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鞭催马谋跨越图跨越,敢闯敢干书华章 出自哪里

如椽巨笔书华章|学生|校园_凤凰资讯
image download error : Server returned HTTP response code: 513 for URL: .cn/hnrb_epaper/images//04/res03_attpic_brief.jpg" />
如椽巨笔书华章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正如该院党委书记成立平所引以为傲的,在目前我省70多所高职院校中,机电职院正在稳步朝“卓越”高职院校的目标前进!
原标题:如椽巨笔书华章湖南机电职院大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学院捷豹卓越培训中心外景。(本版图片由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提供)◎
金慧 程桂珍 姚学文星城长沙的浏阳河畔,是一片流淌着湘风楚韵的丰饶水美之地,2004年9月,一座现代化的公办高职院校——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凭借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蕴和机电人志在千里、勇攀高峰的精神,十余年的时间,她在重镇星沙站稳脚跟,完成了一次次美丽的“蝶变”;十余年的时间,她独树一帜,锐意创新,斩获了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文化教育有机结合的硕果;十余年的时间,她用辛劳的汗水、坚韧的担当和堪称完美的学生就业率,交出了一份让家长、企业和社会满意的成绩单!学院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数量超过1万人,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工程等八个二级学院。校园里,但见绿树成荫,楼舍林立,绿草延绵,鸟语花香。清风拂来,阵阵诱人的青草香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校内干净整洁、秩序井然、一派祥和景象,捷豹路虎、三菱电梯等众多的知名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坐落其间,数字图书馆、机器人实训中心、计算机和网络控制中心等各类高水平、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应有尽有。行走在敬业路上,一拨拨气宇轩昂的师生,或拎着书包、或背着电脑、或夹着书本,谈论着专业术语或者协会活动,那份自信与从容,令人振奋。2015年,是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办学40周年,对一个人来说,40岁已经是不惑之年,即将走入人生的“分水岭”,但对一所学院来说,在她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40岁却可能是另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开始。40年来,学院曾四易校名、三次跨越、两迁校址,学生人数从不足100人到现在的1.1万多人,资产从70万元到现在的近6亿元,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赢得知名企业的广泛认可,就业竞争力富有优势,每年有3000多毕业生从这里步入社会,被捷豹路虎、、广汽、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国内外名企“抢”走。近5年来,学院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国家级奖项20余人次,获省级技能竞赛奖项百余人次,竞赛整体成绩排名全省前六之列,可谓创造了中国高职教育办学的一个奇迹。正如该院党委书记成立平所引以为傲的,在目前我省70多所高职院校中,机电职院正在稳步朝“卓越”高职院校的目标前进!历史有痕,岁月如歌。四十年来,机电人披荆斩棘、励精图治,创造了在全省乃至全国都颇具影响的机电奇迹!这是风雨兼程的四十年,更是硕果累累的四十年。四易校名、三次跨越、两迁校址——40年砥砺奋进创造一个个辉煌1974年10月,湖南拖拉机厂技工学校在常德津市成立,这就是湖南机电职院的前身,那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厂办技工学校。学校创办初期,正值湖南拖拉机厂艰苦创业之际,各方面条件很不成熟,师资缺乏,教学条件简陋,生活条件也很差。尽管如此,学校创业者不畏艰辛,顽强拼搏,一步一个脚印,创造了学院发展之初的诸多骄人业绩。1975年,学校从湖南拖拉机厂迁出,拥有了自己独立的校园。1978年,学校改名为湖南省机械工业局津市技工学校,从一个厂办的学校,升格为省局办技工学校,实现了第一次跨越。1984年,学校华丽转身,升格为湖南包装食品机械学校,成为全国包装食品行业第一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实现了第二次跨越。1989年,学校改名为湖南机电学校,突出了机电专业的主体地位。2002年,学校实现再一次跨越,升格为高职院校,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面世!2003年,学院决定建设长沙校区,2004年拍下星沙一处近60多亩地的“烂尾工程”,经过80天没日没夜的苦战,迎来了1600名高职新生!2007年,学院长沙校区二期建设工程全面完工,学校从津市整体搬迁到长沙。40年的奋斗,学院从工厂的车间起家,实现了从厂办技校到省属技校的完美转身,从省属技校到省属中专的华丽蜕变,从省属中专到省属高校的艰难跨越。经历了三大跨越,学院也二迁校址,从偏居一隅到立足省会长沙,机电职院穿过澧水、跨越洞庭。今天的机电职院,堪称完美的现代化校园。这是一个奇迹!40年全体机电人的砥砺奋进,锤炼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机电精神,它在学院搬迁到长沙后,不断被传承发展,激励着机电人再创新辉煌!