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半小时内玩的分23次充值一万元可以申请退款或淘宝退款退一部分分吗?

  陈先生收到腾讯方面的短信
   &才7岁的孩子,一个月内玩游戏买钻就花了3万多元。&6月23日,青岛市民陈先生告诉信网(1),孩子偷偷背下了微信支付密码,拿着家长手机玩微信手游,共有80条交易记录,最多的一次950元,最少的一次5.7块钱,共消费33240.5元。陈先生认为,孩子是未成年人,希望腾讯微信能考虑到这一事实退还部分金额,但这一要求遭到拒绝。
  孩子玩游戏一月天充值3万多
  陈先生整理的充值记录
  &我家熊孩子玩微信手游,前后花了3万多。&6月23日,青岛市民陈先生说,儿子今年7岁,刚上小学,平时会拿着大人的手机玩游戏,他也没在意。6月13日,陈先生忽然收到一条银行短信,提示储蓄卡有消费消息。他发现几万元的存款,如今只剩下几千元。
  他吓了一跳,赶紧翻看短信记录,最早追溯到5月13日,短信提示是微信支付,陈先生赶紧又打开微信查记录,从5月13日到6月13日,共有80条交易记录,最多的一次950元,最少的一次5.7块钱,累计消费33240.5元。而且所购商品不是&钻石&,就是&魔钻&。收款方则为&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全民精灵、全民打怪兽、全民英雄、天天水浒、天天传奇&,一看这些,陈先生明白了,这肯定是出自7岁儿子的手笔。
  家长要求退款遭拒绝
  但是,微信支付需要输入密码,7岁的孩子如何懂得微信支付?家长为何在一个月之后才有觉察?陈先生解释说,家里有多部手机,孩子玩的那部手机,是专门用来网购的。&大人网购时候输密码,孩子在旁边看一眼就记住了。他拿着手机自己下游戏,而且玩的时候调在静音上。按理说花钱买钻,会收到提示短信,静音状态下,大人也听不见。谁没事也不会翻看短信。&陈先生说。
  陈先生微信支付共绑定了2张银行卡,一张是信用卡,一张是储蓄卡。微信支付买钻,先是信用卡1万多的额度被透支,后来是储蓄卡见了底。考虑到金额太大,而且是孩子所为,陈先生希望腾讯方面在了解事实后,将钻收回去,把钱退回来。
  6月23日,腾讯公司拒绝了陈先生的要求。理由是&充值的钻石已经到账,而且正常消耗了,无法申请退款,建议以后不要把账号随便给小孩子使用。&
  信网几次联系腾讯部门求证此事,但尚未得到对方回复。
  如何举证孩子行为是难点
  对于这样的答复,陈先生接受不了。&首先我承认,作为家长,在这件事上存在监管失职,应当承担责任,但是不应该承担全部责任。因为现在很多微信游戏设计本身有问题,点击买钻,输入密码,钱就被扣了,根本没有考虑到会被未成年人使用时的资金安全。&陈先生说,他希望腾讯方面能够考虑未成年人消费的事实,能够退还部分金额。
  对此,青岛诚远律师事务所郝华君律师称,7岁孩子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买东西需要经过监护人的追认。&未经家长同意,那肯定是不行的,对方应当退款。但是,如何举证是孩子行为而不是成人行为,是这事的难点。&(信报全媒体记者 丁一 图片由当事人提供)
&&&&编辑:张晓黎&&&&责任编辑:胡立荣乖乖女秒变熊孩子玩网游充值1万3 游戏公司表示即时到帐拒绝退款
豹子上树 o  来源:前瞻网 E1137
12岁乖乖女在迷上之后变身熊孩子,使用妈妈的和支付宝账号偷偷充值,并采取删除提示短信等措施避免被发现,直到9天之后,终于被妈妈发现时已经被消费了13600元,而联系游戏公司的客服,对方表示充值的账号不存在异常充值的情况,且充值获得的游戏币都是即时到账的,属于已消费,因此没办法做退款处理。
案例中出现的游戏叫&堂过家家&,为4399小游戏网的在线,被标注为&4399年度最佳女生网页游戏&,有个性装扮、牧场等多种功能,游戏币称为金卡,一个金卡为5元人民币,而游戏道具中的头饰、衣服等标价多为数个或数十个金卡,价值不菲,充值5元起,最高2000元,拥有15种充值方式。那位12岁的小女孩正是迷上这款游戏之后大量充值人民币以登上榜首位置,总共花费13600元,其中4000多元已经被兑换成道具,剩下的9000多元金卡还没有被兑换。当小女孩的母亲想通过游戏公司退回还没使用的价值9000多元时遭到拒绝,对法表示充值账号不存在异常充值,并且交易属于实时到账,已消费无法退款。
游戏中虽然有提示适合13岁以上青少年使用,但客服表示这只是提示,并没有限制玩家年龄。但从这款游戏像素化粗糙的风格、幼稚化的情节设定以及办家家的游戏名称,恐怕更适合13岁以下儿童,9天充值1万多,但这两个数字他们也许根本都无法理解。
在充值引导页面,有一段将近十分钟的视频演示,并用对待小孩子的语气设下了一个温柔的陷阱,充值金额从5元到2000元不等,15种充值方式,可使用网银、点卡、固话、支付宝等,涵盖了大部分的游戏充值方式,很难想象这是一款针对儿童设计的网游。
其实无论是大型网友还是网页游戏,人民币玩家都随处可见,1万多并不算天价,不过这只是对于成人世界而言,青少年对于游戏世界更缺乏抵抗能力,乖乖女也正是在游戏的攀比中被引诱到不惜盗用母亲的手机和支付宝进行充值,更为可怕的是为了避免事情败露,还删除了充值扣费的提示短信。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存在监管不力的过失,但游戏公司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支付宝号称智能大脑的此时并没有起到作用,当然,这和支付宝也没有直接关系,新版的支付宝取消了手势密码,可直接查看账户,但只要有支付密码再加短信验证码,支付宝在非本人使用的情况下依然可被消费。
有律师认为,从法律以及社会责任等多方面考量,网游公司应该退还大部分款项。同时,家长也要尽可能地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交易不是家长完成的。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始终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科技、创业、产业研究领域,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市场资讯,早一步掌握未来的趋势,早一步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发现趋势,预见未来!
扫一扫,关注前瞻网微信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相关阅读RELEVANT
文章评价COMMENT
还可以输入<em class="orange" id="emCmtLen" maxlen="个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Copyright (C)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香港挂牌玄机_香港马会玄机挂牌
11-1703-1103-1003-1003-1008-1108-0407-3007-1307-1307-0907-0607-0607-0607-0607-0307-0307-03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淘客下单退款一部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