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也遇到官吏抓壮丁,我是杜甫遇到插队该怎么办办

唐诗中反映的民生疾苦
唐诗中反映的民生疾苦
“民生疾苦”就是民间的疾苦,就是老百姓生活中的种种辛酸痛苦。在中国古代,在传统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推行仁政。所谓仁政,就是仁爱的政治,就是在治理国家的整个运作过程中,要以仁爱之心作为基本的出发点,以仁爱的精神作为治国方针的立足之本。这种思想在孔子和孟子的言论中表达得非常充分。儒家的仁政思想当然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我现在想谈的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点。第一,儒家主张让人民保持基本的生活水准。那么什么是当时的最低生活线呢?孟子说,“仰足以事父母”,就是对上,也就是对长辈来说,要能够赡养父母。“俯足以畜妻子”,“畜”是抚养的意思,对下呢,要能够养活妻子跟儿女。孟子还说,“乐岁终身饱”,就是碰上好年景,一年到头都能够吃饱。“凶年免于死亡”,碰到灾荒的年份,也不至于饿死。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这就是儒家所制订的人民最低生活线。第二,儒家旗帜鲜明地、强烈地反对贫富不均,他们认为一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不能太大。儒家是承认差别的,儒家认为现实社会中不可能人人平等,客观上总会有差距,但是他们反对贫富悬殊。孟子非常愤怒地谴责这样的社会现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富贵人家厨房里有多余的肉,马棚里膘肥马壮,但是老百姓饿得面黄肌瘦,有的穷人甚至饿死,尸体随便抛在野外。孟子谴责这种现象,他谴责造成这种现象的统治者:“此率兽而食人也。”这等于是领着一群野兽在吃人啊!古代人不懂得什么叫基尼系数,我们现在说基尼系数达到0.4或0.5,就向社会敲响警钟了。超过0.6,社会就危险了,因为贫富不均必然会引起社会动荡。儒家不知道什么基尼系数,但是儒家知道贫富不能悬殊。所以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的准确文本应该是“不患贫而患不均”。就是一个社会穷一点倒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贫富不均。上面的两点精神,当然不是儒家的仁政思想的全部内容,但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核心内容。
儒家的这种精神,唐代的都是信奉的,尤其是杜甫。杜甫是唐代中最诚笃地信奉儒家思想的,他本人就是唐代的一位大儒。整个儒家思想的体系,从先秦一直发展到近代,一直没有中断过。有的人觉得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说,儒家思想在唐代好像发展不大。其实不对!唐代有杜甫和韩愈,他们虽然没有在理论上对儒学做出太多的阐释,但他们在行为上贯彻了儒家的学说,他们用实践弘扬了儒家的精神。杜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换一个角度说,杜甫把儒家的思想渗透到诗歌中间,用他的优美的诗歌形象地表达了儒家的政治理想,所以杜甫应该被称为唐代的大儒。刚才我们说到儒家仁政思想的两点精神:一是要让百姓保持基本的生活水平,二是反对贫富不均,杜甫的诗歌中都有非常好的阐释。杜甫曾经写过一首诗,表达他对理想社会的构想。他说:“牛尽耕,蚕亦成。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牛呢,都在地里耕作,蚕呢,也养得很好。就是发展农业生产,男人在地里种粮食,女人在家里养蚕、缫丝,为百姓提供充足的衣食。百姓丰衣足食了,大家愉快地生产、生活,就不再需要什么忠烈之士为忧国忧民而热泪滂沱。这是杜甫的理想,他希望天下太平,让老百姓得以温饱,并且安居乐业。杜诗中对贫富不均的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他有两句诗说得惊心动魄,永远为后人传诵,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的酒肉都吃不完,以至于变质了,腐败发臭了,老百姓却饿死、冻死,他们的尸体被随便抛在路上。这是对封建社会中严重的贫富悬殊现象的最深刻、最一针见血的批判。以至我们后人只要提到贫富不均,大家马上就会联想到这两句诗,老杜真是写得太好了!当然,在杜甫的诗中,对民生疾苦的描写、揭露,并不都像这样抽象,他经常非常具体、非常细致地表现这种主题。
