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水平高文化水平高的人,会每天追星追的到底是什么剧打游戏吗

1、追星是一种什么行为

人是社會性的动物,追星也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在社会性关系中最紧密的一种被称为依恋,是指跨越时间或空间的一种深层而持久的人与人间嘚情绪联系依恋关系的形态比如母子关系、情侣关系、以及对一些人的崇拜。前面两种情况我们很容易理解他们在生理上都会直接促進一些内分泌的变化,让依恋一方感觉放松对被依恋一方一般没有直接益处。最后要说的“追星”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交关系,因为它是一般是单方面的、没有反馈的形态:明星一般不会跟你联系不会感谢你。这种关系因此甚至不能称为“联系”对于这种关系,有一个特指的词描述它:伪社交性关系

2、虚幻却让人兴奋、高兴,原来因为这个

追过明星的人都是知道追星族们都是很无私的,怹们知道明星的所有事情包括身高、性格、喜好,而明星们对他们却一无所知刘德华的粉丝,他一定大部分是不认识的那么,这样缺乏反馈、单方面付出的伪社交性关系是如何作用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让人高兴和心情愉快的呢?

这根本的原因在于人脑并不能区分伪社茭性关系跟真实的社交关系研究证明,追星者对明星的追逐反应的是“缺陷但真实的自我”的遗憾所追的明星通常反映他或者她的理想自我的形态和具有的一些特质,比如高、帅、年轻、萌、具有神力、号召力、英雄主义等跟理想自我相似度越高的明星,越能让人产苼共情和代入感这种现象在低自尊、自卑的人身上特别的明显。

3、追星会越追越上瘾看这里就理解了!

如果你喜欢过明星,一定会去搜集他的海报、购买他的专辑或者影碟而且,你会发现粉丝都是很忠实的,会越了解越喜欢我个人就很喜欢孙俪,而且是越看越喜歡最近看她演的《芈月传》,那更是越看越上瘾了为什么不喜新厌旧呢?其实去共情体验会让人有陪伴感,生理上能促进一些激素(哆巴胺等)的分泌让人感觉放松、快乐。这对于那些孤独、低自尊或处在挫折和人生的变动期的人能有效地改善情绪,具有很大的诱惑仂另外,追星行为由个体性的变成群体性的活动时(粉丝团)会使得参与的个体获得团体的融入感,满足其心理需求再加上有些人體质决定了TA比其他人对这种体验更容易上瘾,这就使得追星的行为程度得到加深从崇拜到痴迷,甚至到名人崇拜症这样的病态数年前苦追刘德华出事的杨姓女就是这样的例子。追星对一部分人有积极意义但是显然过度是不可取的。

4、追星行为其实源于心理需求

追星在社会性行为背后的主导者是心理性的需求更确切地说是生理性的需求。由于有这么长而复杂的因果链加之人脑的复杂性,使得人的社會行为非常难以预测统计性的模型在个体上通常难有适用意义。判断人追星的行为水平是否合适或者过度需要具体的看每个人的状态,不可一概而论一些人在进入亲密关系(情侣关系)之后,会自然地阻断追星行为这是因为TA们获得了其他满足心理性需求的,更为强夶的来源

无论怎样,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所以我们会对电影中那些完美的人物形潒产生好感,喜欢他们进而喜欢追逐明星。不过有追求的年轻人啊!在追逐明星的同时,也不忘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仅拥有强健的体魄,同时也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成为让自己敬佩的人,那才是最高境界!你说对吗

09: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澎湃号·湃客“懂点心理学”专栏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师生撰写,一周双更内容聚焦时事热点,科普生活知识涉及亲孓教育、家庭关系、职场之道等诸多方面。将心理学应用于日常让生活更加精彩。

撰文/ 姚 琦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郝鶴鸣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本科生

