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孔雀东南飞的男女主角有感结合古代男女爱情故事

《孔雀东南飞》再现乐府经典爱情故事_影音娱乐_新浪网
《孔雀东南飞》再现乐府经典爱情故事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乐府双壁”之一的《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被誉为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根据《孔雀东南飞》改变的36集同名电视剧,将于29日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正式开播。这部即将亮相的作品堪称电视圈“资深老兵”与“实力新秀”的大集合,演员阵容既包括鲍国安、王姬、萨日娜等老戏骨,也包括潘粤明、孙菲菲等实力新秀。
  豪华班底打造经典爱情故事
  电视剧《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汉末建安年间,一位名叫刘兰芝(孙菲菲饰)的少妇,美丽、善良、聪明而勤劳。她与焦仲卿(潘粤明饰)成婚后,夫妻俩互敬互爱,感情深挚。不料偏执顽固的焦母(王姬饰)却看她不顺眼,百般挑剔,并威逼焦仲卿将她驱逐。焦仲卿迫于母命,无奈只得劝说兰芝暂避娘家,待日后再设法接她回家。分手时两人盟誓,永不相负。谁知兰芝回到娘家后,趋炎附势的哥哥逼她改嫁太守的儿子。焦仲卿闻讯赶来,两人约定黄泉下相见,最后在太守儿子迎亲的那天,双双殉情而死。
  据制片方介绍,为将《孔雀东南飞》这一家喻户晓的故事搬上电视荧幕,他们请来了强大的演员阵容和制作班底。该剧由执导过《大染房》、《成吉思汗》的大导演王文杰执导,制作班底力邀《闯关东》的原班人马加盟。曾成功塑造许仙、温如春等书生形象的潘粤明饰演男主角焦仲卿,素有古典第一气质美女的孙菲菲饰演女主角刘兰芝,两人男才女貌将演绎悲壮爱情中的一对才子佳人。此外,剧中更有王姬、萨日娜、鲍国安等一批知名演员扮演重要角色,该剧凄婉优美的主题曲则由付笛生任静夫妇演唱。
  孙菲菲学箜篌手指磨出血泡
  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是一个“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女子,它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贤良淑德,又拥有出众的棋艺才情。面对这样一个在人们心目中近乎完美的形象,刘兰芝的扮演者孙菲菲坦承自己丝毫不敢懈怠。孙菲菲说,早在开拍之前,她就专程赵老师学习箜篌的弹奏。箜篌作为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学起来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过一个月的苦练我总算能弹些像样的小作品了,不过为这我的手指都磨出了血泡。”
  用现代人眼光解析古人对爱情向往
  故事情节对于一部电视剧而言至关重要,因此作家金海涛和熊诚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对刘、焦二人的爱情戏,非常注重以诗意的、浪漫的情调去表现,以期达到情节跌宕起伏故事精彩好看的目的。另一方面,该剧在保持原作内涵的基础上,加强了以高主簿为代表的封建恶势力这条行动线,同时也加强了以焦母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制这条行动线,使矛盾冲突更为激化,更富有戏剧性。
  从现场播放的片花来看,《孔雀东南飞》不仅画面唯美、服化道具考究,而且表现孔雀东南飞的三维特效也很震撼。制片方表示,新剧将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解析古人对爱情自由的向往,对封建礼教的驳斥。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孔雀东南飞_PDF图书下载_徐飞_在线阅读_PDF免费电子书下载_第一图书网
孔雀东南飞
出版时间:2003-1&&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作者:徐飞&&Tag标签:无&&
中国古代爱情故事。 《孔雀东南飞》,又名《焦仲卿妻》,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描写的是东汉末年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省潜山县)小吏焦仲卿与其妻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故事。
第一章 少女兰芝未嫁时第二章 新婚燕尔蒙愁思第三章 秦家罗敷怀春情第四章 母子反目生婚变第五章 兰芝含悲辞焦母第六章 瑞琪山坳遭劫难第七章 太守逼嫁鸳鸯集第八章 两家合葬华山旁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总计5条)
&&&&  还是喜欢汉乐府的《孔雀东南飞》,越读越觉词藻简练精妙,故事通古论今,很有趣。
  
  记得上学时对刘兰芝被休原因讨论再三,现在读来,除了无子外,也有些别的思量。
  