安史之乱是唐朝最严重的一场动乱,杜甫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我们看看安史之乱给唐帝国带来的灾难有多大。安史之乱总共绵延了七年零三个月,加上动乱的尾声,前后的跨度大约有十年。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前,唐帝国的总人口有五千三百万,到安史之乱结束的时候,唐帝国的人口只剩一千七百万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在短短的十年中丧失了!先是战乱,然后是饥荒,杜甫亲眼目睹了那些惨绝人寰的景象。杜甫用他的诗笔给那个天翻地覆的动乱时代画下了一幅社会画卷,忠实地、生动地记录了那场动乱对老百姓的和平生活造成的灾难。说到这个主题,大家马上会联想到杜甫最有名的组诗,就是“三吏”、“三别”。“三吏”就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就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写这两组诗的时候,安史之乱还没有最后平定,唐朝的平叛战争还在进行过程中,就是长安已经收复了,但叛军还在相州、河阳一带负隅顽抗。杜甫从洛阳走到华州,一路上写诗记录他的所见所闻。当时老百姓最大的灾难是什么呢?唐朝的军队跟安史叛军宋刊杜诗《新婚别》书影正在进行反复的拉锯战,很多人死在战场上,兵源严重缺乏。兵源不足就不停地拉夫,把并非壮丁的百姓都拉去当兵,送到前线去,去的结果当然是凶多吉少。“三吏”、“三别”具体地描写了这方面的灾难。
限于时间,我就不讲“三吏”了,我们稍微讲一讲“三别”。“三别”的第一首是《新婚别》。《新婚别》是写一对年轻夫妻,头天晚上结的婚,第二天早上新郎就离开新娘,上前线去了。这首诗是以新娘子的口吻来写的。她的丈夫,仅仅做了一天夫妻的丈夫,要上前线,前往危险的战场去了,所以她很难过。“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新娘子说,我跟你结发成为夫妻,连你家的席子还没睡热。“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傍晚结婚,第二天清晨就分离,这不是太匆忙了吗?“结发”是古代的婚礼风俗,是唐代婚礼中的一项内容。大概的情形是这样的:新婚之夜,男左女右,新郎从左鬓剪下一缕头发来,新娘子从右鬓剪下一缕头发来,把这两缕头发缠在一起,打一个结,然后交给新娘子,作为爱情的信物收藏起来。这表示两个人正式结婚了,就是成为夫妻了。新娘想到丈夫也许一去就不能回来了,所以她心里非常痛苦,“沉痛迫中肠”,就是肝肠断绝的意思。她又说:我原是穷人家的女儿,我用了很长的时间,花了很大的力气,好不容易才准备了一套嫁衣,“久致罗襦裳”,就是准备了一套绸缎的嫁衣。但是她只做了一个晚上的新娘子,丈夫就上前线去了。所以她对着夫君起誓说:“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就是现在当着你的面我就把嫁衣脱了,把脸上的脂粉妆饰也洗去了,从此在家里服侍公婆,操持家务,你就放心地上前线去吧。婚姻本是终身大事,可是这位姑娘只当了一天新娘,就要与夫君生离死别,这是何等哀怨的人间悲剧!
“三别”的第二首是《垂老别》。《垂老别》写的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翁被征入伍,这个老翁已经“子孙阵亡尽”,就是他的儿子、孙子都上了前线,而且都已经阵亡了,他家里已经没有壮丁可拉了,官府就来拉他了。他已经很衰老了,走路时都要拄着拐杖了,居然还要应征到前线去打仗!老翁把拐杖一掷,跟着官吏走出门去,同时被征的人看了都为他感到辛酸。接下来杜甫非常详细地描写老翁跟他的老伴生离死别的情景。他说:“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寒冬腊月的时分,老伴穿着很单薄的衣服,躺在地上啼哭。我明明知道这是死别,但是我还是心疼她的寒冷!我这一去肯定不可能再回来了,但是老妻还在叮嘱我要保重身体,到了军队里要尽量多吃点饭。一对垂垂老矣的老夫妻,已经到了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了,他们的儿孙都已为国捐躯了,却还要面临再一次的生离死别,这又是何等惨痛的人间悲剧!
