组寓言诗,借树木喻人事,一共八首。诗人在序中说:“余读《汉书》列传,..又见附丽权势,随之覆亡者。其初皆有动人之材,足以惑众媚主,莫不合于始而败于终也。因引风人骚人之兴,赋《有木》八章,不独讽前人,欲儆后代尔!”...
《上阳白发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喻诗。此诗通过描写一位上阳宫女长达四十余年的幽禁遭遇,揭示了“后宫佳丽三千人”的悲惨命运,同时对封建帝王强制征选民间女子以满足自己淫欲的罪恶行径提出强烈的控诉。...
《新丰折臂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为《新乐府》组诗五十首中的第九首。此诗通过一位新丰折臂老人之自述,谴责唐玄宗对南诏国进行的不义战争。诗人劝谕执政者,当以历史教训为戒,倾听百姓“边功未立生人怨”之呼声,勿再寻衅恣事,邀取边功。...
《观刈(yì)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杜陵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题下有一行自注:“伤农夫之困矣。”可见这首诗的内容是同情农民生活的困苦。全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写了两个使农民的生活受苦受难的直接原因,一个是上天的自然灾害,另一个则是人为的灾祸;...
《缭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是《新乐府》五十篇中的第三十一篇,主题是“念女工之劳”。此诗通过描述缭绫的生产过程、工艺特点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社会关系,表达了纺织女工劳动艰辛的同情,揭露了宫廷生活的穷奢极欲。...
《卖炭翁》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
《井底引银瓶》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一首中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在封建社会中,淫奔往往是一种自由恋爱的大胆行动,为习俗所不容,为舆论所不许。诗人既不否定封建礼教,但又对唐朝女子因自由恋爱而受到封建伦理宗法迫害的爱情悲剧深表同...
这首诗为《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四十八首。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说:“诗中之m鹗,乃指宪台搏击肃理之官,鸾鹤乃指省阁翰苑清要禁近之臣,秦吉了即指谓大小谏官。是此篇所讥刺者至广,而乐天尤愤慨于冤民之无告,言官之不言也。”...
《轻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秦中吟十首》中的第七首。此诗着重暴露那些为皇帝所宠信的宦官,他们穿红佩紫,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地去到军队里赴宴,饮罢美酒佳酿,吃完山珍海味,得意洋洋,精神亢奋,旁若无人。...
《采地黄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写于公元812年(唐宪宗元和七年)。诗人用平平淡淡的语言叙述,通过贫苦农民采集地黄以换取马饲料这一细节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平等现象的痛恨。...
此诗是《秦中吟十首》中的第九首,作于元和五年前后,当时诗人在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前蜀韦b编《才调集》收此诗,题作“伤阌乡县囚”。这首诗与《秦中吟十首》中的《轻肥》一诗思想内容相近,表现手法基本相同;...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于公元810年(唐宪宗元和五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孤独寂寞,和对好友的无限思念、无限关心之情。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10年(唐宪宗元和五年),当时白居易三十九岁,在朝中任左拾遗,兼翰林学士。...
白居易的《涧底松》作于元和四年(809)。元和三年诗人由翰林学士转任左拾遗,位虽不高,职在谏言。他也的确做到了“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初授拾遗献书》)。不仅与宪宗当面论执强鲠,还创作了大量讽谕诗,...
《夜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咏雪诗,诗人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写“夜雪”,透露出谪居江州的孤寂心情。诗人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给人一种新颖别致,清新淡雅,别具韵味的感觉。...
《李都尉古剑》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作于公元808年(唐宪宗元和三年)前后。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诗人以古剑象征刚正不阿的谏官和朝政大臣,希望那些执掌国家大权的人,包括他自己,都能尽职尽责,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登乐游园望》全诗从登乐游园所望见的“宫阙”、奔走于十二街的“车马”及“南北路”上的“高盖车”着笔,极巧妙地把小人得志,志士沉沦的事实融于景色之中。清人薛雪说白居易的诗“言浅而思深,意微而词显”(《一瓢诗话》),于此诗可见一斑。...
