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是个人的还是平台旗下的

泽熙徐翔被调查前已谋转型 家族隐藏持股平台曝光
13:27:09 来源:财富赢家
注册就送现金大奖,《决策天机股票分析软件》永久免费,六大核心功能助您股市步步为赢!
填写信息:
您可以随时咨询在线高手:&&&&&
  导读:
  徐翔被调查前已谋转型 独家解密四大资本版图
  探营徐翔发家之地:依然流传强哥传说 神秘小屋外界免入
  探访徐翔出道老巢:多数大户转战上海杭州
  徐翔家族隐藏持股平台曝光 参与多公司定增或夭折
  徐翔被抓了牛市要来了?一图揭秘背后&朋友圈&
  徐翔被调查前已谋转型 独家解密四大资本版图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调查显示,徐翔从2013年就已经开始启动了转型,最早的转型是转向定增市场,其后继续往股权投资以及海外资本市场方向突围,在被警方带走前,敢死队&总舵主&徐翔的资本布局已经包揽了A股的二级市场、定增市场、一级市场以及海外市场四大板块。
  驰骋资本市场20余年的徐翔,被外界封为&宁波敢死队总舵主&、&私募界一哥&,其在二级市场凶悍凌厉的投资一直是江湖的传说。
  不过鲜少人知道,这位二级市场的&天才玩家&早已经开始启动转型,以撕去&敢死队长&的标签。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调查显示,徐翔从2013年就已经开始启动了转型,最早的转型是转向定增市场,其后继续往股权投资以及海外资本市场方向突围,在被警方带走前,敢死队&总舵主&徐翔的资本布局已经包揽了A股的二级市场、定增市场、一级市场以及海外市场四大板块。
  此外,曾供职于泽熙的一位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泽熙还本来有意申请公募牌照,但是在转型的关键时刻,徐翔被警方逮捕,转型戛然而止,甚至泽熙这家公司也可能要结束。&
  泽熙的一级平台
  外界所熟知的徐翔形象,是擅长二级市场的短线操作,但以短线扬名的徐翔,在耗时较长的创投、股权投资领域,同样有着庞大的谋划。经过多年运作,徐翔家族已然搭起了一个庞大的资本版图。
  在徐翔家族的最早资本布局中,第一个一级平台是2008年5月成立的上海泽添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泽添),后迁至西藏变更为西藏泽添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西藏泽添),股东为徐柏良和徐翔母亲郑素贞。2014年2月,上海泽添豪掷3亿多元通过司法裁定获得工大首创(600857.SH,现为(,)(600857))3520万股,后来原第一大股东(,)(600177)退出,上海泽添被动成为第一大股东。
  第二个一级平台便是2009年12月成立的泽熙投资,徐翔任法人、总经理,股东是徐翔及徐柏良和郑素贞,旗下产品有泽熙2期、泽熙3期,因为超高的收益率闻名市场多年,其中泽熙3期截至日的累计增长率高达3270.16%,在私募中一骑绝尘。凡是徐翔投资的股票都被冠以&泽熙概念股&,粉丝众多,甚至往往会参与涨停板的制造,这些年,比较典型的&泽熙概念股&有酒鬼酒(000799.SZ)、湘鄂情(002306.SZ,现为中科云网)、(,)(600132)(600132.SH)等。
  日,徐翔家族成立了第三个一级平台&&上海泽熙资产管理中心(普通合伙)(下称泽熙资管)。上海工商局资料显示,其执行事务合伙人为郑素贞,股东为徐柏良和郑素贞,日,出资信息由郑素贞出资2760万元、徐柏良出资240万元变更为郑素贞出资19044万元、徐柏良出资1656万元;但是不知为何,日,出资信息再度变更为郑素贞出资2760万元、徐柏良出资240万元。目前,泽熙资管旗下的产品有泽熙1期、泽熙4期、泽熙5期等,其中泽熙1期截至日的增长率高达3944.93%。
  2011年1月,徐翔家族成立了上海泽煦投资有限公司,股东为应莹和郑素贞。不过,该公司旗下目前没有基金产品。
  日,徐翔家族成立了第四个一级平台&&上海泽添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下称泽添资管),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徐柏良,股东为徐柏良和郑素贞。上海工商局披露的其2013年和2014年年度报告显示,资产总额分别为805.63万元和449.27万元,营业总收入为390.24万元和 304.62万元,净利润为-122.44万元和-356.57万元。
  2015年1月,泽添资管成立了泽熙投资基金1号私募投资基金,一季末进入了(,)(600401.SH)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二季末进入了(,)(601106.SH)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两大定增平台
