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乾坤,正气凛然的意思,万古不没

宁可枝头抱香死
宁可枝头抱香死
范文一:宁可枝头抱香死——王吟秋王吟秋少小颠簸,遇通天教主,得以拜俯程砚秋大师门下,服侍近5载,即随贺龙军离京。后因程剧团回京,旋文革辍演,年高时节方复出、课徒。终其一生,可引《红楼梦》中一句“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叹煞俺也。年轻时的王吟秋俊秀妩媚,一双眼睛流光四溢,到老年时的扮相是个小家碧玉,不如赵荣琛庄雅俊挺(一派大家的范儿),且又瘦削,佝背,脸上的褶子配上白粉,乍一眼十分不受看。早前我是因为迟小秋才先入为主喜欢王吟秋的(所以常意气鄙薄赵琛老),见过王氏年轻时的照片,那是很俊的,结果一看他戏的录像,可如老妖怪一般!但因着迟小秋,权忍耐一遭,不想这一遭下来,自此后不听迟小秋了,迟的活比起乃师真有壤天之别!迟的是下里巴人,而王的是阳春白雪,何可同日而语!看过王吟秋的《锁麟囊》全剧、《春闺梦》片段、《红拂传》录像,听过《荒山泪》、《文姬归汉》及其他戏的小段,百听不厌。他的《锁麟囊》最好,其次是《春闺梦》、《文姬归汉》、《荒山泪》。有人传说王吟秋曾做过肺叶切除,不知确否,但其音弱是事实,不过音窄却妙,凝神细听,声声入情,沁人心脾,与伴奏相贴合,常令人中心痴醉,手足舞蹈,随之哼唱,大乐。有人曾说他的戏“更幽静化”,实在是一语中的,真真如此,只觉天地间只此一人,一字一字唱来,清清丽丽,柔柔款款,既不沙哑刺耳又不失劲道挺拔,字字干干净净,唱到得意处,心中舒恬悠然,唱至伤怜处,哀意则如烟雨扶风,人物细腻之处尽在眼前。但也有人诟病“总觉得他似个封闭的戏中人,幽幽的只是自说自唱,技巧是够好,但在那百般的幽怨里还是少了那么点气象”,私以为这是闺秀的范儿,谷中幽兰。又以为王吟秋的《锁麟囊》是同辈人中最佳的,尤其是《春秋亭》与《三让椅》两折,后者唱作有难言之妙,那做派、表情尽得三昧。我甚至以为要胜过程砚秋先生,不是程先生唱的不好,实感觉程先生一是技术太高超,高低自如,刚健处裂丝帛,幽徊处帛丝连,但常压得让人舒不过气来,识得一人曾讲,三天不听程砚秋想得难受,但要天天听更难受,抑郁得很;二是唱得太畅,音乐性最棒,但觉得很多地方处理的不细致,不尽如人意。若程先生以唱《六月雪》的本事来《锁麟囊》的话,那不光是王吟秋就是梅先生也得退避三舍。又见人写到《春闺梦》一戏最喜王吟秋的,说是王吟秋能演出其中张氏的闷骚劲,当时大笑不止,此言有可取之处。《春闺梦》中“被纠缠陡想起婚时情景”中一“缠”字,配以神情举止,令人叫绝,实为独步!其他人及现在舞台上所演《锁麟囊》中进楼寻球时,个个水袖翻腾,上下转动,很好看,台下往往掌声雷动,但演戏人却不寻思该不该这样演,王吟秋为什么不这么演?王吟秋侍奉程先生近5年,是先生手把手教出来的,人们常鄙薄王氏恪守规矩,其实不知吟秋先生是认真琢磨过这几出常演剧目的,打磨得极为细致,并有所发明,不光是唱,他的身段也是程派弟子中最好的(新先生除外)。以进楼寻球来说,薛湘灵本是心高、聪灵又善良,但未受过波折的大家闺秀,一时落难为仆,她是步步谨慎,夫人不让踏进主楼,她让小东人做下担待,才“公子命敢不遵把朱楼来进,我只得放大胆四下找寻”,所以水袖动作最紧要的是柔,动作宜小巧,而急、而劲,既要显出心慌,又要见出谨慎,王吟秋的表演实为范本。绝不可把水袖满世界翻飞如花,那样岂不是入室抢劫一般,所到处狼籍一片,这不是孙猴子扮作了高小姐?试再举一例,《春闺梦》有战场寻夫,赵荣琛调动舞台,别有新意,但是他却不忖度既然征战场上白骨皑皑,又满布人头、断臂。词曰“一霎时顿觉得身躯寒冷,没来由一阵阵扑鼻风腥。那不是草间人饥乌坐等,还留着一条儿青布衣巾。见残骸竟裹着模糊血影,最可叹箭穿胸,刀断臂,粉身糜体,临到死还不知为着何因。那不是破头颅目还未暝,更有那死人须还结坚冰。寡人妻孤人子谁来存问,冤骷髅几万千全不知名。隔河流有无数鬼声凄警,听啾啾切切似诉说冤魂残苦”,这词写得是极好的,征战场上的冷峻、凄瘆显露无疑,但赵荣琛的张氏行动在这样一个战场上,水袖是如磨盘一般左右翻舞,上下腾跃,动作僵硬,直直令人可笑,嘴里唱着凄怆之词,却是音不动情,体不表意,两下里分家,唱作实不相干,这就成了卖弄,不可取,赵荣琛老年时唱作皆失了规矩。反要如王吟秋一样,身子要拘,水袖要紧,偶要如拧毛巾一样,而步履要艰小,要踉跄又谨慎,以知其心中战栗之情(王这出戏的录像,步景不好,录像角度差,录的声音也弱,不过王的表演是规矩的)。所以虽万千人追捧赵氏此戏,心常哂之,实在不喜。后人尤效赵氏。因何屡屡烦言?皆是当今程派诸人,唱是不必期待了,先后天所限,力所不逮,但做派上要是再如此不知进退,这就是一味卖弄了,可不令人生厌?在戏曲表演中,传承要胜过创新,创新如同机遇一样,可遇不可求,越是强求越不可得。先人曾有“厚积而薄发”句,俗语又说 “砍的不如旋的圆”,需知当吃透功夫后,所谓创新是水到渠成的事,否则是揠苗助长,吃京戏饭的当知吟秋先生尤贵在何处。原文地址:
范文二:“宁可抱香枝头老”摘 要:有别于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流行的女性形象和“大团圆”结局,清代小说戏曲中出现了一批“不婚女”形象,她们各具特色,却殊途同归——不婚,按其缘由大致分为五类加以具体分析。“不婚女”形象的出现是作者艺术上的创新、小说戏曲发展上的必然,也是时代风潮的反映,体现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关键词:“不婚女”类型 创新求实 自我觉醒一才子佳人一见钟情,有情人历经波折终成眷属是古代文人常设计的故事套路。在思想内蕴上,古人视“圆”为“天之道”,《淮南子·天文训》云:“天道曰圆,地道曰方”,认为“万物一而立,再而反,三而如初”。这种“天运循环”的宇宙观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即“悲者必终之以欢,离者必结之以合”。“始悲终欢,始离终合,始困终亨”的大团圆情结是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在艺术中的体现。在现实愿望里,文人希望寄托书生们的绮艳理想、底层老百姓渴盼否极泰来、善恶有报,统治阶层要的是和谐团圆的粉饰与歌颂。古人在浪漫的情怀中、求奇的情趣下,设计出历经波折最终“大团圆”的理想结局,是千百年来百姓、文人乃至君王们的共同需要与趣味,甚至“不团圆的,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骗骗”①。只是随着时代政治文化环境的变迁,随着创作主体生活环境、思想意识的不同,作家们开始求新求实,设计一些“残缺”的结局,不再是月圆人圆家团圆,不再是才子佳人历经磨难终成佳偶,甚至不再遵循“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千古定律。人物形象不再 “开口文君、满篇子建”,小说结局也没有“千部一腔,千人一面”,顶着花瓶架子的空心人和代言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气息和灵魂。