唐生:即唐衢,河南荥阳人。善为歌诗,意多感发,是白居易《新乐府》诗的最早知音者之一。唐衢是一位正直的志士,他与白居易的深厚友谊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此诗托寄唐生,抒写悲愤,自明其创作《新乐府》的本旨,是关于《新乐府》的创作动机、基本倾向和艺术特色的重要...
《观稼》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和 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王守仁写的一首同名五言诗。它在描写田翁的辛劳、歌颂劳动伟大的同时,也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大官僚。本诗叙述自己晚间散步时所见所感。开头四句,写自己离开官场回到农村,顿时有一种身心自若之感。...
《溪中早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五言古诗,出自《全唐诗》。诗里写的是终南山溪中的早春的风景:未化尽的雪、溪涧、破土发芽的草木、溪边的石头和小屋炊烟……。早春的风光让诗人流连往返,这不仅是诗人对春天的热爱,更是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其意境淡雅,和谐。
寓意诗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寓言诗,在封建社会,诗人们常以此形式曲折地针砭时弊,讽刺现实。白居易的《寓意诗》共有五首,这里选录的是其中一首。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被贬原因,一方面是受执政者的诬陷排挤所致,...
这首七绝语言平易,一气呵成,细细品味,造语用字极准确,前两句对仗工稳,在相互对照中极深刻地揭示出了诗人当时复杂的心情。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草草辞家忧后事”,“草草”是形容匆匆忙忙的神态。...
《江南遇天宝乐C》是中国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诗,以对话的写作形式,叙述出了乐C在安史之乱时期的不幸和白居易在京华故地的种种见闻。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此后这个一度繁荣富强的王朝走上了下坡路。...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问刘十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通过写对把酒共饮的渴望,体现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而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
《南湖早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七言律诗。诗的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时节明媚动人的秀丽风光,后两句表现了诗人被贬谪以后的抑郁消沉情绪。可谓是以美景衬托忧郁而越发忧郁。诗人紧紧扣住一个“早”字铺写南湖春色。...
公元815年(元和十年),白居易遭谗被贬为江州司马。仕途上遭受的这次沉重打击,几乎磨灭了他早年的政治锐气,于是开始远避朝政,寄情山水。希望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一丝静谧之感,达到心灵上的宁静。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理支配下的作品。...
这是一首感念昔日情人的抒情诗。诗人与夫人杨氏结婚以前,曾与这位邻女产生过爱情,邻女赠履,实有信物的性质。她绣手锦心,针线活做得极好,可谓心灵手巧,而且在婚姻问题上大胆主动。然而很不幸,这位美丽的少女终于未能和白氏结为伉俪,或许是由于她家境贫寒所致吧。...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纪游诗,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作于江州(今九江)。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自己因惜春而怨恨春去无情,原来是对春天的错怪。...
这是元和十四年(819)春,白居易自江州赴忠州刺史任,经过岳阳时留下的作品。诗人几经贬谪,不堪流离漂泊之苦,所以在他描写湖光山色的风景诗中,也透露出淡淡的哀怨和对京城的眷恋之情。作品的前四句中有三句描绘了洞庭湖的宏伟阔大。...
《夜入瞿唐峡》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通过描述瞿塘峡之奇险,抒发作者内心的哀愁。全诗用新颖的比喻创造出崭新的意象。大凡诗词抒情状物,或含蓄,或直率。含蓄的结同耐人回味。但当诗人感情非常激动时,就会喷薄而出,一泻无余,...
《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后宫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首句写夜来不寐,梦想君王临幸;二句写忽闻前殿歌声,君王来幸无望;三句写红颜犹在,君恩已断之苦;四句写再幻想君王可能来幸,于是斜倚熏笼,坐待至天明,终成泡影。...