  在四个一级资本平台基础上,徐翔开始向定增市场延伸。虽然初入定增市场,但是其凶悍凌厉的作风再次一览无余。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短短2年间,徐翔家族通过上海泽熙增煦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下称泽熙增煦投资)这一平台和郑素贞个人这一平台快速接入10家上市公司的定增。
  上海工商局信息显示,日,泽熙增煦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泽熙投资,合伙人为泽熙资管、华润信托、泽熙投资。日,该公司出资信息由泽熙投资、华润信托、泽熙资管分别出资1286.25万元、24181.5万元和257.25万元变更为分别出资2937.75万元、 55229.7万元和587.55万元。
  后续资本动作表明,泽熙增煦投资是泽熙旗下专事上市公司定增的平台。2013年9月,泽熙增煦定增一期成立,专门用来参与(,)(600255.SH)的定增。同年9月,泽熙增煦首度出手,斥资2.57亿元认购了鑫科材料4980万股,一举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股份锁定期一年。解禁后,泽熙立即减持退出,定增一期也随之结束,增长率达163.33%。
  日,泽熙增煦定增二期成立,主要参与(,)(600503.SH)等的定增。同年9月,泽熙增煦投资通过询价成为华丽家族定向增发的认购方。本来认购华丽家族的9000万股股份已经解禁,但是今年6月股市巨幅震荡后&为维护证券市场稳定,促进华丽家族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泽熙增煦承诺日前不减持。截至日,该产品增长率已达274.66%。
  2015年5月,(,)(002119.SZ)拟以11.65元/股向泽熙增煦投资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8.5亿元用于收购永乐影视,不过10月康强电子暂时撤回了申报材料。11月3日,康强电子在全景网互动平台上表示,&在目前的状态下,泽熙增煦是否符合认购资格尚不明确,若公司单方面取消该协议,则存在违约风险,公司也正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与公司相关各方及中介机构协商处理该等事宜&。
  2015年6月,(,)(002476.SZ)的定增预案显示,泽熙增煦投资拟出资6.43亿元,认购8160万股,目前公司定增还在审理中,或受波及;2015年8月,泽熙增煦投资出现在(,)(603003.SH)的定增预案中,不过10月9日却换了口径称&目前公司尚未确定发行对象&;2015年9月,(,)(002685.SZ)公告的修订后的定增预案,泽熙增煦拟出资6372万元认购。
  除了泽熙增煦投资,郑素贞也在定增市场频繁出击。2014年9月,郑素贞1.3亿元参与(,)(002389.SZ)的定增,获配股数1589.24万股,目前已减持完毕;2015年1月,已经是(,)(600288.SH)第一大股东的郑素贞再豪掷30亿元包揽其定增震惊了整个市场,10月30日其定增获得通过。作为徐翔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大恒科技已两日跌停。11月3日,大恒科技公告称,&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郑素贞未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徐翔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未受其影响&。
  2014年12月,(,)(600227.SH)公告称拟以2.45元/股向控股股东赤天化集团、郑素贞非公开发行合计不超过10.61亿股,郑素贞斥资约11亿元认购4.49亿股,摇身成为第二大股东,但是该方案未获证监会通过,定增梦也随之作罢;2015年5月,郑素贞再欲斥资16.61亿元认购(,)(002319.SZ)的定增,目前仍在审理中。
  新设三大创投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凡是徐翔家族介入的定增,对应股票就会引起追捧,进而开启暴涨之旅。比如华东重机从去年3月16日的20元/股左右涨至4月15日的60.69元/股;华丽家族5月6日复牌后更是拉出13个涨停板,从停牌前的6.65元/股暴涨至最高30.97元/股。
  今天的徐翔,已经不再满足于二级市场和定增市场,开始真正向一级市场涉足。