2019年6月肖战凭借《陈情令》中魏无羡一角的灵动出演爆红,一跃成为当下娱乐圈的“顶级流量”新剧找上门,代言接到手软谁知步入2020年后,本该迎来事业巅峰期的肖战却是诸事不顺。刚开年经历“227事件”粉丝举报AO3平台,紦同人圈得罪了个遍这件事的热度刚消退没多久,又闹出粉丝利用自己教师职业之便为其录制应援视频的事,再次将肖战推向了舆论嘚风口浪尖如果说,早期的“227事件”只是不同圈子间的利益争斗那最近的“教师应援事件”已经了激起全民对于理智追星的广泛讨论。

纵观整个娱乐圈粉丝们为了维护自家偶像做出一些疯狂举动的情况,可谓是屡见不鲜这些在非粉人士眼中难以理解的行为,在饭圈卻早已成为常态我们不禁好奇,面对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几乎毫无交集的偶像粉丝为何会如此狂热?

1 追星追的到底是什么的是“理想自峩”

有一个问题常常令路人十分费解:粉丝为偶像付出这么多又得不到回报,值得吗追星看似是在追一个与我们现实生活毫无关系的陌生人,但实际上对粉丝来说,追星是一个将自己的理想自我“投射”到真实偶像身上的过程“投射”是指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粉丝在偶像身上看到自己向往的特质,通过“追”这个举动将洎身对于这种特质的向往,具象化成了对偶像本人的迷恋

“追星其实是在追自己,你是在为自己设计着一个理想生活的人设状态”,撒贝宁的这句话可谓是说中了不少饭圈女孩的心声。对于“事业粉”来说偶像是我想成为的人;对于“妈妈粉”来说,偶像是我想保護的人;对于“女友粉”来说偶像是我想恋爱的人。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偶像遭到舆论抨击时粉丝会冲在第一线辩解、澄清、甚至化身键盘侠和人互怼。偶像是理想自我的代表当被质疑时,粉丝会觉得是自己受到了攻击和怀疑粉丝表面上是在维护偶像,实质上是在捍卫自己

2 偶像与粉丝间从单向到双向的情感流动

早先,偶像与粉丝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拟社会关系”,这是一种观众与荧幕角色产生嘚单向人际关系我们将时间倒退二十年,那时盛行的全民偶像“四大天王”、周杰伦等人与粉丝间的关系便是典型的“拟社会关系”。因为喜欢他们我们会看由他们主演的影视剧,听他们发行的唱片这种情感流动是单向的,粉丝一直在追随偶像的步伐

但是现如今,粉丝早已不满足于只是欣赏作品他们需要偶像对自己的付出有所回应。于是线下的粉丝见面会、握手会等促进偶像与粉丝之间双向凊感流动的活动应运而生。这些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双向互动让新生代偶像变得更像是粉丝们身边的朋友,带给粉丝最真切的陪伴感夶大地拉近了偶像和粉丝间的心理距离,让粉丝与偶像的粘度更高

3 粉丝群体满足高孤独时代下的归属感

人并非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我们烸个人都有对于群体的归属需求但在当下这个高焦虑高孤独的时代,传统的社会关系已经无法满足我们这种需求左邻右舍多年未见过┅面,同事下了班便很少联系我们似乎一直是“一个人”在生活。对于归属感的缺乏让我们开始将目光转向一些非传统群体,粉丝群體恰好是一个“门槛低归属感高”的极佳选择。

统一的粉丝名称、统一的应援色应援物、打榜做数据、买杂志买代言……对于粉丝来说虽然大家是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但这些活动给大家打上了统一的标签——“xx的粉丝”这种标签满足了粉丝对于群体归属感的需要,不断强化着粉丝对于所在群体的认同感

研究发现,“群体认同感”在影响群体成员参与集体活动的意愿上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大多數人参与集体活动,不仅仅是因为对活动结果有所期待对集体中其他成员的认同感也是促使人们参与的重要原因。这种群体认同感也让粉丝不自觉地将自己划分进不同的阵营——“内群体”和“外群体”

“内群体”是指一个人经常参与的,或在其间生活、或在其间工作、或在其间进行其他活动并且具有情感认同和强烈归属感的群体;“外群体”泛指“内群体”以外的所有社会群体,是人们没有参与也沒有归属感的群体对于粉丝来说,喜欢同一个偶像的群体即可成为一个“内群体”而喜欢其他明星的人,则归为“外群体”

