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甲午战争牺牲的将领在包头的将领有谁

江含章将军 随贺龙攻打包头受重伤 - 红潮人物 - 红潮网 历史故事网
江含章将军 随贺龙攻打包头受重伤
包头战役七一五团二营营长陈家营、副政委康发印,三营营长廖士明等身先士卒,光荣牺牲。七一五团参谋长江含章、二营政治指导员张长寿、副营长傅俊德,三营政治指导员徐文等都负了重伤。
江含章将军(),江西省南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晋升少将。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江含章少将照片
江含章将军简介
原武汉军区副参谋长
江含章将军是江西省南丰县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参加八路军。
&&&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司令部作战科见习参谋,第3支队8团司令部作战参谋,385旅715团参谋长。参加了百团大战。
&&&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385旅副参谋长,第一野战军1军1师参谋长。参加了宜川,扶□等战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司令部秘书、作战处处长。1953年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参谋长。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后任武汉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部部长,武汉军区副参谋长。
&&&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江含章少将生平经历
江含章,1916年9月出生,江西省南丰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江含章生于贫寒家庭。因生活贫困,他15岁辍学至南昌“源记”纱号学徒。
1938年,江含章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历任八路军120师司令部作战科见习参谋、第3支队8团司令部作战参谋、120师358旅8团司令部参谋、715团参谋长。参加了百团大战。
抗战胜利后,江含章任晋绥野战军358旅副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358旅副参谋长。
日,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358旅改编为第一野战军第1军1师(属头等主力师),江含章任1师参谋长。
1949年6月,第一野战军成立第1、2兵团,江含章任第1兵团第1军1师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江含章参加了宜川、扶眉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江含章任西南军区司令部秘书、作战处处长。
1953年,江含章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1军参谋长。
1960年,江含章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后任武汉军区副参谋长、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部部长、武汉军区副参谋长。
1971年,江含章任湖北省葛洲坝工程指挥部第一副指挥长兼参谋长。
离职休养后,江含章享受副兵团职待遇。
江含章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
日,江含章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2岁。
红潮网整理!
江含章将军故事
贺龙率军攻打包头城伤亡1071名
&&&包头历史学家张贵呼吁为烈士树碑立像
&&&文/高树珍
& “你知道贺龙曾经率军攻打过包头这段历史吗?”
& 作为包头市城市建设人文景观专家组成员之一的内蒙古科技大学历史学教授张贵经常会到相关部门做有关于包头历史的讲座,他经常以这样的开场白询问在座的听讲者,知道的人很少。
& “为了解放包头,1071名伤亡烈士葬于当年城垣外的荒野中。当时年幼的我曾多次听参与掩埋烈士尸骨的爷爷讲过这段历史。许多年来,我一直在呼吁,请相关部门为在这场战役中阵亡的1071名烈士在东河区树碑立像,但至今心愿未了。”张贵面色沉重的说:“这段历史不应该被包头人遗忘啊!。”
& 毛泽东三次起草命令
& “每当我提起这段历史,心情总是非常复杂。”面对记者年过七旬的张贵脸色有些难看。 张贵介绍:“日本投降后,驻绥远西部的国民党军第十二战区司令官傅作义调集所辖主力和收编的伪绥西联军王英部,伪蒙古军李守信部共6万人,进占归绥(今呼和浩特)和已被解放的武川、陶林(今察右中旗)、丰镇、兴和等城外埠 ,企图夺占张家口。”
内容编辑:红潮历史
??????????
