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画家去过姑苏西园 松山湖罗汉堂堂并作画

认知世界,从华东开始...
中国四大罗汉堂之苏州西园寺罗汉堂
9:33:19 cnhuadong.net [
] 编辑:陈芳
  原题:苏州西园寺罗汉堂&&来源:-苏州日报
  照片由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提供
  我国佛寺自北宋以来,设有罗汉堂,以激励僧人精进修行,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人人都有佛性。苏州西园寺罗汉堂创建于明末,共三进48间。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兵燹。现存第一进石拱门的圆框,雕刻精美,为明代遗构。其余建筑为清同治、光绪年间陆续重建的。
  西园寺罗汉堂,平面呈田字形。内以佛教四大名山塑像为中心,四大名山分别为四大菩萨成道的应化道场:普陀山为观音菩萨应化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应化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道场,峨嵋山是普贤菩萨应化道场。在罗汉堂中心矗立四大名山塑像,四大菩萨象征悲、智、愿、行,激励佛门弟子效法四大菩萨的精神,一心修道,以行道弘法、普济众生。同时,也便于信众在此顶礼四大名山,瞻仰中国佛教圣山。四周列坐泥塑金身五百罗汉。五百罗汉仪态万千,无一雷同,为江苏唯一保存完整而艺术性较高的清塑罗汉群像。正如清代张紫峰所吟咏的:名贤五百芳邻接,第一姑苏选佛场。木质金章丈六身,慈威丰瘦各存神。捻珠托钵拈花笑,抱膝摩肩体态新。苏州西园寺罗汉堂与北京碧云寺、成都宝光寺、武汉归元寺的罗汉堂并称中国四大罗汉堂。
  这张旧影,虽是鸟瞰,却也让人更加看清其建筑形制,徜徉在这精深丛林间,还能体会到此地也是个很美妙的禅意园林啊。
  (来源:苏州日报)
声明:本文转载于其他媒体,转载目的是为网友分享传递更多信息,不做商业用途、不做任何建议。详情请查看。如侵犯了您的版权等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感谢支持和帮助!
|··········&&&&&&&&&&&&&&&&
前 言  朋友们因为我供职于旅游部门,每次出游前都要索取旅游指南类书籍, 我总是尽力寻得几本。但朋友归来,每每抱怨那些书不是内容过于陈旧,就 是厚得如同百科全书,不实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五天工作制的实施,大众旅游正在逐渐升温, 旅游书籍如何能给出游的人们提供真正的帮助,这不禁使我思索,于是便着 手策划并组织编写一套小巧而实用的旅游丛书,就是这套《自助旅游手册》。  《自助旅游手册》既有同一般旅游书一样介绍地理、气候、历史、风景 名胜、文化风俗的内容,同时又增加了如何到达、食宿、日程建议等实用部 分。旅游指南是出门的必备工具,就如同护照证件一样重要。出发前对目的 地有所了解,才能做出万全的准备和规划;旅途中对照简介去游览,既可知 晓名胜古迹的古往今来,又可解决旅途中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实 际问题,使每一次旅游顺畅、圆满,并留下丰硕的回忆。这也就是本套丛书 策划时的初衷。  本套丛书计划选取中国热点旅游城市或地区 50 个,每个城市或地区独立 成册。每册书至少插入 15—20 幅图片及旅游交通图,以期取得更直观和更实 用的效果。现在您也许正在阅读此书,准备启程了,祝您一路顺风。潘笑竹1997.1苏州概况 地理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平原,中心地理位置为东经 120.36 度,北纬 31.19 度。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湖,北临长江。现辖 4 区(平江、沧浪、金阎、郊区)6 市(常熟、张家港、昆山、吴江、太仓和吴 县市),面识 8488 平方公里,城区为 66 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 571 万。 历史苏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上溯到 6、7 千年前。在吴县唯亭镇北 2 公里,阳澄湖南岸的草鞋山发掘出新石器时期 的古文化遗址,发现陶、石、骨、玉等生活、生产和装饰用品 1100 多件。尤 其重要的是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纺织残品(葛),它说明,苏州一带是中国 纺织的发祥地之一。苏州建城于公元前 514 年,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命楚国 叛将伍子胥建阖闾城,春秋时期是吴国的都城,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所以苏州又称姑苏城,即现在的苏州城。  秦汉时为吴郡,隋朝开皇九年(589 年)废吴郡,改称苏州,此名自隋 唐沿用至今。苏州城形成早、规模大、变迁小,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古城 区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为国内外所罕见。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 15~17℃,l 月最低气温—9.4C,7、8 月份最高气温达 38.6℃;全年平均降水 1 量偏高,近 1076.2 毫 米;年无霜期在 230 天左右。一年四季皆可旅游,尤以 4~10 月最佳。苏州 市气候表 气温℃降水 mm气候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平均
3.1
4.5
8.5
14.5
19.5
23.9
28.2
27.9
23.3
17.6
11.9
5.8
平均最高
7.2
8.7
13.0
19.2
24.0
28.0
32.0
31.7
27.2
22.2
16.4
10.1
平均最低
-0.1
1.2
5.0
10.7
15.8
20.7
25.0
24.9
20.2
13.8
8.2
2.3
降水量
42
62.7
82.4
107.2
112.3
165.0
12.04
121.6
136.4
51.2
46.6
40.7