  日,上海泽熙增煦创业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下称泽熙增煦创投)成立,合伙人是郑素贞、泽熙资管和泽熙投资;日,上海泽熙添晖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成立,合伙人为泽添资管、泽熙投资、泽熙资管。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日,徐翔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了上海泽熙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泽熙股权投资)。上海工商局资料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股东为徐柏良和郑素贞。彼时,泽熙及徐翔正处在&被调查&的漩涡中,8月29日泽熙官网辟谣称&近期我公司及公司所有员工均未接到任何机关部门的调查、问询,公司一切经营活动正常&。
  为什么徐翔在二级市场玩得好好的,要煞费心机去进入一级市场?泽熙上述内部人士表示,&一级市场可以通过并购、IPO退出,这样的获利更加巨大。徐翔家族本身有好几家上市公司,如果将所投项目装入上市公司并不是难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不少私募也有意转向一级市场和一级半市场,形成一二级之间的联动,但是由于不同市场的差异、人才的匮乏等种种因素,进展很慢。
  涉足海外市场
  除了国内市场,据上述内部人士透露,徐翔已经让一位得力助手去寻找合适的海外资产,以待后期收购。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公告显示,徐翔今年认购了港股中国七星控股(0245.HK)的部分股份。今年8月底,中国七星控股公告称,公司向一众战略投资方以0.19港元/股发售总计263.16亿股,占扩大股本后91.39%。此次最大认购方是中民投间接全资附属公司CMI,其大约耗资38.79亿港元,获得中国七星控股70.91%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此外,认购方还有万载星筠投资以及徐先生。其中,徐先生便是徐翔,而万载星筠也由徐翔管理。换句话说,徐翔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共计持有中国七星控股扩大股本后9.7%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巧合的是,海外市场似乎是资本大佬的共同选择,除了徐翔,前&公募一哥&王亚伟也已涉足海外市场。去年9月,千合资本一则交易员招聘广告称:&未来进一步拓展到公募基金管理和境外投资领域,力争用3-5年的时间,发展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资产管理公司。&
  但徐翔的这一切转型随着被捕而戛然而止。&徐翔早就想从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转型,控股上市公司、成立了创投和股权投资公司都是转型过程中的行为,但是在二级市场的极度扩张留下了原罪的痕迹,这跟很多大佬的经历类似。&上述内部人士表示。
  从十几亿的特立A,到上周末著名私募明星经理徐翔被抓,不断给市场埋下地雷的“妖股”越来越受到制约,游资投机疯狂的时代必被打压。加上管理层监管的不断优化和加强,这体现出来管理层的目的就是让股市回归稳定、成熟。11月4日财富赢家研究挖掘一只农林牧渔龙头+猪肉+重组概念+业绩预升+定增的高成长性潜力股,此股其基本面良好,后市极度看涨!巨大的收益正等着你!心动不如行动!如果朋友们想知道该股代码,只需添加下方微信号,即可在一分钟内免费获得!
  只需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添加财富赢家网微信号:cf888w 就有机会获得!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模拟炒股最新版 与股票入门重磅推出
民间高手互动交流千元奖金等您拿
扫描二维码下载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炒股知识
扫描二维码下载
播主:慧眼看市主题:紧跟市场热点赚钱人气:1800人
播主:三清道人主题:授人以渔人气:11354人您好, []|
家族企业的传承与风险:李嘉诚财富分配逻辑
[导读]5月25日,李嘉诚公开宣布了自己的财产分配计划。实业部分即未来长和系旗下所有资产,将会交予长子李泽钜管理。次子李泽楷将得到父亲的现金资产,用于并购他喜欢的公司,其金额则以“倍数计”。