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女性形象,不仅形象个性多样化,甚至敢于拒绝封建社会给女性安排的正常归宿和家族使命——婚姻,成为“不婚女”。何谓“不婚女”呢?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指期待婚姻却没有合适的结婚对象,依旧待字闺中的女子,二是指在现有的情况下具备结婚或当正妻的条件却主动放弃婚姻的女子。前者与现代社会的剩女颇为相似。本文中 “不婚女”主要指后者,封建社会中矢志不婚或者主动舍弃正妻名分的女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曾苦口婆心劝过痴小人家女:“娉则为妻奔是妾”,婚姻名分对于一个女子何其重要。然而被许多女子视为“保护伞”、“储藏室”的婚姻,却远不如“不婚女”心中的信念、自由、尊严和真情来得重要。她们不乏追求者和情人,并且最重要的是追求者与情人心甘情愿和她们百年好合,给予婚姻名分,但她们最后或者选择牺牲名分来成就一段真情,或者放弃这个保护伞来维护一种信念,虽然最终没能和心仪之人在一起,也没能取得传统伦理上的名分或权利、享有大团圆的美好结局。二清代小说戏曲中的“不婚女”虽个性迥异、经历尽殊、容貌不同,身份地位相差甚远,婚恋结局却相同——“不团圆”,现按不婚缘由大致分成以下几类来加以论述:1. 狠心绝情、空门自了类——以闺秀“惜春”为例。《红楼梦》里贾惜春生于豪门,身世却孤苦凄凉,不亚于黛玉。她自幼无母,父亲贾敬归道炼丹远离家庭,有父如同无父,与身边兄嫂关系也疏远。在大观园里,她不是贾母的嫡亲孙女,又少人疼爱。缺乏亲情温暖,没有爱情滋润,周围环境的虚伪龌龊,养成惜春“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的孤僻冷漠性格。为求自己解脱,佛学成了她虚幻的逃避工具。在成长的历程里,她亲见元春、迎春、探春三个姐姐出嫁后的悲剧,从饱看至亲的痛苦中,深刻体会到家庭婚姻对于女性的不可控制与伤痛制造;她亲历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在自保不能的忧虑里,清晰感受家族昨富今贫的荣华虚幻。基于这种性格与心态,“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是惜春对富贵繁华看透、对家族家庭极为失望后的必然选择。惜春妙龄不婚,却入佛门;小说《醒名花》中梅杏芳开始时也是“矢志不肯适人,终日焚香礼佛”。而现实里,清代闺秀中不婚礼佛的人也大有人在。陈梦雷、杨家骆类编《古今图书集成·闺媛典》记载妙龄不婚终身学佛的女子有九人,大多数都为知书善文的闺秀,如识文义,通晓古今忠孝事的蒋织素,则“晨夕礼佛诵经,超然有出世之想。闻媒妁言,即乞死或乞为尼”②。清初叶氏家族女性群体礼佛,十七岁早逝的才女叶小鸾劝父叶绍袁“情重愁苗,乃是入狱根本,一刀割绝,立地清凉”。这些闺秀少女,大多知书识礼,虽然相比底层贫女,因其充裕的物质保障,优越的家庭背景,牢固的社会势力,似乎不必担心无婚可结。负心薄情男子休离的对象,也多半不是她们这个阶层的女子,可她们自发性学佛,视佛门为逃避婚姻家庭枷锁的避难所,认为学佛能超越女体之苦与现世之恶。佛学奥博,吸引着她们遨游“十方三世”,有无穷的精神之乐。禅者追求“识心见性”、“看破红尘”,修禅既有一种斩断尘缘忘记人生痛苦的效果,还是一种探究自我体悟的学习,她们愿意狠心绝情、空门自了,用“独卧青灯古佛旁”来交换。2. 牺牲自我、成就他人类——以民妇“乔女”为例。《聊斋志异·乔女》中的乔女,天生“黑丑,壑一鼻,跛一足”,因为丑的缘故,她备受歧视,“年二十五六,无问名者”,但是她并不因此自卑,“然残丑不如人,所可自信者,德耳”。乔女丈夫穆生死后,邻县的孟生赏识乔女,欲娶之为妻,乔女拘于封建礼法,也觉得双方物质条件相差悬殊,拒绝了孟生,但“前虽固拒之,然固已心许之矣”,对孟生心存感激。后孟生暴卒,其田产被无赖乡绅剥夺殆尽,孤儿无人抚养,孟生生前好友怕事躲藏,乔女却挺身而出,认为“夫妇、朋友,人之大伦也……今身死子幼,自当有以报知己”。不仅为孟家伸冤,争回了部分财产,还收养了孟生遗孤。乔女倾尽自己的一生来报答孟生,对孟生遗孤精心培养,胜过亲子。乔女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已经尽到了孟生妻子该尽的责任与义务。面对孟生的求亲,乔女拘于礼法“又事二夫,官人何取焉”,决绝地放弃了本可属于她的幸福。而当孟生离世,孩子无人依靠之时,她一介贫弱女子,出于人伦大道,不畏艰难险阻,四处奔波、长期奉献,独自为遗孤撑起一片天。“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是普通民夫们的家庭设想;反过来,“老公孩子天天热炕头”也是普通民妇们的美好愿望。有时候,小老百姓们要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而不是那些虚名假义。不过,乔女出于礼法仁义,拒绝一段过日子的婚姻。乔女的善良让我们看到人性的伟大,乔女对自身道德品行的自信和完善也令人赞叹。坚守儒家礼法人伦大道成就了她的光辉形象,却也带来了她人生的永远遗憾。3. 黄粱梦醒、人生彻悟类——以艳妓“李香君”为例。《桃花扇》中的李香君温柔纤巧、美丽异常、色艺皆精,是平康第一的秦淮名妓。而侯方域倜傥潇洒、文采风流、高情重义,为翩翩世家公子。才子佳人一见倾心,却经历国破家散、抗婚逃命、生离死别,波折重重,和普通才子佳人戏没有太多分别。但最后,百转千回、刻骨思念的两人蓦然相见,正互诉衷肠,却换来张道士的一声呵斥:“啊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③两人冷汗淋漓、如梦初醒,心灰意冷,于是双双学道,隐身山林。古代妓女的身份极其低下卑贱,多被男子当做一种消遣、宣泄的工具。“从良”,对于许多渴望正常家庭生活的妓女们来说,是温暖、欣慰又遥远、空泛的一个词。如果从良时还能碰到一个两情相悦、知冷知热的男子,那无异于妓女世界的得道成仙。只是,李香君先升上人生快乐的高峰,接着饱受折磨,最后即便与侯郎再会,人物昔盛今衰,国土昔存今亡,对比强烈,只觉恍如隔世,沧海桑田、情味索然。受到道家出世思想影响,许多小说戏曲叙事模式都是仙人或道士点化凡人,先让凡人梦中满足各种欲望,乐极生悲梦醒,大彻大悟后,弃世入道④。作者孔尚任为李香君也安排了这样的结局,一方面是自己愤慨于现实社会的黑暗,深感明末国破家亡之际,应以大局为重,将个人情爱置于国家民族利益之下;另一方面他游历博广,探访了明代许多遗迹、故老,听闻了大量南明历史故事,确实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如梦,亦有出世之想。他笔下的人物则代言了他的这种思想。4. 忍儿女情、成英雄义类——以“侠女”等为例。