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有多少个中国近代十大书法家书法家

左齐_百度百科
左齐,泉塘村人,1911年2月生,1929年加入,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二级、一级。
左齐人物简介
江西省人,1929年,左齐加入了,1932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7月参加了。在此期间,曾任红六军团17师49团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并参加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抗日战争时期,左齐先后担任八路军120师三五九旅司令部、侦察科长、717团参谋长、政治委员等职。1938年12月,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左齐负重伤,经大夫做截肢手术。,左齐任第五军分区政治委员、司令员、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新疆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党的后,左齐被调回内地,任副政委、顾问。他在新疆生活、工作、战斗了二十多年,为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左齐人物生平
左齐,1911年12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天资聪慧,全家人省吃俭用送他到学堂读书习文,上过3年私塾和3年国民小学。
1927年10月,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抵达,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使年轻的左齐积极投入到的斗争中去。由于他工作积极,斗争性强,于1929年加入了,1932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7月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此期间,曾任红六军团十七师四十九团政治部宣传队队长1934年8月随,参加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在长征途中,他曾用步枪击落过一架敌机,军团长、政委特地打电话祝贺,赞扬“步枪打落飞机是全军首创”,得到全军通报嘉奖。
抗日战争时期,左齐先后担任旅部、侦察科长、七一七团参谋长、政治委员等职。他在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直接指挥下,在与鏖战了5个春秋,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1938年12月,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左齐负了重伤。大夫为他做了截肢手术,从此左齐就成了我军的。
1944年“月,他在南下支队司令员、政委率领下参加了南下北返的军事行动。1945年9月,日军宣布,内战迫在眉睫。党中央指示南下支队必须迅速撤离,北返中原。左齐与全体指战员,历尽艰辛,
日胜利回师延安。
左齐解放战争工作
,左齐任第五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政治部主任。他认真执行毛泽东主席“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个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的指示,在着力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调任新疆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他在新疆生活、工作、战斗了20多年,为建设新疆做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左齐在失去右臂的情况下,不但顽强战斗、勤奋工作,而且夜以继日地学习、写作。他从负伤截肢的那天起,就下定决心,做到生活自理,习作书法。他常常废寝忘食地写作、练习书法,也不知有过多少次的晕倒和摔跤,终于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一名左笔书法家。1989年,他的名字上了《中国书画篆刻名人录》。
左齐书法家
左齐的书法独具一格,气势磅礴,挥洒自如,凝重有力,充分表现了的坚毅性格,深受各界人士的赞誉。他的书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和总政治部推荐,分别在济南、北京举办了《左齐左笔书法展》,书法展的参观者达10多万人次。
左齐为了用书法艺术广泛地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经常深入农村、部队、学校题词写字,为农民写对联。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著书立说,将他丰富的革命经历,用诗词、日记、散文等形式生动地记述下来,经过几年的整理与编纂,已由出版发行了《步履》《》两本书。1992年8月由济南出版发行了《左笔书法集》。
左齐青年时期失去一条臂膀后,照样骑马挎枪打天下,晚年又以其独具特点的“左书”赢得了“神笔”的赞誉。左齐的作品走进了千家万户,有的还飘洋过海流传国外。
1998年8月,88岁高龄的“左笔书法家”逝世,他的革命业绩和墨宝以及他那奋斗不息的精神,却永留人间。我的图书馆
