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信息战射击效能是什么么意思

美国媒体是如何对俄罗斯进行信息战的_北京论坛-爱微帮
&& &&& 美国媒体是如何对俄罗斯进行信息战的
在美国看来,伊朗、朝鲜、埃博拉和“伊斯兰国”仅为疥癣之疾,真正的对手惟有中国和俄罗斯。对付俄罗斯,美国采用“混合战争”,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意识形态、信息、法律、特工等手段多管齐下,并不断西化、弱化、软化、丑化俄罗斯,在这里想跟大家讨论一下美俄两国在信息战方面的博弈。这对思考当下中国反遏制、反渗透(COIN)或有裨益。所谓信息对抗,是指利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特殊手段,扰乱对方信息环境,保护己方信息环境,以达到既定目的的斗争方式。早在1998年,当时还没有社会网络,美国就通过了信息战规划,首次提出了在和平时期利用进攻性信息战的概念。美国媒体运用的信息操纵手法主要有在工作室剪辑和修饰“现场报道”,渲染心理气氛,扰乱社会稳定,形成相应的国际舆论;公然制造谎言,混淆视听;掩盖批评性的重要信息;把重要信息淹没在大量垃圾信息中;以偏概全,“实证”或重复需要让受众接受的观点;运用意义不明或偷梁换柱的概念和术语,使受众难以形成真实印象;禁止对自己不利的某些类型的信息和新闻;发挥鲜明形象的“符号”作用,邀请政治明星和娱乐界大腕作秀,以影响其崇拜者的世界观;散布受众更愿意接受的不良信息,冲击正面信息。针对敌国、友邦和中立国,美国在信息战领域使用了协同信息行为、信息宣传计划、社会网络、意识形态洗脑、居民意识控制等手法。2013年3月,美国在拉脱维亚成立了战略信息中心,以便在最靠近俄罗斯的地方指挥对俄信息战。2014年乌克兰的广场革命显示了信息战的威力。美国于日把北约信息中心的16名军官派到基辅,首先在社会网络积极传播反俄信息,用最新信息心理技术操控上千万乌克兰人的意识。最有杀伤力的是借助信息战煽动民族矛盾和宗教仇恨。俄罗斯认为,美国支持宗教极端主义和激进意识形态,搅乱中东政局,暗中支持“伊斯兰国”“支持阵线”和“基地”组织,纵容恐怖组织从俄罗斯招募千余名武装分子,动摇俄罗斯在叙利亚的阵地。年,俄罗斯互联网用户增长了400多倍,达8200万人。信息的影响力,包括负面信息的影响力以几何级数增强。信息对抗领域尚不存在国际法律规范,美英等国拥有强大的信息潜力,用以达到隐秘的政治目的。美国早在1948年就有传媒法,外国至多能拥有美国传媒25%的股份。俄罗斯有3个100%外国资本的电视频道,前不久才修订《大众传媒法》,把外国控股限度从50%降到20%。俄罗斯没有规定所有传媒必须登记,仅规定新成立的媒体必须登记。美国国家安全署署长兼任信息战司令部主官,战时牵头管理本国18个情报机关。早在2010年,美国政府就制定了进攻性的全球信息战概念。俄罗斯的传媒、社会网络和社会信息服务都有外资参与,却未设专职官员负责这一领域。俄罗斯成立了“今日俄罗斯”传媒公司,用电视、网络、文章和图片等手段反击西方信息战,取得了较好效果。加强网络管控,网络传媒的服务器必须放在国内,封杀有极端主义内容的网站,对传播恐怖分子招募信息的网站和操作者追究刑事责任。俄罗斯信息专家提出应对美国信息战的建议:一、是建立国家信息安全委员会,集中联邦安全局、内务部、联邦保卫局、对外情报局和外交部,以及国有传媒机构在信息领域的专家,以展开防御性和进攻性信息战;二、是以保护领导人和居民为重点,打好全国反信息战系统的基础,成立附属于俄罗斯总统的有行政立法传媒机构代表、企业家代表和公众参与的国家信息对抗委员会;三、是设立直属总统的国家信息对抗委员会,总统应配备信息安全顾问;四、是成立国家互联网控股公司;五、是针对“颜色革命”使用的种种手法,制订国家反颜色革命法;六、是清查致力于破坏俄罗斯信息主权的不良信息主体,实时监督博客和社会网络,制止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信息、挑动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的信息向俄罗斯信息空间扩散;七、是预防性地封锁国外和寡头对俄罗斯激进主义和极端主义反对派提供财政、信息和组织支持的一切渠道;八、是在军事和强力部门、金融和经济领域、信息心理领域,加强与盟国的情报交流和国际合作,查明并反击对本国安全的威胁;九、是把西方信息中心定为俄罗斯巡航导弹的攻击目标,对西方发出警告,一旦对俄罗斯实施军事侵略,这些中心将立即被摧毁。对抗美国信息战、“混合战争”,最基本的手段是建立本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体系,弘扬爱国主义,凝聚民心。俄罗斯崇尚道义精神力量,维护民族尊严和人格尊严,反对西方的“消费社会”观念。俄罗斯明确本国定位—与美国、中国和欧美平起平坐的世界一极,绝不依附于西方。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团结一切热爱毛主席、热爱社会主义、爱国爱党的全球华人,集思广益、建言献策,汇集正能量,迎接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防御信息战探讨研究,防御,探讨,防御信息战,信息战,信息防御,信息战研究,研究信息战,论信息战,信息战部队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防御信息战探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信息战”——没有硝烟的战争