《聊斋志异·侠女》中的侠女“秀曼都雅,世罕其匹”,但却冷漠冰霜。顾生对其十分倾慕,欲娶之为妻,被侠女拒绝。侠女十分孝顺,独自携着老母居住在顾生对面房屋中,生活清贫。顾生“博于材艺,而家綦贫”,却还时常周济侠女,于是侠女常到顾生家操持家务,侍奉顾母以作回报,对顾生却始终不屑一顾,意态凛然。但有一天,侠女出门时忽然向顾生回首嫣然而笑,并且在顾生的挑逗中与之欣然交欢,然而很快又恢复原状,对顾生不理不睬;后因未孕再次与顾生交欢,为他生下一子,却一再拒绝了顾生结婚的请求。在母亲已逝、孩子已生,所有的拖累解除后,侠女手刃仇人,飘然而逝。侠女为贫不能娶的顾生传宗接代,付出女人宝贵的青春、贞操,却无需顾生的婚姻保障与妻子名分,只因“养母之德,刻刻不去诸怀”,表现了一种崇高的侠义献身精神。《聊斋志异·商三官》中的商三官与侠女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的为父报仇,同样的巾帼不让须眉。三官的“不婚”是为了尽其孝道,“焉有父尸未寒而行吉礼?”尽管夫君的大红花轿已抬到门前,三官还是把自己的婚姻大事排在父仇之后。而只身涉险报仇后,三官为不连累亲人,悬梁自尽。为了孝道与侠义,牺牲了自己的婚姻,甚至宝贵的生命。江湖险峻,儿女情长。“婚姻”和“家庭”对于历尽风霜、尝遍冷暖的江湖客来说,应该是种幸福的甘泉、柔情的抚慰,能抹去恩怨和伤痛的地方。即便是英姿飒爽的江湖女侠,也会需要一个让她稳定、抚慰、休息的港湾。如果放弃这种拥有的机会,该需要多大的勇气与力量。“侠女”这类不婚女,她们心系家仇、身怀绝技,生活的主要目的就是尽孝和复仇,而个人的情感与欲望被压制在最底层。作者更多是从尚奇、传教的角度加以刻画,对待婚姻情爱,她们虽有巾帼英雄的洒脱风范,但更多的是服从家族孝义的需要。5.省略阅读详情:
范文三: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出自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赏析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则借菊言志,菊花,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何曾被北风吹落在尘土,这是郑思肖民族气节的写照,也是对他坚毅不屈的歌颂。所表现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便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自己如菊的情怀。赏析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自喻,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从形象审美的完事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这首诗句只有用在"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才贴切.阅读详情:
范文四: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出自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赏析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则借菊言志,菊花,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何曾被北风吹落在尘土,这是郑思肖民族气节的写照,也是对他坚毅不屈的歌颂。所表现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便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自己如菊的情怀。 赏析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自喻,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从形象审美的完事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 这首诗句只有用在"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才贴切.阅读详情:
范文五: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原文】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注释】 1、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并,一起。 2、疏篱:稀疏的篱笆。 3、未穷:未尽,无穷无尽。 4、抱香死: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所以说抱香死。 5、何曾:哪曾、不曾。 6、北风:寒风,此处语意双关,亦指元朝的残暴势力。 【赏析】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以自喻,这首《画菊》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从形象审美的完整程度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 这首诗句用于表达“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显得分外贴切。 【赏析二】 这首自题《寒菊》图诗,集中表现了郑思肖的思想品格和胸怀襟抱。诗从晚香着笔: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郑接着,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诗句融入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此中有真意”的意趣。范成大在《范村菊谱序》里提到“以菊比君子”的说法,云: 岁华晼晚,草木变衰,乃独晔然秀发,傲睨风露,此幽人逸士之操。”范成大序文与郑思肖诗句的题旨是相同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领悟郑思肖诗歌意象的深刻内蕴。 后两句诗意深转一层。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故云“枝头抱香死”。