学院搬迁到长沙后,坚持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从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办学评估到省级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再到创建全省卓越院校,一步一个脚印,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有了显著提升。正是在“机电精神”的激励下,在新时代精神的感召下,机电人气势如虹,谱写了一个个新篇章、创造了一个个新辉煌。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优秀院校、全国机械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创新建设试点单位、湖南省示范性高职学院、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工作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就业示范校、湖南省直机关文明标兵单位等90余项荣誉称号,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顺应时代,面向市场,励精图治——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问鼎一流2013年10月,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牵手”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上海三菱中南地区培训中心,成就了学院电梯专业人才的升级培养。今年4月9日,一则消息引起众多媒体关注:捷豹路虎“牵手”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沙组建捷豹路虎中南地区人才培训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准的汽车行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牵手”上海三菱、捷豹路虎,与知名企业携手创办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只是近年来学院推行的众多大手笔发展举措之一。有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的时代,站在省会长沙新的发展版图上,满怀宏图的机电职院新一代决策者,更是壮志满怀。他们以问鼎一流高职、创建卓越高职院校为目标,顺应市场经济洪流,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新举措。在基本条件建设上,学院搬迁到长沙后,短短几年时间,经历三次扩容提质。今天的校园,占地面积548亩,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实训厂等设施皆已完善,共拥有80多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200余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计8000余万元,馆藏图书60余万册,一座知识的圣殿已初具规模。学院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2014年荣膺湖南省信息化建设示范校称号。数字校园基本成形,建成主干宽带2.3G和网络机房100M到桌面的校园网,购买、自主开发了教务管理、财务管理、OA办公系统等管理软件15个,建成了校园管理信息化平台,有效提升了学院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效率。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院按照“培养与聘请结合,专职与兼职互补,教师与师傅互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思路,打造了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全面实施质量提升十项行动,推行教师下企业实践工程,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迅速提升;设立大师工作室,聘请潘际銮院士担任专业建设顾问,聘请艾爱国、陆新华等国家技能大师担任专业带头人。学院现有教职工600余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81.6%。近三年立项省级教学团队2个,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9人,院级骨干教师近百人。“市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面向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服务湖南先进装备制造业,培养市场所需的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机电职院的神圣使命。”院长杨翠明说,近年来,学院突出机电特色,按照对接产业,凸显特色、打造品牌的专业建设思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成效突出。要对接市场,首要的是构建有竞争优势、特色鲜明、适应产业需求的特色专业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面临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带来的创新发展的大好机遇,学院高瞻远瞩,在顶层设计上精心谋划,主动对接湖南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汽车制造三大优势产业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调整专业布局,不断凸显机电特色,优化调整开设27个招生专业,形成了办学特色鲜明、对接行业紧密、特色专业群实力雄厚的智能控制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现代生产服务四大专业群。201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满足中联重科、北汽福田等企业海外售后服务人才的需求,创建“海外服务班”,成为我省首个开展“机电类海外服务人才”培养的院校。