“三别”的第三首是《无家别》,这首诗的主人公的遭遇更加悲惨。这位主人公,他本来早已当兵去了,早已上过前线了,已经久经沙场了。然而,他所在的军队打了败仗,整支军队都溃败了,被打散了。他独自从战场上死里逃生,逃回了家乡。他的家乡原是有几百户人家的村落,现在却变成一片废墟。他的家里是一个人都没有了,只剩下几间破房子,走进去一看,看到了什么呀?里面住着狐狸!狐狸当家,屋里没有人了,狐狸住在屋子里面。狐狸看见这个人进来,这是真正的主人来了,狐狸反而把浑身的毛都竖起来,朝他吼叫,非常愤怒。狐狸大概认为这是它的窝,你这个人怎么随便闯进来了,竟然“私闯狐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惨淡景象啊!尽管这样,人总得活命呀!他就在原来的宅子旁边开垦荒地,想种些庄稼来糊口。没想到才过了几天,县里知道他回来了,知道这村庄里有一个男壮丁从战场上回来了,又来抓他去当兵。我们的主人公第二次应征入伍,他离家的情景最惨了,他连一个告别的对象都没有。《新婚别》里的那个新郎从军去了,他可以跟他的新娘子告别。《垂老别》里的那个老翁应征入伍了,他可以跟他的老伴告别。最惨的就是《无家别》的这个主人公,他家里的人早就死绝了,他没有亲人可以告别,所以他只能喃喃自语。他自言自语地安慰自己说:反正家里已经荡然无存,自己是到远方去从军,还是在近处服役,都没有什么区别了。“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这两句话表面上平平淡淡,其实是多么沉痛!古人的家乡观念最重了,怎么会“远近理亦齐”呢?因为他的家,他的家乡,已经成为狐狸居住的废墟,已经不值得留恋了!但是难道他真的能够忘记家乡,忘记家人吗?当然不能。于是他想起了家人,想起了他的老母亲。“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谿。”我永远感到痛心的是什么呢?是我那长年生病的老母亲,因为我当兵去了,家里没有人照顾她,她死了以后也没人给她安葬,她的遗体被随意抛在山沟里。“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她生了我这个儿子有什么用啊?生儿育女本是为了生有所养,死有所葬。但是我的老母亲活着的时候我没有能够赡养她,她死了我也没有能够安葬她。她的遗体抛在野外已经五年,恐怕早已腐烂了,说不定已经被野兽吃掉了。无论是生者还是死者,双方都是抱恨终身啊!最后,这位主人公愤怒地责问说:“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蒸黎”就是百姓的意思。做人做到了这种地步,应征入伍时连个告别的对象都没有了,那还能算是一个老百姓吗?言下之意是这根本不是人过的日子啊!
“三吏”、“三别”,从《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到《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六首诗是一组组诗,它们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三吏”表面上是顺着路过的地方来写的,其实它们在内容上也有一种递进的关系。这三首诗在存世的几种杜甫诗集中原来的顺序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但是杜甫当年旅行的真实路线是先到新安,再到陕县的石壕村,最后才到潼关,所以它们的准确次序应该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写官吏乱抓壮丁,连未成年的“中男”也一并抓走。《石壕吏》写官吏抓不到男性的壮丁,竟然抓走一个老妇人来充数。《潼关吏》则写官吏驱使士卒辛苦筑城。前两首写官吏乱抓壮丁的野蛮情景,从尚未成年的男丁到年老体衰的妇女,官吏们的行为越来越不讲理,百姓的苦难也越来越深重。尚未成年的男丁也好,年老体弱的妇女也好,他们哪是什么“壮丁”啊!后一首写被抓去的人们的下落,他们是在辛苦筑城,以防备叛军。“三别”内部的递进关系更加明显,新婚的第二天就应征入伍的新郎与新娘告别,拄着拐杖的老翁与老伴告别,都是生离死别,都是人间惨象,但悲惨的程度都比不上《无家别》的主人公。因为前者毕竟还有一个告别的对象,《无家别》的主人公却连个告别的对象都没有了。正因为《无家别》是“三吏”、“三别”中最悲惨的一首,所以清朝的浦起龙总评这六首诗说:“‘何以为蒸黎’,可作六篇总结。反其言以相质,直可云:‘何以为民上?’”是啊,君主,大臣,他们作为封建皇朝的统治者,本来对黎民百姓负有一定的责任,至少要让百姓生活得像个百姓的样子吧?可是事实却全然相反,百姓生活得根本不像百姓了,那么,那些尸位素餐的统治者还有什么颜面高高在上?还有什么颜面以“民上”自居?所以说,“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这就是杜甫代表当时的广大人民,代表那些深受战乱祸害的百姓,作出的最愤怒的批判和控诉。古罗马有一个,叫尤维纳利斯。尤维纳利斯说了一句名言:“愤怒出。”是什么原因催生出好诗?是什么原因产生优秀的?是愤怒,是对于人间不平现象的批判精神,这样才能产生优秀的和诗歌作品。杜甫和杜诗就是这句名言的最好证明。
