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女主人公沈清筠的小说为躲避伤害她的人,嫁给同性恋

您现在的位置是: &
《紫色》中的黑人女同性恋主义剖析
摘 要:本文从激进女权主义的视角出发,对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长篇小说《紫色》中所反映的黑人女同性恋主义的成因、本质以及它与黑人女性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指出黑人女同性恋主义的出现是美国社会对黑人妇女进行种族歧视和男权压迫所产生的自然结果,也是美国黑人妇女为争取自由与幸福所采用的一种斗争手段。
  摘要:本文从激进女权主义的视角出发,对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长篇小说《紫色》中所反映的黑人女同性恋主义的成因、本质以及它与黑人女性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指出黑人女同性恋主义的出现是美国社会对黑人妇女进行种族歧视和男权压迫所产生的自然结果,也是美国黑人妇女为争取自由与幸福所采用的一种斗争手段。?
  关键词:艾丽丝•沃克;《紫色》;激进女权主义;弗洛伊德;黑人女同性恋主义?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7)05-0062-04?
  Abstract: Approaching its the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adical feminism,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auses and nature of black lesbianism reflected in The Color Purple by Alice Walker, one of the most famous black woman writers in America today. Besides, it also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ack lesbianism and traditional black female culture. It concludes that black lesbianism is the natural outcome of racial and sexual oppression imposed on black women by American society and black lesbianism has been used by African American women as a means to pursue freedom and happiness.?
  Key words: Alice W The Color P R
  FBlack lesbianism??
  《紫色》(The Color Purple)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的代表作之一。像沃克的其它作品一样,《紫色》的主题也是反映美国南方黑人妇女所遭受的双重压迫——她们一方面受到白人社会的歧视,另一方面又忍受着黑人男性的欺压,因为黑人社会也沿袭了白人社会对待男性和女性的双重标准。这部小说以书信体的形式记述了女主人公西丽(Celie)30多年来如何身心倍受继父和丈夫摧残的生活经历:西丽从十几岁开始便屡次遭到继父的强奸,他还卖掉了她因此生下的两个孩子。后来,她又被迫走入了一桩无爱的婚姻,嫁给了一个名叫阿尔伯特的鳏夫。西丽此后在信中一直称他为“某某先生”。 30多年来,她一直忍受着“某某先生”的暴力和精神折磨。为了驱除心中的痛苦和寂寞,西丽不停地给上帝和妹妹耐蒂(耐蒂幸运地逃脱了与西丽相似的命运,去非洲当了传教士)写信,讲述自己的不幸遭遇。后来,西丽从与“某某先生”的情妇莎格(Shug)的友情与爱中找到了慰藉。莎格是一位充满魅力的布鲁斯歌手,她帮助西丽找回了自信与勇气,走出了不幸的婚姻。在小说结尾时,西丽与她的妹妹及孩子们喜得团聚。小说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所反映的黑人女同性恋主义——正是西丽和莎格的女同性恋关系促成了西丽奇迹般的转变。沃克对她们之间这种纯真的关系采取了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她认为,她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不但是符合人性的,而且是符合女性特点的。沃克的这种态度与激进女权主义的观点如出一辙。下面,笔者将从激进女权主义的视角出发,来对这部小说中所反映的黑人女同性恋主义加以剖析。
  1. 黑人女同性恋主义的成因
  什么是女同性恋主义人格?爱尔莎•吉德娄(Elsa Gidlow),一位年长的女同性恋主义诗人,是这样来定义的:
   女同性恋主义人格表现为精神的独立,乐意自己为自己负责,自己替自己思考,不屈服于权威,也不盲从权威的格言。具有女同性恋主义人格的妇女通常会被其她妇女的性魅力所吸引,尽管我们知道许多具有女同性恋主义人格的妇女之间并没有性关系……女同性恋主义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其他妇女的忠诚与爱?①。
  显然,西丽是一位具有女同性恋主义人格的妇女——她不管是在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被莎格所深深吸引。莎格的性魅力使她砰然心动,莎格驾驭男人的能力更使她佩服得五体投地。她不但热爱,而且崇拜莎格;当莎格生病时,她悉心地照料她。作为对西丽的爱的回报,莎格帮助西丽转变成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女人,实现了她的生存价值。乍看起来,女同性恋主义似乎有悖自然规律,但实际上,不管是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讲,它的存在都是有其合理性的。