红潮网-中国军事历史故事()版权所有& 站长QQ:
红潮网声明:本站文章未署名部分来自合作平台福宁客的博客,部份由网友搜集转载自报刊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地址:中国.福建 邮编:355100&& 技术支持:无忧互联&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牺牲将领名录
我的图书馆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牺牲将领名录
& & 有人污蔑中共“游而不击”,证据就是“在抗日战争中,自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6月,国军中少将以上的将军,共牺牲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并把名单到处宣扬。而国民政府的何应钦则说是206位将领。”,而且,还提出了佐证“中共牺牲的高级将领仅有左权将军和彭雪枫将军(左权为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彭雪枫为新四军的师长)。”,一边是百余乃至二百位,一边是“仅有两位”,何等大的差距,此说理直气壮日盛一日。事实果真如此么?请看------
& && && && && &共产党抗战牺牲将领
东北抗日联军
杨靖宇 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赵尚志 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副总指挥
许亨植 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总参谋长 第3军军长
李红光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
吉鸿昌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2军军长
八路军阵亡团以上干部
(部分八路军阵亡团以上干部名单. (缺44年和45年))
左权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
张友清 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长
马玉堂 八路军渤海军区司令员
魏大光 八路军120师独立2旅旅长
洪麟阁 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兼第1路总指挥
陈宇环 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
刘连科 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
段世曾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2师师长
陈锦秀 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
理琦 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军政员会主席
王友德 八路军总部野战医院院长
刘礼年 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政委
王平陆 冀东抗日联军1支队司令员兼中共冀热边区特委书记
陆省三 八路军鲁东游击第7支队政委兼中共鲁东地区工委书记
叶成焕 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团长
王育民 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津浦支队 政 委
秦进乐 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参谋长
张襄国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易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兼 政 委
韩明柱 八路军鲁东游击第8支队副司令员
金道松。八路军後方留守兵团关中军分区副司令员
杨靖远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司令员
宣侠父 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议
那恕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1支队政治委员
杨万林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1师参谋长
温健公 河北抗日民军政治部主任兼总秘书长
黄政 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副支队长
李剑卜 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2支队参谋长
邓永耀 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
陈生庆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司令员
鲍辉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政治部主任
高唏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政治委员
蒋洪高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九龙支队支队长
苏苏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第1支队参谋长
马耀南 八路军山东纵队3支队司令员
黄胜斌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政委
郭征 八路军120师独立1旅参谋长
王铭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1支队政治部主任
胡一新 八路军雁北6支队政委
馀化臣 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
董少白 八路军山东纵队12支队政治部主任
杨铁成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
牟光义 八路军鲁东游击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
曹志尚 八路军鲁西军区汶郓钜嘉游击支队副支队长
阎祖皋 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2支队参谋长
姜林 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2支队政治部主任
彭德大 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
冷赤斋 八路军冀南军区2分区副司令员
闻允志 八路军第2纵队1旅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1分区政委
李荣 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董天知 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3纵队政委
徐秋 八路军鲁西军区2分区副司令员
王溥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军司令员