大家也许觉得我们的儒家一向主张“温柔敦厚”,不主张激烈的批判,其实不是这样的。孔子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就是说诗歌有四种重要功能,第四种就是“怨”。“怨”是什么东西?就是埋怨的“怨”,抱怨的“怨”,怨声载道的“怨”。可见孔子认为诗歌是可以表达人民心中的哀伤愤怨的,也可以表现人民的灾难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痛苦,一言以蔽之,就是民生疾苦。在诗歌中描写民生疾苦,是一个优秀应该做到的。就中国古代而言,哪个社会没有疾苦?哪个时代没有社会不公?优秀应该表现人民的疾苦,表达人民的愤怨,这正是产生优秀诗歌的源泉。杜甫正是这样的,所以杜甫具有一种特别高尚的道德力量,也具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批判意识。
说到这里,也许有的听众朋友会问,那么白居易的诗怎么样?我们都知道白居易写的诗,特别是他的《秦中吟》,还有新乐府,像新乐府中最有名的《卖炭翁》、《杜陵叟》,这些作品已经选进中学语文课本,大家都读过。白居易的这些诗对民生疾苦的描写,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好像比杜甫更加尖锐,语气也更加激烈。那么白居易的诗是不是更好呢?我个人认为,白居易的诗是好,但还是比不上杜诗。就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来说,就读者阅读了这些诗歌所受到的感动的程度来说,杜诗是无与伦比的,白诗就稍逊一筹了。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杜甫在诗歌中同情黎民百姓,就经历了这样的情感流动过程。杜甫对于百姓命运的关怀,对于民生疾苦的描写揭露,处处都有他自己所遭受的痛苦渗透在里面,这样写出来的诗歌当然格外地真切感人。
杜甫本人在生活中遭受到种种的痛苦,然后他推而广之,带着同情心去体察别人的苦难。他的思维模式是:我这个官宦人家的人都这般痛苦了,平民百姓还怎么活得下去呢?杜甫的许多描写民生疾苦的好诗,都是在这样的心态下产生的。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杜甫离开长安到奉先去探亲,写了一首有名的长诗,叫做《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在长安流落了十年以后,杜甫已经一贫如洗了,他无力负担妻子儿女在长安的生活,就把他们送到奉先县的亲戚家里去寄养。那年冬天,杜甫到奉先县去探亲。没想到他一回到家里,就发现全家人都在号啕大哭。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呢?原来他的最小的儿子饿死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男孩,没有饭吃,活活地饿死了。一个当父亲的人,看到自己的儿子活活饿死,当然会非常悲痛。杜甫说我怎么能够不悲痛呢?连邻居都在为我悲伤哭泣啊!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没有一味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不能自拔,他的思想马上转移了,他想到了其他人。他想:不管怎样,自己总算还是官宦人家的人。在唐代,像杜甫这样的官宦子弟,祖父、父亲都做过官的,他就享有某些特权,比如他本人可以不交租税,也不用当兵服役。现在连杜甫这样的人都这么痛苦,那么平民百姓就肯定更加苦不堪言了。所以杜甫又说:“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他默默地想起了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还有那些长期戍守边疆的兵士,他们所遭受的痛苦,不是比我更加厉害吗?就这样,杜甫始终在推己及人,他把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家人遭受痛苦引起的悲伤,推广到百姓那儿。即使有的诗里没有说到这一层意思,但这是杜甫描写民生疾苦主题的共同心理背景。“三吏”也好,“三别”也好,都是在这样的心态下写出来的,所以特别感人。
这方面最典型的杜诗,就是那首有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流浪到成都以后,在朋友的支援下,总算在成都的南郊建起了一座茅屋。深秋的一天,忽然刮起一场大风,把屋顶上的茅草刮走了。当天夜里,秋雨连绵,屋子里到处都漏雨,全家人无处安身,好不容易挨到天亮。那种处境真是狼狈不堪,苦不堪言。那么,身陷灾祸的杜甫是不是光想着他自身的痛苦呢?不是。