  弗洛伊德曾说,没有哪个人“具有纯粹的男性或女性气质”?②。“相反,每一个个体的人都是他(她)自己的生物性别特征和与他(她)自己的生物性别特征相反的生物性别特征的混合体,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③。 弗洛伊德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具有“双重气质”。他的论点是,男孩和女孩在青春期以前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异,可是“到了青春期的时候,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的显著差异就产生了”?④。弗洛伊德认为,女孩的发育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的男性性别角色阶段和后期的女性性别角色阶段?⑤。在早期的男性性别角色阶段,女孩和男孩一样,把母亲看成是自己的第一个爱的对象?⑥。“随着她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转变,她爱的对象的性别角色也必须随之改变?⑦。”弗洛伊德并不清楚女孩在成长过程当中性别角色的转变是如何完成的,但是他指出,女孩在个体化过程中有强烈的女同性恋主义倾向,而只有“社会的权威性抑制力”才能阻止这种倾向的显现?⑧。所以,女性的生理构成决定了每个妇女都有成为女同性恋主义者的可能性。
  在外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就会转化为现实。西丽,一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妇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14岁起,她就不断地遭到她自以为是她的父亲的阿方索的强奸,阿方索还卖掉了她因此生下的两个孩子。这种经历留给西丽的是对乱伦行为的羞愤和对男人的仇恨。当西丽年纪稍长时,她又被恬不知耻的阿方索卖给了被她称为“某某先生”的阿尔伯特为妻。阿尔伯特把西丽用作他四个孩子的保姆和他自己的泄欲工具。他毒打她,辱骂她,强暴她,甚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不愿给她买。一天晚上,当阿尔伯特又一次趴在西丽身上泄欲时,西丽使自己尽量麻木地忍受着一切痛苦和悲伤:“我让自己变成木头。我对自己说,西丽,你是树。所以我知道为什么树怕男人”?⑨。由于西丽生命中所遭遇的两个男人都只带给了她巨大的痛苦与不幸,她对男人深恶痛绝。所以,虽然西丽早已过了青春期,她仍然拒绝把自己爱的对象从女性更换为男性——西丽这辈子只能爱女人。可见,黑人女性的悲惨遭遇是导致她们女同性恋主义心理形成的直接原因。
  2. 黑人女同性恋主义的本质
  鉴于男人带给西丽的巨大痛苦与不幸,她与莎格之间的女同性恋主义关系就不但不足为奇,而且令人感动。在结识莎格之前,西丽尚不解风月(莎格曾多次称西丽为处女)。正是莎格教给了西丽最基本的性知识,并给予了她温柔的关爱——她们之间的女同性恋主义关系成为书中为数不多的几处描写真爱的范例之一。莎格是一位虽穿着低胸的长裙但举止却像男人一样洒脱的温柔而又坚强的双性恋者——她最大限度地享受着自己的音乐才能及反传统的生活方式带给她的物质财富和性快乐。莎格•艾弗里在西丽心中甚至成了上帝的化身——这不仅仅是因为莎格得体而又入时的装扮表现出了她的自尊与洒脱,更是因为她有能力控制西丽卑微生活中的邪恶势力。由于莎格的爱与帮助,西丽逐渐摆脱了对自己身体和生活状况的无知与麻木,意识到了自身的存在价值;同时,她也对上帝的存在、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得以团结家人与朋友的宽容力量有了新的认识。
    当西丽生活在孤独与不幸中时,她很在意上帝在她生活中的位置——几乎小说的一半都是由西丽写给上帝的信构成的。西丽心目中的上帝有几分像“在银行工作的身体强壮的白人”(87)。但是,当她了解到她家庭的真相——她的生父被私刑处死,她的母亲精神失常,“爸不是亲爸”——她得出了上帝并非万能的结论:“你一定是睡着了”(173)。然而,西丽并没有抛弃上帝,她想用一个更美好的形象来取代她心目中那个旧的上帝。由莎格提供的新的上帝的概念与西丽心目中的“老白人”(189)完全不同:
  上帝既不是他,也不是她,而是它……我相信上帝就是一切……现在的一切,从前的一切,将来的一切……有一天我安安静静地坐着,觉得自己像一个没娘的孩子,它突然来了,我觉得我是万物的一部分,不是跟万物毫无关系、割裂的东西。我知道如果我砍一棵树的话,我的胳膊也会流血……我认为,你要是走过一块地,没注意到地里的紫颜色,上帝就会很生气。(190?91)
  沃克本人称这种信仰为“泛灵主义”(animism),是传承非洲文化而来的东西。当然,了解超验主义的人会认为它是爱默生主义者所标榜的“超灵”(Oversoul)论。不管它的称谓是什么,沃克显然是想指出现代社会中信仰的必要性。本书对上帝的阐释中的最重要的一点是“紫颜色”的含意:紫颜色不但华美,而且是女同性恋主义的标志??10?。我认为,紫颜色在本书中还象征着生命的尊严和人类的希望:沃克似乎是想借此书告诉人们,即使是像西丽那样卑微的生命也是有尊严的——尽管她是一个贫穷的黑人女同性恋者,她的存在也不应该被人们忽视。沃克似乎还把非洲裔美国妇女看作是救赎人类的希望,她强调以黑人妇女之间的团结友爱来抗击种族主义和男性主义的重要性。
  为了使女同性恋主义关系与严格意义上的性关系相区分,激进女权主义者们声称,女同性恋主义者实际上是自发的、“下意识”的女权主义者,是把自己的精力奉献给其他妇女的妇女,她们拒绝以男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什么是女同性恋主义者?女同性恋主义者是将所有妇女的愤怒浓缩到爆炸点的人。她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服从于自己内心的驱使,去做一个她所处的社会不允许她成为的一个完整而自由的人”??11?。一些评论家认为,从这种意义上讲,几乎所有的美国黑人妇女都是女同性恋主义者??12?——她们既被排除在白人社会之外,又在精神上与黑人男性相隔离,所以只好去从黑人女性同胞那里寻求爱与慰藉。因为异性恋通过使妇女从社会、经济和情感等各个方面依附于男性来维系男性的统治地位,所以妇女为了反抗男性的统治和压迫就必须通过与其他妇女结成同盟来打破异性恋的束缚。尽管大多数评论家把沃克的作品归类为女权主义,沃克本人却并不赞同——她认为自己的作品和社会信仰都应被称之为“妇女主义”(womanism)??13?。沃克还给妇女主义者下了定义:“妇女主义者是热爱其他妇女的妇女……她欣赏并喜爱妇女文化、妇女的情感灵活性和妇女的力量。总而言之,她爱精神,也爱自己”??14?。根据这个定义,我们也许可以看出妇女主义与女权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处,二者都倡导以妇女之间的爱与互助来作为获取幸福与自由的手段。
  3. 黑人女同性恋主义与黑人女性文化传统