  江西省永新县总面积2195平方千米,总人口48万人。全县辖10个镇、13个乡、1个垦殖场、1个国营林场:禾川镇、石桥镇、龙源口镇、里田镇、龙门镇、沙市镇、文竹镇、埠前镇、怀忠镇、高桥楼镇、坳南乡、曲白乡、才丰乡、烟阁乡、在中乡、三湾乡、台岭乡、龙田乡、高溪乡、莲洲乡、高市乡、象形乡、芦溪乡、七溪岭林场、综合垦殖场。共有15个居委会、24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禾川镇。   永新县南、西、北三面为低山区,中、东部多丘陵、岗阜和谷地,禾水流贯中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潮湿性天气,天气温顺,年均温18.2℃,年降水量1530.7毫米。为国家商品粮出产基地县、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省林业重点县和蚕桑工程大县。矿产资源有铁矿石、石膏矿、瓷土、石灰石、混合稀土。
& & & 永新县地方特产有三湾老酒、崖雾茶、蜜饯和地方名菜“永新狗肉”、“酱贡卜蒸鸡”。分(宜)文(竹)铁路接浙赣线,319国道穿境而过。永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份,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湾改编”旧址群、中共湘赣省委旧址和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部旧址、七溪岭战斗指挥、龙源口桥、毛泽东旧居等革命旧址。有宋塔、红枫湖、梅田洞、碧波崖等古迹胜景。
2 自然气候
2.1 气候条件
  全县土地面积2194.57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31%。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从南北两侧向中部倾斜。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适宜农作物生长。
2.2 自然资源
  全县有耕地面积2.95万公顷,可种早稻2.27万公顷,晚稻2.47万公顷,是省内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也是赣中南农业开发县之一;有水面1.1万公顷,可捕捞面积0.85万公顷;全县有林面积9.8万公顶,活立木蓄积量达32万立方米,是江西林业重点县,红心杉、九陇松、小江木等优质木材驰名省内外。矿产资源已勘查探明各类矿藏20余种,其中铁矿石、石膏、瓷土、石灰石、混合稀士储量均在3000万吨以上。
3 地理位置
3.1 地理位置
  永新县位于江西省西部、赣江支流禾水河中上游。地理位置为北纬26~47,—27'14,东经 113~50,—114~29,东西长约65千米,南北宽约56千米,总面积为2187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禾川镇,距吉安市99千米,距南昌市316千米。
3.2 地形地貌
  永新县位于吉泰盆地腹地,基本地形为东西高、中间低。东南部为雩山山脉余脉,山峰林立,有多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西部属罗霄山脉余脉,山峰均低于800米。山地占全县面积的15.9%。中部是海拔较低、地势开阔的赣江河谷平原,占全县面积的29.6%,县城坐落于中心的赣江北岸。河谷与东西两侧山地之间则是占全县面积达54.5%的丘陵。整体地势自东、西两侧向中部逐级下降,同时,赣江各支流由四周向中心汇集,构成一个近似羽状的水系,把中部河谷与四周山丘联结在一起,组成一个紧密的盆地系统。
4 历史文化
4.1 历史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  永新地域先后属吴、越、楚。秦灭楚后,尾秦九江郡。公元前206年(西楚元年)项羽立英布为九江王,永新地属九江国,公元前203年(汉高帝四年),改九江国为淮南国,领豫章等4郡,永新地属之。其后,增庐陵县,永新地属庐陵,隶淮南国像章郡 195年(汉高帝十二年》,封濞吴王,豫章郡庐陵县属吴王国。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削吴王国之豫章等地直属朝廷,公元199年(东汉建安四年),孙策分扬州像章郡设庐陵郡,并置西昌县,永新地属西昌。  隋朝  实行州县二级制,以州统县。591年(开皇十一年),废安成郡置吉州,永新并人吉州太和(今泰和)县。607年(大业三年),废州复郡,永新隶属庐陵郡太和县。622年(唐武德五年),分太和县地置南平州,永新县属之。 后汉时永新并入吉州太和县。 657年(唐高宗显庆二年),永新属江南道吉州,县治改设禾川镇。 此后州郡名称凡经变更,永新县隶属关系未变。  1912年(民国2年)  废府,各县直属于省。1914年,江西省划分为四道,永新属庐陵道。1926年,各县仍直属于省。1932年,江西全省划为13个行政区,永新属第十行政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永新属苏区。1928年,永新县隶属湘赣边界特区。1931年,属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管辖,省会设在永新县城禾川镇。1935年,江西省划分为8个行政区,永新属第三行政区,直至新中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省.县之 初设大区、专区分治,永新县属江西省赣西南区吉安专区。后废大区,改专区为地区,永新县属吉安地区。1968年,吉安地区改称井冈山地区,永新属之。“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吉安地区名称。2000年,吉安地区改设吉安市,永新县隶属关系不变。
4.2 文化风俗