下面说说我在一个特殊的阅读背景中读这首诗的感受。1973年,那是我下乡插队的第六年。我插队的经历比较长,总共插了十年。我插队的农村在长江下游,快要到入海口了,江面很宽,大概有十公里宽,像海一样的看不到对岸,岸上则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大家想想,有非常宽的江面,又是大平原,一到秋冬季节,大风就无遮无拦地刮过来,刮得非常猛烈。1973年的深秋,一天我正在地里割稻,突然刮起一阵大风。有个社员奔到地里,对我和另外一个知青说:“不得了啦,你们家里的茅屋被刮坏了。”我们赶快跑回家去,一看,我比杜甫还要惨,杜甫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他的屋顶被风卷走了一些茅草。我那座茅屋上的稻草全部都被刮掉了,整个房顶上连一根稻草都不剩了。生产队长也跟着跑来了,他跑进屋来一看,大叫一声“不好了”,不过他定睛细看后,说:“问题不大,梁还在,椽子也还在,刮掉了稻草没问题,队里有的是稻草,重新铺上一层就行了。”但是他又说这几天抽不出人手来,因为要乘着天晴赶紧收稻,等稻子割完运到打谷场后,再派人给我们修屋顶,让我们先凑合着坚持几天。我们当然同意啦,水稻就是我们辛辛苦苦种植的嘛,的确要乘着天晴抓紧收稻。当天晚上,我就在一根稻草也没有的茅屋里坚持了。我睡在床上仰头一看,满天星斗看得清清楚楚。古人说“夜观天文”,大概就是这样子的。“夜观天文”虽然很浪漫,但是很寒冷,已经到了霜降前后,屋顶上又是一根草都没有,室内的气温是与室外完全一样的。我睡在床上,捂着棉被,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太冷了。我冻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醒来,眉毛上面结着霜花。就在那天夜里,当我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从墙角的一片黑暗中有一个温和而苍老的声音传过来,他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乎!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我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请问这是谁的诗句?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在自己的茅屋被风吹破,在秋雨连绵的夜里无法安睡之际,他还关怀着普天下的穷苦百姓。他说:什么时候能出现许多高大的房子,让天下的穷苦人安居在里面不再挨冻,那么即使只有我的草房被吹破,即使只有我一个人冻死,我也心甘情愿!有的人抓住这首诗里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说“寒士”就是贫寒的读书人,说杜甫只关心读书人,而不是关心普通的老百姓。请问贫穷的读书人难道不是穷苦百姓的一部分吗?杜甫不过是用“寒士”来代表所有的穷苦百姓而已。而且杜甫还有一首诗,那首诗里就非常明确地说:“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什么时候有人把建议提到皇帝面前,让天下苍生都有自己的房屋可住!我常常想,现在有那么多的房地产公司,怎么没有一家公司取名叫“苍生环堵”呢?或者叫“广厦”也好嘛。总之,杜甫对平民百姓的关爱,对民生疾苦的揭露,他那颗博大深厚的仁爱之心,能够穿透时空,温暖着千万个后代读者的心。我觉得像这样的唐诗,这种浸透着仁爱精神的唐诗,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食粮。
现代读者阅读唐诗,获得审美享受也许是最重要的益处。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能从唐诗中获得道德情操方面的陶冶或熏陶。就后一种益处来说,那些描写民生疾苦的唐诗名篇也许是最有价值的。比如刚才提到的杜诗,当我们在阅读中受到感动时,那种关爱别人的仁爱之心就悄然进入我们的心脾了。此外,唐代在民生疾苦的方面还写过一些很简短的名篇,它们流传万口,家喻户晓,实际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格言了。那又是哪些名篇呢?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中唐李绅,他写了两首《悯农》诗,“悯农”就是怜悯农民的意思。我这里只说一下第二首,诗很简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在地里锄禾苗,盛夏之际,赤日炎炎,农民的汗水一滴一滴地流到禾苗根部的泥土里。谁知道我们盘中的米饭,每一粒都是用农民的千辛万苦才换来的啊!这首短诗,我们应该把它写成条幅,悬挂在大学的食堂里,更要悬挂在那些高档酒楼的豪华餐厅里,让每一个来吃饭的人都重温一遍,都要懂得爱惜粮食,要知道每一颗饭粒都是来之不易的。有时候我从报上看到报道,有些富豪一掷千金,一桌酒宴花费几万元钱。当然,如果他的收入是合法的,如果他本人情愿那样消费,那么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我们是不能干预他的。但是假如他是我的朋友,我就一定要规劝他,劝他想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格言。节俭是美德,乐善好施更是美德。你要是嫌自己的钱太多的话,完全可以去救济弱势人群嘛,干吗要这般的挥金如土!当今社会上并不是没有贫困的人群,况且只要你想想李绅的这首诗,想想盘中的食品都是来之不易的,就根本不会再有心情去摆什么排场了。