  笔者认为,对黑人女性文化传统的承袭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黑人女同性恋主义的产生和蔓延。《紫色》中提及并描写了三种典型的属于黑人女性文化传统的行为:缝被子、做裤子和唱歌??15?。在《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里,沃克将缝被子看作是南方黑人妇女创造力的主要表达方式??16?。女权主义理论家艾伦•肖瓦尔特(Elaine Showalter)写了一本研究美国女性文化传统的书,书名叫《姐妹们的选择》,这个书名就来自《紫色》中提到的一种被子的图案。肖瓦尔特说:“尽管没有现成的图案,尽管它由一些毫无价值的破布做成,但很显然,它是一项凝聚着一个人充分想象力和深沉的精神、情感的工作”??17?。当黑人妇女们围坐在一起缝被子时,由于彼此之间要分工协作、互相交流,不断加强的相互理解与同情就会弥合她们之间的裂隙与隔阂。当“某某先生”的儿媳索菲娅得知西丽曾怂恿哈伯(“某某先生”的儿子)打她而对西丽心生芥蒂时,是将破窗帘缝成被子的提议使她们又重新坐在了一起。西丽意识到了自己对索菲娅的嫉妒,她说:“你能做我不能做的……你敢反抗”(38)。在缝被子的过程中,索菲娅心中的芥蒂豁然冰释,她俩又重归于好,因伤害了索菲娅感情而心怀不安的西丽而后才能够“睡得像个婴儿”(40)。
  做裤子也是黑人女性文化传统中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裤子是模糊两性界限的一个非常恰当的符号:当西丽穿上自己亲手做的第一条裤子时,就标志着她已打破了男人为她规定的角色限制。虽然阿尔伯特认为他的老婆穿裤子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西丽却仍我行我素——由于男人是她生命中的最残酷的压迫者,所以她穿上传统上只有男人才穿的裤子来挑战男人的权威的做法无疑是极具讽刺意味而又十分恰当的。做裤子这项工作也使得西丽将自己的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肖瓦尔特在评论缪里尔•斯巴达克的短篇小说《驾驶者的座位》时曾说,“女人通过选择自己的衣服创造自己的个性”??18?。西丽在做裤子时,不仅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其中,而且裤子的使用者的个性也在她对面料、款式的选择中体现出来——她给不同的人缝制不同的裤子。比如,她给她心爱的莎格做裤子时,就快快乐乐地试了又试,直到做出一条完美的裤子。为此,她在给妹妹耐蒂的信中深情地写道:
   有一天,我做了一条十全十美的裤子。当然是给我的小甜甜做的。裤子料子是藏蓝色的软软的平针织物,上面有一小点一小点的红色。不过这裤子穿在身上非常舒服,莎格在巡回演出的路上会吃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还要喝酒,身子会发胖。所以这条裤子做得既能放又不走样子。她要把衣服打包装箱,最怕把衣服弄皱了;这条裤子又轻柔,又不容易起皱,布料上的小图案总显得挺精神,挺活泼的。裤脚管比较大,她可以穿着演唱,把它当裙子穿。还有,莎格穿上这条裤子,漂亮得能把你的魂勾去。(210)
  对于沃克来说,赢得个人身份的第一步是对自身创造力的发现和培养。通过做裤子,西丽不仅发现了自己的创造力,还取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她把做裤子当成了一项事业来做,不久就成为一个深受顾客青睐的能干的女裁缝。随后她又成立了“大众裤子非有限公司”,还雇了十几个人做帮手——西丽终于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西丽所爱的莎格是一个歌手,她以唱歌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哈伯的情妇玛丽•艾格尼斯(Mary Agnes)也对唱歌情有独钟。玛丽最初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喜爱唱歌,是莎格告诉了一个让她不敢相信却不得不信的事实:“听听你唱歌,听众就能够想到一次性事”(112)。她大笑起来,“正因为这样,他们把我们唱的歌叫魔鬼之歌。魔鬼喜欢性交……”(112)妇女的失去自我,首先从失去对自我身体的欲望开始,她们的觉醒,也就要从身体的觉醒开始,这就是《紫色》中表达的一种逻辑线索,这种逻辑贯穿全书。同时,唱歌还可以使妇女变得自信起来:从玛丽的绰号“吱吱叫”(Squeak)可以得知她是一个自卑、羞怯的女子,她说话的声音就像“吱吱”叫的老鼠一样微弱、胆怯。但是,当她一旦要站在台上为听众演唱时,她就必须克服自己的自卑和怯懦,变得自信、大方起来。
  对于缝被子、做裤子和唱歌这三种属于黑人女性文化传统的东西之间的联系,沃克也用了隐喻的方法加以说明。她说莎格在缝被子时的针脚,就像她唱的曲子里拐来拐去的声调。这样的隐喻一方面说明妇女的各种文化活动有许多共同的本质,另一方面也通过唱歌的艺术性说明缝被子不仅仅是一种劳作,也是一种艺术创造。当身心饱受折磨的黑人妇女们回到她们的文化传统中去时,就会很容易从彼此之间找到她们所渴望的理解与同情,变得富有创造力和独立精神,恢复自信心和性活力——这些对于她们的生存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是对异性恋“制度”所提倡的“妇女应该脆弱、依赖、被占有”19?和“妇女作为完整的人的发展潜力应受限制”20?的有力反抗,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女同性恋主义的发展。
  综上所述,鉴于女性的性别特点和非洲裔美国妇女的悲惨处境,黑人女同性恋主义的出现是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黑人女同性恋主义是美国黑人妇女为了自我的生存与发展所可以采取的为数不多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受到美国黑人女性文化传统的影响,是黑人女性文化传统的延伸。玛莎•雪莱(Martha Shelly)在她1969年至1970年发表的一些文章中说:“在男权社会里,女同性恋主义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因为“为了摆脱男性的压迫,妇女们必须团结起来——我们必须学会爱自己,爱彼此,我们只有变得强大有力而又不依赖于男性,才可能站在一个有利的位置来对付他们”21?。随着时光的流逝,《紫色》中那个起初被称为“某某先生”的无名丈夫后来变成了阿尔伯特——因为他认识到了他对别人所造成的伤害,尤其是对他的妻子西丽的侮辱与欺凌。而他的转变正是由书中黑人女性的团结斗争换来的,是黑人女性反对性别歧视斗争的胜利标志之一。沃克在小说声明中说:“让我们希望人们会听到西丽的声音。许多人和西丽一样,虽然出身卑微却事业有成。她们赢得了胜利。”22?显然,西丽的胜利与她作为一个黑人女同性恋主义者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所以,黑人女同性恋主义行为既是美国黑人妇女无奈的选择,也是她们为寻求自由与幸福所采取的一种斗争手段。种族和性别歧视是滋生黑人女同性恋主义的温床,只要这些社会弊病不清除,黑人女同性恋主义就还会在美国社会继续存在下去。
  注释:?