穆宗长庆二年( 822 ),刚刚在长安为官两年的白居易,因厌恶官吏们的明争暗斗,荒怠朝政,加之穆宗游猎宴会,不听谏劝,致使国事日荒,觉得住在京城也于国无补,因此力求外任,终被调任杭州刺史。这首诗就是这年秋天在赴杭州的途中,路经邓州时所写。...
《早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在杭州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通过对春天早晨所见所闻所感的抒写,反映了诗人在杭州的第一个春天即将来临时内心的喜悦激动之情。全诗笔致轻灵素淡,节奏流畅欢快,充满着热爱生活的情趣。...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这首诗描述白居易与“诸客”听讲归来时内心的感受,生动地描绘了孤山寺的秀美,风景中处处点染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是823年(唐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长庆三年)夏天,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作,描绘诗人夏夜登楼远眺时见到的景色。“望”字统领全篇,全篇景致紧扣“夕”字,尾联向友人发出邀请应题中“招客”二字。...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期间写给远在长安的好友张籍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诗人暮色中登上杭州城东楼,远眺壮美景色。诗人在感叹景色壮美的同时,也惋惜友人不在身旁的寂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种思念之情。...
《采莲曲》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作描写的是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画面充满了动感。后两句转入人物描写。诗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细节精心刻画,一个大胆含羞带笑的鲜亮形象宛如就在我们眼前。
竹子挺拔秀立,生命力强,加之有志向高洁,卓然不群的象征之意,历来是文人墨客丹青画手乐以歌咏描绘的对象。白居易这首《画竹歌》,通过对好友萧悦所画竹枝的再现与评价,赞扬了画家的高超技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思想。...
《霓裳羽衣舞歌》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古长篇。这首长诗叙述了诗人几十年间的沧桑变化,内容极其丰富,艺术价值很高。《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宫廷乐曲。出自印度,原名《婆罗门曲》,开元中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献呈宫廷,经唐玄宗李隆基加工润色,于公元754年...
此诗题下有诗人自注说:“和浙西李大夫作。”李大夫指李德裕,当时任浙西观察史兼御史大夫。诗由李德裕首倡,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均有和作,而以白居易之作为最佳。薛阳陶:浙西观察使李德裕的乐童。v栗:古乐器名,又名筚篥、悲篥、笳管。...
《池上早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五言律诗作品。全诗写景抒情,有沧桑之叹。这首小诗是诗人于公元826年(唐宝历二年)在苏州时作。诗的前六句写景,结尾抒发感慨。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堪称写景诗的典范之作。...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七言排律诗;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作者晚年时期。汉唐之时,中国实乃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啊!盛唐更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可惜历经安史之乱一番折腾,国力渐衰。...
《哭刘尚书梦得》共二首,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悼念挚友刘禹锡的作品。两首诗以极冼练的语言表明了二人友情的深刻基础,也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无限哀思。这首诗作于武宗会昌二年( 842 )七月。刘禹锡早年曾参加王叔文叔侄领导的永贞改革运动,...
这首诗作于会昌四年( 844)冬季。施舍家财与人合作开凿伊河龙门段的八节滩,是诗人致仕后逝世前所作的一件大事。出于对人民冷暖疾苦的同情与关怀,诗人不忍“饥冻有声,闻于终夜”的痛苦心情再无休止地延缓下去,因此一直有开凿这段险滩的心愿。...
《花非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里的一首诗。表达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这首诗通篇都是隐语,主题当是咏官妓。当时各级官府都有一定数目的娟妓,供那些腐朽的官僚们...
《红线毯》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诗中的一首。这首诗通过宣州进贡红线毯的事,对宣州太守一类官员讨好皇帝的行为加以讽刺,又着重地暴露最高统治者为了自己荒淫享乐,毫不顾惜织工的辛勤劳动而任意浪费人力物力的罪恶。...
白居易的一生中,十分关心妇女的命运,曾经写下不少的诗作,从多角度反映在封建社会压迫下妇女们的不幸遭遇,其中包括那些沦为歌妓的少女们,对她们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真娘墓》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全诗洋洋洒洒一百三十韵,一千三百字,不落窠臼,不生硬拚凑,造语妥贴,颇见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就句法而言,于大量平常句式中,间以散文句法。如“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若岁有水旱”、“造物者何意”、“或铺为慢流,或激为奔湍”,都立异于一般的二、二、一...