北风在南宋文学家的笔下象喻来自北方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这两句诗有所本,宋代朱淑真《菊花》诗:“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郑思肖略事点化,使诗的意蕴更为深化,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这首诗题咏的对象是画上的菊,诗歌的重点是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因此具有咏物诗的特征。全诗写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又能超乎其上,在充分表现菊花自然属性的同时,摅写了郑思肖的爱国情操,既表现出菊花的自然美,菊画的绘画美,又表现了画家兼诗人的人格美,使菊花形象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得到和谐的统一,这首题画诗也便有了崇高的审美体验和深睿的哲理含蕴,使读者从中获得美感愉悦和生活启迪。 【创作背景】 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南宋灭亡以后,作者隐居在苏州一个和尚庙里,终身不出来做官,连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这首诗就是在南宋灭亡以后写的。 【诗人简介】 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阅读详情:
范文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出自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赏析:宋代人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则借菊言志,菊花,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何曾被北风吹落在尘土,这是郑思肖民族气节的写照,也是对他坚毅不屈的歌颂。所表现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便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自己如菊的情怀。赏析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自喻,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从形象审美的完事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这首诗句只有用在阅读详情:
范文七:宁可抱香枝头老1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对古诗词中菊花的感悟古人将梅、兰、竹、菊合称为“花中四君子”,赋予它们很深的文化内涵。梅花独步早春,不染世尘;兰花清心似水,高雅脱俗;青竹挺拔刚健,有气有节;菊花凌霜不凋,气韵高洁。自东晋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傲世的高士、隐士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宋代的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由此看来,菊花是幽人高士之花,由来已久。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是,它傲霜抗寒,坚强不屈,它高洁幽雅,芳香四溢,引动了诗人的情思,激活了诗人的心智,促使他们写下了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元稹的《菊花》抒写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一、二句写爱菊,爱有多深?情有多浓?住宅周围,遍植菊花,秋风送爽,菊花灿烂,诗人专心致志绕篱观菊,以至于夕阳落山也不知不觉。“遍绕”“日斜”两个细节活现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三、四句点明爱菊的原因:百花先谢而菊花后凋,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这是菊的神韵,也是诗人不畏权贵而耿直敢言,历经贬谪而心志坚贞的风骨写照。郑谷的《菊》则赞颂菊花的高风亮节。“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一、二两句对比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把菊等同于野生杂草而不屑一顾,一般人们则在九月初九登高望远,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撷菊花插在鬓发之间,可见人们爱菊成风,对菊是尊敬有加。三、四两句也是运用对比,更集中、更有力地表现出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先描绘秋天早晨的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再歌咏菊的品质,诗人以池塘岸边的菊花与高屋瓦上的矮松作对比,意在表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奉献芳香;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不羡”加重语气,更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由此看来,菊花还是高洁之花。但是,在读了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和她的《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些词句之后,我深深地认识到菊花不仅有幽独淡雅、孤高傲世的隐者之特征,还有浓郁深重的忧苦愁思的气质。因此,菊花还被人称为感时伤怀之花。人们也常常借菊花来表现思乡怀人、悲愁叹老、伤时忧民的情怀。也往往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来一吐心中的郁闷之气。唐代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中一、二句写客居他乡,在重阳节登高时远望山川,引发归乡之思。这种归乡之思像烟雾一样积聚不散。