旅游资源  悠悠岁月,从圄间城建城到现在,苏州己有 2500 多年的历史。在这 2500 多年的发展演变中,这座古老的城市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自己独 特的风貌。苏州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奇观名刹,遍布城乡;文物 古迹交相辉映。加之文人墨客题咏吟唱,更使之名扬中外。全市共有国家级 文物保护单位 10 处:太平大国忠王府、云岩寺塔、拙政园、留园、文庙同宋 代石刻、保圣寺罗汉塑像、玄妙观三法殿、网师园、环秀山庄、瑞光塔。此 外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9 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67 处。市区对外开放 的园林有 24 处,拙政园、留园列入了国家的四大名园。  苏州城外青山隐隐,绿水翻荆,悠悠太湖,碧波万顷;众多的小湖泊, 相互贯通;姑苏、灵岩、大平和洞庭诸山,点缀于阡陌湖泊之间,形成了富 有江南特色的湖光山色。  近几年来,苏州市还推出了“寒山寺除夕听钟声”、“网师园夜游”、 “江南古镇游”、“中国苏州国际丝绸节”,“观鱼采珠游”、“古运河水 上游”、“古城水巷游”、“园林艺术节”等新的旅游项日,特色鲜明,趣  味浓郁。如何到达  铁路苏州是京沪线上的重要城市,每天有 20 多对列车经过这里,车站位 于苏州城北。北京、天津、济南、上海、福州等大城市都有火车直达苏州。 北京除 109 次直达苏州外,到福州的 45 次,到杭州的 31 次,到上海的 161 次都停靠苏州站。  脆苏州位于古运河之滨,沿水路北上可经镇江、扬州、淮安直抵北京的 通县,南下可达嘉兴、杭州等地。航空从北京、上海、广州、昆明、哈尔滨 等大城市都有航班氏达无锡的硕放机场,再驱车到苏州。  公路 3、2、318 和 204 国道为骨干的公路网四通八达,沪宁高速公路苏 州段,苏州至上海虹桥机场专用公路正在加紧建设。苏州每天都有多班旅游 车、长途汽车往返于上海、南京、无锡等地。旅游日程建议  如果您只有一天的时间,那么我们建议您上午集中游览苏州城的东半 部。从北向南有北寺塔、拙政园、狮子林、怡园、玄妙观、沧浪亭、网师园 等。而下午,一定要驱车出阊门,直奔西北郊的虎丘。在虎丘您可别发大多 的怀古之情,最好能在三、四点钟南下经西园向东赶到寒山寺,傍晚时分驻 足枫桥之上,倾听寒山寺的钟声。二日游。第一天游览市内园林,当然还是从东半部开始,然后再逛西半部,如环秀山庄等。第二天上午可到虎丘一游,一上午时间当然很充裕,可 从容观赏历代胜迹。午饭后在去寒山寺的路上,可在留园、西园停留一两个 小时,再一直向西,去寒山寺、枫桥。三日游。前两天的安排可以和二日游相同,第三天则应去苏州西南部。苏州主要名山天平山、灵岩山以及紫金庵都在这个方向。如果还有时间,那 就继续向西南方向前进,不久您眼前会豁然开朗,烟波浩渺的太湖上的东西 洞庭山就在您面前。{ewc MVIMAGE,MVIMAGE, !_0005_1.bmp}名胜古迹{ewc MVIMAGE,MVIMAGE, !_0006_1.bmp}万里湖山入小园  苏州是中国私家园林之都。中国自古以来有两种园林,一种是皇家园林, 如北京的颐和国、圆明园,承德的避署山庄等;另一种是私家园林,大多为 士大夫、大贾富绅所造。到清朝末年,苏州有据可查的私家园林达 200 多处, 数量之多,艺术之精,在中国和世界上皆为仅见。  在这些小巧玲瑰的园中漫步、徘徊,常常会有一种身在画中的感觉。一 山一石,小桥流水,于细微中见宏远;一花一木,亭榭楼台,于精巧中寓幽 深;仿佛天地之宽、山川之迥,皆融于其中了,可谓万里湖山入小园。沧浪亭  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之一,原为唐朝末年(956 年)吴越广陵王 钱元璙的池馆。  北宋庆历年间(1044 年)诗人苏舜钦丢官流寓苏州,他喜欢盘门附近的 景色,曾在《过苏州》诗中说这一带“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于是花了 4 万钱把这座名园买下来,并在水旁筑亭。又感于楚辞中渔夫《沧 浪之水》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之意,题名为沧浪亭,还自号沧 浪翁。沧浪亭以清幽古朴见长,融园内外景为一体,园外水面宽广,自西向东,环绕园周之一半后向南流去。水流澄澈,鱼戏莲叶之间,夏日莲花盛开,一 水皆香。水上有曲桥斜渡,桥头有“沧浪胜迹”坊耸立,坊两侧沿池北岸, 种植碧桃垂柳,树荫下石凳成排,可供游人休息观景。沧浪亭的面积约 16 亩,布局以假山为中心,简洁幽静,落落大方。  沧浪亭在假山东首最高处,亭为方形,石刻四坊上有仙童、鸟兽及花树 图案,上刻清敞哮大师俞抛手书“沧浪亭”3 字。两旁石柱上有石刻对联一 副:“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出自苏舜钦和欧阳修二人的唱 酬诗作,由清代嘉庆年间江苏巡抚梁章矩在修复沧浪亭时所集。建筑古朴, 亭的结构形式与整个园林气氛非常协调。在假山与池水之间,隔着一条向内凹曲的复廊。廊壁置花窗多扇,透过漏窗花格,既沟通了内山外水,也使水池、长廊、假山自然地融合为一体。 沧浪亭花窗样式颇多,据说全园有 108 式,分布在园内各条走廊上。图案花纹,变化多端,构作精巧,是苏州园林花窗的典型。面水轩{ewc MVIMAGE,MVIMAGE, !_0008_1.bmp} 复廊西有水树名“面水轩”,轩额为同治十二年(1873 年)沈锡华所书。杜甫有诗云:“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此轩两面临水,庭前古木掩映, 故借杜甫诗句为名。面水轩匾额“陆舟水屋”四字,为近代著名画家吴昌硕 所书。  复廊东面尽头处有方亭一座,建造在水边石台上,原名“濠上观”,取 “庄子与惠子观鱼于漾梁之上”之意,俗称“钓鱼台”。这里三面环水,纳 凉观鱼,最为相宜。亭内四扇面北屏门上写有苏舜钦《沧浪亭记》全文,为 苏州著名书法家蒋吟秋所书。  闻妙香室取名干唐代诗圣杜甫的诗句“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这 里幽静偏僻,据传为园主人挑灯夜读之所。    明道堂此为沧浪亭园中最大的建筑,原来都是苏州特产的金砖铺地,因 年久损毁,现改为水泥方砖。堂内悬有 3 幅石碑的拓片:天文图、地理图、 平江府图。这 3 块图碑是苏州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遥华境界厅与明道堂南北相对,形成一个小小的院落,院中青 4 棵高大 的香樟树。此厅原为园主人书房。  见山楼在全园最南部,上下两层,高旷清爽,飞檐翘角,结构精巧,为 苏州园林中一座别致的楼台。