  ① Elsa Gidlow, “Lesbianism as a Liberating Force,” Surpassing the Love of Men: Romantic Friendship and Love between Women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the Present,(ed.). Lillian Faderman,New York: Morrow,.?
  ② Sigmond Freud, Three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Sex, 4th (ed.). 1930; New York: Johnson Reprint, 1970:77.?
  ③ Ibid.?
  ④Ibid, 76.?
  ⑤ Sigmond Freud, “Female Sexuality”(1931), Sexuality and the Psychology of Love,(ed.). Philip Rieff, New York:Collier,.?
  ⑥ Sigmond Freud, Three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Sex, 4th (ed.). 1930; New York: Johnson Reprint,1970:82.?
  ⑦ Sigmond Freud, “Female Sexuality”(1931), Sexuality and the Psychology of Love,(ed.). Philip Rieff, New York: Collier,.?
  ⑧ Sigmond Freud, Three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Sex, 4th (ed.). 1930; New York: Johnson Reprint,1970:86.?
  ⑨ Alice Walker, The Color Purpl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 1992:22. 文中的引文均来自这一版本,以后笔者将直接把引文在小说中的页码标在引文后的扩弧内。??
  10?Sheryl Ciccarelli & Marie Rose Napierkowski, (ed.). Novels for Students, vol.5. Detroit: Gale, 1999:69.
  11?Anne Koedt & Shulamith Firestone, (ed.). Notes from the Third Year: Women's Liberation. New York: Notes from the Third Year,1971:81.
  12?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75页。?
  13?Roger Matuz, (ed.).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vol.58. Detroit: Gale, .??
  14? Ibid.?
  15? 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81页。??
  16? Ibid.??
  17? Elaine Showalter, Sister's Choice: Tradition and Change in American Women's Writing,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18?艾伦•肖瓦尔特,《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周宪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54页。??
  19?Shulamith Firestone, The Dialectic of Sex: The Case for Femininist Revolution, New York: Bantar, .??
  20?Ibid.??
  21?Martha Shelly, “Lesbianism and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Women's Liberation,(ed.). Sookie Stambler, New York:Ace,.??
  22?Frank N. Magill, ed, Critical Survey of Long Fiction, rev.(ed.). vol.7 Pasadena: Salem Press, .??
  参考文献?
  [1] Ciccarelli, Sheryl & Marie Rose Napierkowski(ed.). Novels for Students[M]. Vol.5.Detroit: Gale, 1999.?
  [2] Firestone, Shulamith. The Dialectic of Sex: The Case for Feminist Revolution[M].New York: Bantar, 1971.?
  [3] Freud, Sigmond. Female sexuality[A].In Philip Rieff (ed.).Sexuality and the Psychology of Love[C]. New York: Collier,1963.?
  [4] Freud, Sigmond. Three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Sex[M]. 4th (ed.). 1930. New York: Johnson Reprint, 1970.?
  [5] Gidlow, Elsa. Lesbianism as a liberating force[A]. In Lillian Faderman(ed.). Surpassing the Love of Men: Romantic Friendship and Love between Women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the Present[C]. New York: Morrow, 1991.?
  [6] Koedt, Anne & Shulamith Firestone(ed.). Notes from the Third Year: Women's Liberation[M]. New York: Note from the Third Year, 1971.?
  [7] Magill, Frank N.(ed.).Critical Survey of Long Fiction[M]. Rev.ed. Vol.7Pasadena: Salem Press, 1991.?
  [8] Matuz, Roger(ed.).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M]. Vol.58.Detroit: Gale, 1990.?
  [9] Shelly, Martha. Lesbianism and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A]. In Sookie Stambler(ed.).Women's Liberation[C]. New York: Ace, 1970.?
  [10] Showalter, Elaine. Sister's Choice: Tradition and Change in American Women's Writing[M]. Oxford: Charendon Press, 1991.?
  [11] Walker, Alice. The Color Purple[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 1992.?
  [12] 艾伦•肖瓦尔特. 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M]. 周宪,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3] 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ZK)]??
  作者简介: 薛小惠,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美国小说。?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7这是标题内容/这是描述内容
这是标题内容/这是描述内容
这是标题内容/这是描述内容
这是标题内容/这是描述内容
笑尽天下英雄,宇内我为君主!
万水千山,以我为尊;八荒六合,唯我称雄!
我欲舞风云,凌天下,踏天域,登苍穹!谁可争锋?!
诸君可愿陪我,并肩凌天下,琼霄风云舞,征战这天域苍穹?!