中国科协 光明网 主办
“信息战”——没有硝烟的战争
 来源: 韩显阳
  在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门槛的时刻,人类在享受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好处和实惠的同时,也开始认识到毫无控制的信息社会的前景绝非一片美妙。如果说1945年美国的原子弹空投到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开创了人类利用核能制成核武器的先河,并从此展开核军备竞赛,使人类笼罩在核冬天的威胁之下的话,那么,在可以预见的二十一世纪初的十几年,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将在以互联网络、多媒体、移动电话和电子邮件为代表的信息高速公路上抢占“制高点”,把信息安全作为关注的焦点,并由此开创了军事科技领域中“信息武器”、“信息战争”的时代。
  俄联邦政府通讯与信息局第一副局长马尔克缅科认为,“信息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压制敌人地面防卫设施、信息和电话通讯系统(无线电电子打击);截获通过通讯系统传递的信息(无线电电子侦察)、以及公开信息源的分析;切断敌人的情报资源;通过制造虚假新闻来争取社会舆论(心理战)等。
  “信息战”今天已经不是神话。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武器”将日益成为足以打破世界战略平衡的隐蔽的军事政治压力的手段,“谁掌握信息,谁就掌握了世界”。——这句拿破仑的名言已成了无需证明的常识。
二十一世纪“特洛伊木马”:早已不是神话
  最近一段时间,新闻媒体、电视电影中“信息战”、“电子战”大量出现,这些名词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尚感陌生。这些名词所涵盖的意思就是现代战争开始不仅仅依赖传统意义上的先进武器(包括热核武器)和军事学理论来达到彻底打垮敌人,取得战争主动权的目的,而且开始广泛集中地使用尖端的无线电电子压制等手段——即“信息武器”。严格地说,这完全可能成为军事艺术领域具有革命性的变革。
  毋庸质疑,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特洛伊木马”的信息武器已经开始给我们带来一系列实例:
  其一、美国火箭偏离预定轨道。原因是计算机程序中用“1”代替了“67”,地面指挥站被迫启动火箭上的自爆装置;
  其二、前苏联宇航器“火卫一”在即将到达火星轨道时,没有完成预定的任务。原因是在发给它的指令信号中疏漏了一个字母,结果使它偏离了预定的轨道;
  其三、美国拟发射到金星上去的宇宙飞船突然停止了继续飞行,最后查明原因是计算机操作员误用一个句号代替逗号输入到控制系统的模式中;
  其四、在美国军事计算机系统早就有过被称为网络“黑客”和“蓬客”的电脑恶作剧者贸然闯入记录,“黑客”们截取机密材料、干扰系统运行。
  1988年10月,美国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的多家计算机中心的设备连续几个小时无法正常运行。据后来官方公布的原因是“计算机病毒侵入”。这名“黑客”是加利福尼亚大学23岁大学生罗伯特·莫里斯。出于好奇心,他用自己设计的病毒软件轻而易举地获得联邦执法机构煞费苦心设计的加密标准和加密钥匙。通过互联网打入美国国防部的中央微机系统。这次非法闯入造成6000台计算机和70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瘫痪,仅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1亿美元。另据报道,美国空军一家研究机构为验证美国军事指挥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专门成立了一个“黑客”小组。结果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连续闯入空军200多个计算机系统。这些对美国军方的计算机系统的袭击、侵扰和试验引起了包括专门从事计算机安全研究的科研人员的极大恐慌,他们担心一旦恐怖集团、狂热分子掌握这一技能,闯入美国核武器控制计算机系统中,那后果可能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毁灭性的。