登楼可望西南诸峰,而从窗洞中回望沧浪亭, 恍如置身于深山丛林中。见山楼下有石屋二间,屋额刻育“印心石屋”四字, 为清道光帝御书。题名取自佛家语:“衣以表信,法乃印心。”石屋前砌假 山围成小院,洞门上刻有林则徐书“园灵证盟”四字额。        翠玲珑馆在见山楼北,小室 3 间,绿窗外郁郁葱葱植满松柏、青竹、芭 蕉。苏舜钦有诗咏此馆:“日光穿竹翠玲珑”,故以此为名。 仰止亭取《诗经》“高山仰上,景行行止”诗意为名。  五百名贤祠在仰上亭之北,与明道堂东西相对。祠内壁上嵌有 594 幅历 史人物石刻像,他们是清末以前 2000 多年间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石刻运 刀隽秀,游刃自如,形象生动地显示出苏州碑刻艺人的智慧和艺术才能。  清香馆在明道堂西,为一长 5 间的画廊形式建筑。院前种有桂花丛,秋 来逸香,环境清幽,故取名清香馆。 御碑亭循走廊曲折北下,在假山西首。亭中嵌有清代康熙帝所书碑刻。网师园  网师园在城东南十全街,旧为宋代藏书家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后渐毁 废。清代乾隆年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重新造园,易名“网师园”。 网师,是渔夫、渔翁的意思。网师园是苏州最小的园林,占地仅 0.53 公顷,但园内山池厅堂布局紧凑。  东部住宅区正门在阔家头巷,是封建官僚中型住宅的代表作,大门照墙 内盘槐当前,并设有东西巷门。大门额枋前而置有阀阅(门簪),作圆柱形, 其端为葵花装饰,左右两旁置有砷石(抱鼓石),这是显贵的门第形式。从 南到北,有轿厅、大厅和内厅等三进高敞的屋字,装修得精工雅洁。轿厅俗称茶厅。西侧有“网师小筑”砖额小门楼,是进园的入口,现为方便游人,在园北梯云室旁另辟了大门。库门北向上刻有“藻耀高翔”砖额, 含有文采绚丽之意。大厅又称积善堂。其前的对景是一座雕楼精致、巧夺天工的砖刻门楼,砖刻郭子仪上寿和文王访贤等故事,人物栩栩如生,花纹图案精美绝伦,还 饰以寿字、狮子滚绣球等图案。内厅额名撷秀楼,俗名堂楼,又名女厅或上 房。在此登楼可观览苏州城内景色。  梯云室大厅后为庭园。庭园之北有一小轩,名“梯云室”。室内的落地 飞罩雕刻着双面鹊梅图案,形象细腻,制作精美。  中部主园建筑物较多,组成庭院两区。南面的小山丛桂轩与蹈和馆、琴 室为一区,是洪居住宴聚的小庭院。北面的五峰书屋、集虚斋、看松读画轩 等则为书房式的游息地。中部以水池为中心,面积约半亩的水面聚而不分, 环池配以花木、山石,并佐以各种建筑物,可谓居息两宜。  小山丛桂轩是园中主要建筑,取《楚辞·小山招隐》“桂树丛生山之阿” 和北朝散文家庾信《枯树赋》“小山则丛桂留人”句意为名,北侧黄石假山  名“云岗”,轩西南角有蹈和馆和琴室等建筑。 濯缨水阁紧傍“云岗”之左。水阁轻巧,“云岗”浑厚,这里可扶栏小憩,观鱼赏景。 樵风径在水阁西侧,为一条高低婉蜒的爬山走廊,取意于宋之问诗句:“归舟何虑晚,日暮有樵风”和杜牧诗句:“陶潜官罢酒瓶空,门掩杨花一 径风”。{ewc MVIMAGE,MVIMAGE, !_0011_1.bmp} 月到来亭循樵风径北行可至月到来亭。取唐代文学家韩愈诗句“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为名。亭中悬大镜一面,镜中之景与镜外之景交相映衬, 别有韵味。亭北有看松读画轩。内部陈设精雅,当年是主人的书房。 轩东侧为竹外一枝轩,轩名取宋代大诗人苏拭“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之诗意。 水池北岸偏东有集虚斋和五峰书屋,是一组楼阁建筑,登上小楼远眺,小园之景尽收眼底。 殿春簃西部内园,占地一亩,园中有屋字、亭廊、泉石、花草,集中体现了苏州庭院布置的匠心,取得了园中有园、景外有景的艺术效果。从看松 读画轩那一排花树掩映的漏窗花墙中望出去,只见一片精巧闲静,古朴幽雅 的景致,这就是殿春簃。1979 年美国纽约大部会博物馆曾以殿春耪为原形建 造了中国式庭院“明轩”,使中国园林闻名于世。这里原为芍药圃,芍药花 期在暮春,即为殿春,殿春耪有精巧雅致的书斋两间,装饰吉朴无华。斋后 小天井里垒置山石,疏植梅、竹、芭蕉,透过一个个搂空花窗,构成一幅幅 画图,美不胜收。拙政园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最著名的。园址在娄门内东北街, 占地 5 公顷。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 年),王献臣是该园第一位主人。他在嘉靖、正德年间,官居监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罢官而归,买 地造园,借晋代潘岳《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取园名为拙政。拙政园造景山水并重,水面占全园的五分之三,总体布局也以水池为中心,各类建筑皆临水而立,亭树楼阁倒映水中,相互映衬。 拙政园分东、西、中 3 部分,中部是主要部分,一直沿用拙政园名。园中,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一湾池水,岸线曲折,一株株梧桐、古柏扶岸而立。池对岸是一幢 4 脊 4 坡的厅堂,堂前几株广玉兰树亭亭玉立,这就是拙政园 的中心建筑——远香堂。  池水上一架木桥横跨,可直通远香堂。站在桥上四面望去,园中景致, 历历在目。东南面即为腰门内的假山屏蟑,假山以东有一道起伏的云墙,墙 内闪出亭轩檐角,错落淹央。西南面则是一条回廊,沿廊望去,曲桥修阁, 高亭远树,景物幽远,层次重叠,纵深感很强。回廊几经曲折而伸向北面, 与远香堂西北侧的倚玉轩相连。倚玉轩与远香堂比肩而立,背靠葱宠的小丘, 更衬出它们的辉煌。有人形容在桥上看到的景致是:近则“苔侵石岸绿,水 漾落花红”,远则“曲廊遮堂树,修墙掩亭轩”,真如身在画中!  远香堂耸立在一个不高的青石台基之上,四周廊庑环绕,堂中四壁皆为 透空的长玻璃窗,可观四面不同景致,所以又称四面厅。远香堂后是一敞平  台,平台西接倚玉轩,北濒湖池,湖池中遍植荷花,每到夏日,荷香飘溢, 所以用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的“香远益清”命名。  平台北面的一片碧水上有两座用土石堆成的小岛,上面各有一个亭子隐 在花木丛中。一个题“雪香云蔚”,另一个叫“待霜亭”,俗称北山亭。湖 东水面转折处有一个方亭作为对景,叫做梧竹幽居亭。向西望去,湖心有一 个与小山相连在一起的较低平的小洲,洲上建有八角亭,匾题“荷凤四面”。 由平台上向东南方向望去,还有一座长方形的小亭,叫做绣绮亭。  由远香堂、倚玉轩、荷风四面亭、雪香云蔚亭、待霜亭、梧竹幽居亭与 绣绮亭,围成了一个旷远舒展,彼此对应的开阔景区。