《忏悔录》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他历数了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该书名为“忏悔”,实则“控诉”、“呐喊”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 倾注了深切的同情。
由于儿时的不幸,一种正义感便在让-雅克·卢梭的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这种感情伴随了他整个的一生,并构成了他信念的基础。
作者用了267页铺陈李雪莲的上访史,但这267页只是整本小说的序言。而正文,只有16页,三四千字。这种结构赢得了与他熟识多年的评论家张颐武的一顿猛夸:“我建议正文拿去得鲁迅文学奖(记者注:鲁奖主要奖励中短篇小说),把前面的拿去得茅盾文学奖。”
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获茅奖后的第一部长篇,也是他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直逼现实,书写民苦,使这部小说成为《一句顶一万句》的姊妹篇。
和《一句顶一万句》一样,故事都是写一个戴了绿帽子的人想杀人,其实不过是想在人群中找到能说上话的人,不同的是,这本书中是一个戴绿帽子的女人,从杀人到折腾人,不过是想在人群中纠正一句话。
这个顶了潘金莲冤名的妇女经历了一场荒唐的离婚案后,要证明之前的离婚是假的,更要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走上告状路。结果从镇里告到县里、市里,甚至申冤到北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但没能把假的说成假的,还把法院庭长、院长、县长乃至市长一举拖下马;以至每到“两会”时她所在的省市县都要上演围追堵截的一幕,竟持续二十年。
刘震云用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讲述真切的生活常理。他的写作立场使他成为当代文坛少有的可以与时代、人民和国家对话的现实主义作家。
我是个80后,随着年龄渐大,越是感觉,童年,如一杯老酒越是香醇,因此记录一些少时候的趣事,留待闲暇去回味!
江南三部曲,是著名作家格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沉潜求素,到2011年终于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巨作。作者在坚守高贵艺术性的同时,用具有穿透力的思考和叙事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江南三部曲分别是指:《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
日,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一句顶一万句》是刘震云酝酿创作了三年的小说。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
本书是刘震云酝酿创作了三年的小说。小说的叙事风格类似明清的野稗日记,语句洗练,情节简洁,叙事直接,板儿板儿的冷幽默却画龙点睛,有汪曾祺和孙犁等前辈作家遗风。因而本书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能拧出作家的汗水。更为重要的是,作家唯有用此语言,才有对应和表现作品的内涵:与神对话的西方文化和人类生态,因为神的无处不在而愉悦;与人对话的中原文化和浮生百姓,却由于极端注重现实的农耕传统和性格、阶级、利益的不同,真正地生活在“百年孤独”当中。
这是一本以孤独为主题的书,题材和主题都集中在孤独感上,孤独感在全世界有很多作品了,但把说话当成一个关注点是新颖的。
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笔触始终紧贴苦难的大地和贱如草芥的底层人群,结构单纯而内容丰富,命若悬丝而荡气回肠,主人公常常走投无路而又一直勇往直前。这是刘震云迄今最成熟、最大气的小说。
《推拿》为作家毕飞宇所作长篇小说,全书近八十万字,获得2011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小说《推拿》讲述的是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这是国内少有的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是被誉为“最了解女性的男性作家”的毕飞宇首次涉足盲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的出版为全社会更好地了解盲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了一个范本。毕飞宇在《推拿》中以很小的切口入手,以一个推拿店里一群盲人的生活为中心,去触摸属于黑暗世界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对盲人独特的生活进行了透彻、全面的把握。
《推拿》是一部特殊的小说,它拥有超乎一般的细致绵密的语言,令人惊讶的敏感纠结的情感,小说外表沉默、内心绚烂;它平缓多过激烈,温情多过残酷,却又让无奈与悲凉相伴相生。就像一条静默的河流缓缓流过,有漩涡,也有温度,夹杂着无奈也携带着沧桑。
被誉为“最了解女性的男性作家”的毕飞宇首次涉足盲人题材的写作,摒弃了同情与关爱,本着对盲人群体最大的尊重与理解,描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师独特的生活,细微而彻底,真正深入到了这部分人群的心灵。书中强调,和正常人一样,残疾人、盲人有着和我们一样的爱恨情仇和酸甜苦辣,有着同样需要尊重和关注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推拿》最大的意义在于,写出了残疾人的快乐、忧伤、爱情、欲望、性、野心、狂想、颓唐,打破了我们对残疾人认知的情感牢笼。 由此引发读者对于盲人这一特殊群体、对于我们正常人人生的深刻反思。
在《推拿》写作中,毕飞宇摒弃了传统习惯中对特殊群体“自上而下的悲悯与同情”,本着对盲人极大的尊重与理解,站在盲人的角度去感受、理解世界,进而细微彻底地描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师独特而真实的生活,真正深入到了这部分人群的心灵。
毕飞宇的长篇小说《推拿》出版后连获《小说选刊》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人民文学》奖、新浪“年度作家”、《当代》年度最佳长篇小说、台湾省《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推拿》获得2011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推拿》对盲人世界的描摹彻底而又生动,有效地发掘并呈现了新的人际。作品彰显了毕飞字的小说功力,开阔,深邃,从头至尾洋溢着令人沉醉的“体温”。
《天行者》是刘醒龙以民办教师为题材的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2009年,小说出版后引起极大反响并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天行者》 以中国20世纪90年代贫乏的乡村教育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在贫苦生活中无私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民办教师为求转正而发生的辛酸故事,也反映出被人们遗忘已久的乡村民办教师曾有过的艰难历程。该书秉承了作者现实主义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