另一首具有类似功能的唐诗,是晚唐聂夷中的《伤田家》,也是同情农民的。这首诗在现代的遭遇很有意思,它本来有八句话,前面四句是:“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这是说农民太贫穷了,捉襟见肘,只好寅吃卯粮。他们又要还债,又要交租,怎么办呢?就“二月卖新丝”,二月天呀,蚕刚刚孵化出来,就把今年的蚕丝先卖了。怎么卖法?就是抵押给人家,先借一点钱来,等我的蚕结了茧,缫了丝,再把丝交给人家。“五月粜新谷”,五月里水稻才插秧不久,哪来的新谷?只好先“卖青”,就是预先把秋天的谷子卖出去,到时候真的收割了再还给债主。“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表面上看这样做可以渡过眼前的难关,但实际上造成了更大的灾难,就像是把农民心头的肉给挖去了!近代以来,这四句诗常常被作为独立的一首诗,选进各种唐诗选本中,还曾经选进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中。但事实上这首诗原有八句,刚才讲的只是它的前面四句。那么为什么现代人要把后面四句删掉呢?这样不是不完整了吗?让我们看看后面的四句是写的什么:“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原来后面四句说到皇帝身上去了。说,我希望君王的心变成光明的蜡烛,这根蜡烛的光不要老照着穿着绫罗绸缎的富人的豪华宴会,而要照照穷苦人家逃荒抛下的破草房。为什么现代人常会把这四句诗删节掉?我想原因可能是这样的:,也就是晚唐的聂夷中,他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皇帝身上,希望君主关注社会上的穷苦百姓,希望皇帝出面来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没有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起来推翻封建制度。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唐代的,聂夷中能这样写诗,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这首诗的前四句固然好,对贫苦农民的窘境的描写可说是入木三分,对农民的同情也是真挚、深厚的。但是后面四句诗也并非没有价值,在封建社会里,一个读书人的希望当然只能寄托在君主身上嘛。即使拿到今天的社会来,后面四句诗也依然有意义。当然我们今天希望的对象不是君主,而是社会上比较强势的人群,就是公务员、企业老板、新闻媒体的大腕等等富裕的人,有权力的人。你们的目光不要光盯着香车宝马,盯着豪华的宴席,你们应该多看看社会的弱势群体,多看看贫穷落后的农村,看看城市里那些贫困的角落。也就是说,今天的强势人群也应该让自己的心变成一根根光明的蜡烛,也应该“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总而言之,唐诗中描写民生疾苦的诗篇,有很多都非常优秀。尽管唐代所揭露的那些具体的内容,像安史之乱,早已成为历史了,有些现象也许永远不会重现了,但是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会有它本身的问题或弊病,都需要或其他有心人来予以揭露,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唐代针对民生疾苦所提出的解决方法也许是迂腐不切实际的,但是他们通过这类主题所传达出来的仁爱精神,那种关注社会上的穷苦人群,同情社会上的不幸人群的精神,却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民生疾苦主题的唐诗,对于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最主要的价值就在于其中蕴涵的仁爱精神。我们的国家虽然不会爆发安史之乱,我们的人民也不再住在漏雨的茅屋里,但是我们的社会依然需要仁爱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和谐社会。现在大家都说要建设一个法治社会,这当然很重要,但是假如一个社会只有法律的尊严,那么即使大家都遵守法律,都不触犯法律,但那样的人际关系必然是冷冰冰的,大家互不侵犯,却缺乏温情和关爱。只有充满仁爱之心的社会才是温暖的,才是真正和谐的。所以我认为在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读读民生疾苦主题的唐诗无疑是非常有益的。让我们经常听听杜甫、白居易的声音吧!
发表评论:
馆藏&152029
TA的最新馆藏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31l杜甫诗三首2.ppt7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遇到蛇该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