郝玉明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军政治部副主任
马振华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政委
郭建中 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8分区太原支队副政委
苏精诚 八路军129师386旅政治部主任兼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
张铎 八路军山东纵队5旅政治部副主任
贾源. 八路军冀中军区任河大支队政委
朱宝琛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游击支队参谋长
杜希龄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
晏显升 八路军120师兼晋西北军区洪赵游击纵队司令员
杨忠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政治部主任
刘海涛 八路军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滨海军区9支队司令员
刘涛 八路军山东纵队蒙山支队政委
戴克信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巨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
王立人 八路军115师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
曹有民 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
刘子超 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
张宝龙 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支队长
熊德成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2分区参谋长
郭国言 八路军太行军区3分区司令员
范子侠. 八路军129师新10旅旅长兼太行军区6分区司令员
包森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
刘德明 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
杨成德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3分区司令员
陆升勋 八路军山东纵队1支队副司令员
刘诚光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刘诗松 八路军129师新7旅政治部主任
郭六顺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
杨宏明 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司令员
孙益民 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政治部主任
陈元龙 八路军129师政治部副主任
孙开楚 八路军後勤部军工部政委
彭光 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3纵队兼太行军区政治部副主
谢瀚文 八路军後勤部政治部主任
肖伟成 八路军太行军区供给部副部长
常德善 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
王远因 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政委
袁心纯 八路军冀中军区9分区政治部主任
王炳三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治部副主任
石景芳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1分区军区司令员
杜子孚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委
熊德臣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2分区参谋长
魏金山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8分区政治部主任
孔庆同 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
汪洋 八路军鲁中军区政委
王泊生 八路军冀南军区6分区副政委
赖国清 八路军鲁南军区3分区政委
于寄吾 八路军胶东军区3分区政委
于一心 八路军胶东军区3分区参谋长
王至发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3分区政治部主任
.王东福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
唐克威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水东军分区政委兼水东独立团政委中共水东地委书记。
徐尚武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2分区司令员。
李永安 八路军山东军区渤海军区3分区司令员。
李忠 八路军冀南军区1分区政 治 委 员 兼 中 共 冀 南 区 二 地 委 书 记。
易良品 八路军129师386旅773团团长、新7旅旅长冀南军区6分区司令员。
赵义京 冀南军区5分区司令员
陈耀元 八路军129师任团长。後担任八路军冀南军区5分区副司令员。
萧永智 八路军129师新8旅政委,1943年任冀南军区7分区政治委员。
袁鸿化 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政治部主任。
杨承德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1分区司令员兼16团团长
夏祖盛 八路军冀南军区6分区副司令员,政治委员。
朱程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1分区司令员。
符竹庭 八路军115师教2旅政委、山东军区滨海军区政委兼中共滨海区委书记
新四军牺牲将领
(部分是皖南事变和国民党军战斗牺牲)
项英 新四军副军长 皖南事变
袁国平 新四军政治部主任 皖南事变
周子昆 新四军副参谋长 皖南事变
张正坤 3支队司令员 皖南事变
冯达飞 新四军2纵队副司令 皖南事变
王怀生 新四军1支队1团参谋长 皖南事变
徐锦树 新四军3支队5团团长 皖南事变
陈龙标 新四军1支队副官主任 皖南事变
黄诚 新四军政治部秘书长 皖南事变
李子芳 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皖南事变
廖正文 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人事科长 皖南事变
沈韬 新四军3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 皖南事变
项永章 新四军3支队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 皖南事变
林开凤 新四军5团副团长 皖南事变
彭雪枫.新四军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
许言希 新四军2师师长兼淮南军区盱嘉支队司令员
叶辅平 新四军军需处处长
罗忠毅 新四军6师参谋长兼16旅旅长
王子清 新四军挺进纵队2支队副司令员