小说《天行者》采用了刘醒龙惯用的叙事模式,即以一个乡镇或某一个单位作为相对完整的叙事空间,在一部作品中非常集中地书写其中的种种情事。《天行者》的叙事结构包括一主一辅两条线索,其主线主要讲述了西河乡界岭小学三代民办教师转正的故事,而辅线则是张英才、余校长、孙四海、万站长、蓝飞和夏雪等人的爱情故事。然而在这些大故事中又穿插小故事,每个小故事又可以作为下个故事开展的源头,相互交叉汇合,使小说的叙述不再仅仅拘泥于双线结构而构成一个纷杂的面,使得小说的叙事精彩纷呈,紧缩而富有张力。与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隐藏作家情感的叙事态度不同,刘醒龙在小说中显现出了鲜明的爱憎。如小说中余校长等民办教师转正要交根本难以负担的巨额工龄费时!作者先描述了去省城上访的邓有米妻子成菊的所见所闻,她去教育厅时,那里正在盖一栋仰头看不到顶的高楼。 成菊说,夏雪父母捐的那么一点小的楼都要花十万!教育厅的楼盖得像界岭小学后山那样大!要花多少钱?只要节省一只墙角!全省的民办教师就不用交钱买自己的工龄了,作者在此通过成菊之口就表达了自己的不平和愤慨之情。在叙事策略上,作者则采用了全知叙事的第三人称,但同时又使用了一个外部叙事人叙述张英才来叙述,通过张英才的视角在另一个层面来讲述界岭的破败和落后。同时大量的内聚焦使小说的空间营造丰满起来,而张英才对界岭的看法也在另一层面写出了张英才的内心成长,可谓一举两得。
《天行者》是为这些“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 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所献上的一曲悲壮之歌。书写了一群民办教师在农村中的坚守与盼望,是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农村四百多万民办教师的近乎临摹式的描写。长期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民办教师的形象一直被限定于低下的文化、社会地位之中,政治形象以及教育贡献往往被简单的勾勒或直接忽略,而刘醒龙则超越了这层简单的政治道德评价,立体地表现了中国民办教师在底层无私奉献的形象。《天行者》从宏阔的政治、文化以及时代变革的历史进程出发,深度把握了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命运,透过民办教师的道德光辉,深入地窥探了民办教师的文化心理!同时,《天行者》不同于其他书写民办教师的作品的是作者也将艺术触角深入到广袤的中国乡村,思考着被文学作品遗忘已久的中国乡村的文化与政治。
长达四百五十万字的原创长篇小说《你在高原》,是张炜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创作完成的。全书分三十九卷,归为十个单元:《家族》《橡树路》《海客谈瀛洲》《鹿眼》《忆阿雅》《我的田园》《人的杂志》《曙光与暮色》《荒原纪事》《无边的游荡》。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系列作品,而是已知中外小说史上篇幅最长的一部纯文学著作。日,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你在高原》从语言到故事,从形式到内容,从韵致到意境,《你在高原》的分卷各不相同,创作风格差异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它们几乎囊括了自十九世纪以来所有的文学试验。这种极为罕见的巨大的创造性和神奇变异,很难想象会发生在同一个作者身上。
  《你在高原》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是一部足踏大地之书,一部行走之书,一部“时代的伟大记录”。 各种人物和传奇、各种隐秘的艺术与生命的密码悉数囊括其中。它的辽阔旷远与缜密精致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的强大的思想的力量和令人尊敬的“疯狂的激情”,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我们可以设问,当人们回眸打量二十世纪转型的中国,还有什么会比这部煌煌大书更为丰富、逼真和生动呢?
《你在高原》获《亚洲周刊》评出的2010年“世界华文十大小说”榜首,获人民日报、人民网“年度(2010年)最有影响力10本书”,获《当代》长篇年度小说奖(2010年)“年度五佳”,《你在高原》之《荒原纪事》获“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大奖”。作者张炜凭借本书获得中国教育报十大文化人物之首、出版人搜狐网“年度作者”奖、香港大公报“十大阅读人物”之首,并荣登“齐鲁精英十大风云人物”榜。作者张炜凭借本书获得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度杰出作家奖”。
张炜历时20多年创作完成的450万字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共39卷,被称为“已知中外小说史上篇幅最长的一部纯文学著作”。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评价这部小说是我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具有重量的新收获,认为“作品对于人类发展历程的沉思、对于道德良心的追问、对于底层民众命运和精神深处的探询、对于自然生态平衡揪心的关注等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以曾进城打工的乡村女青年楚暖暖为主人公,讲述了她回到家乡楚王庄之后不断开拓进取、进而带领全村创业的故事。暖暖是一个“公主”式的乡村姑娘,她几乎是楚王庄所有男青年的共同梦想。村主任詹石磴的弟弟詹石梯自认为暖暖非他莫属,但暖暖却以决绝的方式嫁给了贫穷的青年旷开田,并因此与横行乡里的村主任詹石磴结下仇怨。从此,这个见过世面、性格倔强、心气甚高的女性,开始了她漫长艰辛的人生道路。小说结构严密,充满悲情和暖意。
小说写的是春种秋收、择偶成家、生病离婚、打工返乡、农村旅游这些当下乡村录常的生活事件,展示的却是对人性嬗变、历史遗产和权力动作的崭新思考,表现了一颗高贵灵魂在乡村剧变背景下的惊悸和固守。
我们抛撒种子使出精力投下资本,然后渴望着收获,可以获的常常不一定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在这本书中,命运也和女主人公暖暖开着残酷的死玩笑。
这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似一壁饱得天地之灵气,令人惊叹却难得其解的神奇岩画;又似一卷时而安恬、时而激越,向世人诉说人生挚爱与心灵悲苦的民族史诗。
著名女作家迟子建,以一位年届九旬,这一弱小民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自述,向我们娓娓道来——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小说以小见大,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某种悲哀,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
《秦腔》是贾平凹的第12部长篇小说。内容涉及其家乡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的故事。作品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采用“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思考。书中大部分人和事都有原型。贾平凹称“我要以它为故乡竖一块碑”
《秦腔》有史诗般庞大的规模和厚重的质地,我决心以这本书为故乡树起一块碑子,贾平凹用文字还原和营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是对将要成为绝唱的农村生活作的“挽歌”。是对传统乡土的一种“回归与告别的双重姿态”。
《秦腔》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中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传统格局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被称为“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书中写到了中国农村生活20年来变化中的种种问题,比如为什么有大量农民离开农村,农民如何一步步从土地上消失等等,同时加入了作者对当今社会转型期农村各种新情况的思考和关注。当代乡村变革的脉象,传统民间文化的挽歌!谁主盛衰:天、地、人相互对质;忍观沉浮:命、动、势彼此角力!魔幻笔触出入三界,畸形情恋动魄惊心,四稿增删倾毕生心血,一朝成书慰半世乡情!
