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一套金属盔甲的盔甲,是古代的吗?

冷兵器时代,最好的铠甲是什么?(多图)
白浪巅儿,学生
防护性最好的是板甲,且板甲的防护与机动性结合不算差
【视频,长文,多图,爪机慎入】
先来个动图(传上来后动不了):穿板甲翻跟头
在来个视频,内容:挨砍,翻梯子,躺姿起身,广播操动作⊙﹏⊙,侧滚翻,近身格斗
==防御力==
板甲在防御上真是没什么好挑剔的
1.金属自身的强度
视频里第一项,肚子被人砍一下完全没事,这是任何软式护甲(链甲、鱼鳞甲、皮甲 etc)都不可能做到的
一块 2-3mm 厚的钢板(后期还有胸甲厚达 6mm 的,学生用的钢尺一般 0.5mm,自己感受一下)你不用火器想打穿是没那么容易的(简单说,基本免疫 砍 这种攻击方式)
Youtube 这有个长弓 vs 板甲的短片
近距离射击,箭头把板甲打了个小孔嵌在了上面(穿甲的要是个人肯定死不了,最多肋骨断一根)
2.利用弧形、倾斜,把攻击方的武器划开、弹开(很重要!)
这个场景很好想象,比如:弓箭打到一个外凸弧形的护手上,手臂震一下,箭弹开了,啥事儿没有(箭的劲儿够大你也许会软组织损伤?这个除了站城墙后面没任何办法)。
(不太严谨的分析一下:撞击过程可以看做动量守恒,易证:把武器弹开,系统动能损失小;把武器停住,系统动能损失大;损失的动能主要被盔甲和武器吸收,显然弹开吸收的少,防御力好)
(图注:注意到腹部了吗,是外凸的,胳膊腿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
3.利用弧形、倾斜,增加等效厚度(=真实厚度 除以 倾斜角的正弦)
应该也不难理解,另外后来苏联坦克也很喜欢搞这种倾斜装甲(图是关于坦克的= =)
4.较为均匀的受力
这是针对甲后面,你那层肉的。
板甲是好几个整块板状金属板(利用皮带等)连接而成的。比方说当你的胸甲被别人砍了一刀 / 射了一箭,只要没显著变形,板甲受到的冲击力会作用在你的整个前胸,压强就会小很多(我不是特意跟排第一的链甲答案对着干啊,但这一点上链甲真心弱爆了。。。)
换句话说,皮甲、链甲,包括鱼鳞甲等软甲,活动范围比较大,但被击中后即使甲没有损坏,甲后面的人可能已经骨折了。但板甲可以保证甲在人在(其实也是废话,你大钢板好意思跟人家铁链嘚瑟吗= =)
5.马克西米兰甲的新发展&&条纹
就是把平滑的板甲改成了有条纹的,增大了强度(具体结构力学方面的专业分析我就做不了啦,直接上个图好了,后面的那个小圆盾也用了同样的结构)
so,怎么干掉穿板甲的?
1.钝器:大锤,链锤什么的,惯性巨大,直接把板甲砸变形,或者把人震晕,巨斧应该也有这功效(图里这玩意儿叫 mace)
这个是长柄锤
2.能刺穿的:非常有力的弓弩箭、火枪,对付比较薄的板甲,长矛也是可以的
(步兵用长矛对付骑兵通常是先把马干掉,再群殴,骑士落马后本来就会被摔一下,马刺又很碍事,所以行动不便,不光是板甲本身重的问题)
大家可以来膜拜一下 @LIANG JI 的这个回答
不过现代复合弓的威力比古代弓还是要大一些的,而且战场上被这么近距离射到还是比较少见(一般弓箭手会避免近战,像 Legolas 那种逆天的存留在大家的脑洞里就好)
&无懈可击的无畏骑士&,&最后一名真正的骑士&巴亚尔就是被火绳枪命中阵亡的(被认为是骑士走向衰落的标志)
(钝刺结合:Morningstar)
3.攻击薄弱部位:关节、眼睛
上边视频里就有这种
板甲的关节处通常是由链甲构成的,眼睛那则干脆是空的
比方说这张图的腋下、要害、眼睛
但腋下那里有一种专门的外挂护甲,像个小盾牌:
但很明显的一点是,所有用武器干掉穿板甲对手的方法,对于穿任何其他常规护甲的对手都适用,而且单论攻击力的话会更好(大锤神马的攻击方自己的灵活性也很差,对付穿皮甲的直接剑枪招呼)
===灵活性===(这个主要看视频吧,文字好像说不清楚)
1.重(劣势)
这点毋庸置疑,一套板甲可以重达 30kg(个体差异还是挺大的,跟厚度,风格有关)
2.紧(优势)
板甲可以做的很贴身,用皮带连接,也有一定的调节余地,而且板甲的重量比较均匀的作用在全身