2013年新增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当年所有新生即被长泰机器人、艾博特机器人等公司“抢订一空”。专业建设成绩令人瞩目,智能控制技术立项为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群,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立项为省级高职示范性示范特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立项为省级高职特色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立项为省级重点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学院不遗余力加大专业建设力度,仅在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项目建设上,就斥资3000万元,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为核心,引领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工业网络技术等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的相关专业共同发展,通过“十百千工程”,即在十家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百名教师与百家企业对接、开展千个项目入课程活动,与长沙经济技术经开区内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紧密合作,促进区校互动。在人才培养上,学院将精细化理念引入高职人才培养,精细培养内化为群体价值取向。利用精细化培养理论优化制订了专业人才精细化培养方案,构建了人才精细化培养体系,取得了系列教研教改成果。在人才精细化培养的顶层设计下,学院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施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特色专业方向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改革。先后与捷豹路虎、三一集团、北汽福田、湖南有色凯铂生物制药公司等30多家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培养,“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和“特色专业方向”人数稳步增加,订单学生涉及到10个主干专业。智能楼宇工程技术等专业先后开展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机电一体化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开创了海外服务方向试点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增设了银行柜员的特色人才培养方向,学生受到用户单位的广泛青睐,毕业学生供不应求。为更好培养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学院按照“真设备、真产品、真环境”的原则,共引进捷豹路虎、上海三菱电梯公司、湖南凯城精密机械制造公司、内蒙大有机械设备公司等8家企业和长沙县大学生创业基地入驻校园,共建“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前校后厂”的办学格局。 为了让学生零距离走上工作岗位,工学结合,学院着力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院聘请企业一线专家、能工巧匠担任指导教师,学院也派出教师进行现场管理,保证实习质量。赤日如焰,风雨如磐,阻挡不了机电人一展宏图的坚定步伐。目前,学院的先进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工学结合、前校后厂、精细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传风范,励后人,精神力量鼓舞人——文化育人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今年11月7日,长沙经开区130余家企业组团来到学院,赶在毕业季来临之前,提前到校“抢”人才。毕业生供不应求的背后,是学院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结果,也是学院这些年高度重视文化育人的结果。校园文化是学院的灵魂,无法触摸,却处处能感受得到。全国独有的机电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蕴藏于学院的每一个文化育人阵地。初秋的机电职院,树木依旧葱茏、草地开阔。学院的每条路、每座亭、每个建筑物,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德苑广场”强调了学院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宗旨,“拓新路”是对学院多年来开拓创新精神的外化,“长兴路”体现了学院持续发展的理念,“自强亭”激励师生时刻自强不息,校歌《机电人,机电情》成为校园经典歌曲……学院党委书记成立平始终认为,特色,是一个学院得以发展的生命力,文化特色更能彰显出学院独特的内涵品质。机电校园文化既传承了多年积淀形成的机电精神的精髓,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又体现了“以点带面创新”的特色发展之路。