  一、兰芝从小家境优渥,生活富足,接受诗词曲赋的教育,个性独立有见地。可想见,日常生活中必不如婆婆心意的乖巧听话,容易出现婆媳不同想法的摩擦,即使兰芝遵循婆婆安排,神情举止也会泄漏人的真正心思。更何况很多不经意的小事看似无关紧要不需请示婆婆,实则挑战了婆婆持家的权威。“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现代也一样,婆媳常在持家、育儿、甚至家里谁做饭谁洗碗,媳妇作主妇还是出去工作等方面存在矛盾。谁能分是非对错?只是思维不同,看问题的角度立场不同而已。
  
  二、兰芝被休也使婆媳明争暗斗这场无硝烟战争的必然结果。你看,妻子对回家的丈夫抱怨,“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用现代话说就是,婆婆明显刁难人,我受不了了,离婚!嗯,再加两滴泪跺跺脚。做丈夫一看心疼了,赶紧跟自己妈求情去了。婆婆一看这还得了,小蹄子竟然唆使儿子来责备我,一向乖巧听话的儿子学会顶嘴了,这样的媳妇怎么能不休!好么,儿子还来了句,“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这一句更火上浇油,婆婆一听气得捶床大怒:这日子还怎么过!想我辛辛苦苦一个人把他拉扯成才容易么,这娶了媳妇忘了娘,还敢威胁我。兰芝被休更是板上钉钉。当妈的对儿子通常有很强的依赖感与独占欲,对那个与自己分享儿子的女人难免有敌意。儿子不偏不倚还能敏感地无风掀起三尺浪,更何况偏帮明显之语。
  
  三、其实我特怀疑兰芝平日的生活状态是否真得如此劳累。结婚二三年依旧“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当年可没有微波炉全自动洗衣机,倘若整日的洗衣、煮饭、机织,在日复一日冷水搓洗中,在烟熏火燎中,在唧唧复唧唧的机杼声中,还能维持纤纤玉手无老茧,凝脂肌肤不见烟火色,很神奇呀。《氓》里的女子从嫁三年尚且“其黄而陨……渐车帷裳”,难道兰芝真是传说中的“天生丽质难自弃”?要说有下人做这些活的话还要兰芝“鸡鸣入机织,三日断五匹”干吗?不明白,很不明白。
  
  题外话,要说以前对妇女还是很宽容的,你看,兰芝还家十余日就有县令为子说媒。这放宋明之时你就是想另嫁还得一堆人跳出来喊“好女不事二夫”!如此。
  
&&&&  信仰。中国人没有的东西。我自是个无神论者,无所谓有无。不过我对某些书籍难以抑制的好奇,比如《圣经》、《希腊神话》、《蜀山剑侠传》什么的让我对自己社会角色的认知产生了矛盾,这便彻底暴露了我的性格因素,轻信与怀疑的中间点,摩羯一贯的闷骚风格。谈到这儿,我有些羞愧,又不愿认错,我请两个有体面的人来帮我说项。子曰:六合之外,存而不论;笛卡儿——“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我却不能怀疑我正在怀疑。”这二位的言论可以抵御一切的攻奸,且二位段不会再从地下爬起,克服时间空间与语言的障碍开展辩论,拿他们来搪塞,我安心得很。
  
  其实我想表明一件事:信仰是很有力量的。我们所面对的社会远不是鲁迅先生说的“费厄泼赖”,我们都没有掌握一种让自己平复心情的方法,就会让事情恶性循环。为世人所普遍接受的宗教都在传递着这样的方法,这是它们存在的根本意义,欣慰之余,你就会发现,世事不公,原来在释迦摩尼菩提树下坐化之时,在上帝造出亚当、夏娃之时,就已经存在了,没有人可以逃离。信仰能够带领我们走出困境,找到重新面对的信心和勇气,它是我们的人生目标,促使我们奋斗的源头之一。在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普通的宗教信仰是会被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的,一往无前那么多年,到现在社会进化到了无法忍受的极端境界,才来寻求信仰的帮助,自尊心上未免下不来,无论儒、释、道还是基督,精神空虚但骄傲自豪的中国人都有些望而却步。不过,一个伟大民族的意义就在于,他们深谙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并随时能将之化为自己的生活指向。抱着同样的目的和目标,我们中的大多数成功地把信仰具体化了,它可以是一个经济指标、父母的要求和期望、一个或多个朋友、明星、能力强于自己的老板、内心深爱的那个人或是自己等等,这样的变化解决了很多矛盾,并切实有效,唯一的副作用是使人变得有些嘻皮,to be frank, (要当弗兰克),我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而且我看到周围无数的人都是这样来处理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不过我正在逐渐醒过来,静静看着那些个懵懂,很庆幸自己能醒这么一次,也许时间短暂,很快我又会进入新的懵懂,那又怎样呢?子曾经曰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理解是:人要是什么都不信,那怎么知道他行不行!所以为了证明自己“行”,总得信点什么才好。系呢一个时刻,我可以承认,我信我自己。我从盲目的笃信中醒来,看着它们如肥皂泡一个个幻灭,我信念坚定,要达到我“非一般”的目标,只有靠自己。
  
  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我把标题引用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讲述了一对恋人为形势所逼分开,而后抱着重逢的坚定信仰生活,却再次为形势所逼赴死的过程。盲目地自恋自渎源于错误的相信,既已看到生活本质,就应早作应对。我们没有资格妄评古人,但借古讽今倒是有趣。这“形势”二字便是关键。虚与委蛇总有底线,有梦想的人为什么要去拆那些污烂,我可不会去做死水里无力挣扎的微澜,我的两只手有足够的力气创造璀璨。我是那么地高兴自己心中渴望的梦想火花越燃越烈,并没有湮灭在失去理性的无聊世界里,我爱冲动,那多好玩,讨厌死气沉沉,犹如钻进了臭鼬的屁股,蠕动在肮脏中。我花了那么多时间等待别人告诉我“我是谁”,而现在我如此清楚自己是谁,那还需要隐忍多久呢?如果说我的风格将从此发生改变,我愿用一句墨子的话来与之前的态度做区别: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我目标坚定,相信自己,我要用特立独行的自我方式诠释生活,向死去的生活say goodbye, (自然,还没有死去但注定要死去的生活里我所有不爱的人和事物,也将逐一在我笔下死去。)天哪,我在骂人吗?那叫一个痛快!哈哈哈。