《秦腔》以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秦腔戏曲,一条线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两条线相互纠结,在一个叫清风街的村庄里演变着近三十年的历史。清风街有白家和夏家两大户,白家早已衰败,但白家却出了一个著名的秦腔戏曲演员白雪,白雪嫁给了夏家的儿子。夏家家族两代人主宰着清风街,而两代人在坚守土地与逃离土地的变迁中充满了对抗和斗争。三十年里,清风街以白、夏两大户以及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社会大转型给农村带来的激烈冲击和变化,给农民带来的心灵惊恐和撕裂。
贾平凹自2003年初开始动笔写作《秦腔》,历时近两年,四易其稿。贾平凹称《秦腔》是他费时最长、修改最多、最耗心血的一部作品。
在未出版单行本之前,《秦腔》曾在《收获》杂志分两期刊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评论界有关专家认为,《秦腔》敏感地捕捉到社会转型期间、农村巨变中的时代情绪,是对正在消逝的乡村的一曲挽歌,也是书写当代中国农村的具有史诗性意义的重要作品。
《东藏记》是著名女作家宗璞的长篇小说力作,曾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它继续《南渡记》的故事,又可独立成篇。小说描写明仑大学南迁昆明之后孟弗之一家和师生们在国破家亡、居无定所情况下的生活,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人生态度、人格情操和价值取向。
《东藏记》是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第二卷,并可独立成篇。这部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他们对亲人朋友的大善、对祖国民族的大爱、对入侵敌人的大恨、对亡国之祸的大痛,都得到深刻细腻的表现。作品的结构严谨合度、语言优雅蕴藉、情节暗设玄机、人物丰满真切,具有臻于完善的思想物艺术品格。《东藏记》描写明仑大学南迁昆明之后孟越一家和师生们艰苦的生活,刻画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对教授间亦雅亦俗的人情世态,对青年人朦胧纯真的思想、情感、均施以委婉细致的笔墨,既有妙趣,又见真情
宗璞在病中苦耕,历时7年,《南渡记》的第二部《东藏记》终于面世。计划中尚有《西征记》、《北归记》,是总书名为《野葫芦引》的多卷长篇系列。
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有如置身于《红楼梦》的语境之中。读《东藏记》这样隽永而精致的小说,真是受益又享受。
阅读 17033
笑尽天下英雄,宇内我为君主!
万水千山,以我为尊;八荒六合,唯我称雄!
我欲舞风云,凌天下,踏天域,登苍穹!谁可争锋?!
诸君可愿陪我,并肩凌天下,琼霄风云舞,征战这天域苍穹?!
《忏悔录》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他历数了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该书名为“忏悔”,实则“控诉”、“呐喊”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 倾注了深切的同情。
由于儿时的不幸,一种正义感便在让-雅克·卢梭的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这种感情伴随了他整个的一生,并构成了他信念的基础。
作者用了267页铺陈李雪莲的上访史,但这267页只是整本小说的序言。而正文,只有16页,三四千字。这种结构赢得了与他熟识多年的评论家张颐武的一顿猛夸:“我建议正文拿去得鲁迅文学奖(记者注:鲁奖主要奖励中短篇小说),把前面的拿去得茅盾文学奖。”
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获茅奖后的第一部长篇,也是他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直逼现实,书写民苦,使这部小说成为《一句顶一万句》的姊妹篇。
和《一句顶一万句》一样,故事都是写一个戴了绿帽子的人想杀人,其实不过是想在人群中找到能说上话的人,不同的是,这本书中是一个戴绿帽子的女人,从杀人到折腾人,不过是想在人群中纠正一句话。
这个顶了潘金莲冤名的妇女经历了一场荒唐的离婚案后,要证明之前的离婚是假的,更要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走上告状路。结果从镇里告到县里、市里,甚至申冤到北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但没能把假的说成假的,还把法院庭长、院长、县长乃至市长一举拖下马;以至每到“两会”时她所在的省市县都要上演围追堵截的一幕,竟持续二十年。
刘震云用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讲述真切的生活常理。他的写作立场使他成为当代文坛少有的可以与时代、人民和国家对话的现实主义作家。
我是个80后,随着年龄渐大,越是感觉,童年,如一杯老酒越是香醇,因此记录一些少时候的趣事,留待闲暇去回味!
阅读 14688
阅读 24680
生活中思考所得,记录下来,与志同者,道合者,讨论之,以求进步。
生活中思考所得,记录下来,与志同者,道合者,讨论之,以求进步。
笑尽天下英雄,宇内我为君主!
万水千山,以我为尊;八荒六合,唯我称雄!
我欲舞风云,凌天下,踏天域,登苍穹!谁可争锋?!
诸君可愿陪我,并肩凌天下,琼霄风云舞,征战这天域苍穹?!