  和子四珍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在陆游的《游山西村》里有这么一联。在永新,即使是普通的农家,客人来了,在腊酒待客之前,好客的主妇会从一列小坛子里掏出几大捧土货,用盒盘装上作为茶点,然后,斟上一杯热茶,叙友情,拉家常。  这些“土货”便是永新很有名的橙皮、酱姜、蜜茄、酱萝卜。  相传唐开元年间,永新的民间女歌唱家许和子被选人宫时,因为思念家乡,便随身携带家乡的土特产——橙皮、酱姜、蜜茄、酱萝卜。也有人说,因她长期食用橙皮和蜜茄,歌喉格外清亮、浑洪,艺压群芳,成为一代歌妃。一次皇后娘娘头昏头痛,许和子得知后献上酱姜,皇后贴用和服用后,头昏顿消,李隆基便下令,将永新县四大特产作为贡品,从而一下轰动京城长安,被誉为“和子四珍”。  橙皮,是采摘果实还刚形成比拳头稍大点的柚橙,带青皮切成月牙形的薄片,与铜器一起煮(为了使橙皮保持肉白皮青的原色)之后,在流动的山泉水中漂洗,拧干,再拌上白糖晒干。年轻的姑娘出阁前都要制作特产,待过门后的新年招待客人。她们在晒制橙皮时,往往还会独具匠心地把橙皮用小刀雕刻成鲤鱼、蝴蝶、花朵等图案,拿出来,简直成了一件件工艺晶,真有点舍不得吃了。橙皮,边色翠绿,脯如白玉,香气清幽,味甜爽口。具有开胃消食、养肝明目之功效。品茗之际,嚼它几片佐茶,不仅满口甜香,而且能通中导滞,调理脾胃。  每年的7到9月,在永新县城乡,那制作酱姜和酱萝卜的情景,可以说是一道漂亮的景观:一排排酱钵整整齐齐地安放在各家的屋顶上、院墙上、晒场上……到处是压压挤挤,色泽浓褐的酱,在阳光下散发着醉人的香味。酱制的过程,比制橙皮复杂多了,并要求严格讲究清洁卫生。第一步是起酱。把糯米蒸熟,让它长出有益的生物酶菌,调水后在阳光下曝晒7天,制成浓香深甜的酱。第二步,如果是酱姜,则把刮皮洗净的生姜在水中稍煮,放人酱中再在烈日下曝晒7天,洗去酱,晒干表面的水分,密封在陶罐中。月余后,姜的表面便生出一层厚厚的芳香而清甜的白砂(生物酶糖)。白砂越厚,质地越好。酱姜的肉层略呈红糖色,红里透黄,味咸、甜,稍辣,具有暖胃、补脑、提神等功效,治头昏、头痛尤神奇。永新有“晨起吃酱姜,胜似喝参汤”的说法。酱萝,则是取腌制好的咸萝卜与酱晒制而成。成品外表也是一层白砂,疏松细腻,甜咸适中。它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实属上乘的保健食品。另外,酱姜和酱萝卜可以用来烹泥鳅、炖鸡鸭,既去腥,又可调剂汤的味道,显得格外鲜甜。  蜜茄,取优质未成熟的茄子和上等蜂蜜(或白砂糖),用传统工艺九蒸九晒精制而成,俗称九蒸蜜茄,成品呈深咖啡色,视之清亮透明,闻之香气扑鼻,食之味甜蜜口,可谓色香味俱全,是一种很有名气的特产,加之营养丰富,感观诱人,有高雅食品之称。能润肺、止咯血,对肺病、支气管炎等有一定疗效。永新狗肉  说起永新的风味小吃,就离不开永新狗肉。  永新人烧狗肉颇有讲究,大体分为烹、烧、炒三种。大狗则烹,切的块头也大;小狗则炒,切得较为细碎。红烧者,则不论大小均宜,把狗生杀后,狗血沥在酒里,也不剥皮,去毛后用早稻稻草烧烤,然后剖取内脏洗干净,剁成小方块,在锅里用清油武火煎炒,再加水文火慢焖,加入血酒,放上辣椒、八角、橘皮、桂皮等。煨烂了,出锅装盘再撒胡椒粉。这样烧出的狗肉,吃起来嫩嫩的、香香的,油不腻,饱而不厌,其味道美不可言。  留下点狗肉汤在锅里煮豆腐或芋头等,或者把煮熟的蛋去壳后再放人狗肉汤里煮,那味道更是特别。  狗肉冬天吃了暖骨健胃,能治风湿性关节炎。有的人为强化狗肉的药理功能,还生吃狗血酒。  如今在永新,只要贵宾来了,就会杀狗宴请。永新狗肉的味道得到美食家的赞赏,不仅列为江西名菜,而且也列人中国名菜。据说,饱食了山珍海味的末代皇帝溥仪,也爱吃永新狗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总理陈毅,因熟知永新狗肉味美,曾用这道菜招待西哈努克亲王等国宾。蒋经国在台湾,也曾专请永新人做永新狗肉吃。斗笠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传来卖笠声。当春雨开始淅浙沥沥的时候,漫步在永新的城镇圩场、大街小巷,还可以不时听到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卖斗笠、卖斗笠……”许多农民低挽裤管,挑担游卖他们精致的手工艺晶——斗笠。而此时的田间地头,也展示着一幅美妙的农作图:农民顶着制作精细、色彩各异的斗笠忙着农活,放眼一望,宛如无垠的田野中漂着一枚枚阔叶的浮萍。  月亮如水般泻在农家院内,微微的风夹着泥土和稻花的香味,以龙源口镇的黄淇、泮中等为主的南乡许多村落,那一带的农家,不管是七八岁的小孩,还是七八十岁的老婆婆,这时都会聚集在一起,一边拉家常,一边织斗笠。一般是男的破篾,女的编织。一条竹片,劈开四重,再破成两三毫米宽的篾条,篾条儿在手间又匀又滑。姑娘们编织的时候,脚下踩着正在编织的篾搭子,柔软修长的篾丝儿,在手指间跳跃——抖起,颤落,让人眼花缭乱,她们却得心应手,谈笑风生。  如今斗笠的花样也多了,有的塑料薄膜斗笠还夹进了纸花:红色的鲤鱼、黄色的小鸟、绿色的蝴蝶……红绿相间,煞是好看。花鸟中间,还嵌着几个字,诸如“五谷丰登”、“百业兴Dt'’呀……龙源口镇的农民如龙安达等人还在井冈山、泰和等地创建了斗笠营销点,每年向外地销售的龙源口镇的斗笠便达10万多顶。制鼓  早在明末清初,永新的东里乡(今届禾川镇)邹岗村、芦塘村等村寨,便活跃着一批靠制鼓谋生的民间艺人。他们以制作战鼓、庙鼓而闻名遐迩。  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少富于开拓精神的农民开始涉足洋鼓、山西威风鼓、陕北腰鼓等鼓类制作,其中郭元庆、郭永庆等人还在山西的太原、长治等地区兴办制鼓企业,为1990年北京亚运会提供了大批的乐鼓。起初,他们单枪匹马闯天下,除西藏以外,全国的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有的甚至跨越国门,到俄罗斯、朝鲜等国家发展事业。邹岗村每年有45%的农民走出县界,周游四方,每户制鼓收入超过3000元。年近70的罗万发老人,制鼓技艺高超,名声不胫而走。佛教名山——衡山的大小庙宇便聘请这位老艺人制作造型别致的庙鼓。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制鼓艺人们都是集体外出,在内蒙古、河南、山西、广西等地设网定点,以精湛的制鼓技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市场,受到广大顾客的青睐。