廖海涛 新四军6师16旅政委
彭雄 新四军3师参谋长
田守尧 新四军3师8旅旅长
高农斧新四军4师10旅政委
朱立文 新四军5师15旅副旅长兼43团团长
陈昭礼 军长叶挺秘书,新四军驻武汉办事处主任,第70军上校参议兼战时干训班主任
黄道 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主任,中共中央江西省委书记
涂正坤 新四军上校参仪,驻平江留守处主任,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
田英 新四军都昌留守处主任
邱金声 新四军2支队3团团长
萧国生 新四军1支队2团政治处主任,
胡发坚 新四军一支队参谋长,江抗第叁路副司令员,
王赤 江抗第叁路政 治部副主任
龙树林 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
罗梓铭 新四军平江留守处中校主任,中共湘赣特委书记
叶辅平 新四军军需处处长
吴(火昆) 历任新四军3支队6团副团长,江抗副总指挥兼第二路司令员。
时雨 江抗总指挥部政治部宣教□
文明地 新四军5支队8团政治处主任
曹云露 新四军游击2纵队政治委员
王恩九 新四军驻确山竹沟留守处交际科科长
刘震英 新四军1支队新六团政治处主任
罗化成 历任新四军2支队政治部主任
丁宇宸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一团队参谋长
陈文甫 新四军6支队3总队8团副团长
鲁雨亭 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总队长
桂逢洲 新四军3支队新编第九团团长,
田丰 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曾昭铭 新四军3支队5团副团长,
杨木贵 新四军3支队军需主任
李宗南 新四军豫鄂游击支队作战参谋,豫鄂挺进纵队作战科长
仇兆柱 新四军灵北独立团政治处主任
刘树藩 新四军5支队8团政治委员
杨业珍 新四军鄂东独立团政治处主任
官楚印 新四军独立团团长
苏震 新四军豫鄂纵队《挺进报》编辑,襄西独立团政治委员
顾士多 新四军4支队9团团长
徐绪奎 新四军江抗第叁路参谋长,挺进纵队2团团长
徐世奎 新四军4支队7团政治委员
王友德 八路军总部野战医院院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叁团队政治处主任
高昆 新四军4支队9团参谋长
刘景胜 新四军5支队15团政治委员,独立2团政治委员
廖毅 新四军豫鄂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
邹志辉 新四军 豫鄂挺进纵队第五团队大队长,应城县大队大队长
王丰庆 新四军1支队独立1团团长
李复 新四军2支队独立2团副团长
漆承宏 新四军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独立2团副参谋长
周大灿 新四军游击支队1团3营营长
糜云辉 新四军游击支队1总队1大队政治委员
焦勇 新四军挺进纵队2支队鄂东独立团团长
杜剑秋 新四军2支队司令部参谋
徐赞辉 新四军1纵队新1团参谋长
雷根 新四军1纵特派员,新1团代政委
周桂生 新四军2纵队司令员
朱镜我 新四军政治部宣教部部长
胡荣 新四军3支队政治部主任
陈惠 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青年科科长
凌云 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秘书科科长兼总务科科长
纪正 巢县独立营营长,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 民运科科长
杨志华 新四军政治部秘书处文书科科长
林高峰 新四军2支队3团政治处宣教股长
李培根 新四军 扬中县县长
朱廉贻 观鹤自卫团团长,丹阳 自卫总团秘书长,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部秘书长兼6支队支队长,苏北临时行政委 员会秘书长,兴化县县长
杨常安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信应独立团团长
熊梦辉 新四军2支队3团参谋长,新3团团长
周达明 □沪游击纵队参谋长
刘保罗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抗敌剧团教员,鲁艺华中分院戏剧系主任
杨子仿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6团参谋长
郭守信 新四军南通县独立团政治处主任
吴载文 新四军1师3旅7团政治委员
蔡斌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信应独立团团长
韩达生 新四军 4师(目佳)杞太独立团政治委员
朱长清 新四军6师18旅54团团长
刘振瑜 抗大4分校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
宋毅 抗大4分校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
陈芳明 新四军4师11旅31团副团长
谢昆 鄂北支队副支队长,随枣支队政治委员
林英 海门警卫团政治处主任
胡晓初 新四军游击支队2总队总队长
朱松寿 新四军江抗第五路司令,
石坚白 新四军4师10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孙占彪 新四军南通独立团团长
刘全 新四军7师19旅57团政治处主任
李智 新四军襄南办事处主任
黄全德 鄂南挺进纵队独立五团政治委员
王苏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独立五团团长
赵伯华 新四军6师18旅51团参谋长
黄重厚 联抗独立支队支队长
王明星 新四军6师18旅55团参谋长1
邱东平 新四军1支队政治部敌工科科长兼陈毅秘书,鲁艺华中分院教导主任。
许晴 鲁艺 华中分院戏剧系主任
裴励 新四军3师7旅教导主任
周叔屏 新四军青龙潭留守处主任,安随应游击支队支队长
张裕生1支队队长豫鄂挺进纵队信应游击总队队长
周乐生 新四军6师16旅47团政治处主任&
发表评论:
馆藏&25492
TA的最新馆藏抗战期间牺牲了多少共产党将领?
  在14年抗战中牺牲了75位东北抗联将领。(陆琴 供图)
  长期以来,对于抗战期间牺牲的中共将领群体的考证与认定问题,在人们的认知乃至学术研究上一直是个空白,由此导致很多人认为,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共部队只牺牲了1位将领,而国民党部队却牺牲了100多位将领。这种认识误区直接影响到人们客观、理性地认识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及其评价,甚至影响到客观评价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仅东北抗联就有70位以上的中共将领在抗战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如何界定这个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群体呢?这首先需要我们把中共领导的抗日部队的发展置于整个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来考察。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了局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艰苦抗战,一直到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中国整整经历了14年的抗战。在这14年中,中共领导下的抗日部队逐步由散兵发展到正规军,特别是在1937年后,中共抗日部队逐渐发展成为包括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等在内的部队。