《忏悔录》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他历数了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该书名为“忏悔”,实则“控诉”、“呐喊”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 倾注了深切的同情。
由于儿时的不幸,一种正义感便在让-雅克·卢梭的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这种感情伴随了他整个的一生,并构成了他信念的基础。
作者用了267页铺陈李雪莲的上访史,但这267页只是整本小说的序言。而正文,只有16页,三四千字。这种结构赢得了与他熟识多年的评论家张颐武的一顿猛夸:“我建议正文拿去得鲁迅文学奖(记者注:鲁奖主要奖励中短篇小说),把前面的拿去得茅盾文学奖。”
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获茅奖后的第一部长篇,也是他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直逼现实,书写民苦,使这部小说成为《一句顶一万句》的姊妹篇。
和《一句顶一万句》一样,故事都是写一个戴了绿帽子的人想杀人,其实不过是想在人群中找到能说上话的人,不同的是,这本书中是一个戴绿帽子的女人,从杀人到折腾人,不过是想在人群中纠正一句话。
这个顶了潘金莲冤名的妇女经历了一场荒唐的离婚案后,要证明之前的离婚是假的,更要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走上告状路。结果从镇里告到县里、市里,甚至申冤到北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但没能把假的说成假的,还把法院庭长、院长、县长乃至市长一举拖下马;以至每到“两会”时她所在的省市县都要上演围追堵截的一幕,竟持续二十年。
刘震云用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讲述真切的生活常理。他的写作立场使他成为当代文坛少有的可以与时代、人民和国家对话的现实主义作家。
我是个80后,随着年龄渐大,越是感觉,童年,如一杯老酒越是香醇,因此记录一些少时候的趣事,留待闲暇去回味!
  这里是属于斗气的世界,没有花俏艳丽的魔法,有的,仅仅是繁衍到巅峰的斗气!
  新书等级制度:斗者,斗师,大斗师,斗灵,斗王,斗皇,斗宗,斗尊,斗圣,斗帝。
一粒尘可填海,一根草斩尽日月星辰,弹指间天翻地覆。
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乱天动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一个少年从大荒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由江苏兴化籍作者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由施耐庵著,罗贯中编次,《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按120回本计,前70回讲述各个好汉上梁山,后50回主要为宋江全伙受招安为朝廷效力,以及被奸臣所害。
其他现存版本中,起源较早的百回本内无征田虎、王庆部分,简本(文简事繁本)系统中的征田虎王庆部分与《水浒全传》不同(一般认为“全传”本是根据简本改编),金圣叹评本(70回本)无大聚义后情节。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汉)、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五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司马懿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其中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本书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方今之世,正道大昌,邪魔退避。中原大地山灵水秀,人气鼎盛,物产丰富,为正派诸家牢牢占据。其中尤以“青云门”、“天音寺”、和“焚香谷”为三大支柱,是为领袖。这个故事,便是从“青云门”开始的。
《盗墓笔记》是南派三叔所著的盗墓题材小说,首发于起点中文网。《盗墓笔记捌:大结局(上、下)》于日上市,至此《盗墓笔记》系列完结,共出版实体书九本。《盗墓笔记》大结局是千万粉丝期待5年之久的“结局”。《盗墓笔记》系列是南派三叔的代表作,其堪称近年来中国出版界的神作,长期占据国内各大图书销售排行榜榜首,获得百万读者狂热追捧,盛赞不断。南派三叔凭此作名满天下,跻身中国超级畅销书作家行列。《盗墓笔记》系列创造了出版界的一个神话,与《鬼吹灯》共同开启了中国通俗小说界的“盗墓时代”。
50年前,一群长沙土夫子挖到一部战国帛书,残篇中记载了一座奇特的战国古墓的位置,但那群土夫子在地下碰上了诡异事件,几乎全部身亡。
五十年后,其中一个土夫子的孙子在先人笔记中发现了这个秘密,他和一批经验丰富的盗墓高手前去寻宝。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古墓中竟然有着这么多诡异的事物:七星疑棺、青眼狐尸、九头蛇柏……
这神秘的墓主人到底是谁?他们到底能不能找到真正的棺椁?为什么墓中还有那么多谜团无法破解?后来发现的海底诡异船墓、秦岭上的万年神木以及崇山峻岭中的天宫雪墓与这座古墓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肉蒲团,一名觉后禅,四卷二十回。原版署名为“明、情隐先生著”,“癸丑仲秋,未仓拾翠阁印行”,据考作者实为李渔()。
未央生是个虚托为元朝至和年间的风流才子,发宏愿要作世间第一个才子,娶天下第一位佳人,在娶了佳人玉香后,不满道学家丈人的管束,出门游学。为了勾引女人,他请游方道人用狗阴茎进行异种移植,将自己原来“目渺渺而愁予”的管道改造得硕大无朋。靠这“本钱”以及出众的才貌,他先后勾上了有夫之妇艳芳、香云、瑞珠、瑞玉和寡妇花晨。艳芳的前夫为报夺妻之恨,跑到未央生的老家去勾引上了玉香,将她拐到京师卖入窑子。玉香成了京师名妓后,未央生慕名去嫖。玉香羞惭之下自尽,而未央生从此大彻大悟,遁入空门,为了“狠斗私字一闪念”,不惜挥剑自宫斩去了烦恼根,苦修二十年后终成正果。
人民文学奖得主海飞最新谍战小说。麦家、龙一、徐则臣推荐阅读!本书收录《麻雀》《捕风者》两部中篇小说。其中,《麻雀》讲述了陈深潜伏在汪伪特工总部首领毕忠良身边,通过代号为“麻雀”委派的工作者秘密传递信息,成功“窃取”汪伪政府“归零”计划。《捕风者》讲述了三位女性中共地下工作者苏响、梅娘、陈曼、丽丽,冒着生命危险,想尽各种办法,最终截取敌军重要情...
一粒尘可填海,一根草斩尽日月星辰,弹指间天翻地覆。
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乱天动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一个少年从大荒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这里是属于斗气的世界,没有花俏艳丽的魔法,有的,仅仅是繁衍到巅峰的斗气!
  新书等级制度:斗者,斗师,大斗师,斗灵,斗王,斗皇,斗宗,斗尊,斗圣,斗帝。
邯郸二手群:
邯郸商家群:
手机版客户端
Copyright&&& :古楼东()&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言论!
Powered by X3.2|&技术支持 |备案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说女主人公名字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