这些各具姿态的建筑, 与周围浓郁的树木,曲折的池岸,清澈的池水,漾动的倒影:融合而为一体, 别有一种浓重的江南水乡的韵味。见山楼因登楼可见园中土山,敌名。楼西短廊接倚玉轩。出轩向南,有桥一座,名“小飞虹”。桥上有走廊,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字 形的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微风吹来,水波荡漾,桥影随波浮动,仿佛飞动 的彩红,故以取名。  由荷风四面亭向西,一道曲桥可以将你引到池西岸的“柳阴路曲”。这 是一组由长廊曲径围成的景区。由荷风回面亭向南与香洲隔水相望。香洲是一组造型优美的建筑,西面最高处是一座二层楼阁,叫澂观楼。东而是一个三面透空的茶亭,澂观楼与茶亭之间一个较低矮的连接部分就是 正厅香洲。香洲的三面环以池水,从北面望去恨像一艘泊牵的画肪搂船。中 国占典园林中,以船舫为题进行造景的并不鲜见,如北京颐和园与苏州狮子 林里的石舫。但拙政园的香洲一景,却用了写意的处理手法,贵在似像非像 之间。十八曼陀罗花馆和卅六鸳鸯馆拙政园西部的主建筑。这座建筑,四角带有耳室、中间银杏木雕刻的玻璃屏风,把整个厅堂一分为二,南为曼陀罗花 馆,北为卅六鸳鸯馆。从前这里是园主宴会和观看昆曲之处。四角“耳室” 是戏曲艺人化妆和更衣的地方。馆之东有六角形宜两亭。从亭上可以俯瞰中、 西两园的景色,同时,邻近的花影、曲廊、水池、山石也——映入眼帘,故 借以为名。馆之南有八角形塔影亭。此亭建在池心,影子倒映在水里宛如亭 亭一塔。留听阁在卅六鸳鸯馆西北,阁名取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阁内有雕刻成云龙图案的楠木落地罩和螺钿雕漆屏风等, 雕刻极其精巧。  西园的北半部池水环抱着岛屿,岛上有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倒 影楼、波形走廊等不同形式的园林建筑,景致丰富多采。  浮翠阁为八角形双层建筑,苏轼诗云:“三峰已过天浮翠。”此阁建在 假山之上,为全园最高点。登阁四望,满园吉树,耸翠浮青,人如浮在翠色 树丛之上,故借以为名。阁下桥南有一小亭名笠亭,取其形似箬帽为名。向 东转角处就是与谁同坐轩,意取宋代诗人苏拭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 我”。此轩依势而筑,平台作扇形,轩内桌、凳、窗洞,都为扇形,故亦称 “扇亭”。  倒影楼在西园东北角,与见山楼东西相望。此楼临水,池水清澈如镜, 楼影倒映水中。这种设计与塔影亭同工异趣。倒影楼下为“拜文揖沈之斋”。 文指文徽明,沈指沈周,两人同是明代苏州著名画家。斋内壁上嵌有两人画  像、传记、石刻和文徽明所书《王氏拙政园记》、《补园记》石刻。{ewc MVIMAGE,MVIMAGE, !_0015_1.bmp} 倒影楼和宜两亭之间,沿池水边建有一条波形长廊,系用黄石湖石混合堆砌而成,随地势高下,起伏有致。中段有小榭突出,即钓台。这条走廊是 苏州园林建筑中的又一典型形式。望去如卧虹临水,故俗称水廊。轻风过处, 绿水荡漾,水底廊影,恰似游龙戏水一般,耐人观赏。  拙政园的东部地区,建筑稀疏,水面曲而狭长,山势起伏较小,园内树 密草多,气氛自然,景致旷远,新辟的拙政园入口就在这东部兰雪堂处。东 园面积约 31 亩,原为明代侍郎王心一的归田园居旧址。狮子林  狮子林在苏州城东北的园林路,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 年),是曾人天 如禅师为纪念他的老师中峰神僧而创建的。  狮子林以湖石假山众多著称。湖石玲拢,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 阵,有“桃源十八景”之称。洞顶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狮子起舞之状。有含 晖、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狮子峰为诸峰之首。  燕誉堂为全园主厅,高敞宏丽。堂名取于《诗经》:“式燕且誊,好尔 无射”。堂屋门上有“入胜”、“通幽”、“听香”、“读画”、“幽观”、 “胜赏”砖刻匾额;中堂内有屏刻《狮子林图》和《重修狮子林记》等陈设。 这里本是旧时园主宴客之处,乾隆游园时曾为临时御膳房。这个厅由两个房 间组成,上面有一个大屋顶,大屋顶下两个房间各有自己的屋顶,好似一对 鸳鸯,所以被称为鸳鸯厅。封建社会中,这种厅为接待宾客的专用房,男宾 与女宾分开,由男主人和女主人分别接待,男室在前,女室居后。男室装饰 繁杂华丽,女室装饰朴实简单。小方厅在燕誉堂之北,厅名“园涉成趣”。厅前有“息庐”、“安隐”砖刻。院内湖石、花台、小树组成一景。花台上用太湖石垒成一座石峰,形 体俯仰多变,其上似有 9 只不同形态的小狮子,故名“九狮峰”,为小方厅 庭院的观赏主景。揖峰指柏轩由小方厅庭园中海棠式园门入内即为揖峰指柏轩,两屋阁楼,高爽玲拢。轩内有匾额、砖刻和楹联等陈设。额曰:“揖峰指柏轩”, 取朱熹“前揖庐山,一峰独秀”和高启“笑指庭前柏”句意为名。古五松园在指粕轩之西,中间隔一竹园。园里旧有五棵大古松,霜干虬枝,亭亭似盖,所以狮子林从前曾名五松园。 见山楼在指粕轩西南角,陶渊明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此可见窗外假山,故名。 荷花厅在见山楼之西,面临广池。厅前临水筑平台,可供观山赏荷,现辟为茶室。夏秋之际,满池荷花,花香远逸,是最好的赏荷之所。 真趣亭在荷花厅西北,傍池而建。亭内金碧辉煌,结构装饰精致,屋架梁柱上刻有“凤穿牡丹”图案,围屏及裙板上刻有花卉、人物图,三面吴王 靠上刻有狮头及万字花卉。乾隆亲笔“真趣”两字题匾,高悬亭内。真趣亭 旁有只石肪是重修此园时仿北京颐和园石肪造的。  疏香暗影楼在石航北岸,宋代诗人林和靖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 香浮动月黄昏”,此处邻近问梅阁,推窗可见梅花,故名。  由此循走廊转弯向南到飞瀑亭。这里为全园最高处,用湖石迭成三迭, 下临深渊,上有水源,开动机钮,即成人工瀑布。    问梅阁是园西景物中心,阁名取南宋未诗人李俊诗“借问梅花堂上月, 不知别后几回圆”诗意。阁内窗纹、器具、地面皆雕刻成梅花形,屏上书画 内容也都取材于梅花。  由问梅阁向前行为双香仙馆,因馆中有梅,馆外有莲,故名。飞瀑亭、 问梅阁、双香仙馆均在园西一条线上。  扇子亭位于全园之西南角,此亭形如扇,石台、窗户也都是扇形。它的 西北为双香仙馆,东为文天祥诗碑亭和御碑亭。留园  留园在苏州阊门外,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乾隆未为刘恕所得,扩建 后改名寒碧山庄,时人称之为“刘园”。