在充分发挥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场馆展示学院历史沿革、专业发展历程、优秀校友事迹的文化育人作用同时,学院“兼职班主任”和“导师制”双管齐下,党委书记成立平带头担任班主任、院长杨翠明带头担任学生导师,全院所有教职工直接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机电大讲堂”名师云集,每一次讲座都被学生们称之为精神文化的盛宴;世界大学城空间的“机电茶话”版块更是被省教育厅作为先进典型向全省进行推广……定期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四节”,即校园文化艺术节、技能节、寝室文化节和体育文化节,以及每年定期开展的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学生技能比武、“五四”颁奖表彰晚会、元旦文艺晚会、校运会等,覆盖了文学、艺术、体育、社会公益、专业技能等领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在极具特色的机电文化熏陶下,机电学子的生活始终如电影般精彩纷呈。来自农村的学生刘泽华,刚入校时,电脑组装、网络维护技能几乎是空白,如今,成了学院局域网维护、计算机房设备维修高手;一直很腼腆的丁飞,见生人就脸红,不爱参加社会活动,如今不但胆子大了,而且成了社会活动高手,当上了系学生分会干部,工作上独当一面,深得老师、同学好评……这样的事,每个人都可以和你侃个不停。学院建立的“三全三会”育人体系,即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为目标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是让机电学子得以全面发展的魔术之手。 学院紧抓教室、公寓、食堂、校园、校外等五个关键育人阵地,构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课程教学;注重养成,润物无声的校园生活;培养责任,拓展理想的社会生活,实现育人工作的全时空塑造和全方位转化,支持学生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高职三年大约1000天,为了让素质教育计划覆盖学生在校全时段全过程,学院重点打造了“千日成长计划”,根据高职三年学制特点,按学年、学期、月度制定学生素质教育培养计划,确定素质教育与活动项目。“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机电职院,在学院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从来不觉得迷茫。”正在读大三的朱梦倩说,自己从进校起,就跟着学院的“千日成长计划”走,大一年级重点以文明养成教育为主;大二年级以素质拓展为主,发现特长,发掘潜能,培养人文艺术修养;大三年级则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就业能力。高职三年的1000天,朱梦倩每天都有小目标,每天都能看见更好的自己。文化育人的效果逐渐彰显,在机电职院,“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已蔚然成风,95%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各类社团活动,校园十大孝子、机电杰出青年、优秀志愿者典型层出不穷。绘蓝图,展新篇,未雨绸缪谋发展——瞄准新目标铸就新辉煌追求新卓越40年的勇拓创新,铸就了今天的机电辉煌。未来道路该如何迈?未雨绸缪,机电人早已描摹好一幅宏伟美丽的未来发展蓝图。学院即将正式出台的 “十三五”发展规划,将进一步抢抓机遇,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朝着“省内卓越、国内一流、国际水准”的现代高职院校不断迈进!不久的未来,学院校舍建筑面积还将新增8万平方米,新建、扩充实习实训场所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纸质图书总量达到80万册。而学院将开启新征程,迈开培养模式创新和创新创业素质人才培育工程、专业群调整和卓越专业建设工程、人才资源开发和师资队伍提升工程、科技协同创新和社会服务拓展工程、对外开放交流和国际化水平提升工程的坚定步伐。时代的长河奔腾不息,今天的机电人在新时代下,在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升级的大潮中,仍俯首勤勉,时刻不忘立德树人之本,合力挥动如椽巨笔,追求卓越,问鼎一流,为社会文明与职业教育殚精竭虑,谱写机电传奇篇章,铸就湖湘机电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436808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篇一:医院宣传片解说词 这是一方承载着历史与文明的古老土地,两千年的古鄘文脉、五千年的仰韶文化,彰显着新乡文化与历史的积淀与厚重。 这是一片历经沧桑、充满传奇的热土,比干抛心忠谏、孔子杏坛授业,姜尚卫河垂钓,张良博浪击秦,英雄辈出、名人故里的不朽品牌书写着牧野新乡的灿烂与荣光。 太行南麓,卫水之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润育着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医院——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75年的救死扶伤,75年的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一院人”,用真挚的爱呵护父老乡亲的幸福与安康。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形象篇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36年的“新乡县立医院”和 1946年德国神甫米干在新开街天主教会地址筹建公教医院, 1958年改为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如今的市一院已经成为一所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专业设置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和社区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综合性医院。先后与北京朝阳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建立协作关系,为郑州大学医学院、河南大学医学院和新乡医学院的教学医院。 医院位于新乡市卫滨区,紧邻平原路,为新乡市最具繁华中心,商贾云集,交通便利,120救治畅通无阻。