三、四句是写在思乡之情无法排解时,在异乡共同饮菊花酒,看到鸿雁天上南来,这更使离家万里的客人悲伤。即使饮菊花酒也无法排解心中的思乡之情,反而悲伤更甚。杜甫的《九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也是借菊花抒发思亲念乡、忧国忧民的感慨。前四句说诗人独自斟酒,虽抱病登台,既无份饮酒,也无心赏菊花,故而发号施令:“菊花从此不须开”,天真任性的话语折射出诗人生活的艰难困苦。在这里菊花已不单单是重阳美景,而是寄托了诗人伤时忧国的感情。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也是是一位解诗懂菊的人,他的两首咏菊诗作一扫菊花孤高绝俗之态,凸显菊花战天斗地、扭转乾坤的英雄伟力,读来壮浪雄奇,振奋人心。《题菊花》这样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一、二两句极言菊花迎风盛放,顶霜抗寒,足见其颈健挺拔,不屈不挠之风骨。“蕊寒香冷”凸现菊花芳香四溢、幽冷袭人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鸣抱不平。三、四两句揭示菊花生长环境的寒冷和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神),就要改天换地,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浪漫的想象体现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纵观全诗,诗人实际上是以花喻人,托物言志。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扬他们顶风傲霜的生命活力,又为他们的处境、命运而愤愤不平,立志要彻底改变,让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幸福的春天里。黄巢的另一首《菊花》则塑造了许多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英雄形象。“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首句直抒胸臆,表达热切、激越的期待之情。第二句以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对比,显示菊花盛开、独占风光的精神风貌,实则暗喻人民的力量强大无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个“杀”字给人以摧枯拉朽,一往无前的力量感。百花消逝自然喻指封建势力土崩瓦解,嚣张不再。三、四句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图景。丛丛菊花,遍布长安,阵阵香气,直冲云天,朵朵英姿,飒爽威武。这哪里是满城开放、灿烂辉煌的菊花,这分明是披坚执锐、精神抖擞的英雄战士!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浴血奋战、英勇不屈的大无畏精神,一种昂扬奋发、志在必得的豪迈信心,而这,正是以黄巢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的精神力量的写照。 正是菊花有迎风怒放,顶霜抗寒,足见其颈健挺拔,不屈不挠之风骨的特质,人们又称菊花是战天斗地之花。从以上内容不难看出,同样是菊花,却因时不同,因势而别,因人而异。诗人敷彩绘菊,托物言志,表现出情彩飞扬的生命个性和锋芒毕露的思想力量。仔细品读、揣摩这些咏菊诗篇,实际上,我们不仅走近了那个时代,更走进了那些诗人鲜活灵动的心灵世界。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对古诗词中菊花的感悟姓
高三(3)班辅导老师:
刘 金 海日阅读详情:
范文八:小话红楼(二)尤三姐——宁可枝头抱香死[散文欣赏]风尘之中才有性情之人,这话不假,用在尤三姐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总有一些女子她妩媚起来风情万种,她宁静起来冷若冰霜,她倔强起来心如磐石,你永远猜不透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也总想知道什么样的男子有慧眼能欣赏她这枝宁可枯死枝头,也不愿被北风吹落孤傲轻狂的菊花。以前读《金瓶梅》的时候,就想有时间一定好好整理那里面对女性容貌的描写,真是绝了,咱老祖宗流下来的那些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戏文,明清才子佳人言情小说,对人性、对女人、对社会、对世俗的刻画无不让人拍案叫绝。《金瓶梅》作为第一部以反面人物来写世俗人情的小说,在其之后的《红楼梦》多多少少在世俗描写上对其有所借鉴,这也是曹公能写出红楼中某些女子浓郁风尘味的原因吧。印象最深的是要数曹公笔下的尤三姐,贾琏是把尤二姐和尤三姐都当做粉头,陪酒时寻欢作乐,这个尤三姐倒好,你不是喜欢玩嘛,那成,姑奶奶我奉陪。书中有段描写:“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没半刻斯文。两个坠子却似打秋千一般,灯光之下,越显得柳眉笼翠雾。”贾珍和贾琏酒都喝高了,再加上身边坐着一个这样的如花似玉的大美人,两个大男人这个时候要是还能把持的住那真就有鬼了。这个尤三姐倒好,她撩起男人的火,却不扑火,自己酒足兴尽,也不容他人多坐,撵了出去,自己关门睡觉。别说是男人了,就是女人也得骂,这样的放肆,可就是这样我行我素,不知检点的淫奔女,她却能一往情深,她却能刚烈不屈,她却敢以死明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她遇见柳湘莲的时候,就觉得此生非君不嫁,待柳湘莲送给她定情信物“鸳鸯剑”,她挂于闺房,痴心的等了那个人五年。却不曾想到这个男人原是那般的现实,他私底下打听三姐的为人,知道尤三姐住于宁国府,便对宝玉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毅然来到宁国府退婚,他柳湘莲真是大错特错了,一个女人愿意为了你守身如玉五年寄人篱下于宁国府,你还怨她恼她不相信她,难怪会伤了姑娘家的心。只见三姐从屋内出来,拨出当年柳湘莲送的宝剑,只道:“你们不用出去再议,还你的定礼。”说完就把剑往脖子上一抹,香消玉殒了。张先词中有云:“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三姐啊三姐,你心中到底有多少的心结,非得快刀斩乱麻,挥剑问情,才能解除你万般痛苦?那柳湘莲没想到这女子这般的刚烈,没想到她又是如此的痴情,更没有想到她是如此的美貌,只得抱着尤三姐的尸体痛哭,自己没这个福气。哎,总是等到失去了才去珍惜,这是世人的通病。阅读详情:
范文九:第三讲宁肯抱香枝头老――菊花主讲:孙伯筠鉴赏篇菊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素有“高风亮节”的美誉,还有黄花、黄华、秋菊、帝女花等名字。菊花大多秋季开花,也有四季菊常年开花,花形极为丰富。菊花原产于中国,先传入欧洲,继而传入日本。菊花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在全世界约有两万个品种,仅我国就有近两千个品种。菊花的造型艺术也很多,如“大立菊”,一株菊花经过嫁接后,可以开出几百乃至几千朵花来,目前的世界纪录是5600朵。此外,“塔菊”“蟠龙菊”与“大立菊”类似,也可以开出千百朵花来。“案头菊”则是专门摆放在桌、台、案、几上的一种矮化的菊花,平均在25―35厘米高,专为室内办公人士休闲观赏而培育。标本菊专门为展览而设计,分为独本菊,即一株一干一花;三本菊、六本菊、九本菊分别是一株三干三花、六干六花、九干九花。另外,还有盆景菊,多以树桩菊的形式出现,即将菊的枝干从其他苍老树干中穿过,让菊花开在老树干顶端,形成强烈反差,既烘托了树干的老态,又映衬了菊花的朝气蓬勃。悬崖菊是将小菊修剪成悬崖峭壁的式样,犹如飞流直下的瀑布,根据尺寸可分为大悬崖、中悬崖和小悬崖,其中大悬崖式可以长达3~4米,一般都摆设在厅堂显眼之处,凸显其豪劲之气。欣赏菊花讲究色、香、姿、韵于一身。首先,其色彩种类之全应居百花之首:白、黄、粉、青、紫、蓝、绿、橙、玫红、紫红、棕红、乳黄、金黄、淡黄、墨紫、墨红……几乎遍及了色谱上的所有系列。其次是其香,陶渊明曾这样描述菊花,“芳熏百草,色艳群英”。第三是其姿,即是花型,仅从瓣型分类,就有平瓣、勺瓣、管瓣、桂瓣、畸瓣、托瓣等,于是诞生了雀舌、蜂窝、莲座、丝发、飞舞、匙球、松针、荷花、毛刺等几十种花型。知识篇陶渊明可以说是古今写菊、颂菊、融汇菊之精髓的第一人,其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脍炙人口,他也因此被后世尊称“菊仙”“菊隐”“东篱隐士”等。由于他留下的诗文众多,并且文字中处处展露菊花的风骨,逐渐地,在后世的咏菊诗中,陶渊明便成为菊花的代名词。在众多咏菊诗中,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的《题菊花》,立意最为深远,眼光最为独特:“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菊花在冷雨秋霜中,依然顽强地挺立于庭院,但它花开不逢时,无法得到平等机会被赏识。“蕊寒香冷”蕴含了诗人的惋惜,也反映了人世间的不平,菊花成为千千万万的社会下层人民的化身。“报与桃花一处开”是作者的理想夸张化表现,希望它也能和百花一起在春季开放、共享温暖。黄巢的另外一首菊花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全诗气势磅礴,以菊花喻人喻事,憧憬了农民起义胜利后的大好局面。毛泽东也爱菊花,尤其欣赏菊花那种抗严寒、傲冰霜的气魄。他在早年写的《采桑子?重阳》一词中,“战地黄花分外香”更是咏菊的名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后来,毛泽东又住进中南海丰泽园东侧的“菊香书屋”,门上还有题联:“庭松不改青葱色,盆菊仍靠清净香。”“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在《离骚》中多用香草比喻君子的志行,饮露是表示自己不与世同污,化用了凤凰非露水不饮,非炼食不食的典故。菊本高洁,秋菊落英也是如此。菊花是历代的文人雅士擅长的歌咏描绘的题材。古画里就有“梅、兰、菊、竹”四条屏。不少诗词把它人格化,将它视为安贫乐道、不慕荣华的品格象征。由于菊花在一年中开放最晚,所以人们也常用“黄花晚节香”来赞誉它,尤其是用它比喻老年人仍然保持晚节。在我国,有在重阳节“登高”“赏菊”之说,重阳节也因此被公认为“老年节”。古人认为常食菊花能延年益寿,也叫它“长寿花”。将菊与松树画在一起,叫作“松菊永存”,祝愿长寿安泰之义。传统吉祥画卷里,还有以菊花和枸杞为主题的“杞菊延年”。风骨篇“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晋代诗人袁崧对菊花的这段赞美是:当春天百花争葩斗艳时,菊花虽也沐浴在春光微露中,但它不浮躁、不凑热闹,不因环境好转而改变自己的本性;秋天来了,群芳枯萎,菊花虽然承受着严霜的打击,但它不消沉,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灿然怒放,仍然呈现勃勃生机,释放一种真实的心情。这是一种不为恶势力所屈服,坚持真理,坚持原则的大无畏精神。“宁肯抱香枝头老,不随落叶舞秋风”是宋代才女朱淑真对菊花的评价。她从另一个常人不关注的视角深度挖掘菊花的品质:因为大多数的菊科植物的花瓣在秋季枯死在植株上,而不像其他花卉纷纷扬扬地散落在地。著名导演张艺谋对菊花有着独特的情结,这体现在他作品的一贯风格上。如电影《秋菊打官司》中,主人公秋菊在丈夫被打伤后,为了得到一个“说法”,拖着大肚子一级一级地告状;电影《菊豆》的主角菊豆是一位为了争取婚姻幸福,勇于向封建保守势力抗争的旧式女子。她们被取名为“秋菊”“菊豆”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寄托了创作者的思想,暗示与菊花结缘的女子必定不同寻常。菊花的品格,来源于它心底无私的坦荡和不畏艰苦的韧性,所以才有了出世的超然与入世的积极,所以才能在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时候不浮躁,在天气严寒众芳萎逝的时候不消沉,不择环境、不慕繁华、不计得失,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展示真实的面貌,装点出一个多彩的世界。阅读详情:
范文十: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作者:杨立群许昌师专学报:社科版 1998年04期几乎在人类具有了审美能力的同时,自然景物就进入了人的审美视野。从《诗经》为中国古典诗歌创造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开始,自然景物成为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到陶渊明、谢灵运创立田园山水诗,再到唐代田园山水诗的蔚为大观,春花秋月,高山流水,缤纷万千的自然景物在诗人艺术家的笔下成为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审美对象,自然美成为美学史上一直探讨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如果作些具体细致的个案考察,可能会比泛泛地讨论抽象的概念问题,更有助于我们对审美活动本质的认识。本文仅以菊花为例,探寻这种自然物是如何进入人的审美视野,成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的。一从目前接触到的资料来看,菊花首先是作为药用植物引起人们重视的。李东阳《周原己席上题十月赏菊卷》中说:“神农尝药,著灵品于方书;屈子餐英,播遗芬于辞苑。”所谓“方书”,即《神农百草》。传说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菊花的治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神农本草》中这样记载“菊,服之轻身耐老”。早期典籍中关于菊花的简单文字,大概都与此有关。《山海经》曰:“女儿之山,其草多菊。”《礼记》曰:“季秋之月,菊有黄花。”《西京杂记》有云:“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拾遗记》云“宣帝地节元年,有背明之国来贡其方物。有紫菊,谓之‘日精’。一茎一蔓,延及数亩,味甘,食者至死不饥渴。”最引人注目的是《风俗通》、《荆州记》中关于菊花的记载。“南阳郦县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谷中有三十余家不复穿井,即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三十,中寿百余,七十者犹以为夭。”“太尉胡广久患风蠃,恒汲饮此水,后疾遂瘳,年近百岁。非惟夭寿,亦菊延之。此菊甘美,广后收此菊实,播之京师,处处传植。”后来道家把菊的作用渲染夸大,说得越来越神奇。《抱朴子》云:“刘生丹法,用白菊花汁、莲花汁、樗汁和丹蒸之,服一年,寿五百岁。”《神仙传》云:“康风子服甘菊花、柏实,乃得成仙。”《名山记》云:“道士朱孺子服菊草乘云升天。”《太清记》云:“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因此,菊花又被称为“延年”。菊花进入文学作品,大约最早是从屈原开始。《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常被人们引用。屈原为什么要这样做?仅仅是为了表现其超尘脱俗的志向与人格吗?有人不这样看。东汉王逸注楚辞,认为“旦饮木兰之坠露,吸正阳之精液;暮食芳菊之落华,吞正阴之精蕊。”他认为屈原是行养身之道。魏文帝曹丕《与钟繇九日送菊书》中也说是为了保健。“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餐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潘岳《秋菊赋》始写菊花之美,终写菊花之用。“若乃真人采其实,王母接其葩;或充虚而养气,或增妖而扬蛾;既延期以永寿,又蠲疾而弭疴。”总之,汉魏以前的文人首先所看重的仍然是菊花的药用价值,审美价值倒在其次。二魏晋以后,菊花的功利与审美两种价值逐渐产生分化。其药用保健作用在医学和道家养生术以及民俗中继续受到重视。而在文学艺术领域,人们却愈来愈欣赏菊花的审美价值。钟会的《菊花赋》是较早专写菊花的名篇。“何秋菊之可奇兮,独华茂乎凝霜,挺葳蕤于苍青兮,表壮观乎金商。”对菊花的美,他作了全面的描述:“夫菊有五美焉,圆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在钟会笔下,菊花成了集天地之美的尤物。成公绥《菊颂》赞美菊花云:“芳逾兰蕙,茂过松柏。”卢谌《菊花赋》云:“何斯草之特伟,涉节度而不伤,超松柏之寒茂,越芝英之众芳。”到东晋以前,菊花虽被有些文人抬到很高的地位,但尚未得到普遍的认同,表现菊花美的作品为数并不多。菊花在中国审美文化中地位的确立与巩固取决于一个关键人物,这就是晋宋之际的著名诗人陶渊明。陶渊明诗文中写菊的并不算多,总计不过六处: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九日闲居》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二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裹露掇其英。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饮酒》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辞》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问来使》在这些诗句中,最受后人欣赏而广为传诵的并非正面写菊花的“秋菊有佳色”、“卓为霜下杰”等句,而是写诗人情怀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被推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过着与世无争、清贫宁静的田园生活。这两句诗正表现了作者不慕荣利、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又写得质朴自然,毫无斧凿痕迹,成为后人推崇和学习的典范。“东篱”也成了菊花的代名词。唐宋时期,随着田园诗的盛行和陶渊明文学地位的日益提高,菊花频繁地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许多人写菊都少不了提到陶渊明,似乎陶渊明与菊不可分开,人为菊之魂,菊为人之形。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李白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杜甫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韦应物新黄间繁绿,烂若金照碧。仙郎小隐日,心似陶彭泽。秋怜潭上看,日惯篱边摘。——白居易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还思陶渊明,弃官归柴桑。东篱独此物,盈把恨无觞。——梅尧臣不得黄花九日吹,空看野叶翠葳蕤。渊明酩酊知何处,子美萧条向此时。——王安石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名纪先秦书,功标列仙方。纷纷零落中,见此数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乃知渊明意,不为泛酒觞。折嗅三叹息,岁晚弥芬芳。——陆游菊花是幸运的,它能得到中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的赏识,与之为伍。花之形和诗人高尚的灵魂融为一体,造就了永恒的美。