光绪初年,宫绅盛康买下此园,吸 取苏州各园之长,重新扩建修募,改名为留园。  留园面积约两公顷,是苏州大型古典园林之一,分中、东、西、北 4 个 景区。  涵署山房为中部主厅,取朱熹诗句“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之意。 厅内轩故高爽,陈设雅致;厅前平台宽广,依临荷花水池,盛夏纳凉,极为 惬意。故山房又名“荷花厅”。明瑟楼紧傍涵碧山房之东侧,两面临水,取《水经注》“目对鱼鸟,水木明瑟”之意,以喻四周环境清洁新鲜,闻木框 香轩在涵碧山房西北隅,此地山石掩映,桂树丛生,秋日丹桂盛开时,芬芳 四溢香沁心脾。可亭为六角小亭,与涵碧山房隔水相望。可亭,可意之亭的 意思,指此处有景可以随意赏玩。远翠阁位于中部东北角,取占诗“前山含 远翠,罗列在窗中”之意为名。“濠濮亭”三面环水,濠濮,古人观鱼之地, 故名。其东为曲溪楼,环池而筑。清风池馆,傍水池东侧而筑,四周设美人 靠可俯瞰池水。由于近水,清风徐来,分外舒适,敌有此名。五峰仙馆(楠木厅)东部景区以五峰仙馆为中心,还我读书处、揖峰轩、汲古得绠处、西楼、鹤所等环绕四周。五峰仙馆前峰石挺秀,取李白“庐山 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诗句意为名。此馆因梁柱以楠木建造,所以 俗称楠木厅。厅前庭园中有气势浑厚的湖石峰峦,是苏州各园厅堂中规模最 大的一处。汲占得绠处紧傍厅之西北角。韩愈有诗云:“汲古得修绠”,意 思是说:钻研古人学问,必须有恒心,追根究底才能学到手,这和汲深井之 水,必须用长绳一样,这里从前是书房,敌有此名。还我读书处在厅西北。 陶潜《读山海经诗》云:“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此处从前是书斋, 敌名。揖峰轩,取朱熹《游百丈山记》“前揖庐山,一峰独秀”句意为名。 揖峰轩又名“石林小院”。院内有静中观,门景甚佳。轩前庭院中奇石林立, 花竹清芬,构筑精致灵巧。{ewc MVIMAGE,MVIMAGE, !_0019_1.bmp} 林泉耆硕之馆自揖峰轩东行,为林泉耆硕之馆,与五峰仙馆并为东部景区主要建筑。馆中门窗、挂落、挂灯等,雕刻精细,玲珑剔透。厅堂中间有 银杏木精雕的月宫门洞屏风,将馆隔开成南北二室,前室雕梁画柱,后室朴 素简雅,因前后结构和陈设不同,故又名鸳鸯厅。屏风南面刻有俞樾所书《冠 云峰赞》,北面刻《冠云峰图》。此外,馆内地罩构图精美华丽,为苏州园 林之冠。鸳鸯厅南原有小型戏台,久已废记。  冠云峰鸳鸯厅北院,矗产着著名的留园三峰:冠云峰、瑞云峰、岫云峰。 冠云峰雄峙居中,瑞云峰、袖云峰屏立左右。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 当年在采运过程中,曾落入太湖,捞取后移来园中。其中冠云峰高 6.5 米,  重约 5 吨,清秀挺拔,兼具“皱、透、漏、瘦”的特点,有江南园林峰石之 冠的美誉。  佳晴喜雨快雪之亭,在冠云峰、鸳鸯厅之西,长廊三面环绕,自成一座 小院。亭中有楠木屏门六扇,雕刻多种走兽花果,技艺精湛。此亭名称亦很 别致。佳晴,取范成大诗句:“佳晴有新课”;喜雨,取《谷梁传》:“喜 雨者,有志于民者也”;快雪,见王羲之帖:“快雪时晴”。此园四时景物, 不论晴雨都好,故名。  又一村北部景区是一片旷朗的月季园,花枝烂漫,清香宜人。再往西为 “又一村”。在饱览山石之美和游罢厅堂楼台之胜以后,来到又一村园门时, 眼前顿觉境界一新,犹如置身于村野之中,故取陆游“山穷水复疑无路,柳 暗花明又一村”诗意为名,并借以点明这是留园别具一格的一角,也是江南 农村风光在园林中的生动再现。  留园 4 个景区以曲廊作为联系脉络,廊长 700 多米,长廊两面壁上嵌有 历代名家书法石刻 300 多方,称为“留园法贴”。廊檐下有粉白花墙漏窗, 图案精美。从花墙望去,山池亭台在花树中若隐若现,有如丹青画卷,别有 情趣。怡园  怡园位于市中心人民路中段。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富绅顾文彬的私人花 园,东部原为明朝尚书吴宽的旧宅,西部为顾氏扩建。怡园在苏州各园林中建造时间最晚,因而它能吸收苏城各古典园林的优点,博采众长,自成一格。 怡园分东西两部,中间用一道复廊相隔,复廊墙壁饰有花窗,从花窗中看东西两面的园景,显得特别幽深曲折。  庭园东部主要建筑物为坡仙琴馆和拜石轩。园内亭中的石刻,为明代董 其昌草书对联:“静坐参众妙,清淡适我情”。由此向前,走廊的壁上嵌有 我国历代书法名家王羲之、怀素和米帝等人的书法石刻多方,人称怡园法贴。 坡仙琴馆,从前顾氏曾藏有苏东坡的古琴,并悬于此室。北窗外有两个石峰, 似两个老人埋头侧耳听琴模样,故又名石听琴室,原有对联一付:“素壁有 琴藏太古,虚窗留月坐清宵”。由此再南行,对面是一座四面厅,北面天井 里有很多怪石,取“米颠拜石”之意名为拜石轩。米颠即宋代书法家米芾。{ewc MVIMAGE,MVIMAGE, !_0021_1.bmp}  西部为全园的重点所在,以山水布局为主。于中央凿东西狭长之池,环 池配置峰石、花木,参差自然,景色秀美。锁绿轩是西部的起点。轩额为明 代苏州著名书法家祝允明所书。轩名取自杜甫诗句:“江头宫殿锁千问,细 柳新蒲为谁绿。”由此西行上山,有六角亭高踞山巅,名沧浪。亭后有 3 块 大石如屏,上刻“屏风三迭”,为怡园奇石之一。山顶的螺髻亭,小巧精致, 古人以螺髻形容远处翠黛的山峰,如苏轼有诗云:“乱峰螺髻出,绝涧陈云 崩”,螺髻亭巧立假山之上,可俯览全园山池亭馆,故名。  园主内体建筑,四面厅北半厅称藕香榭,前有平台临池,以供夏季赏荷, 故亦名“荷花厅。”南半厅为锄月轩,意取元末萨都刺诗:“今日归来如昨 梦,自锄明月种梅花。”厅南空地叠有不规则湖石花台,上立石峰,高低错 落,种植牡丹、芍药、杉、桂、白皮松等名贵花木。花台以东有梅花数十株, 故南半厅又称梅花厅。早春在此观看梅花、暮春赏壮丹,甚为相宜。藕香榭 东为南雪亭,以杜甫诗:“南雪不到地,青崖粘未消”之意命名。藕香树西  行有小屋,名碧梧栖凤,以白居易:“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诗意命名。 西边长形小屋,名“旧时月色轩”。这一带廊壁上满嵌看唐伯虎、米南宫等 名人书法石刻。由此向北有面壁亭,亭西北为旱船,旱船东面对着石壁,竹 木交加,山池掩映,景色幽邃,很有山野风味。旱船本身的建筑式样轻巧玲 拢,装修精致,为苏州园林中旱船之冠。  旱船后面为湛露堂,3 间宽敞的大厅,自成一个独立的封闭式院落。堂 名取自《诗经》:“湛湛露斯,匪阳不晞”。这里原是顾氏家祠,取此名含 有希望世泽长久之意。环秀山庄  在景德路,原是五代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金谷园”故址。