医院占地面积约3万7千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万8千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内科大楼、外科大楼、门诊大楼、医技大楼,设有26个临床科室,24个门诊、医技科室,编制床位1160张。 新乡市血液净化中心为河南省特色专科、新乡市呼吸重症治疗中心、新乡市高血压病防治中心、新乡市腔镜诊疗中心、新乡市“120”急救中心、新乡市中毒救治中心、新乡市临床检验中心、新乡市鼾症监测研究所是新乡市重点学科,新乡市公安局法医门诊均设在我院,是新乡市交通伤亡事故定点医院、新乡市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新农合定点医院、郑州铁路局医保定点医院。 人才兴则事业兴,事业兴则医院强。医院大力实施“人才兴院”战略,采取“选送进修、外出交流、学术交流、院内培训和业余自学”等多种形式,塑造了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护队伍,拥有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现有职工1400人,其中,副高以上专家164人,医学硕士3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他们都是新乡医疗各专业的精英,其技术水平和医德医风得到了同行和广大群众的认可。 医院年门诊量30万人次,住院病人1万8千人次。近三年来,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新乡市科技进步奖 16项,有500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成功举办国家、省、市级学术会议33次,有力地推动了我院医学科技进步。 服务篇 服务是发展之本。近年来,医院始终围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办院宗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了医院环境花园化,病区管理宾馆化,文明服务温馨化。 医院开展一站式服务、健康咨询、电话回访、家庭回访,一对一服务、终端服务和延伸服务,特别是开展护理优质服务工程以来,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制定工作标准,规范各班职责和工作流程,分步推行护理大包干,建立责任护士责任制,做到病床分管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实行弹性排班,适应患者的需要。用温馨、热情和爱心,关怀着每一位就诊的患者,让患者处处感受到贴切、快捷的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其先进经验在全省推广。 医院文化 我院党委十分重视医院文化建设,每年都要组织一系列的文体活动,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既构建了职工之间和谐,干群之间和谐,医院与社 75年的沐风栉雨,75年的春华秋实,矢志不渝的追求,孜孜不倦的探索,铸就了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辉煌,医院曾首批跨入省级“文明医院”行列,先后荣获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新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拥军优属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成绩代表着曾经的荣耀,展望未来,我们相信,一个拥有高技术13 人才梯队,高科技诊疗手段,高水平服务质量的现代化综合医院——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这颗明珠,必将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新乡及其周边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篇二: 南陵县医院,始终以人为本,以德济世,严格管理,民主决策,和谐发展,一路扬鞭图跨越,敢闯敢干书华章。 引言: 这是一方承载着历史与文明的古老土地,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内便有人类栖息生衍。这里是中国吴楚文化、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西周至唐代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留下举世罕见的古铜冶遗址。 这是一片钟灵毓秀、充满传奇的神圣土地,李白曾在这里“仰天大笑出门去”, 杜牧、王维、王昌龄等名家也曾流连于这里的灵山秀水,留下了众多不朽诗篇。抗日战争时期,陈毅、谭震林将军曾在这里指挥作战。 在这片热土上,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式综合医院——南陵县医院。70多年的救死扶伤,薪火相传,70多年的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一代又一代“南医人”辛勤耕耘,厚德博爱,打造出一个享誉一方的医疗保健中心,始终呵护着广大群众的幸福与安康。
序: 记忆的底片定格在公元1940年,南陵县医院在这一年诞生了,揭开了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篇章。从此,她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不断攀登,步履坚实地走过了70多年,虽历经战乱、辗转搬迁、数次更名,然跋涉的脚步依然执著前行,文明的传承总是绵延不息…… 岁月如歌,流年似水。昨日的磨练,创造出今天的辉煌;昨日的艰辛,迎来了今天的缤纷;昨日的耕耘,取得了今天的收获。——今天的南陵县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配套、设备完善、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她承载着56万南陵儿女的健康重任,为南陵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是南陵人民的骄傲与自豪!