  孔子很奇怪,他自己不著书立说,所有的言论都是由他的学生记录下来留诸后世的,可是凡是喜欢中文的人有谁会不去了解他的话及不断引用呢,这真的很有趣,衍圣公是特立独行但老谋深算的顶尖高手。还有一个人,也从不著书立说,推崇“无拘无束的辩论和讨论”,当他被法庭判处死刑时,他说:死别的时辰已经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唯有神才知道了。他的名字叫做苏格拉底,向他致敬!
  
  
  
&&&&在理 , 写的真好~
&&&&多谢哈 O(∩_∩)O~
&&&&有启发~赞一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 2016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手法
本论文在栏目,由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更多论文,请点查看
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手法
[摘要]《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乐府诗歌中的杰出代表,它与北朝《木兰辞》、唐朝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杰。作为一篇优秀的长篇叙事诗,它采用多种手法,通过对一对青年男女爱情故事的叙述,在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焦母等个性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的同时,结合人物性格对故事情节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阐述与深化;保证了故事本身的完整性和传奇性。《孔雀东南飞》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位置,它以其深刻的艺术性对后代作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值得借鉴的是作品悲剧手法的具体应用。
[] 悲剧& 人物塑造&& 叙事特色
&一、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氛围
&《孔雀东南飞》产生于汉代乐府诗的全盛时期。乐府诗起源于汉代,本来是指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官署,最初是为了满足“制礼作乐”和宫廷娱乐的需要,但是,它对我国诗歌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且逐渐演变成一种诗体的名称,突出的代表了汉代的诗歌成就。我国古代叙事诗比较落后,《诗经?国风》以抒情诗为主,《楚辞》也是抒情诗。而汉乐府主要是叙事诗。汉乐府叙事富有故事性和戏剧性,往往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让人物自身出场来展开故事。[余秋雨主编& 翁长浩等著 《形象与韵律――中外文学赏析》,百花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第19页]如《东门行》在不到百字的篇幅中,截取一个城市贫民拔剑出门、挺而走险的高潮作浓墨重彩的描写,《羽林郎》集中描写豪奴调戏、胡姬抗暴的冲突,《妇病行》着力描写的是病妇临终托孤的惨状。汉乐府民歌精彩的叙事手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作才能,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孔雀东南飞》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更是通过主人公与不同人物的对话时所采取的不同语气、不同态度,将故事情节一步一步扩展开来,将一个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
&《孔雀东南飞》首载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作者不知为何人,作品的原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人常以诗的篇首句“孔雀东南飞”作为篇名。《艺苑卮言》对《孔雀东南飞》有过这样的评价:“质而不俚,乱而能整,叙事如画,叙情如诉,长篇之胜也!”[ 萧涤非著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北京第一版,第120页]整部作品用情节说话,全篇没有一个字提到刘兰芝的善良与坚贞,读者却能够强烈的感受到她那蒲草一般坚韧的性格魅力;也没有一个词提到焦仲卿的懦弱与痴情,人们在为他愤然自缢而感动的同时还有些许的遗憾;更没有哪段话提到焦母的跋扈与专横,却仍然人人痛恨不已。这三位人物,特别是主人公刘兰芝的塑造,堪称绝唱!