《宴散》是白居易晚年时在洛阳所做的一首五言羰R约降挠镅裕蛹匠5纳畛【袄铮硐至耸瞬煌俺5母惺埽嘎冻鍪思惺实男那椤J琢栊词司∏榈亓炻宰耪饬顾那锲Lぷ琶览龅脑律啪醯媒裢淼男⊙缃崾谜鞘焙颍坪跏恰白妨埂倍⑺频摹...
《晚秋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流畅爽口,通脱雅致,清淡幽丽,宁静悠远,是一首雅俗共赏的杰作。历代诗家惯将白居易、元稹看成一个诗派,而以通俗归结。其实,元、白虽以通俗而驰誉诗坛,但他俩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习惯、出身、经历不同,...
元和十年(815)诗人白居易因在朝中直言不阿,作讽谕诗针砭时弊,触怒了权贵,从而遭谗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在这段时期里,诗人极为苦闷,从他写给好友元稹的书信―― 《与元九书》中看出,诗人专门对自己半生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做了全面的总结与回顾...
《竹枝词四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写深夜听唱《竹枝》;第二首写静夜听唱《竹枝》;第三首描绘诗人于江楼上所见的“竹枝”歌乡之雨景;第四首写听江畔唱《竹枝》。这组《竹枝词》内容充实健康,语言通俗晓畅。...
《魏王堤》是一首纪游小诗,约作于公元809年(元和四年)春,此时诗人在洛阳任太子宾客分司。魏王堤是指洛水流经洛阳城内的一段堤坝,为当时的一大景胜,因曾赐给魏王泰为苑囿,故称魏王堤。一般说来,花香鸟语的春季,最引人游兴,牵动诗情。...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是一首即景生情、因事起意之作,以情深意真见长。从诗中可见作者同元稹的交情之深。全诗不事雕琢,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极其深厚、极其真挚的情意。...
《惜牡丹花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借写夜晚秉烛赏花,通过独特的视角,写出了作者对翰林院中牡丹的厚爱,以及因为花期将过而产生的恋恋不舍的复杂心态,表现对即将逝去的春天的无限惋惜。...
《望驿台》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四年(809年)三月为好友元稹《使东川》组诗而创作的十二首和诗中的一首。全诗紧扣“思”字,层层深入地展开,先写闺中绮思,再写驿旅苦思,然后转入失望的刻骨相思,最后迭用两个思字,点明诗旨。此诗用对局开篇,用散句收尾,章法于...
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809年(元和四年)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开京都,离别正在京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他独自在嘉陵江岸驿楼中,见月圆明亮,波光荡漾,遂浮想联翩,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
《村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出了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前两句写村夜秋色的浓重,后两句描绘出乡村之夜的美景。诗人通过秋夜的凄清,透露了孤独寂寞的心情。“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驰骋想象,描绘出明月在天、绿柳拂地的两幅画面,抒写他对结邻之后的情景的美丽憧憬,诉说对朋友的极端的渴慕,表现出殷切而纯真的友情。...
燕子楼 张仲素白居易 楼上残灯伴晓霜, 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 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 满床明月满帘霜, 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 秋来只为一人长。 白居易 白居易诗鉴赏 《燕子楼》是张仲素和白居易相互唱和的两组诗,各三首。燕子...
815年(元和十年),元稹自唐州奉召还京,春风得意,道经蓝桥驿,在驿亭壁上留下一首《留呈梦得、子厚、致用》的七律。八个月后,白居易自长安贬江州,满怀失意,经过这里,读到了元稹这首律诗。前后八个月,风云变幻如此诡谲,白居易感慨万千地写下这首绝句《蓝桥驿见...