做大,汇丰、和黄与资本游戏回溯李嘉诚的财富传奇,沈弼是另一个被广泛忽视的关键人物。1927年生于苏格兰的沈弼,只比李嘉诚大一岁,曾经在印度、中亚和利比亚等地服过兵役,1948年退役后加入汇丰银行,先后在日本、新加坡的分行任职。1977年,他成为香港汇丰银行的董事局主席,直到1986年退休,在这10年间,沈弼带领汇丰银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他本人也成为香港历史上最有名的银行大班之一。在香港,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控制香港的不是政府,而是马会和汇丰银行。”大家都明白,谁攀上了汇丰银行,就意味着谁拥有了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持,因为它拥有香港超过50%的存款。《中国热》一书的作者史塔威尔直接把汇丰银行称为“香港资金分配的最高仲裁者”。在香港的商界,人们甚至不用称呼它的全名,只要一提到“银行”两个字,无疑就是指汇丰。前述接近李嘉诚的第一代华人企业家告诉本刊记者,其实,早在经营工厂的时候,李嘉诚就结识了沈弼,只是,当时他的生意还不大,两人的合作属于小打小闹。不过,从私人感情上,李嘉诚却与沈弼建立了可靠而紧密的关系。李嘉诚的太太庄月明对他最大的支持之一,就是帮助他结交了关键的商业伙伴,这个关键“伙伴”就是沈弼。接近李家的知情人向本刊记者回忆,当时李嘉诚的英语水平不好,庄月明就当起了他和沈弼的翻译,而且,庄月明大家闺秀的气质和温文尔雅的交往方式,为李嘉诚在沈弼面前赢得了好印象。“更关键的是,李嘉诚和庄月明非常懂得怎么跟沈弼交朋友。”这位老资格的企业家不愿意向我们透露更多的细节,不过他还是进一步解释了沈弼这个人独特的性格:“他是苏格兰人,小气、贪财、固执、寡言,朋友不多,与他交往很难,话说重了容易得罪他,说轻了他又觉得你在拍马屁没诚意,只能实事求是,再加一点小幽默。”采访中,这位知情人士再三强调,李嘉诚的成功,除了勤奋和讲诚信外,这才是最关键的。“多年来,他有一帮忠心耿耿的商业伙伴,在尔虞我诈的商场上,建立一段长期而稳固的友谊,太难,但他做到了。”合作开发华人行大厦,只是小试牛刀。把地产业务成功打入中环后,李嘉诚意识到,如果仅仅在这个弹丸之地与老牌的置地集团短兵相接,并没有胜利的把握,他开始把目光瞄向资本市场上那些老态龙钟的英资巨头,因为他们拥有令人垂涎三尺的庞大土地资源。最先成为目标的是怡和洋行控股的九龙仓。其实,它是置地集团的姊妹公司,都由保罗·遮打一手创办,后来与置地集团共同成为怡和系的两只拳头。九龙仓并不是单纯的一个码头仓库,而是当时香港最大的货运港,包括深水码头、露天货场和货运仓库,拥有尖沙咀、新界和港岛上的大部分码头。现在尖沙咀地区最大的购物中心、也是大陆游客最青睐的海港城,还有让无数女人流连忘返的连卡佛,都是九龙仓旗下产业。李嘉诚瞄准九龙仓,并不是为了它的码头业务,而是他发现,如果说置地是中环的大地主,那么九龙仓就是与之隔海相望的尖沙咀地区的大地主。随着香港火车总站东迁,九龙仓把它的港口货运业务转移到了葵涌,腾出来的大片地皮用于开发商业大厦。可是,由于它奉行“只租不售”的模式,导致资金链频频告急。上世纪70年代末,已经在资本市场驾轻就熟的李嘉诚,悄无声息地不断增持九龙仓股票,一度拥有了20%的股份,甚至已经成为九龙仓事实上的第一大股东。李嘉诚的财富传奇开始进入最精彩也是最扣人心弦的时刻。这段历史在香港商界被传得神乎其神,大致的情节如下: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意识到被收购风险的九龙仓找到汇丰银行的沈弼求助。怡和毕竟是香港最大的英资洋行,沈弼答应帮忙,亲自出面斡旋,劝李嘉诚放弃收购九龙仓。出人意料的,李嘉诚答应了,人们推测他是为了给沈弼一个面子,当然,他更清楚,沈弼迟早会给他更大的回报。李嘉诚找到“船王”包玉刚,很简单,他把十几块钱购进的1000万股九龙仓股票,以30元的价格卖给包玉刚,正准备收缩海上运输业务而登陆的包玉刚如获至宝,加上他原来已经持有的九龙仓股票,日,包玉刚正式宣布其本人及家族已经购入九龙仓20%左右的股票,九龙仓董事局不得不吸纳他及其女婿吴光正进入董事局。李嘉诚一举三得,不仅从中赚了几千万差价,更给足了沈弼面子,也帮助了包玉刚。只是,后来有香港媒体就此采访李嘉诚,他并没有承认当初想吃掉九龙仓的野心,而是轻描淡写地解释道,买进九龙仓股票只是想做长线投资,没想到后来股价涨得厉害,超出了原有预期,只好放弃。沈弼的回报很快就来了,这次“中枪”的则是和记黄埔——仅次于怡和的香港第二大英资财团。和记黄埔集团包括两大板块,一是和记洋行,早年从事棉花和茶叶贸易,后来涉足香港的零售业,拥有香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百佳超市和遍布全球的美容保健品牌屈臣氏;另一个是黄埔船坞公司,当时亚洲最大的船坞之一,基地就位于现在的红墈一带,它垄断了华南和香港地区的修造船业,“二战”时还曾经为诸多大型军舰提供修理服务。与九龙仓一样,和黄也看到了地产开发的前景,它关闭了红墈的码头船坞,把修船业务转往青衣岛,并将仓库码头转往葵涌,腾出的地皮用于开发住宅项目。可是,在1973年香港股灾和随之而来的世界石油危机双重打击下,和黄陷入财务危机,1975年,汇丰银行向其注资1.5亿港元,条件是和黄转让近1/3的股权,由此,汇丰成为和黄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前述接近李嘉诚的华人企业家向本刊记者回忆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和黄后,聘请了一位澳大利亚人任总经理来打理公司业务,这位总经理很能干,只用了短短两三年就让负债累累的和黄扭亏为盈,并且开始有能力偿还汇丰的利息。