  从上述描绘的事实中,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点:“信息失真”。信息失真有时是在偶然情况下发生的,像程序设计员操作失误(人类本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有时却是恶意预谋的。后一种情况我们就可以称为“信息武器”了。
“信息战”研究状况
  日,美国发布的国防部长令正式使用“信息战争”这一术语。1993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对信息战争时期的作战基本原则作了阐述:“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以取得信息优势地位为目的,并以破坏敌方信息和信息系统、同时保护本国信息和信息系统的方式采取的行动。”这种对抗的形式在于,双方的努力不是集中在打击敌人的人员和战斗技术装备上,而是集中在使敌人“神经系统”,即其总司令部的计算机系统的瘫痪上。把“信息武器”看作是为消灭对手的信息资源潜力而设计的一整套程序信息手段。
  日,美国防部下属国防科学委员会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提交的一份题为“信息战——防卫”的报告,呼吁军方加强“信息战”的防卫能力,以防止电子“珍珠港”事件的发生,保证美国军方现有210万台计算机和1万个地方性计算机网络不轻易遭到重创。与此同时,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的一篇文章中透露,五角大楼为进攻性“信息战”制定计划。认为,“在未来的战争中,字节也许会像子弹一样重要。美国不打算依靠大批军队和猛烈的火力,而是指望有更好的通讯联络、功能更大的计算机和杀伤力更大的武器来决定未来战争的胜负。”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认为,未来的战争也许不会像海湾战争那样耳闻目睹了。或者说,不能这么看得见摸得着了。相反地,未来的战争可能要由“电脑骑兵”来打:在美国的秘密场所,年轻的男女军人坐在一排排计算机前,从地中海无人驾驶的海军舰只上接连发射巡航导弹,或是通过因特网散发病毒,造成敌对的某国首都高压电力网超载等。
  不过,这种电脑化战争情景还有另一面。正如前任美国空军参谋长、退休空军上将迈克尔·杜根告诫的那样:“今后,信息将对军事行动的实施更加至关重要。”他说:“美国可能要发生电子珍珠港事件。”
  的确,随着美国朝着“信息战”方向发展,它的对手也在这样做。事实上,很多人说:美国利用电脑技术作为武器的程度越高,它遭受外国政府、自由黑客、恐怖分子和电脑犯罪奇才袭击的可能性就越大。
  为应付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的现实和预期的威胁,美国国防部信息安全局进行了一项试验,结果表明,该部的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易损性是很高的,88%的计算机受到侵害。
  如果这次演习成为现实,黑客就可以在洛杉矶、芝加哥、华盛顿和纽约制造突然断电。他们可以扰乱国防部的通信系统,访问美国海军舰只上计算机系统。这是一次令人不安的模拟试验。如此令人不安,以至于几位白宫高级官员谈起了美国大陆遭到“电子珍珠港”式突然袭击的可能性。美国众院议长金里奇也在一次会议上说:“网络空间是个人人都可进入的自由流动区——我们最好做好准备,以便应付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对手在各个领域发明创造力。”
  目前人们对此忧心忡忡,美高级军事指挥官甚至把网络战争当作国家安全最可能受到的挑战来考虑,认为其严重性超过了常规战争。
  在充分意识到危机的同时,美国政府开始认真对待“信息战”。克林顿总统最近宣布计划拨款14.6亿美元,用于改进美国政府的计算机安全系统,包括成立特别“电脑警察”部门,与政府和计算机行业共同努力。五角大楼则坚持要求每年拨款12.5亿美元,用来进行计算机安全的保障工作,这占美国信息系统预算的5%—10%。在军队中,尤其是在美国的空军和海军中,已经有了以信息战为主要职业的军官:第一批专家,共16人已于1995年6月毕业于美国国防大学。据权威人士估计,在今后5到10年中,美国电子方面预算的10%可能将用于信息战系统。