二.《孔雀东南飞》中人物的性格塑造
& 白居易《新乐府》有“首句标其目”的话,意思是开头要旗帜鲜明,讽刺什么,揭露什么,使读者一目了然。[ 艾治平著& 《古典诗词艺术探幽》,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第一版,第150 页]诗词的开头的多种多样的:或即景抒情,直抒胸臆;或寓情于景,铺叙婉转;或比喻象征,引起题意;或入手擒题,笼盖全篇;等等。总之,开头的选择,须有利于内容的表达,有利于主题的展开,巧妙的传递出诗情诗味来。《孔雀东南飞》的开头看似一般,却含有深意:“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有一个注本说:“古诗言夫妇离别往往用双鸟起兴。《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是本篇起头两句的来源。”[艾治平著& 《古典诗词艺术探幽》,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第一版,第147页]乍看之下,这个说法似乎颇有道理,但是为什么不用别的鸟,如鸽子麻雀之类,偏用美丽的孔雀起兴?“五里一徘徊”只是对前人诗句简单的引用与重复吗?实际上,娴雅清逸、高洁耀眼的孔雀正是“精妙世无双”的刘兰芝的象征,而“五里一徘徊”是对这对夫妻难割难舍、不忍诀别――即诗中“二情同依依”的真实写照。开头不仅笼盖全篇,还隐含着人的高洁、情的真切等寓意在内,更为诗歌定下了一种悲伤的格调。
刘兰芝的善良与坚贞
&&&& 与其说刘兰芝的不幸是由于焦母的反对造成的,不如说是受当时封建思想的毒害造成的。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刘兰芝明显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知书达理,;在十七岁嫁给焦仲卿后,日夜辛勤劳作:“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相貌出众,“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按常理来说,这样完美的儿媳妇打着灯笼也找不着,焦母为什么会厌恶她到非逐出家门不可的地步呢?焦母之所以对这个媳妇不满,首先,是因为刘兰芝的出身与背景与他焦家门不当、户不对:刘兰芝是“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的、不懂礼数的贫贱小女,焦仲卿却是大家之子,“仕宦于台阁”,单这一层,焦母自然不会乐意;其次,在如此不对等的情形之下,刘兰芝与焦仲卿感情却非常好,,使得焦母心里更不是滋味,久而久之,身为一家之主的焦母当然会竭尽所能,拔掉兰芝这根眼中钉了。
&&&& 刘兰芝的好教养在“不堪母驱使”的状况下展现的淋漓尽致。她在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时就已经觉察到婆婆对她的不满,善良的她不愿与长辈发生正面冲突,于是求助于丈夫,希望通过夫君的求情改善婆媳之间的关系。当丈夫的言语被现实证明是徒劳的挣扎后,她深刻地体会到两人的婚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是无法维持的,于是,刘兰芝放弃了留在焦家的念头。没有违反“七出”中的任何一条,就这样莫名其妙被休,刘兰芝能不委屈吗?可是,在严妆之后,刘兰芝最后一次拜见焦母,没有表现丝毫的怨恨和不满,依然彬彬有礼,敬重有加;面对大怒的焦母,她把问题都归结到自己身上:“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恭敬的向婆婆作别,希望焦母不要操劳过度:“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刘兰芝的泪水在很早之前就有了,看着当初扶床的小姑如今也已长大成人,她更是感慨万千,在焦母面前不能流的泪全在小姑面前流了出来,顾及长者,还殷勤吩咐:“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尊老爱幼,扶上携下,善良的刘兰芝用宽广的胸怀包容不公的一切。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爱情固然是美丽的,但是现实更是残酷的。作为焦仲卿,只要他不愿意,焦母就不能随便把别的女人迎娶回家,因为在封建家庭中,名义上的一家之主还是他这个男丁;而刘兰芝却时刻面临着被自己的父兄逼着改嫁的危险――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又一次显示了它的威力,它随时可以将爱情打倒在地!所以,虽然在分别时爱情的誓言是美丽的,刘兰芝却深切体会到未来不容乐观。“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又能怎样?面对现实同样无能为力!