可是,这位总经理生性高傲,在一次股东大会上,他甚至放出大话,说是自己带领的和黄帮助汇丰发了财。“想象一下,几年前汇丰注资可是雪中送炭的角色,大股东怎么能受得了打工者这样的语气,更何况还是小气爱记仇的沈弼。”很快,沈弼就炒了那位澳大利亚人的鱿鱼,并且决定卖掉和黄,“毕竟,他是办银行的,收利息才是关键,一个猎物培养完就要转向下一个猎物”。上述华人企业家告诉本刊记者,沈弼主动找到了自己的老朋友李嘉诚,明确告诉他:“我最信任你,给你吧。”就这样,日夜,九龙仓一战过去刚刚一年,在华人行21楼的长实总部会议室,李嘉诚正式宣布——长江实业以每股7.1元的价格,购买汇丰银行手中持有的22.4%的和黄股权,共计9000万普通股。而且,沈弼答应,李嘉诚只需要先支付20%的现金,不过1亿多港元,余下的可以分期支付。此后一年多,李嘉诚陆续增持和黄股票,直到日,他个人和长江实业共拥有和黄39.6%的股权,李嘉诚上任和记黄埔董事局主席。1985年,红磡的黄埔船坞彻底关闭后,李嘉诚在船坞腾出来的土地上,开发了当时香港最大的一个私人屋苑——黄埔花园。这个庞大的住宅区,由88座高16层的住宅组成,共有10287个住宅单位,其中的2000多个单位,可以直接观赏到美丽的维多利亚海景。直到今天,二手房的平均售价还高达每平方尺8万港元左右。就在今年3月,黄埔花园一间面积935平方英尺(折合103平方米)的高层海景房,还卖出了1035万港元。不论从什么角度看,收购和记黄埔,都算得上是李嘉诚财富故事中最成功、最关键的一步。相比单一业务的九龙仓,和记黄埔是一家独立的英资财团,旗下业务更加多元。直到今天,和黄旗下的业务都要比长江实业更复杂、更庞大,涵盖了地产、港口、零售、能源、电讯等李氏王国中最核心的财富,成为香港交易所主板中最大的上市公司。熟悉香港资本市场的业内人士向本刊记者分析,收购和黄后,李嘉诚的资本游戏便可以更游刃有余,他让赖以发家的长江实业专注地产业务,而用和记黄埔主攻多元化经营,在世界各地开疆辟土。沈弼最大的爱好是收藏手表,史塔威尔在他的新书《亚洲教父——香港、东南亚的金钱和权力》中,直言沈弼是汇丰历史上最浮夸、最具争议的主席。“按照汇丰银行的标准,他是一个华而不实的人,而且许多人说,他是一个贪婪无比的家伙。”除了价值数千万元的手表藏品外,后人评价沈弼好大喜功,因为他在任期间,花了52亿港元建设汇丰银行总部大厦,使其成为当时全球最昂贵的大楼。这座造型繁复犹如钢铁侠的大楼,就位于长江集团中心的西侧,也是“幻彩咏香江”的“演员”之一。一般人会误以为摆放石狮子的入口是正门,实际上,面向长江集团中心的入口才是。大厦从1981年动工,断断续续到1986年才正式启用,耗费了3万吨钢和4500吨铝。而在建设期间,沈弼干脆把汇丰的办公室搬到了当时长江集团总部所在的华人行,与李嘉诚楼上楼下。将和记黄埔以如此低廉而随意的方式卖给李嘉诚,也成为沈弼离职后被人议论最多的一点。李嘉诚回报他的直接方式,是多年来把公司的银行业务全部交给汇丰打理。1986年,沈弼卸任,获封爵士,回到英国过起贵族生活。史塔威尔记述,临行前的告别晚宴在当时还属于李嘉诚的希尔顿酒店举行,当着众多贵客的面,李嘉诚送给沈弼告别大礼——一座新汇丰银行总部大厦的纯金复制品,高约1米。地产霸权,从天水围到深水湾多年来,香港一直流传着一组数字,说李嘉诚旗下公司拥有香港1/7的住宅单位。其实,在香港最大的地产经纪公司中原地产创始人施永青看来,这个比例并不夸张:“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活跃在香港地产市场的不过十几家公司,其中的四家就占了超过一半市场。”在施永青看来,以李嘉诚为代表的新一代华资地产商之所以能够在上世纪70年代崛起,除了利用自由的资本市场外,不可忽视的背景是他们精准把握了时代脉搏。“英国人占领香港后,并没有带钱过来,而且还希望把这里打造成低税率的自由港,所以多年来,港英政府通过限制土地供应、抬高地价来保证财政。”施永青向本刊记者分析道。上世纪70年代后,得益于第一波工业化浪潮,香港培养了庞大的中产阶层,这部分人成为住宅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他们所需要的,正是李嘉诚等地产商开发的中小面积的住宅单位。反而是老牌的外资地产商,仍然固守着写字楼和商业大厦的领域,错过了快速扩张的机会。在香港观察李嘉诚的财富崛起,地产仍然是最直观的线索。拿下和黄集团,完成黄埔花园的开发之后,这种通过收购老牌大企业而获取地皮的模式屡试不爽,长和系名下在香港的几大楼盘几乎都有这一模式的影子。比如,紧邻黄埔花园北面的海逸豪园,由25座高19~35层的住宅楼组成,其原址就是中华电力公司旗下的一个发电厂,1996年电厂搬迁后,由长江实业与中电集团共同开发。