  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里,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这支人民军队战斗在华北、华中、华南、东北等广袤国土上,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殊死搏杀。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再到全国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共领导的抗日部队除坚持了游击战等敌后战场作战、开辟抗日根据地外,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坚持人民战争,紧密配合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作战,为打败日本侵略军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许多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到1945年8年的全面抗战中,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人员损失共584267人,其中伤290467人,牺牲160603人,被俘45989人,失踪87208人。当然,这里面还没有包含1931年至1937年间的军人伤亡,也没有包含东北抗联的伤亡。
  那么,在14年抗战中,有资料可查的中共抗战先烈中到底有多少位是将领呢?笔者经过初步考证,在与国民党部队牺牲的同等级别的将领对比研究中发现,仅东北抗联就有70位以上的中共将领在抗战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由于受到资料的限制,笔者以为,实际上远远不止70位中共将领。
  多种原因造成人们对抗战期间牺牲的中共将领群体认识的缺失与失真
  造成人们对中共将领群体认识的缺失与失真的原因有很多,不仅仅有今天学术研究上的空缺与偏差,同时还有历史造成的种种原因。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抗战中牺牲的许多中共部队高级军官,本来与国民党军队将领级别相当,但并没有被授予同等的军衔。
  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辖3个师、每师编制1.5万人,师辖两个旅,每个旅辖两个团。国民党当局又于日宣布,将湘、赣、闽、粤、浙、鄂、豫、皖8省边界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二十八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下辖四个支队。取消红军番号,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这是中共在民族危难关头为促成国共合作而向国民党做出的重大让步之一。由于部队编制的减少,许多位中共部队的高级军官,实际上被降了几级使用。有些人后来在抗日战场上牺牲了,但历史并没有给他们“正名”,恢复应有的将领身份。
  红军经过改编后,就八路军而言,与改编前相比人数虽未减少,但编制级别却大大降低,主要表现在,由原来的三个方面军改为三个师,有的军级编制降为营级编制,如原红二十九军改编为第一二九师特务营,原红三十军改编为第一二九师炮兵营,原红军独立第一师和陕北独立团改编为第一二○师特务营。在此次改编过程中,大多数红军干部不得不降级使用,许多高级将领“官降三级”,甚至“官降四级”。方面军总指挥当师长,军团长当旅长,军长当团长。如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任第一二○师师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肖克任第一二○师副师长,官降四级。如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任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红六军团军团长陈伯钧任第一二○师三五九旅旅长,官降四级。如红一军团第二师师长杨得志任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团长,红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师长韩先楚任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副团长,官降三级、两级不等。这就导致后来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共部队的将领,许多本来与国民党军队中将领级别相当,应当是将领,但并没有被授予同等的军衔。如日牺牲的叶成焕烈士,红军改编时由师政委改任团长。如果根据国民政府当时授予旅长以上为少将的规定,叶成焕烈士理应为将军,这还没有考虑军衔追加的问题。
  2、国民党为了限共、防共,没有给共产党将领以同等待遇。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为了拉拢人心,以求壮大自己的力量,试图削弱共产党,独享抗战胜利成果,对国民党将领甚至对一些坑害人民的土匪授予将领等职,而对共产党高级将领却极其苛刻。如1943年任命甘肃土匪马步芳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十集团军总司令,日,再次任命其为代理西北军政长官,同时他获得了陆军中将加上将军衔。1941年2月,苏鲁战区游击纵队副总指挥李长江率所部8个支队投靠国民党,被国民政府授予少将军衔,等等。
  3、抗战期间,中共部队在军衔制上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制度和管理体系。
  纵观整个抗战期间,中共部队在军衔制上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制度和管理体系,这是造成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部队一直没有统一的军衔,乃至军官牺牲后也没有进行军衔上的追加和认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共部队从初创到抗战初期在待遇方面都是平等的。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的,红军“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 这种办法在军队中实行了很长时间。因此,那个时候军队内部还没有明确的等级观念,官兵待遇基本上是一样的。因此,从中共领导人的谋略上看,也就谈不上实行军衔制的问题。