宋时为景德 寺,后改为学道书院。明代万历年间为大学士申时行住宅。清代屡易其主, 道光年间归汪氏所有,改称环秀山庄,又名颐园。它是清初著名造园家戈裕 良的杰作,可以称得起是一座山景园的代表作。  全园面积仅 1 亩余,园景以山为主,以池为辅。进入大门,迎面是“有 谷堂”,出堂北行,有面对假山的四面厅,名环秀山庄。只见水萦如带,一 亭临水,一亭枕山,西贯长廊,一舫横卧于北。假山有两部分:池东为主山, 雄伟峭拔,一湾池水回绕山下,使山体至池边忽然断裂。主山又分前后两部 分,后山为土山,前山用石叠成,其间有小亭、鱼沼,外观若峰峦峭壁,内 部洞壑幽深。池北面是次山,紧贴于西北墙角,临池一面石壁上刻有“飞雪” 二字,飞雪泉即在其下,泉旁建有一座“问泉亭”。沿山径可登边楼,俯瞰 全园景色。这组建筑具有明末世家建筑遗风。畅园  畅园在庙堂街,是清代宅园,园位于住宅东侧,面积约 1 亩左右。从园 门步入,即是桂花厅,厅后小院中原植有桂树、梧桐。小院对面是桐华书屋, 穿过书屋,全园景物尽在眼前。水池面积约占全园的四分之一,缘岸围叠湖 石,曲折参差。南端架一五折石板桥,把池面一分为二。岸边疏植白皮松、 紫藤、石榴、木樨等花木。沿东园墙向北,走廊婉蜒起伏,傍水依垣。中间 有两亭,一为六角形的延晖成趣亭,一为方形的憩间亭,两亭之间,点缀着 竹石小品,淡雅清新。越过方亭,即至园中主厅留云山房。房以云名,有散 淡脱俗之意。厅前设平台,下临池水,亦为园中主要观景点。畅园虽小,亦可驻足观赏,一畅胸怀。残粒园  残粒园在市内装驾桥巷,建于清末,面积仅 140 多平方米,是现在发现 的最小的苏州园林。其西是园主住宅,住宅与这个袖珍园林之间有一月亮门, 门楣匾额为“锦窠”。入园门迎面为湖石叠成的屏嶂。绕过湖石,中央有一 水池,沿池参差叠石,园墙下砌有花台,种有桂、蔷薇等花木,墙壁上爬满 藤萝。园西依墙垒石山,西北角最高,上有木构小亭,名括苍亭,是园内唯 一的建筑。亭内设有坐榻、壁柜、博古架和鹅颈椅。坐榻之下,有通往山下 石洞的磴道。残粒园虽小,但平面紧凑,山石、水池、小亭等景物比例得当, 相互映衬,赏心悦目,是苏州私家小型花园中的佼佼者。壶园  在市内庙堂巷,面积 300 平方米,也属“袖珍园林”。布局以水池为中 心,池南池北各建一厅,北厅为正厅,较大,凌于池上。园东沿墙建有走廊,  廊中部有一六角亭,也濒临池面。池岸低矮,使池面增加开阔感。池西高墙 突兀,上有漏窗,墙面藤萝攀援,四季葱宠。墙下砌花台、置石数峰,并种 翠竹,使单调的墙面生机勃勃。整个园中竹树茂密,重叠掩映。总体构图优 美,弥补了小园空间狭窄的不足。艺圃  艺圃在市内文衙弄,原为明代文徵明曾孙文震孟的药圃,清初改为艺圃。 又称敬亭山房。园林面积大约 5 亩,现大致仍保留着明末清初的旧貌。林园 平面呈南北狭长的矩形,最北面是庭院,由主厅博雅堂和水树组成,中央设 水池,水面约 1 亩左右,成为全园中心。东南、西南各出一水湾,上置平板 石桥。除北面水树处为驳岸外,其余池岸均自然曲折。取网师园造园技巧, 近岸为低矮建筑,如茅舍渔棚,使水面显得开阔。池南有叠石假山一屏,上 有桥亭。池西南有小院,引水弯入院中,幽静雅致。池北水捌面阔 5 间,两 侧还有阁廊等附属建筑。这些建筑占据了北面的全部立面,为苏州园林所仅 见。小院两侧有方厅两间,缘池列置湖石,并种有山茶、辛夷等花木。池东 南有一明代建筑,名乳鱼亭,构架古朴大方,为珍贵文物。鹤园位于韩家巷,今苏州政协所在地,现经修葺已恢复了旧观。{ewc MVIMAGE,MVIMAGE, !_0025_1.bmp}  园门南向,有门厅 5 间,出门厅,东北角有长廊,自南而北贯通全园。 廊西接四面厅与大厅。两厅之间凿水池,环池叠湖石,配植迎春、含笑、丁 香、海棠、桂花、夹竹桃、紫薇、腊梅等花木与松柏等常绿树,构成园的主 景院落。池西有重檐梯形馆,以曲廊与大厅相接,长廊曲折有致,与院墙构成几个小院,间以杂花修竹,层次丰富,是全园精华所在。鹤园规模较小,布局 接近庭院,山地安角乍与局部处理简洁,园景以平坦开朗为特色。   耦园位于市内小新侨巷,耦同偶,因分为东、西两个园,故名。 东园布局以山为主,以池为衬,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是一组重檐的楼厅。东南角略为突出,内辟小院 3 处,重楼复道,西与住宅相连,总称城曲草堂,中间设大厅 3 间,是旧日园主饮宴聚会的地方,这种结构,为苏州园林所汉 见。楼厅前隔以宽阔的平坡草地,又有黄石叠成假山,气势雄浑。假山东侧 凿水池一涨,南北狭长。池东有廊,北接大厅东部,南通临水小亭。池水则 自假山向东伸展,有曲桥努于水上。池南端有阁跨水而建,称作山水间,内 有“岁寒三友”落地罩,雕刻精美。山水间水阁隔黄石假山与城曲草堂南北 相对,组成以山为主体的主要景区。城曲草堂前的黄石假山,叠石气势雄伟, 是全山最精彩的部分。  西花园在住宅中轴线西侧,以书斋为中心分隔成前后两个小院。书斋称 “织帘老屋”。书斋后面又有一院,隔山石树木建书楼一座,在建筑布局上 书房和庭院结合紧密,这也是耦园的一个特色。退思园  位于同里镇公园路,建于清代。园主任兰生,同里人,光绪三年(1877 年)升兵备道,在凤阳、颖川、六安、泗洲等地整饬兵备。光绪十年,被参 劾落职,还乡后建园取名“退思”,以示“退则恩过”的心迹。该园占地 0.66 公顷,依水而建,西部为住宅,东部为园林,“宅取楼式,园求全景”,在  江南园林中别具一格。此园贴水造景,借景寓情,是“退思”的好地方。
曲园 位于苏州马医科巷中,原为清末著名学者俞樾的故居。 曲园内有一座春在堂,据说俞樾 30 多岁时在北京保和殿参加翰林考式,试卷中有诗题“澹烟疏雨落花天”。俞抛依题作诗,开头有“花落春仍在” 之句,深得主考官的赞赏,并以此名列前茅。俞樾自己也很得意,所以在曲 园中还以此题作堂名,他的诗集也叫《春在堂集》。此外还有乐知堂、认春 轩。在长廊中有曲水亭,廊下有一涨清水,名曲水池。园中假山之上有回峰 阁、在春轩。1954 年,俞樾的曾孙、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亲自赴苏州, 将曲园捐赠给苏州政府。           吴中名胜数虎丘 苏州阊门外西北不远的虎丘,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 苏州古称姑苏,乃春秋时吴国的首都。吴王阖闾在此修城建都,死后墓地即在虎丘。而后秦始皇曾登丘览胜;西楚霸王项羽又在此率 8000 子弟起兵 反秦;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曾凿山引水,并修七里堤,使虎丘 景致更为秀美。宋代诗人苏轼曾经说过:“到苏州而不游虎丘,诚为憾事。” 古人在评价虎丘的的特色时,曾提出“九宜”之说。称虎丘宜月、宜雪、宜 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断梁殿  进入虎丘首先要踏过一座花岗岩筑的石桥,过了桥便是断梁殿,此殿建 于元后至元四年(1338 年),已有 600 多年历史,其最大特点是中间顶梁是 两根木头拼接的,而两木中间并不相连。