形象篇 在南陵儿女的期盼和奋进中,南陵县医院如一颗幼苗茁壮成长。1994年南陵县医院被市卫生局授予二级乙等医院称号,在这份荣誉面前,全体医务工作者负重前行,一步步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1998年,南陵县医院在原址重建,后经多次改扩建,现医院占地45亩,建筑面积24200平方米。拥有先进的影像中心,检验中心、血液净化中心,重症ICU病房,产科中心。“120”急救中心现有急救车辆3台,急救网络遍布全县8个乡镇,全天候免费接诊,为病人提供绿色急救通道。 为全面提升医院的整体实力,南陵县医院以“诚信立院,科技兴院”为治院方略,打造了一批在我县享有良好知名度和技术优势的临床重点特色专科。现设内一科、内二科、外科、骨科、脑外科、泌尿外科、妇科、产科、儿科、急诊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康复科、血透室、中医科、感染科、体检中心、供应室、麻醉科、手术室、病理科、检验科、放射科、CT室、B超室、胃镜室、心电图室、药剂科等30个临床医技科室。 院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在院中徜徉,你能领略到山、水、亭、石的幽雅景趣。融合医院文化的不锈钢雕塑,雕栏玉砌的池塘,闲适悠然的园林,绿树如荫的小径,红环绿绕的假山,玲珑雅致的亭台,每一处赏心悦目的风景都是人文理念的彰显,每一个细节都融入了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无限关爱。 近年来,医院先后获得诚信医院、爱婴医院、青年文明号、安全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卫生标兵单位、安徽省A级纳税信用单位等光荣称号。 技术篇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南陵县医院插上了快速腾飞的翅膀,医院领导班子开拓创新、志存高远,始终倡导“关爱生命健康,共创和谐未来”的办院理念;坚持培养“患者至上,公益优先”的价值观念;本着“团结、敬业、务实、奉献”的精神;以“诚信立院,科技兴院”为治院方略;时刻牢记“精诚、仁爱”的院训。努力缔造现代的区域医疗中心,为医院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医院投巨资引进了先进的双排螺旋CT、DR、电子胃镜,彩超、腹腔镜、电子肠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麻醉机、激光治疗机、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五分类血细胞分析、血液透析仪、呼吸机、高强度超声聚焦刀等大型医疗诊断设备,并利用北欧投资银行近四千万元贷款,全部购置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为医院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医院强。医院大力实施“人才兴院”战略,近年来,医院先后选派一百多人次外出进修、培训。经常邀请省立医院、弋矶山医院专家来我院会诊和指导手术。招聘、选调、聘用大学毕业生、骨干医生50多名。与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为结对帮扶医院,充分利用上级医院技术管理优势,帮助整改,促进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不断提高。采取“专家指导,选送进修、外出交流、业余自学、院内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塑造了一支医德高尚,技术过硬,服务优秀的医疗技术团队。医院宣传片解说词6篇医院宣传片解说词6篇强大的医疗服务团队,让业务收入和业务范围进一步提升。医院除了能开展腹腔镜子宫全切术、胆囊切除术、肝囊肿开窗、直肠癌切除术、经尿道路前列腺电切术等微创手术外,还能开展髋关节置换术,脊柱内固定术,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固定术、复合脑外伤及颅内血肿清除术、肝叶切除术、腹腔镜下附件切除术、阴道镜超高频电波刀手术。CT室的骨三维成像技术、B超室的超声引导下穿刺与治疗技术、检验科的超高倍显微诊断技术、室内室间质评等都具有很高的水准。血液透析中心拥有10台血液透析机,在本地区已经形成特色。病理科拥有先进的冰冻切片机,其快速病理诊断,可在术后30分钟确定病理良恶性质,帮助临床诊治,在同等县级医院处于领先水平。
服务篇服务是发展之魂。近年来,医院始终围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把患者满意作为医院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了医院环境花园化,病区管理宾馆化,文明服务温馨化。
近年来,医院按照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要求,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外科为设立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推行责任制护理,加强了护理队伍人才建设,注重心理护理,强化人文关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在外科病区开展舒心病房示范工程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到3个病区。