想象自己穿着厚厚的毛衣但是完全湿透,这个时候毛衣是松垮一些活动起来方便,还是紧身一些活动起来方便
来两个板甲格斗动图
这个可不是拍电影,是 d 人闲的蛋疼(其实就是怀旧啦)搞得中世纪比武活动 MPS Hamburg &Ojendorf 2012,真甲真剑(估计不开刃?)干架
1.(不管是脚踹那下还是后面那个补刀,无甲状态下都基本解决了啊)
2.(可以注意一下步伐,还是挺灵活的,另外胜利的那个人是在扔掉武器的情况下徒手把对方干翻在地的,这时手臂的护甲就相当于他的武器了啊)
看完这些应该就明白为什么欧洲中世纪的那帮贵族佬真的敢带着骑士往前冲了吧,他们真的不用担心随随便便死掉啊!(况且,只要不发生被弓箭射眼睛,被仇敌盯上硬是当场弄死这种情况,即使战败一般后果也是被对方拿来换赎金。。。)
当然,随着火器的普及,高纪律性职业军队的出现,穿着全身板甲的骑士们还是慢慢地退出战场了
如果我穿越到了十四十五世纪,只要不是亚马逊,云南这种热带密林,我肯定会选择整一身全身板甲当战场装备,非战场的时候弄个皮甲(镶个护心镜)古代的锁子战甲有什么用?古代锁子甲是什么时候发明制造的?
16:41:59来源: 未知
  冷兵器时代的古代最能在战场上决定胜负的是将军和士兵,毕竟当时还是人力输出,在大多数电视剧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代士兵上战场是要穿盔甲的。并且样式多样,其实每个朝代每个国家的战甲都不一样。作用也是不同的。那么古代的锁子战甲有什么用?它是什么时候被发明的?  古代的锁子战甲有什么用?  中国古代铠甲,由于材料、保存上的问题,能够完整保存至今的很少,大部分只能根据史籍和出土的零碎来推测研究。我国古代基本使用札甲,年代久一点,连接铠甲的麻绳或皮条就会腐烂,造成保存不易。而欧洲铠甲除了本身材料特点易于保存外,还因为有很多盔甲都是家族世代保存的,所以流传下来的也不少,再加上现在盔甲成为高档装饰品,更加深了现代西方人对盔甲的兴趣。  锁子甲在中国古代又称环锁铠。一般由铁丝或铁环套扣缀合成衣状,每环与另四个环相套扣,形如网锁。由西域传入中国,最早记载见于《先帝赐臣铠表》。《晋书.吕光载记》描述此类铠甲铠如环锁,射不可入。唐代极为盛行,并将此甲列为13种甲制之一明代和清代还仍有沿用。  锁子甲实际是由许多金属环互相套扣联结、并依据人体的形状连缀如衣形的铠甲形制。通过改变锁子甲结构单元的金属环数目和套扣方法,可形成不同的外观肌理。而且,制甲的金属环越小,成甲越厚密,防护效果也就越优异。但一副能保护全身的高质量锁子甲,却往往要耗用二十多万枚金属环!可见其制作难度之大。难怪古人赞叹甲之精细者为锁子甲。由于锁子甲特别的制作方法,使它具有了近似布帛的柔软效果,而且整体重量要小于相同防护效果的其它金属铠甲,从而使穿用者肢体活动受限很小。这些特点在冷兵器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锁子甲可以堪称是古代战争中真正意义上的铁布衫。  欧洲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已开始较多地使用锁子甲,到公元十一世纪它已成为战场上占主导地位的铠甲形制。然而,对于是谁最早发明了锁子甲的看法,长久以来一直存在分歧。从目前确定的考古证据来看,公元前七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生活在黑海北岸的古代斯基泰人(Scythians),应该是锁子甲最早的发明者[5];而西方社会一般却认为,是欧洲古代铁器时代的凯尔特人(Celts)首先发明了这种铠甲[6]。然而,无论孰是孰非,都说明了锁子甲是人类发明的最古老的金属铠甲之一。  古代锁子甲是什么时候发明制造的?  不论在阿拉伯还是在欧洲,我们从考古发现和绘画,文书乃至现代电影中都能频频看到锁子甲的出现,尤其是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十字军战士与装备锁子甲的萨拉丁亲卫们都是装备着锁子甲。