&刘兰芝的伟大之处在于她的挺身而出不单单为了维护爱情,更是为了捍卫女性的尊严!“处分任兄意,那得自任专?”如果只承受暴虐的兄长的不解与责骂,相信刘兰芝一定可以挺的下去;但是,“贺卿得高迁!”“蒲苇一时韧”焦仲卿不辨是非的责问与讽刺像针一样刺伤她的心。“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兰芝反驳:不过因为你是男子,可以轻易的坚守诺言;我却因为是女子,便要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与逼迫;你是男子所以可以不理会母亲的安排,我是女子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命运被父兄摆布!这公平吗?!“生人作死别,恨恨哪可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刘兰芝用自己生命的终结,向封建思想作了一个无比凄凉、无比美丽、无比坚贞的手势!“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原,《离骚》]兰芝的投水是一个不是解脱的解脱,这样的结局或许不是最好的,却是对不公的现实最好的回应!&
&&&& 2.焦仲卿的懦弱与痴情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序言中“时人伤之”,“之”指的是刘兰芝还是焦仲卿,亦或是两人殉情而死这件事本身呢?从原题目《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可以得知,作品要赞扬的主人公是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而不是仲卿本人,这说明焦仲卿的人格魅力无法与刘兰芝相提并论。为什么同样是殉情,焦仲卿得到的赞叹和同情要远远少于刘兰芝呢?
&焦仲卿的悲剧性在于他所受到的教育使他没有办法反抗命运的安排。他出生在一个充满礼教味道的封建家庭,有焦母这样一个大家长统治着、束缚着;在外他只是官府里的一个小吏,被更多更强大的官僚支配着。长久以来的恭俭礼从、逆来顺受已经把他塑造成一个丝毫不懂得反抗与斗争的青年。简而言之,对现实已经麻木的焦仲卿是不会做出逾规越距的举动的。所以,当自己心爱的妻子因为得不到母亲的欢心被驱逐时,懦弱的他唯一敢做的是“上堂拜阿母”,阿母槌床大怒,不但丝毫不为之所动,反而谴责他的言行举止不符合大家之子的规范。“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无疑,焦仲卿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孝顺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我们所能想象的范围,在母亲面前他甚至不敢为自己的妻子辩解,多年封建礼教的熏陶告诉他,母亲是天,是不可以违抗的神圣的存在,儿女私情与礼智仁孝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他基本上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放弃。
&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恶之处,都已经被逼得快要家破人亡了,“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焦仲卿的言语说明他还没有意识到现实的残酷,依然对焦母或者说焦母所代表的封建社会抱有幻想,甚至在妻子离开的时候还能泰然若素去上班。实际上,胆怯的他活在一个自己虚构的天真的世界里,直至兰芝再嫁的消息将他从梦中唤醒。恍惚之重的焦仲卿只是狭隘地意识到刘兰芝对他的背叛,完全没有认真思考两人的处境和事情真正的起因。幼稚的思维必将换取惨痛的代价,刘兰芝的痛斥将他所构建的虚幻世界击碎,使他对整个社会有了清晰明确地认识。与列夫?托尔斯泰《复活》中的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觉醒不同,聂赫留朵夫“与姐夫拉戈仁斯关于土地和问题的争论,表现出叛逆性格的坚定和成熟。他在去西伯利亚前夜的日记上庄严地写道:“别了,旧生活,从此一刀两断了!”表明了他叛逆到底的决心和勇往直前的叛逆气魄。”,浅析《复活》中男女主人公精神的复活]作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出生的知识分子,焦仲卿不可能有聂赫留朵夫的决绝和决心,先前无知带给他的幸福注定被迷茫与痛苦代替,“世上安得双全策,不负如来不负卿”,面临“to be or to be not”[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集?哈姆莱特》,北京燕山出版社,第79页 ]式的抉择,焦仲卿的痴情最终战胜了自身的懦弱,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果断的作了决定:“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一首永远的骊歌,由两个美丽的生命共同唱响,焦仲卿用自己的行动把真情真意大写在天地间,也将自己的姓名深深地铭刻在读者心上!