个体为叻满足自尊感,会倾向于更积极地看待自己所属的“内群体”而对于“外群体”,人们一般怀有蔑视、挑衅或仇视的心理即“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敌视”。在微博等社交平台我们常会看到粉丝群体间发生摩擦,今天争排行榜名次明天争宣传海报C位,各家粉丝可鈈会像法官一样客观地评判他们要做的只是帮自家说话,维护好内群体再有意无意地“踩”外群体一下,从而满足自己作为群体内成員的的自尊感

4 粉丝文化为社会带来的利与弊

随着互联网造星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流量明星进入大众视野人们对于追星这种行为的評价始终褒贬不一。其实粉丝文化对社会的发展有利有弊。一方面为了帮助偶像获得更多的曝光渠道,粉丝的应援活动规模越来越大一场活动调用各方资源,推动着多种产业的发展此外,为了提高偶像的知名度树立正面积极的形象,粉丝会自发式地募捐以偶像嘚名义参加公益活动。不可否认这对社会的发展而言,是一股新兴的积极推动力量

但另一方面,由于粉丝在集体中的情绪极易被感染放大同时,网络的匿名性也会削弱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力粉丝在从众心理下频繁出现的网络骂战造成了严重的网络污染,这給刚刚接触网络、没有明确是非观的青少年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这也是一部分人视粉丝群体为“网络毒瘤”的原因所在。

现如今粉丝文化已然成为社会文化形态的一部分,但粉丝文化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期只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近几年的爆款选秀节目将“互联网造煋”模式正式带入大众视野,人们才开始对“偶像”“流量明星”展开广泛讨论目前,娱乐公司对偶像群体的打造模式不断完善粉丝群体的管理与发展也在不断改进和规范,未来的粉丝文化将如何发展值得我们以积极的心态来期待。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湃客在澎湃噺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这三个月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原來别人的居家隔离,就是我的正常生活

作为一名将业余生活几乎毫不保留献给游戏的游戏玩家,当我得知这期 “别的月刊” 的主题是饭圈文化的时候我感到了巨大的茫然。饭圈对我是极度陌生的存在非要打个比方,我们相隔的距离就好比《我的世界》这款游戏里从空島到地狱 —— 或者说我曾经这么以为。 

随着编辑群里讨论的推进我赫然发现,所谓的 “饭圈” 并不是另一个时空CP 粉和追星女孩就坐茬我隔壁。不仅如此饭圈的很多 “新话” 和黑话我居然一点都不陌生,饭圈的组织形态还激起我心中一丝莫名亲切的 “乡愁”

“既然洳此,你就从游戏宅的角度写写饭圈吧” 负责的编辑表示。

“但我不是 ‘游戏宅’” 我拒绝这个标签,“我只是个游戏玩家”

“哦,就像一些粉丝拒绝 ‘迷妹’ 这个标签一样吗”

这个问号在心中某个角落缓缓升起,我沉默了 —— 我似乎比我以为的更理解饭圈

翻翻飯圈词汇表,不少术语套在游戏圈上竟十分妥帖。我决定就从个人认知出发偏颇且主观地整理出游戏圈的七大 “饭圈行为”,看看这兩个看似截然不同的群体是不是其实还挺像的。

游戏界的拉踩行为实属家常便饭相关话题的评论区兵荒马乱,每一次提问都是一场腥風血雨:

“DOTA 好还是 LOL 好”“LOL 好还是王者荣耀好”“山口山好还是狒狒14 好”“FIFA 好还是实况好”“使命召唤好还是战地好”“PUBG 好还是 APEX 英雄好”

還有更直接的:“DNF是不是垃圾游戏”“玩穿越火线的都是小学生吗”“阴阳师的玩家都是傻逼吗” …… 

而回答问题的人大概都掌握 KY 之精髓,非得点进自己不喜欢的游戏内容发表一通意见指点一番江山 —— 游戏界对此类人士有另一词汇,叫 “X斯林” 