《舟中读元九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以凄苦为基调,运用了白描的手法,通过“灯残”、“诗尽”、“眼痛”、“暗坐”这些词语所展示的环境、氛围、色彩,表现出对元稹的关切、思念之情。前三句连用“灯”字,...
予出佐浔阳,未届所任,舟中多暇,江上独吟,因缀五篇,以续其意耳。”据序文可知,这是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诗人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当年六月,诗人因上疏急请追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遭当权者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诗题“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
《放言?赠君一法决狐疑》是唐代文学家、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诗一共有五首,本诗是其中第三首。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
《南浦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在诗中,诗人刻画了送别过程中的传情细节,用凄凉的景色表达出依依惜别的深情。因古诗文中多写南浦之别,“南浦”因而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这是一首写音乐的小诗,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已经洋洋洒洒地将琵琶演奏的动人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七绝同样绘出了音乐之美。若要把白居易《琵琶行》裁剪为四句一首的绝句,实在叫人无从下手。但是,《琵琶行》作者的这一首《夜筝》诗,无疑提供了一个很精妙的缩本。...
勤政楼西老柳是首五言绝句,纯由对句组成,如同五律的中间两联。全诗以柳写人,借景抒情。首句以“半朽”描画树,次句以“多情”形容人,结尾两句以“开元”和“长庆二年”交代时间跨度。诗人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语短情长,意境苍茫。...
《寒闺怨》,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其写情,是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感受来表现的。此诗前两句用写景铺垫手法,描写主人公独居的冷清孤寂,扣信诗题“寒闺怨”。后两句用情景交融手法,描绘了一幅天寒岁暮、冬衣未成、秋霜欲下、征...
《杭州春望》是白居易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把杭州春日最有特征的景物,熔铸在一篇之中,就象用五色彩笔,画出一幅《杭州春望图》。前六句一句一景,最后两句为一景。七处景色都靠“望”字把它们联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画面。...
《秋雨夜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抓住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细致的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安适闲淡的老翁形象。前半部分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情况刻画他的性格,后半部分进一步描绘老翁睡醒之后的情况。全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写人生不同时段的感受;颔联、颈联明写“醉听清吟”对饮的乐趣,暗含对政治上遭冷遇的不满;尾联紧扣题意,作者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尾句的“一醉一陶然",...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叙写与卢子蒙的交往,并表达了对亡友元稹的怀念。白居易晚年与“香山九老”之一的卢子蒙侍御交往,一天,翻阅卢的诗集,发现集子里不少诗篇是赠给元稹的,而此时元...
《杨柳枝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写景寓意诗,前两句写景,极写柳树的美态,诗人所抓的着眼点是柳条,写出了动态、形态和色泽显出它的材质之美。后两句写的是诗人对柳树遭遇及自己的评价,因为柳树所生之地不得其位,...
《白云泉》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抒情之作,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借此诗来表达诗人在任苏州刺史期间,渴望能早日摆脱世俗的一种坦荡淡泊的情怀。...
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809年(元和四年)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开京都,离别正在京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他独自在嘉陵江岸驿楼中,见月圆明亮,波光荡漾,遂浮想联翩,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
《杏园中枣树》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哲理诗。诗人以枣树自喻,反映他为人为文的原则:枣树虽然外表不显赫张扬,但在东风吹拂中却自信成长,生机盎然;不甘让世人攀玩,但愿做大车的轮轴材料。全诗构思新颖,用笔委婉,行文流畅。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
《上阳白发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喻诗。此诗通过描写一位上阳宫女长达...
《李都尉古剑》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作于公元808年(唐宪宗元和三年...
 Copyright &
习古堂国学网() 版权所有& 白居易的名诗
白居易的名诗
日阅读: 加载中... 次
1、《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2、《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3、《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4、《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5、《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7、《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8、《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9、《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又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10、《咏怀》
岁去年来尘土中,眼看变作白头翁。
如何办得归山计,两顷村田一亩宫。
11、《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12、《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抺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3、《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上一篇: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柳宗元著名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