  除了认真防范他国的信息武器打击外,现在美国建立和应用了各种尖端的信息武器系统。首先,使用“信息武器”破坏敌方政府工程、军事目标、工业、交通、通讯、电力及银行等重要信息系统,在网络中植入形形色色计算机病毒。在对手的电子信箱中植入一个或一组特殊的程序——病毒。这样,病毒沿着通讯线路和信息交换网向外迅速扩散,并能穿透电信中转站和控制系统,此后,“聪明”的电脑高手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在战时,交战双方“人工智能”研究领先的国家可以对研究落后的国家实施信息战中的病毒攻击,使其信息资源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第二,目前美国加紧研制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电磁脉冲武器。据认为,在敌国国防部上空投下一枚手提箱大小的炸弹,产生的电磁脉冲足以毁坏了国防部主要计算机,使该国大部分防卫区域陷于瘫痪。
  电磁脉冲武器不再只限于核武器。常规的电磁脉冲武器目前已存在,或者说早就超出了计划阶段。最引人注目、但是目前还不能立刻使用的应用领域是军事方面。电磁脉冲武器能够攻击所有包含电子部件的武器系统,并且使之失灵。
  有大量民用系统也可能遭到这类武器的破坏。计算机、通信设备、航空、铁路、全国电网、石油天然气加工厂和管道输送系统只是潜在攻击目标的一部分。低技术电磁脉冲攻击的战场上也会对军方造成冲击。
  第三,美国加大力度开发“杀手卫星”。“杀手卫星”是指专门用以摧毁敌方具有威胁性的人造卫星,又称拦截卫星或反卫星卫星。这种卫星属太空武器系统之一,由太空观测网、地面控制中心、太空——地面监控系统和配备激光武器的卫星组成。
  自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卫星以来,全球发射过4000多颗卫星,其中美、俄占了绝大多数。军事专家表示,美国早已试验成功的卫星能用激光摧毁带敌意的卫星,令其光学仪器失效。
  杀手卫星自动战斗系统在时机成熟时即发出指令,卫星变轨逼近目标,发射激光武器将之摧毁,最后由地面发射监控卫星判断战果。
  第四,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国防部科研机构进行了一系列心理战实验,研究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并控制其行为的办法,“生产”对人类施加心理影响的信息武器。它们计划在空中模拟出伊斯兰教苦难圣徒的全息图像,让这些圣徒从“天上”规劝教友停止抵抗。这种迷惑宣传心理战的目标,是使战场对手的信息在战斗开始时就变成“瞎子”,以至最终完全瘫痪。从古代军事文献中不难看出,这种“信息战”模式在任何时期都不鲜见。
  日,在索马里摩加迪沙以西约15公里处发生了一起小型沙暴,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空中飞卷的沙土渐渐组成了一幅高约150米的肖像。惊奇的士兵很快发现这是耶稣基督的头像,“这不是一般人的映像,而是耶酥基督的圣像,简直就跟圣经的图片、随处可见的雕塑一模一样!”映像持续了五分钟,但足够引起美军士兵极大的震惊,就连平常最无神论者此时也缄默不语了。美国士兵在这种信息干扰下,边哭,边跪下祈祷。西方专家们证实,这是美国驻索马里维和部队心理战分队在做组成全息图像的试验,其最终目标是使穆斯林确信,有一个万能的主命令所有信徒们放弃抵抗。
  此外,美国军方科研人员还研制成功了一种能影响电子计算机操作员心理状态的病毒“N666病毒”,该病毒杀手在计算机屏幕上利用一种特殊的颜色组合使操作员陷入催眠状态,进而导致出现下意识的知觉,使其心血管功能发生紊乱、封闭大脑的供血机能。
[责任编辑:战钊]
· · · · ·
出品:中国科协 光明网
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邮编:100062
光明网版权所有信息战:一种全新的战争样式
一、信息战正向我们走来 信息安全问题已威胁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信息战的出现即将成为事实。一个国家利用计算机病毒韶训冈络战这些信息战手段来攻击和损坏敌方的计算机和通信基础设施,确实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995年,美国“兰德”公司模拟一场世纪之交的电脑大战,其背景是美军向沙特派兵威胁伊朗。伊朗不在沙漠与美作军事较量,而是雇佣国外电脑专家,威胁美国和西方经济结构、。对抗结果是:计算机病毒使华盛顿电话失灵,股市狂泻;逻辑炸弹使其交通混乱,民航瘫痪;军事指挥系统和数据库遭到摧毁,兵力派遣和物资调拨计划流产等等。交战结果似美军失败而告终。在l夕95年9月18,25日,美国举行的“联合勇士”的演习中,一个年餐的美国空军上尉利用拨号服务进入互联网络,然后再键人几个判断正确的信号,随着隐藏在龟子邮件信息中的密码在各军舰计算机中不断复制,目标军舰一只接一只地拱手交出指挥权,他很快就篡夺了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指挥权,...