千秋万代,士人百姓,不论是否知道屈原与陶渊明,读过还是没有读过他们的诗作,都可通过凌霜盛开的菊花,与诗人的灵魂相晤。菊花成为一种美好品格的象征。菊花的美不是自生的。自生的不过是并不起眼的花形和深秋季节开花的属性。菊花因人而美,因人而荣。刘克庄说菊“尚友灵均,定交元亮,结好天随子。”菊花有了这几个特立独行、洁身自好的友人,获得精神和灵气,自非凡花闲草可比。尤其是陶渊明,可以说对菊花有再造之恩,正是他把菊花引入审美的幽深殿堂。后人有诗评曰:不因彭泽休官去,未必黄花得许香。——沈唯斋问花何事人偏爱,曾遇渊明把玩来。——吴荆谿对菊花的爱好由诗人波及画家。宋元以来,菊花与梅、兰、竹成为画家经常表现的题材,遂并称为“四君子”。三菊花美在何处?或者说,作为审美对象的菊花,其价值内核是什么?菊花最初是以药用价值受人重视的,但进入审美领域后,却极力排斥其治病延寿的功利价值。刘克庆在《题建阳马君菊谱》中写道:“菊花名著于周官,咏于诗骚,植物中可方兰桂,人中唯灵均渊明似之。后汉胡广,贵寿偶然耳,乃托菊水以自神,粪土之评,万古不磨。呜呼!非广之辱,菊之辱也。”这里,把历史上盛传的菊花水可治病延寿的故事,视为菊花的耻辱。在刘克庄看来,把菊花与胡广这样的达官贵人拉扯在一起,是对菊花清高形象的亵渎。另外,渲染菊花的功利作用,会损害其纯粹之美。那么,历代文人是如何描述菊花,赞颂菊花之美的呢?下面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词句:菊性介烈,不与百卉并盛衰,须霜降乃发。其天姿高洁如此,宜其通仙灵也。——苏轼群而不党,矜而不争,概望若结伴而违俗,单玩则各玄而独行……不以物惊,不以物喜,挺花朵而愈劲,舒正色而不媚,非铅华以事人,多君子之枉戾。——徐渭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月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当春种花唯恐迟,我独种菊君勿诮。春枝满园烂张锦,风雨须臾落颠倒。看多易厌情不专,斗紫夸红随俗好。豁然高秋天地肃,百物衰零谁暇吊。君看金蕊正芬敷,晓日浮霜相照耀。后时宁与竹相荣,媚世不争桃李笑。煌煌正色秀可餐,蔼蔼清香寒愈峭。高人避喧守幽独,淑女静容修窈窕。——欧阳修西风满天地,孤芳照尘沙。殷勤开小筑,花气日夕嘉。落英楚累手,东篱陶令家。两穷偶寓意,岂必真爱花。——范成大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菊花如志士,这时有余香。——陆游太极之髓日之精,生出天地秋风身。万木摇落百草死,正色与秋争光明。背时独立抱寂寞,心香贞烈透寥廓。至死不变英气多,举头南山高嵯峨。——郑思肖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朱淑真不随众草出,能合百花荣。气为凌秋健,香缘饮露清。——李梦阳显然,诗人们所赞赏的并不是菊花的颜色、形态或其它功利价值,而是称颂以菊花为象征符号的人格之美。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菊花代表了独立特行、高洁出世的志士、君子,它的美,不在形式,不在深秋开放这一自然属性,而在于内容之美,德性之美。也可以说,是人按自身的需要赋予了菊花人格美的内涵,从而创造了作为审美对象的菊花。宋代诗人范成大早已点破这层意思:“两穷偶寓意,岂必真爱花。”正道直行、怀才不遇的失意文人屈原和陶渊明,不一定是喜菊花的色与形,只不过偶然借菊花“独立凌冰霜”的自然特点,来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与世浮沉的志向。屈原和陶渊明不是爱自然物的菊,不是在万物中着意选择了菊花之美,只不过在偶然中发现和使用了菊花这个符号,来表述自己的人格理想。这种发现的确带有偶然性。如果他们选择了松柏、竹、梅等其它耐寒的植物、花卉作为表意符号,那么,菊花进入人们审美领域的历程可能会完全改变。明代贾如鲁在《爱菊论》中着力描写的菊“所以为菊”的特点,正是一种品格。“红粉笑风,桃李茂于春矣,菊不与之而争艳。朱锦映日,葵榴畅于夏矣,菊不与之而竞芳。惟恬淡以自居,镇静以俟时而已矣。及夫金风转,天地肃,万物萧然而群芳尽落也,彼乃挺然而独秀,泰然而自若,正直浑厚之气,清逸冲穆之光,自昭彰而不容掩。”他认为菊花非它物可比,就是“有可爱之德”。“是知有可爱之德,而后有可爱之容。人之爱菊,非以其可爱之容,实以其可爱之德,不爱之以目,而爱之以心。……此菊之所以为菊也,此吾之所为爱菊也。”贾如鲁的观点基本上可以代表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取向。菊花的审美价值,主要不是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愉悦,而是人格上心理上的满足与升华。因此,我们可以说,菊花的审美价值内核是独立不倚、高洁不俗的道德人格。菊花之美,在于它所象征的人格之美。近现代以来,审美思潮的一大变化,就是力图把审美价值从它曾经依附过的功利价值、道德价值上剥离下来,追求自由、纯粹之美。同样,菊花经过园艺家们的精心培育,品种花色日益增多,正以其千姿百态的花形吸引了众多的观赏者。似乎人们喜欢的仅仅是菊花的形式美,它所象征的人格美渐渐被淡忘。可一旦作进一步追问,菊花为什么美?大概稍受传统文化薰陶的人,都会意识到菊花那种“独立凌冰霜”的人格魅力。在表层的形式美下面,隐含着深层的人格美。不仅菊花,“岁寒三友”、“四君子”的审美价值内核,同样是人格之美。重视和追求人格美,是中国审美文化的一个特点。自然美进入我们的审美视野,往往首先要通过道德人格象征这一中介。或许有人把这当作审美能力不成熟的表现,但即使发展到现在,完全脱离功利和道德价值的纯粹美或自由美到底存在多少,是否占整个审美活动的主流,仍是个难以肯定的问题。康德非常推崇纯粹美和自由美,但他不得不承认,在实际生活中极少有纯粹美和自由美的存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一方面,由于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对个性发展和人格独立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以及无孔不入的大众传媒,正把人们不断裹挟到潮流和时尚中,以不知不觉的方式剥夺着人的个性和独立人格。所以,菊花所象征的人格美,仍然有着巨大的魅力。我们在观赏菊花时,会得到一种精神陶冶。(注:本文的全部资料均出自《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九十春菊部”,故未一一注明出处。)阅读详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凛然正气 对应效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