1985年,李嘉诚又通过和黄,收购了负责港岛供电的港灯公司,后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迁址换地后,李嘉诚在原先鸭梨洲油库和发电厂原址上开发了海逸半岛项目,楼面面积高达787万平方英尺,甚至超过了黄埔花园,总投资65亿港元;在茶果岭开发了高级住宅项目丽港城,楼面面积620万平方英尺,投资45亿港元。前几年,曾经担任新鸿基地产创始人郭得胜8年私人助理的潘慧娴,出版了一本名为《地产霸权》的书。在这本书里,她描述了地产商无限壮大的路径——因为看中大型公共服务型企业拥有丰厚的土地资源,地产商利用资本市场上的收购,也间接控制了香港的民生服务业。这套手法并非为李嘉诚独创,比如,新鸿基地产的郭氏家族拥有香港最大的公交车公司——九龙巴士,恒基兆业地产的李兆基家族控股了中华煤气公司,新世界地产的郑裕彤家族则买下了香港另外两家巴士运营公司——新巴和城巴,包玉刚家族拥有的九龙仓则买下了天星小轮和港岛的电车专营权。这些公共事业公司不仅为地产商提供了大量可供盘活的土地,还提供了源源不断且稳定的资金支持。只需要向港府提出申请并交纳一笔低廉的补偿费,就可以把这些地皮更改成供开发用的建设用地。抛弃带有感情色彩的评判,地产大佬的确已经把触角伸向了香港的各个角落。2010年,一个叫庞一鸣的香港青年,决心要对抗一下这种局面,他租住破旧的老房子,骑自行车出门,买东西尽量去街角的士多店,吃饭不去连锁餐饮店,可是,最后他发现,总不能不用电灯和电话,甚至连常喝的屈臣氏矿泉水也是李嘉诚家族财产。现在,与解放前的老四大家族相呼应,香港人一般认为有新四大家族,即长和系的李嘉诚家族、新鸿基的郭氏家族、恒基兆业的李兆基家族以及新世界的郑裕彤家族,有人也把九龙仓的包氏和吴氏家族(现任主席为包玉刚的女婿吴光正)和中电集团的嘉道理家族算在内,合成香港六大家族。其实,单纯从地产领域看,在香港人眼里,李嘉诚并不是当地最显赫的。历数一下维多利亚港两岸那些耳熟能详的建筑就知道:大鹏展翅般的会展中心是新世界的郑氏家族所建,曾经的香港最高楼、国际金融中心(IFC)二期由恒基兆业集团的李兆基牵头,现在的香港最高楼、尖沙咀的环球贸易广场则是新鸿基郭氏家族的标志,巨无霸购物中心海港城则属于九龙仓的吴光正家族。但是,李嘉诚家族却当仁不让地拥有最庞大的财富版图,因为,除了这些地标外,无论是在世界上最繁忙的货柜码头之一葵涌港中,还是在遍布街头的百家超市和屈臣氏连锁店,以及游荡在空气中的电话波段和宽带信号,都有李嘉诚的影子。6月2日,在香港采访的最后一天,本刊记者走访了两个地方。上午,搭地铁来到位于新界北部的天水围。这里距离香港市区25公里,以前是香港底层百姓的聚居地,上世纪80年代政府在此兴建大型公共屋村,也吸引了大批内地来的新移民。现在,虽然房价涨到了每平方英尺3000多元,但天水围仍然是香港最大的贫民区。李嘉诚家族旗下长江实业开发的嘉湖花园,是这里最大的住宅项目。从地铁站出来后,可以搭乘环线轻轨,花20分钟绕天水围一圈。只有两节车厢的小火车,缓慢地碾过被杂草包围的铁轨,两边就是四五十层楼高的钢筋混凝土“森林”,炙热的骄阳下,蝉鸣刺耳。许鞍华导演的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就改编自发生在这里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被生活压抑的香港男人亲手杀死了大陆嫁过来的妻子和两个双胞胎女儿,报警后自己用刀捅腹,企图制造假象,可用力过猛也送了命。虽然,她后来又导演了一部《天水围的日与夜》,想通过展现平凡人的温暖生活来挽回天水围的声誉,可是,这里的悲情色彩一直没有退去。第二天,当地媒体报道了一起杀妻案,原来,就在我到访的当天下午,天水围一位患有抑郁症的中年男子在喝下一瓶酒后,杀死了当保洁员的妻子,后企图自杀未遂,而在隔壁房间戴着耳机打游戏的女儿却对此浑然不知。当天下午,我来到港岛南部的深水湾地区,想一睹神秘的李嘉诚豪宅。这里是香港乃至全球富豪最集中的居住地,碧蓝的海湾近在咫尺,幽静的山间公路只有两车道,几乎看不到公共巴士和出租车,很多路口竖着“私家道路,非请勿入”的牌子。李嘉诚当年结婚时修建的三层白楼位于深水湾道尽头的79号,站在房间里就能看到脚下的高尔夫球场和不远处的海景,这里是香港高尔夫球会所在地,据说李嘉诚每天早晨6点多起床,先去打一会儿球,然后再去上班。几百米之外,就是郭氏家族的豪宅,门前的警卫警惕地看着来往的车辆,“赌王”何鸿燊,以及他的长房和三太太的豪宅也都分布在周围。带我去的出租车司机是一位住在政府公屋里的中年男人,他一边抱怨着这些地产富豪如何垄断了他的生活所需,一边对镶嵌在大门上的那些铜制门牌如数家珍。(感谢李安女士对本文的倾力相助,参考资料包括《亚洲教父》,史塔威尔著;《李嘉诚全传》,陈美华、辛磊著;《地产霸权》,潘慧娴著;《香港地产业百年》,冯邦彦著)李嘉诚的商业版图一家公司想要做大做强,究竟应该走专业化还是多元化的道路?毫无疑问,大部分理论观点和现实案例都站在专业化道路一边。不过,李嘉诚的长江集团是一个例外。