4.3 当地名人
  爱国爱乡的书法大家——刘郁文  推开世贸之门的人——龙永图  著名畜牧兽医科学家——盛彤笙  著名国画家——刘勃舒  著名古建筑学家——龙庆忠  著名计算机专家——洪加威  中国乐坛一代先贤——唐学咏  战斗在湘赣边界的战士——谭余保  国际主义战士——李湘  革命三兄妹——贺敏学、、贺怡传   天地有正气——刘真、刘作述、刘家贤  永新革命的播火人——欧阳洛  一生高洁的——贺贻孙   翰林学士——刘定之  平民思想家——颜钧  三朝宰辅——刘沆  盛唐历史上第一位女歌唱家——许和子  在新时期中,一批永新籍的年轻军人因在自己的岗位上所做的突出贡献而脱颖而出,成为新时代军人的模范,跻身于将军行列。 永新籍将军可歌可泣的战斗经历和动人故事,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有身经百战的旷伏兆将军,解放家乡的张国华将军,周恩来的卫士长龙飞虎将军,将军书法家:李真,从三湾走出的将军江燮元,一生传奇的马辉将军,独臂将军左齐和戎马一生的张至秀将军等。
5 政区沿革
5.1 经济概况
  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55.6亿元,增长14.6%;财政总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达到5.2亿元,增长35.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35%;地方财政收入3.49亿元,增长35.4%;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8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6亿元,增长17.5%;固定资产投资49.9亿元,增长39%;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4.7:45.3:30优化为23.5:46.2:30.3。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6.16亿元,增长24.4%。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09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5406元,增长12.65%。  业经济提速增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1.2亿元,新报批工业用地890亩,完成土地平整面积1200亩;铜制品、皮制品标准厂房建设有序推进;电镀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完毕,4栋共计2万平方米的电镀车间全面开工建设;皮革污水处理厂进入试运行阶段;综合污水处理厂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罗星产业园跻身全省重大工业调度项目;茅坪220KV变电站投入使用;工业新城镇商业服务区开发建设扎实推进。铜制品、皮制品、药化、茧丝绸四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明显提升,铜制品基地集聚相关企业9家,皮制品基地集聚相关企业20家,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的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全年共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24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1个,亿元以上项目9个,5亿元以上项目1个;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增长26%;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9亿元,增长33%。  全年粮食总产29.4万吨,桑园面积达2.9万亩,蔬菜面积达10.4万亩。新兴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新发展井冈蜜柚6000亩、白茶812亩、金银花1500亩。畜牧生产势头看好,年出栏生猪31万头、肉牛3.9万头。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了丰源、禾山、洞口等七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了7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有效推进了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造中低产田70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600亩。
5.2 行政区划
  全县辖10个镇、13个乡:禾川镇、石桥镇、龙源口镇、里田镇、龙门镇、沙市镇、文竹镇、埠前镇、怀忠镇、高桥楼镇、坳南乡、曲白乡、才丰乡、烟阁乡、在中乡、三湾乡、台岭乡、龙田乡、高溪乡、莲洲乡、高市乡、象形乡、芦溪乡。共有15个居委会、241个村委会。
5.3 人口概述
  全县现有总人口48万人,其中劳动力26.7万人。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劳务输出十分活跃,每年有超过6万余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迪中国总经理魏永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