  七七事变以后,为了国共合作和促成全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又因为当时国民党军队是有军衔的,并且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军衔体系,所以中共部队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军衔问题。日,八路军以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的名义,给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发电,正式提出了在我军内实行军衔制度的建议,并正式发文对军衔的评定标准做了明确规定。此后,有一部分中共将领被授予了军衔,如当时的第一二○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被授予了中将军衔,第一二○师参谋长周士第、第三五八旅旅长卢冬生等被授予少将军衔。实际上,中共部队在这一时期被授予军衔的只是少数人,这部分人大都是需要经常与国民党打交道或搞统战工作的人。尽管1939年的这次授衔工作,有具体的措施,也有部分人员被授予了军衔,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一次授衔工作最后还是没有真正在中共部队内普遍实施。日,党中央作出了“军队中暂不规定等级军衔”的决定,标志着中共部队的第一次授衔工作宣告结束。
  在第一次授衔工作结束后,党中央又进行过两次纯属临时性的授衔。一次是在1945年9月,为了与苏联红军在军衔上一致,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党中央给临时派到苏联的六位派出人员授以军衔。另一次是1946年,为了便于中共部队派往各地的军事调停处的代表能与国民党的代表平等工作,进行了临时性的授衔。但在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之后,这部分中共将领被授予的军衔也就自动被取消了。
  4、中共部队一直没有按照国际惯例,追加在抗战中牺牲的将领军衔。
  二战中,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苏联、美国等都曾对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嘉奖的同时,普遍追加了军衔,就连加害国日本的军队也不例外。如,日,侵华日军第三师团步兵五旅团步兵六联队队长仓永辰治步兵大佐,在入侵上海吴淞铁路码头的作战中,被中国军队击毙,死后被追晋为陆军少将。日,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第十三军十五师团步兵团团长田路朝一陆军少将,在安徽南部的一次战斗中,被中国军队击毙,死后被追晋为陆军中将。国民政府方面,如第七十九军中将军长王甲本在衡阳保卫战中壮烈殉国,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萧山令等几位少将,后均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等等。但对于中共领导的抗日部队牺牲的将领们来说,截至目前,没有对他们进行过军衔上的追加。
  5、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授予军衔时,对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共将领仅仅追认为烈士,并没有进行军衔上的追加。
  1955年在全国授予军衔的时候,只是对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中共将领进行了军衔授予。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了自己的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等等。但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官兵仅仅是追认为烈士,并没有进行军衔上的追加,贻误了追加抗战期间牺牲的中共将领军衔的最佳时机,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认定与考证抗战期间牺牲的中共将领群体意义重大
  毫无疑问,所有抗日的党派,所有抗日的阶级、阶层,都对抗日战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其中,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担负着敌后战场作战的任务,人民军队在敌人后方所进行的游击战争,有着伟大的战略作用。在这中间有许多的中共将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从职务上来讲,他们有的是师长,有的是旅长,有的是团长,但他们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的贡献则是巨大的。全面定位这个群体有利于进一步理解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更有助于理解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作用。
  据史料记载和部分官兵的回忆,在许多中共开辟的根据地中,当地老百姓平时都称中共高级指挥官为将军。如1938年11月牺牲的范筑先,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参谋长、旅长等职,建立了中共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生前在鲁西南一带被称为“范将军”。再如日升任为中共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军长的柴世荣,被东北当地老百姓称为“神兵天将飞将军”。有的中共部队领导人,不仅仅是老百姓,就连国民党人也认为他们是将军,如1939年底,苏中根据地负责人管文蔚及惠浴宇、陈同生等同志,应国民党人李明扬的邀请,去泰州访问李明扬时,李明扬公开打出了“欢迎四将军”的标语。
  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共将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理应给予他们应有的定位。正如徐向前在1955年授军衔大会上说的:“我们这些人是幸存者,许多战友牺牲了,如果他们不牺牲,元帅、将军应该是他们的。”
  在国际上,通常把一国在战争中牺牲的将领数量,作为考察其在战争中贡献度大小的重要数据之一。考证与认定抗战期间牺牲的中共将领群体,就可以改变战后几十年来一直认定的中共在抗战中牺牲的将领数量偏少的偏见,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们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民族牺牲。
  在20世纪90年代,笔者曾写过一篇论文,吁请学界要正确认识与评价抗战先烈群体定位的问题。在那篇文章中,我表达的主旨是要从历史阶段论出发,从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至上的角度,正确认识与评价国民党部队在抗战中牺牲的先烈们,实事求是地恢复他们的历史地位,褒奖他们的历史功绩。今天,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把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共将领群体的考证与定位问题提出来,同样吁请学界加强对他们的重视和研究。我以为,无论是从学术研究由宏观走向微观、由关注个体到群体的层面上来讲,还是从扩大视角和提升历史认知,深入理解和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言,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朱成山 作者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放战争牺牲的将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