&3.焦母的跋扈与专制
&似乎每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中都存在一位惹人讨厌的老妇人,《红楼梦》中有庸俗浅薄的赵姨娘,《水浒传》中有贪婪刁钻的王婆,《西厢记》中有势利重名的相国夫人,……这些人物不是作品的主角,但她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主人公的命运。因为她们世故老到,阅历丰富,更因着年龄上的优势,轻易以自己的标准左右别人的生活;压制年轻人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 《孔雀东南飞》中也有一位不受欢迎的老妇人:焦母。前文中已经提到,焦母是封建大家庭的家长,象征着封建势力对年轻人追求自由与幸福的压迫。她如一座大山一般,死死地压住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从一开始对刘兰芝的挑剔与不满到后来付诸行动将刘兰芝逐出家门,焦母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颐指气使、盛气临人、呆板顽固的老妇人,最见不得真诚自由的感情在眼皮下存活。
&“吾意久怀恨,汝岂得自由!”面对儿子的求情,焦母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怒和强硬,愤怒是因为儿子竟然敢忤逆自己的意愿,明目张胆的袒护自己厌恶的人;因为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侵犯她更加愤怒,焦母像一只受伤的巨兽一样无法平静,儿子以永不再娶相逼的结果只是槌床大怒。&& 等到焦仲卿彻底心灰意冷决意殉情时,焦母“零泪应声落”,显见她对自己的孩子也并不是没有感情,但是骄傲到专制的焦母依然坚守着阵营,丝毫不为之所动:“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如此专制的母亲! 如此不幸的母亲!焦母的不幸源于她的专制,她的专制来源于封建思想带给她根深蒂固的影响,她不仅失去了一个儿子,更加重要的是,她已经没有机会觉醒和忏悔。焦母的悲剧在于在她所剩无几的岁月里陪伴她的只有无尽的孤独后悔和折磨。
三.《孔雀东南飞》的叙事特色
&《孔雀东南飞》能够成为我国古代汉乐府诗歌中的杰出代表,不仅因为它在人物塑造上有确实有过人之处,还因为其叙事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条理清晰。沈归愚有云:“《庐江小吏诗》(即《孔雀东南飞》),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淋淋漓漓,反反覆覆,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又云:“长篇诗若平平叙去,恐无光泽,中间需点染华缛,五色陆离,使读者心目具绚,如篇中新妇出门时‘妾有绣腰襦’一段,太守择日后‘青雀白鹄舫’一段是也。”[ 傅庚生著,《中国文学欣赏举隅》,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96页,原文引自沈德潜《说词语》 ],大力称赞了《孔雀东南飞》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1.情理动人
&(1)情理相宜
&&& 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诗歌也不例外。一般来说,诗歌是与由于诗人“感于事”,情绪激扬而后“形于言”。一篇优秀的叙事诗,它的成功不外乎情理相宜。“无情则理无所寄,然理失则情亦违。”[萧涤非著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北京第一版,第120页]《孔雀东南飞》之所以感人至深,在于它既合乎理又合乎情。比如“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这几句,与上文中“举言谓新妇”的几句,虽然大体上意思相同,但是感情有深浅之分,语言有缓急之别,文字有繁复简略的不同,不但不可以相互替换,也不能各有增减。由于前后所处的境地不同,主人公的心情自然也随之变化。再比如说“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在“上堂谢阿母”的时候,刘兰芝就已经有了泪水,但如果她的泪水向焦母而流,便显得不近情理,也不符合刘兰芝坚贞的性格。当刘兰芝被遣回家之后,“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母亲询问她的态度,“阿女含泪答”,如何叫她没有泪!等到后来“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时,兰芝的拒绝激起了兄长的愤怒,面对兄长“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的责问,“兰芝仰头答”,“登即相许和”,兰芝愤然仰头反抗,“登即”更显示了人物的果敢明快与凛然大气。此时已经是再度逼迫,刘兰芝心中已然明白与焦仲卿是没有希望的了,所以态度由婉转求情到倔强决绝,与先前截然不同!这些描述,正是所谓的“叙事如画”!