&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当今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 ,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 ,是新技术革命直接作用的结果。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不仅成为生产力中发展最快、带动面最广的科学技术 ,而且将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改变传统武器装备的性质和传统战争的作战方式 ,继而成为信息战争发展的关键技术基础。  一、信息战争——没有硝烟的战争所谓信息战是指敌对双方在信息领域里的对抗和战争。其主要特点是通过争夺信息资源 ,掌握信息的生产、传递、处理等主动权 ,破坏敌方信息传输 ,为遏制敌方力量或打赢战争创造有利条件。 1996年 ,美国国防部颁布了《国防技术目标》和新版本《军用关键技术清单》,在这两份报告中 ,信息战技术被首次确定为一种技术领域 [1]。早在 1995年 ,美国著名的兰德公司受国防部委托 ,就以战略信息战为框架进行代号为“翌日”的军事学习 ,从虚构的第二次海湾战争切入 ,结果是以美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并引出了 2 1世纪国防的...&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2000年,由德国情报局召开的“信息战争座谈会”上,专家警告说,如果不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工作,总有一天会发生“信息战争的珍珠港”事件,也许到那时人们才能真正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所谓“信息战争”是指利用和围绕信息的没有硝烟也不真杀实砍的战争。它越来越对一个国家特别是对那些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国家的内外安全构成威胁,因为,不仅那些制造并释放计算机病毒的黑客已经发动了这场战争,而且,有证据显示,一些恐怖主义分子和间谍也越来越对这样的战争感兴趣。 “信息战争”的第一个内容是,在真的发生战争时,双方都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消息,例如夸大宣传对方的损失以摧毁其士气,捏造事实说明对方的残酷暴行等等。在科索沃战争期间担任北约军事发言人的耶尔茨在会上透露,当时北约就“有意识”地散布了南斯拉夫军队所谓残害阿族儿童的虚假照片。 “信息战争”的第二个内容是,通过侵入对方的计算机系统,使其崩溃,从而切断其指挥系统,让其军队群龙无首,乱作一团。虽然目前还没...&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军事战争形态已从传统的战争形态进入信息战争形态,即现代高技术战争形态或现代军事战争形态。由于现代军事战争形态主要体现于信息战争形态,而信息战争形态的信息化特点直接影响军事情报活动,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信息战争形态的信息化特点。信息战争形态的信息化特点包括战争技术信息化特点、战争武器系统信息化特点、战争指挥系统信息化特点、战争控制领域信息化特点。l战争技术信息化特点 信息战争的信息化特点主要体现于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大量使用,即战争信息化。该特点是现代军事战争形态与其它战争形态的最主要区别,并决定着现代军事战争的其它信息化特点。信息技术是扩展人类获取信息功能、传递信息功能、利用信息功能的技术,该技术在现代军事战争中的主要应用方式表现为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是延长和增强人类感官功能的技术,此技术主要解决信息大量获取问题;目前应用于现代军事战争的传感技术装置主要有侦察卫星、雷达、侦察机、无人侦察器、窃...&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近些年来,信息战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热点。中国的军事家们也没有忽视其作为战争工具的重要意义,正在加速发展信息战理论。他们不仅正在探索理论方面的课题,而且也在据此训练部队。 中国符色日句信息战 中国军事理论家认为,信息战可以给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注入活力。