可是唯独中国,在元明之前都极难看到锁子甲的踪影。锁子甲这一技术在公元前5世纪或更早,黑海北部的斯基泰人发明了锁子甲,在随后的几百年中,罗马精锐卫戍军团就是穿着着锁子甲守卫着欧亚大陆。  在网上看到以下说法:  中国未普及锁子甲的致命缺陷是拉丝技术。欧洲早在前3世纪就有了拉丝工艺的代表作:锁子甲,并得到广泛运用。而中国目前最早证明掌握拉丝工艺的文物是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广告铜板。其下方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与贩,别有加饶,请记白。这说明当时中国人已经掌握拉丝技术。而同一时代的欧洲已经采用多孔道拉丝机,这是中世纪普遍装备锁子甲的物质基础。在《天工开物》卷十《锤锻》针部分的附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仍只能一次拉一根铁丝。中国的拉丝工艺之所以远落后于欧洲是因为拉丝需要良好的退火,并且每拉拨两三次就得再次进行退火。这种需要精确掌握的技术显然不大对中国人的胃口。在明代,内务府拔丝作已经可以制出象毛那么细的铁丝,可见产品质量不错,因此明朝的锁子甲装备量比从前有了扩大(我在《中国军事史》卷一中看到明朝头盔的照片,简直跟11世纪时的阿拉伯头盔如出一辙)。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晓悟  模拟欧洲古战场对战(武器均为仿制道具,请勿随意模仿)。三百套自制盔甲 四百位队员遍布全国  走进董雪峰的家,仿佛进入了古代的“兵器库”,头盔、甲衣、护具、弓箭……十八般兵器让人应接不暇。29岁的他从事外贸工作,2011年开始收藏、制作各种中外古代的武器装备,并和一群志同道合的队友组成了“虎贲骑士团”。  "虎贲"是汉朝骑兵部队的名称,我们这个团队现在有四百余人,国内和海外都有成员分布,拥有近三百套自制的盔甲。其中,核心成员有100多人,每人至少有一至两套自制的全套盔甲,以及一些购买的配饰。”说起加入该团队的缘起,董雪峰说,“我在德国留学期间参加了一次中世纪主题游园会,所有人穿着中世纪的服装分别扮演女巫、骑士、铁匠等人物,当时有位穿着一身盔甲、手拿兵器的骑士深深吸引了我,太拉风了!”此后,他便对古代武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现国内有这样一支玩武备的团队,就加入进来,还成为了第二任团长。“西方的武备文化资料比较齐全,按照资料可以制作出实物来,我们主攻冷兵器时代。”说罢,董雪峰拿出来一件像“铁布衫”的盔甲,“这是锁甲也叫链甲,从罗马时代就出现了,直到14世纪才退出历史舞台,在欧洲存在了很长时间,把它套在头上,当时是用来保护颈部,还能防砍,但是防刺和防钝器的效果不是很好。”董雪峰告诉笔者,如果想玩儿盔甲,这身锁甲就是“入门甲”,随后,董雪峰又向笔者展示了其他武备,并如数家珍地介绍着。  了解古代文明 培养“勇敢的心”  通过对不同时期武备的研究,董雪峰从中感悟着古代文明的发展变迁,同时,在“对战”中不仅强健了体魄,还培养了一颗“勇敢的心”。不同的盔甲能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特点,从中可以窥见人类文明的进步。  据董雪峰介绍,中国的武备经历了从先秦到清朝的沿革,除了元、清等少数民族政权外,汉族政权主要采用札甲,即用一块一块类似竹简的甲片拼接而成,其中,先秦的盔甲比较简易,主要是防御胸部不受侵害,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兵马俑。在唐宋时期,札甲发展到顶峰,形成了全身防护。国外的盔甲主要涉及东西欧、中亚、俄罗斯、日本等地区,其中比较典型的有15世纪以后的哥特甲、米兰甲、马米3/4甲等。中式头盔通常没有西方及日式头盔常见的面甲。