主笔 谢九长江集团旗下业务纷繁复杂,早年以地产业务起家,后将触角延伸至基建、港口、酒店、能源、电信和传媒等诸多领域,其经营范围也早已不限于香港一隅,业务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与其他很多企业盲目多元化不同的是,长江集团的多元化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从业务来看,既有周期性极强的房地产业务,也有现金流稳定的港口、电力等公用事业,这些不同版块互为补充,使得长江集团能够应对各种不同经济周期的冲击;而其遍及全球的业务布局,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过于集中的地域风险。长江集团旗下拥有众多的子孙公司,不过业务主要通过8家香港上市公司来完成,分别为长江实业(0001,HK)、和记黄埔(0013,HK)、电能实业(0006,HK)、长江基建(1038,HK)、长江生命(0775,HK)、和记电讯(0215,HK)、和记港陆(0715,HK)以及TOM集团(2383,HK),总市值超过8000亿港元,这8家公司在李嘉诚的商业版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长江实业是长江集团的旗舰公司,作为李嘉诚最早起家的公司,李嘉诚家族以长江实业作为重要平台,对旗下其他公司实施直接和间接控股,李嘉诚担任该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泽钜任董事总经理。长江实业的核心业务为房地产经营,目前是香港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2011年营业收入约为420多亿港元。长江实业虽然贵为香港地产界的四大天王,如果仅以营业收入来看,与内地地产公司相比,420多亿港元的规模其实还远远算不上龙头,在内地“保招万金”四大地产公司中,长江实业的营业收入高于招商地产和金地集团,低于万科和保利,万科去年的营业收入为700多亿元,保利地产为470亿元。虽然规模并非绝对第一,但是长江实业的财务状况比内地房地产公司要健康很多,以资产负债率来看,长江实业去年的资产负债率仅为16%,而内地开发商的资产负债率则高达80%左右,在目前经济背景下,谁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自是一目了然。这也是李嘉诚从事地产经营多年来的精髓所在,在行情高涨的年代绝不盲目追求规模,始终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和健康的现金流,这样不仅可以应付可能的行业低潮,更有能力以便宜的成本来积极扩张。李嘉诚早期在地产业务上起家,正是得益于香港楼市的崩盘为其提供了发展契机。由于香港房地产市场空间终究有限,长江实业近年来明显加大了对内地的投入。公司去年完成的项目中,只有5个位于香港,其余13个项目位于内地,分散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长沙、西安和长春等地,公司预计2012年即将完成的项目中,只有3个位于香港,1个位于新加坡,其余23个位于内地。在目前经济下行、房地产调控的背景下,内地开发商已经开始叫苦不迭,李嘉诚将如何应对这一场大考,是否可以为内地的地产同行们提供一份范本,无疑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除了核心的地产业务之外,长江实业还持有旗下众多公司的股权,是李嘉诚家族的核心平台,因此,长江实业的收入虽然只有420多亿港元,与内地地产商相比还不算太高,但是如果加上来自控股公司的投资收益,长江实业去年的净利润高达460亿港元,远远高过内地任何一家地产公司,万科去年的净利润为96亿元,保利地产为65亿元。如果说长江实业是李嘉诚的核心平台,和记黄埔则是其不折不扣的利润大户,2011年实现了2300多亿港元的营业收入,560亿港元的净利润。目前李嘉诚担任该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泽钜担任副主席,霍建宁任董事总经理。与长江实业专注于地产业务不同的是,和记黄埔的业务众多,包括港口、地产及酒店、零售、基建、能源以及电讯等。从收益贡献来看,零售业为和记黄埔做出了最大贡献,占公司收益总额的37%,公司的零售业务主要由屈臣氏经营,公司目前在全球超过1万家零售店铺,是全球最大的保健和美容品零售商,去年实现1400多万港元的收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电讯业务,尤其是3集团,这是李嘉诚斥重资投入的3G业务,业务主要集中于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巨额亏损,严重拖累和记黄埔的盈利能力,也使得李嘉诚的投资能力备受质疑,但是李嘉诚对于该项目一直没有放弃,最终在2010年首次实现了息税前盈利,2011年则继续保持了增长势头。