如今,无论你走进医院门急诊还是住院部,一股股现代化气息和人性化服务的春风迎面扑来。费用查询、前台导诊、中心呼叫等服务系统,处处彰显着对病人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造福南陵,回报社会”。医院不断履行着“心系社会,真情为民”的医疗承诺,医院经常组织医疗服务队送医送药下乡,对无主病人实行免费救治,每年都开展为困难群体捐赠活动,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 创建篇 为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根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医疗服务需求,南陵县医院于2015年就提出创建“二甲”医院的工作目标,2015年元月正式启动创建“工作。充满朝气,满怀激情的新一届院领导班子,吹响了冲锋的号角,率领全院300余名员工踏上了创建“二甲”医院的光辉征程。从此,全院职工团结起来,真抓实干,以创建“二甲”医院为契机,医院管理逐步规范,医疗质量持续提高。 创建等级医院是医院发展蓝图中的一笔重彩,创建活动中的每一步,每一环节都是构建医院发展宏图的块块基石。在落实创建目标的过程中,医院紧紧抓住以下几个关健环节: 一、动员、教育职工树立创建意识。创建意识就是生存意识、竞争意识;创建意识就是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创建意识就是主人翁意识,没有“局外人”。让全院职工化压力为动力,把标准当习惯,树立“医院发展我成长,医院创甲我成才”的观念。求真务实抓创建,以创建保安全,以创建促发展。 二、科学制定了《南陵县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创建目标、工作任务、工作步骤和具体要求。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下设管理、临床、院感、护理、医技5个专业组,抽调专人成立创建办公室,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时段,“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通过外出观摩学习,参加省等级医院评审知识培训班和上级医院的对口帮扶,不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在创建过程中,坚持督查和例会制度。 三、县委、县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医院“创甲”工作汇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俞才贞、副县长潘怀中、卫生局长丁志平多次来医院指导创建工作,为全院职工打气鼓劲。医院也加大了创建工作力度,完善了部分科室设置并规范了管理。充分发挥专家及中层干部的作用,院长与科主任、科主任与职工签订责任状,任务层层落实。同时邀请市二院专家作创建专题讲课,并两次对我院进行全面督查。 四、坚持以标准指导日常工作,强化管理,健全体制。《法律法规汇编》、《规章制度汇编》的下发,让全院职工增强了法律意识,自我管理意识,明确有岗就有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必循。 五、常抓不懈,提高医疗质量,有效防范医疗风险。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作为重点内容,建立各级各类管理组织,医疗质量管理科统一编印了各种核心制度工作手册,规范科室管理,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督查,通过深入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六、坚持实施长效管理,持续改进医院感染控制质量。严格落实院感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成立三级监控网络,实施有效监控,及时发现隐患,及时解决,使院感工作正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完善化。 七、加大对医保、新农合医疗服务管理,主动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切实维护患者利益。实施临床路径、单病种付费和按病例付费,实行药品网上统一招投标采购,实行药品“零差价”,加大抗生素合理使用和监管。 八、重视社会舆论监督,千方百计增设病区、增加床位、添置血透机等,缓解群众看病难。积极做好投诉回复工作,召开医患座谈会和社会义务监督员会议,进一步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推行新农合即时结报,在门诊大厅设立导医台等惠民服务项目。病人满意度逐年提高。 九、文化建设是医院增强凝聚力的灵魂。医院党总支将“团结、敬业、务实、奉献”作为文化建设的精髓。近年来,根据自身的特点,加强文化建设,通过电视、报刊、专栏、标语、简讯简报等多种渠道进行形象宣传;开展诗歌赛、联欢晚会、演讲比赛、拔河比赛、八十分比赛、乒乓球比赛、登山运动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弘扬医院文化,提炼出医院院训、精神、宗旨、理念等文化内容。重新设计制作了标牌标识系统,对提升医院社会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望篇 穿越岁月长河,一路风雨兼程,南陵县医院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各级领导的关爱和扶持,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着这片生命的绿洲。 在县委县政府的英明决策下,南陵县医院整体迁建工程于2015年初开始规划设计,日破土动工,新院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5.8万平米,预设床位 510张,总投资约1.9亿元,主体工程已于日顺利封顶。两年后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医院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南陵县医院全体医务人员,一定会以创建为契机,团结一心,开拓进取,乘势而上,把医院的明天建设的更美好!我们深信,南陵医院室外环境讲解词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
频道推荐文章
频道本月排行
随机推荐文章
Copyright (C) 2006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敢闯敢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