一般来说,一套简易的自制盔甲只需花费千元左右,如果追求精美华丽,全套盔甲的价格则需万元以上,最贵的可达十余万元。“我们这身盔甲连同武器足足有30余公斤,需要玩家有强健的体魄,此外,当对方向你"进攻"时,你需要勇敢地迎战,这又能培养勇气和进取心。”董雪峰说。  钻研制作工艺 亲手打造装备  除了收藏各种武备外,在其他成员的带动下,董雪峰也开始尝试从网上、书中查找资料自己动手制作装备,并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了做“工匠”的乐趣,增加了一项手工技能。  据董雪峰介绍,制作武备的资料大都是从网上找到的,此外,国外的专业工匠也给予了一些帮助—能够获得一些设计图。“我们的成员人才济济,有人懂美术、有人会用机床,所以很多武备都能经过钻研而"成真"。”在董雪峰的武备中,有一个用羽毛装饰的箭筒,这是他最得意的作品。“练习射箭之前,我觉得需要配备一个箭筒,于是买了皮革,按照网上的说明,自己画图、剪裁、缝制,由于我喜欢印第安风格,所以在制作中融入了羽毛作为装饰元素。每天下班做一会儿,用了一周的时间,终于做成了这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箭筒。”此后,董雪峰还自己制作了仿皮毛的斗篷,“古代战士冬季是穿着斗篷骑马行军的,这件斗篷穿在身上特别威风!”令笔者难以相信的是,就连盔甲他都能自己动手制作,“这种锁甲,我们中的好多人都会做,而且团员们还在设计中进行了改造,使其更轻便,穿在身上更舒服。”  复原欧洲古战场 “对战”安全第一  盔甲、兵器并非束之高阁,董雪峰和团友们喜欢披挂上阵,体会古代作战的酣畅淋漓之感。一对一、多对多的“作战”,让彼此切磋了武艺,“打”得很过瘾,身着中世纪骑士盔甲的他们仿佛复原了欧洲古代战场。  “我们会不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大家穿上金属盔甲、护具来对战,体验当时作战的感觉。”董雪峰说,“模仿古时作战的游戏一般分为一对一和多对多两种,人数最多时是十对十的阵容,大家玩儿列阵作战,相当霸气,也很过瘾!”今年“五一”期间,“虎贲骑士团”和“天箭盟”成员在天津白庙客运站举行了一场联谊活动,有四十余人参加。今年“十一”,他们还一起奔赴河北保定参加团队活动,“这次的活动比较专业,要求参加的成员都需要具备实战经验和佩戴护具,既有群体的列阵对抗,也有一对一的分组对抗,应用到了一些阵法、作战心理等知识。”董雪峰特别提示,“对战”是一项具有危险性的活动,所以凡是参加活动者,至少要穿上胸甲,佩戴带有面罩的对战头盔以及可以保护小臂和手指的金属手套。  为了提高“武艺”,董雪峰经常从网上观看国外的视频教学资料,并从海外成员处寻得“远程协助”,“国外有专门的中世纪武术俱乐部,他们受过系统训练后,再通过网络传授给我们。”  研究宋朝盔甲 为影视剧纠错  此外,还有成员对武备知识非常感兴趣,前不久热映的电视剧《精忠岳飞》中的宋甲的设计,就引发了他们的探讨,有成员发帖子认为,电视剧中的宋甲与历史上的真宋甲相比,有些“偷工减料”,制作得相对简易,不像宋甲,反倒有点类似东洋风格的盔甲。影视剧中的盔甲出现这样的情况,十分常见。成员常诚是盔甲复原研究者,他介绍说,影视剧《精忠岳飞》中的盔甲造型主要还是从视觉角度出发,做得比较花哨,会有精细的纹饰、夸张的包边等设计,这与历史上的宋甲是两回事。古代有专门的服饰制度,真正作战用的宋甲都很精简,基本没有装饰,都是铁甲片拼接而成的。而且古书中也有记载,宋代盔甲的分配是根据作战需要来进行的,将官特别是指挥官如果不出去作战,他们穿的盔甲可能还不如普通的一线作战士兵。  本文摄影 鲍淼 南虎涛 董雪峰
13-10-10·
13-10-10·
13-10-10·
13-10-10·
13-10-10·
13-10-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最帅的盔甲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