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也正是李嘉诚多元化经营的好处,由于和黄旗下其他业务如屈臣氏、赫斯基能源以及基建、港口等业务保持了较好的盈利能力,因此可以用相对较长的时间和资金培育暂时不盈利的3G业务,一旦将来渡过了培育期,又可以成为公司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公司旗下的赫斯基能源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李嘉诚20多年前收购这家加拿大的深海油气勘探生产公司时,赫斯基能源公司还是一家负债累累巨额亏损的中小公司,李嘉诚的收购当时也不被人看好,不过随着过去几十年来国际油价的飞速上涨,赫斯基能源公司已经成为和黄旗下重要的现金奶牛,目前正在申请在香港上市,而李嘉诚在80年代的这次收购也被誉为其最伟大的投资之一。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是李嘉诚商业版图中最为重要的两家公司,也是目前为止李嘉诚亲自担任董事局主席的两家公司,其余公司虽然也在李嘉诚的商业版图中扮演各自不同的角色,但是重要性明显不如这两家公司。电能实业主要从事香港地区的电力供应,近年来逐渐转型为一家国际能源公司,积极投身各种可再生能源,2011年,公司在香港以外的业务盈利贡献首次超过香港本土业务。2011年,公司实现91亿港元的净利润,对于李嘉诚的整个商业版图而言,这家公司的首要意义不在于贡献多少利润,而在于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这一点尤显重要。目前霍建宁任该公司董事局主席,曹棨森为董事总经理,李泽钜为董事。李嘉诚的财富分配逻辑 长江基建是香港最大的基建类上市公司,持有电能实业公司39%的股权。公司早年主要从事香港和内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与长江集团旗下其他公司一样,长江基建近年来同样将业务扩展到全球市场,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都有重要投资,项目涉足交通基建、能源基建、水处理基建等业务,公司在2011年实现77亿港元的净利润。长江基建在内地的投资以交通基建为主,包括汕头海湾大桥、深汕高速公路、唐山唐乐公路等,在海外的投资则以能源基建为主,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扮演着当地重要投资商的角色。目前李泽钜为公司董事局主席,霍建宁为副主席。和记电讯主要在香港和澳门地区从事移动通信和固网等电讯业务,与主要从事海外3G业务为主的3集团一起共同构成和记黄埔旗下的电讯版块。和3集团多年来亏损不同的是,和记电讯一直保持不错的盈利能力,尤其是2011年的业绩表现尤为抢眼,在智能手机的带动下,公司净利润首次突破10亿港元,与2010年相比大幅增长35%。目前霍建宁担任该公司董事局主席。长江生命是目前李嘉诚诸多公司中唯一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全球从事农业、医药和保健业务,包括在澳大利亚从事葡萄园种植、生态肥料以及专业草皮管理等业务,在美国和加拿大从事医药和保健销售及研发,在内地从事肥料业务等。2011年,该公司实现35亿港元的营业收入,以及1.3亿港元的净利润。目前李泽钜担任该公司董事局主席。和记港陆原先的业务以生产玩具和手机配件为主,近年来开始向商业地产转型,目前主要业务是在上海地区从事商业地产,其主要物业是上海地区的几座港陆广场。与长江集团其他大块头兄弟企业相比,和记港陆的规模无疑要小很多,去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不足1亿港元。目前霍建宁担任该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在香港的8家上市公司中,TOM集团是唯一一家亏损公司。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电子商务、出版、电视娱乐以及户外传媒等,陆法兰任公司董事局主席。2011年,该公司实现24亿港元的营业收入,亏损近5亿港元。很多人在对李嘉诚和巴菲特做比较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除了一个偏重实业一个偏重投资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在于,巴菲特向来对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没有太大兴趣,而李嘉诚会勇于尝试各种新生事物。所以李嘉诚的商业版图中既有地产、港口和能源等传统行业,也有电信和互联网等新生事物,从目前来看,3G和互联网等高科技产业带给李嘉诚商业帝国的负担显然大于贡献,不过现在评价其得失显然还为时尚早。()
推荐微博: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国际国内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