&(2)情理不宜
&有时会看到这种情况:从生活中的人之常情和事物的常理来说,诗歌中的某些描写是违反常情也悖于常理的。但如果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与思想,就会发现,这种无理却有情的手法,往往比合情合理的直观描述更加动人心弦,也更容易体现其艺术价值。
&在作品中,刘兰芝是作为“新妇”的形象出现的,当焦仲卿为刘兰芝求情时也说过“共事二三年,始而未为久”,这说明刘兰芝与焦仲卿结成夫妻的时间并不长久,但是,与小姑的道别却叫人不可思议:“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只是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小姑的身形可能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吗?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但是,作者此时写来,却显得毫不别扭,因为这样写不仅合乎作嫂子的身份和口吻,而且由小姑联想到自己,增加了往事历历,不胜今昔之感,表现出对小姑的关爱,也凸现了刘兰芝的形象,加深了人们对兰芝的同情。
&等到后来,兰芝被迫再嫁,母亲督促她赶做嫁衣,兰芝“移我琉璃榻,出置前厅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若从生活的真实性出发,明显地不合情理,但是此处不过是顺着辞意先写刀尺后写绫罗,先写左手再写右手;是为了表明刘兰芝女红的纯熟程度,说明刘兰芝的秀外慧中。如果一味追究执刀尺的应是右手还是左手,裙衫是否能在一天之内赶出,就失去了作品本身的意味与情感。
&2.景物与情感的表达
&李渔《窥词管见》中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 ,而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傅庚生著,《中国文学欣赏举隅》,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54页] 在《孔雀东南飞》这样一篇描写悲情的诗歌中,以景写情,寓情于景是常用到的手段。以悲景写悲情,往往能够烘托人物的内心活动,渲染事件的气氛,深化作品的主题。“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通口”,原本恩爱的夫妻,各自乘着车马相聚,相聚却是为了分离,何其悲哀!“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不看主人只看坐骑,连坐骑都悲伤的一塌糊涂,焦仲卿的悲伤岂能言语能表达?“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大婚将至,周围却没有任何快乐与祝福的声音,只有无声的寂静将心如死灰的新娘团团包围,想来真是惊心动魄!“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令人望而顿生寒意,只觉得那风那树那人那景皆在眼前,那情更是催人泪下!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再出色的物件也留不住心灵手巧的主人,“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踯躅青骢马,流苏金缕鞍”,再宏大壮阔的场面也留不住坚贞不屈的兰芝。精巧的物件和热闹的场面只能反衬出人物内心的无奈和凄凉,如此以乐景写悲情,人物的悲剧性更加深入人心。
&四.《孔雀东南飞》的影响
&《孔雀东南飞》全篇浑朴自然,篇章复具,以其独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巍然屹立于乐府诗歌之中,它的结尾有一段富有神话色彩的描写,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鸳鸯在其中双双日日和鸣,通宵达旦。这浪漫主义的结尾既象征着刘焦夫妇爱情的不朽,又象征着永恒的悲愤与控告,寄寓着古代人民对爱情和自由的向往。它所运用的悲剧手法,也成为后人写作的典范与楷模;刘、焦的爱情故事更因此而被广为传颂,著名词人温庭筠有感于斯,写出了《懊恼曲,《懊恼曲》,温庭筠 原诗为: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玉白兰芳不相顾,青楼一笑轻千金。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_钟铅绕指。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庐江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两股金钗已相许,不令独作空成尘。悠悠楚水流如马,恨紫愁红满平野。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烧作鸳鸯瓦。
],作品的主题得以更深层次的发扬光大。 不仅如此,它的悲剧力量还激励着世世代代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
网(--拼音首字母组合)提供,,
Copyright@ 2005-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雀东南飞的男女主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