整个断梁殿没用一根铁钉,全部用 木榫咬合。断梁殿内有元至明代刻的 4 座石碑,上刻虎丘的历史变迁。这几 块碑轻轻敲击,会咚咚作响,所以又称响碑。憨憨泉  穿过断梁殿,可见憨憨泉井。井栏圈上和井后壁上都刻有“憨憨泉”3 字,为宋代大书法家吕升卿所书。此泉历逾千年依然清冽淳厚,据说井中之 水还可医治眼疾。游客如能喝上一杯憨憨泉煎煮的虎丘白云茶,被认为是人 生一大快事。试剑石  拾阶而上,路东不远有块巨石,中有一条深深地裂痕,十分齐整,有如 刀刻,旁边一块石板上刻有“试剑石”3 字,相传当年吴国著名剑师干将、 莫邪夫妻铸成雌雄剑献给吴王阖闾,他在此试剑,将石劈成两半。真娘墓  再向上,山路边上有一座小小的墓碑,上刻“真娘墓”。这座墓虽小, 但与杭州西湖的苏小小墓齐名。传说真娘本姓胡,唐末人氏。幼年父母双亡, 落人苏州青楼楚馆之中。虽身在风尘之中,但守身如玉,且琴棋书画、诗词 歌赋无所不通,当年王孙公子,风流雅士都很仰慕她。一次,有位儒雅的公 子王荫祥不知真娘的性格,出重金要求留宿,鸨母贪财答应了。真娘无奈,只得  {ewc MVIMAGE,MVIMAGE, !_0029_1.bmp}约王荫祥明日再来。王 去后,真娘当天就悬梁自尽了。王荫祥再来,后悔不已,厚葬真娘于虎丘。 千人石  在山路尽头,未到剑池的地方,有一块由南向北倾斜的巨形盘石,平坦 如砥,高下如削,广可数亩,这就是千人石。它是虎丘的中心,宛一个瓷盆 的盆底,四周隆起,东、南苍松翠柏掩映重叠,西北轩亭楼阁连绵透迤。  千人石下有一白莲池,池中有石名点头石。据说晋代高僧生公(竺道生) 在讲经时,连池中的石头听了都点头称是。白莲池东有 53 级整齐的石阶通向 云岩寺,俗称“五十三参”,从佛家语“五十三参,参参见佛”引伸出来。 云岩寺殿中有佛祖释迦牟尼像,在五十三参的每一级台阶上都能看到。第三泉  第三泉在千人石之西,泉名据说是古代著名品茶家陆羽品定的。陆羽品 尝后觉得水质甘例,味甜质厚,为天下第三,故名第三泉(第一泉在镇江, 第二泉在无锡,第四泉在丹阳,第五泉在杨州)。  剑池  虎丘中最引人入胜的古迹名胜就是传为吴王阖闾墓的剑池。从千人石上 朝北看,“别有洞天”圆洞门旁刻有“虎丘剑池”4 个大字,浑厚道劲,原 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圆洞内石壁上另刻有“风壑云泉”,笔法潇洒, 传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所书。崖左壁有篆文“剑他”二字,传为大书 法家王羲之所书。据方志上记载,剑池下面是吴王阖闾埋葬的地方。之所以 为剑池,因人葬时把阖闾生前喜爱的“扁渚”、“鱼肠”等金剑作为殉葬品, 同时埋在他的墓里。  剑池广约 45 米,深约 6 米,终年不干,清澈见底,可以汲饮。唐代李秀 卿曾品为“天下第五泉”。虎丘塔  世界著名的虎丘塔,是云岩寺的塔,称云岩寺塔。该塔始建于五代周显 德六年(959 年),建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 年)。据地方志记载,隋文帝 就曾在此建塔,但那是座木塔,现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建筑的。塔身平面 呈八角形,高 7 层,砖身木檐。由于从来七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因而顶 部和木檐都遭到了毁坏。原来的高度已无法知道,现存塔身高 47.5 米。现在 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据初步测量,塔顶部中心点距塔中心垂直线已达2.34 米,斜度为 2.48 度。  虎丘塔已有 1000 多年历史,今天,这座耸立于虎丘山巅的千年古塔,已 成为古城苏州的标志。拥翠山庄  这是一座山中的小小园林,依山势起伏而筑成,是晚清名噪一时的名妓 赛金花的丈夫、苏州状元洪钧(文卿)发起兴建的,旧为月驾轩故址。庄中 有抱甏轩、灵涧精舍和问泉亭等处,规模不大,但构筑精巧。万景山庄  万景山庄是盆景园,占地约 1.7 公顷,建筑面积约 1400 平方米。山庄门 厅两侧辟有圆洞门,两边门额各为“塔影”和“松声”,北庭壁上花窗塑有 盆景图案,玲珑精致,坪台上置敞门,砖刻门额为“亦山亦水”。穿过敞门, 迎面是黄石假山一座,峻峭陡立,外观挺拔。坡上松盘藤缠,半掩厅阁。坡 前一汪池水,睡莲点点,有小瀑布跌落水中,叮咚不绝于耳。沿盘道上山,在与山顶相齐的一片开阔地上陈列着各类大型、中型盆景。其中一件巨型雀梅古桩盆景被誉为苏川盆景之王,树龄达 400 多年,树高 2 米,树冠直径达 3 米,怪枝老根,造型奇特优美。由此向北即可到庄中主休 建筑万松堂,堂内陈列着小巧精致的小型盆景。其中有一盆名为“秦汉遗韵”, 被誉为江苏盆景之冠,其主干为松柏,树龄已有 500 多年,老干已枯,仅侧 面表皮还活着,就从这皮中生出两三枝叶,苍翠葱郁,更显古朴苍劲,老而 弥健;整棵树高不过 2 米,由于造景手法高超,却给人顶天立地、挺拔高峻 之感。其盆也很珍贵,是明代产的“大红袍”紫砂古盆,典雅庄重。盆景的 几架是石质九狮墩,9 只狮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造型生动别致。盆景艺 术自古有一盆二景三架之说,这件珍品将古盆、古树、狮墩融为一体,相互 辉映,可谓绝响。另有一盆“云蒸霞蔚”树石盆景,由两株孤松配以灵壁石、 英德石各一块而成。树冠呈圆锥形,树皮呈鳞片状,略有剥落。两树一高一 矮,主次分明,两石一大一小,一立一卧,立者奇峻多姿,卧者形似睡狮。 整个盆景,构图严谨,疏密得体,高低、大小配置匀称,以小见大,有如云蒸霞蔚。宝刹禅光存古韵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国广泛流传。 苏州地区的佛寺很多,其最大的特点是结合国林韵味,神秘庄严中更显优美 典雅,有其独特的风格。西园寺  西园寺,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园放生池的总称,在苏州金门外下塘街,该 寺始建于元代,初名归元寺。现西园寺包括寺宇和园区,面积约 10 亩。  西园寺布局严格,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观音殿和藏 经楼筹建筑。其中罗汉堂特点突出,堂中央是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千手 千眼观音,高达 13 米多。