此观点由中国信息战专家王普峰(音译)将军于1995年首次提出。有人认为,电子、计算机和信息工程专家如同过去战场上的将士一样.可以成为新人民战争中的主力军。显然他们是希望用人民战争思想打信息战——一种用家用微机即可进行的战争,需要时动员成千上万人,攻击外国计算机系统。中国拥有一批杰出的软件专家,在信息战领域有巨大潜力。问题是如何为庞大的人口寻求更大的信息空间和设备。 信息战专家沈伟光(音译)在文章中写道: “整个社会将取代传统战场。不同阶层和社会团体将参与本国或其他国家的政治活动。”他主张建立一支由精通信息战的科学家、警察、士兵和其他专家组成的信息保护部队,以捍卫国家信息领域的安全,反...&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一位计算机专家曾毫不夸张地i兑:如果给我一台普通计算机、一条电话线和一个调制解调器,就可以令某个地区的网络运行失常。 现在,全世界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部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人类社会对计算机例络的依赖度达到空前的记录。由于计算机I积J络极易受到攻击,这种高度依赖l生使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变得十分”脆弱”。一旦计算机网络受到攻击,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全部瘫痪时,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危机之中。网络战争的慨念正在全世界兴起。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单位企业建立起局域M、城域网和广域例,利用Internet开展电子商务、传播政令信息,单位用户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需求增强。根据2001年蓝田市场研究公司和国家信息产业部联合开展的第二次全国信息产业调查(ITD2001)结果显示,去年全国有6.9%的单位用户其电脑系统都在不问程度上被非法入侵,近一半的单位(46.9%)对湖络安全形势}尤心忡忡。 去年5月,菲律宾一个电脑高手制造出一种名为”我爱你”的电脑...&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美、台信息战能力的分析与几点认识.pdf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美、台信息战能力的分析和几点认识 李体然 一、信息战装备是夺取军事优势的重要手段 随着信息战技术、装备的发展和投入作战使用,信息战已开始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
模式和继陆、海、空、天战场后的又一维战场.海湾战争中,美国曾对伊拉克军事装备采取
信息战措施。致使伊方蒙受很大损失.在月北约攻击南联盟之前及其期间,以
美国为首的北约盟国除极力破坏南联盟的网络系统外.还采用微波、石墨炸弹干扰和损坏南
的信息装备和设施,而南斯拉夫、俄罗斯等的计算机“黑客”对北约成员国的计算机系统也
连连发起攻击,致使其电子邮件服务器阻塞、计算机屏幕崩溃、网站无法工作,损失严重。 由此可见,信息战手段在现代战争的“夺取信息优势”中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 信息战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干扰和破坏信息基础设施,因而对军事领域之外的能源、运输、
通信、银行、商业等领域的安全也构成了极大威胁.近年来,国内外频频发生计算机网络被
攻击事件,且愈演愈烈,已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引起许多国家及地区的担忧,各国正面临不 同程度的新挑战. 目前,对信息战的认识虽不尽相同,但普遍接受美国国防部的观点,即信息战是指危机
和冲突期间,利用、削弱和破坏敌方信息和信息系统以及采取措施保护己方信息和信息系统
的信息对抗行动.现代军事理论认为,信息战和军用综台电子信息系统 包括指挥、控制、
通信、计算机和情报,以及侦察与监视系统 是夺取信息优势.进而夺取全面军事优势的重
要保障.2l世纪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信息优势作为核心作战能力将是实现其他联合作战能
力的关键,是夺取全面军事优势的根本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预紧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