距离千手千眼观音不远,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它 4 面有 4 个不同面相的脸,据说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台山 文殊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堂内还塑 有大肚弥勒像,寒山、拾得像,关公、韦驮像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疯僧”、 “济公”两像,其传神与妙趣横生令人为之顾倒,堪称杰作。  在西园中与罗汉堂一样吸引游客的,是放生池中的大鼋。放生池为一蝌 蚪状大池,“头部”在南,“尾部”在北,并折向东南,面积相当宽大。池 内鱼鳖之类极多,大都是佛教信徒所放生。其中五色鲤鱼,可与杭州玉泉媲 美。池中稀有动物大鼋,是明代所蓄老鼋繁衍的后代,寿命己历三百余年, 炎热天气,才出水面一现。             寒山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寺以诗传,诗以寺传,沸沸扬扬,竟使这首诗成了千古绝唱,也使寒山寺名播中外。 寒山寺在苏州阊门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502—519年),距今已有 1400 多年。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ewc MVIMAGE,MVIMAGE, !_0034_1.bmp} 穿过枫桥古镇的石板路小巷,或是站在枫桥桥头,抬眼即可见碧瓦黄墙的寒山寺坐落在绿树丛中。院内青松翠柏,曲径通幽,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殿(偏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走进右面偏殿,可见 一座巨大的莲花座盘上,有两个袒胸露腹、蓬头赤足的胖子,一个手捧净瓶, 一个手握莲花,那副眉开眼笑的样子,好像在跟游人逗乐,这就是著名的寒 山、拾得和尚塑像。在大殿内佛座旁并嵌有寒山子诗 36 首,寒山、拾得与丰 干的写意画像石刻。在两面侧殿内陈列着香樟木雕刻的五百罗汉全身像,雕 刻精细,刀法洗练、造型古朴,形态逼真。  寒山寺碑刻素来闻名,其中最著名的,首推《枫桥夜泊》诗碑。宋代王 郇公书张继诗原刻,早已失传。明代嘉靖年间,由苏州著名画家文徵明重书 的一块,在明末也遭火毁,碑石破碎,字迹残缺不全。现在碑廊里陈列的张 继诗碑刻为晚清著名朴学大师俞樾(号曲园)补书重刻。寒山寺的大钟,传说“唐钟冶炼超精,云靁奇古,波磔飞动,扪之有凌”(《寒山寺志》)。唐、宋时期苏州寺院有半夜打钟的习俗,称之为分夜钟, 可惜由于寒山寺历经沧桑,那只“半夜钟”早已丢失了。明代嘉靖年间,重 铸一口巨钟,明末时流入日本,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 年)江苏巡抚陈夔龙于重修寒山寺时仿照旧钟式样新铸一口大钟,并复建钟楼,巨钟悬于阁中, 显得十分庄重,钟声悠扬悲壮。寺内男有一口日本友人送来的铜钟,悬挂在 大雄宝殿的右侧,它是在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 年)由小林诚义等一批工 匠精心铸成的。此钟一式共铸两口,一口悬在日本馆山寺,一口送来寒山寺, 至今保存完好。  寺南的枫江楼,有“枫江第一楼”之美誉。这座楼很早以前塌毁了,解 放后,人民政府将苏州市内一座著名的花篮楼拆掉,运至寒山寺,原样建起, 所以现在的江枫楼并非原来那座,原楼什么样,已不可考。保圣寺
位于距苏州 25 公里处的吴县
(音 lù)直镇,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 年)。保圣寺原有 5048 间屋宇,占地 6.7 公顷,僧人最多时逾千人。现在可 见到的古建筑物有砖砌山门一间,为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所建。天 上殿创建于唐大中年间(847~860 年)。寺后的古物馆是国民党统治时期所 建。当时寺内大殿墙壁塌倒,为了抢救保圣寺尚存的半堂罗汉,蔡元培、马 叙伦等著名学者发起募捐,集资建古物馆。将堪称艺术瑰宝的 9 尊罗汉移至 馆中,保存至今。馆内 9 尊罗汉像,个个都是神情毕肖,栩栩如生。罗汉的 衣服,褶皱清晰,富有丝绸的质感,甚至在薄如蝉翼的袍袖下,还可见到手 臂的脉络。紫金庵紫金庵又名金庵寺,在苏州西南郊东山镇西卯坞内,始建于唐代。 紫金庵的 16 尊罗汉像不同凡响,享誉天下。相传为雕塑名手雷湖夫妇合作塑成。每尊罗汉姿态生动,比例适度,容貌各异。罗汉堂后面的楠木厅堂“净因堂”,全用楠木建成,俗称楠木厅,今已辟为吴县文物陈列室。堂前 的金桂、玉兰,相传已植 800 多年,原木已死,后枯皮发芽,现在已是第二 代了。“香林花语”的楹额,对庭院环境起了画龙点睛作用。“听松堂”是 紫金庵憩息与品茶的处所,临窗而坐可听松涛之声。    玄妙观苏州香火最盛的地方并非佛教寺庙,而是道教的玄妙观。 玄妙观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 年),当初称真庆道观,已有 1700 年的历史。唐开元二年(714 年)改名开元宫。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天庆观,两宋期间多次扩建或重修。元代元贞元年(1295 年)改称玄妙观。宋元两朝, 道教最盛,这里的香火也最旺。元末,毁于战乱。明初洪武四年(1371 年) 重建。清初,为安抚汉族百姓和道众,再加修聋,基本恢复旧貌,但因避康 熙名讳(玄烨),一度改名为圆妙观。  玄妙观内的三清殿,始建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 年),是目前江南最大 的木构古建筑。它既是宋代宫式建筑的代表,也表现出南方建筑的地方特点, 是研究宋代大型建筑及宋代南北方建筑差异的重要实物资料。1982 年,三清 殿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殿内供奉三清(上清、玉清、太清)塑像, 俗称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塑像高达 17 米,造型比例准确,姿态 凝重协调,面部自然庄重,为宋代雕塑之佳作。  玄妙观中尚存唐吴道子画老君像、玄宗赞、颜真卿书法等碑刻,弥足珍 贵。开元寺开元寺在盘门内瑞光塔北面,初名通玄寺,创建于三国时代的东吴赤乌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园寺罗汉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