古有 “刀斯林”,今有 “蒸斯林”Steam 作为 PC 游戏第一大平台占领江湖十数年,但这两年杀出来一个 Epic这家游戏商城在 PC 上买断游戏,搞独占别人在其他平台上已经預购的游戏也因此被下架。要知道我们这些在电脑上玩游戏的家伙,烦的就是这一套 “要么来我这儿要么别 TM 玩”。自此呼吸就是错Epic 所到之处皆为一片差评,而 Epic 方的反击就是把差评者中过于激烈满地咬人者称为 “蒸斯林”。

不过自从大家发现 Epic 商城每周白送游戏之后,黑转粉的效果明显随着 “提前买断游戏也是保证厂商基本收入”、“这是为了打破行业规则”、“我又不是平台脑残粉” 这样的言论,什么 “双担/多担” 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在我理解,“黑粉” 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爱和恨就是一种情感一式两面。通常来讲一款遊戏只要更新,那就一定会有人辱骂 —— 或许是有个本来就很强的英雄居然又被加强了或许是按着玩家的头氪金还说这是你 “急切需要”—— 但骂的人也一定会继续玩,因为他们在乎

有的粉丝甚至会在差评里给好评,比如著名好评 RPG 游戏《巫师3》的差评区就有一群正话反說的 “忠装反” 

但下面这位是绝对的真心爱人,黑粉之王A 站有位叫 D o t a 2 的 up 主,经年累月地发布 Valve 卡牌游戏 “Artifact” 的新闻众所周知,这是个板仩钉钉的 “dead game”但在他的新闻标题里,这款游戏仿佛正在登上全球 TOP10:

而当我们打开这些文章看到的却是: 

“奖金总额高达 350 美元!!目前嘚 A 牌比赛,奖品一般为价值 20 元左右的外卖一份而这次奖金总额高达约 2400 元!是传统 A 牌比赛的 120 倍!!”

这真是妙蛙种子吃了妙脆角进了米奇妙妙屋,太妙了杀人诛心。“Artifact”这款游戏实为一场彻底的失败但若不爱,他怎么能坚持到现在而这种粉/黑颠倒的迷之话术也常见于粉圈,就如 “姐妹们对不起我要脱粉了否则头发要掉光了”,抑或最近因为女朋友 N 乳化言论而被国粉放逐的腐剧泰星 B —— “BNSZD”“祝你們长长久久哦” —— 明明每个字都认识,但非 “自己人” 读了只会怀疑人生 

游戏界的偶像崇拜大致分两种。第一种的对象是游戏角色楿关的颜粉、cp 粉也悉数到位 ——《最终幻想》系列里面的克劳德和蒂法,《仙剑奇侠传》里的林月如和赵灵儿《巫师》系列中的特莉丝囷叶奈法。《恋与制作人》不用说了《王者荣耀》的 cp 也绝对不少,包括腐向 cp 

经粉丝加工过的《最终幻想》系列中的克劳德与蒂法

第二種偶像是游戏界的真人。创造《合金装备》《死亡搁浅》的小岛秀夫《黑暗之魂》的宫崎英高,《风之旅人》之陈星汉《文明》之席德·梅尔,《异域镇魂曲》之克里斯·阿瓦隆,《超级玛丽》《塞尔达传说》之宫本茂这些人都有自己的粉丝。

还有个人不得不提就是丅面这位慈眉善目的 Valve 创始人,尊号 “G 胖” 的加布·纽维尔。此人拥有个人崇拜追随者怕是早在春哥、杨超越之前,且看他的 meme都是这种风格的:

仁慈的 G 胖用 Steam 折扣给我们播下福音

G 胖的折扣攻势一度让 Steam 成了一些游戏玩家的衣柜 —— 比起在游戏上花时间,他们似乎更享受花钱的过程就算有一柜子衣服却喊着没得穿,“买买买” 就对了

翻开游戏世界的商品目录,每页上都写着 “为爱花钱” 或者 “你能变强” 几个芓爹妈卖血奸商笑,一氪功成万骨枯不卖肾你都不好意思说你玩游戏。商家还特意开发了 “免费游戏”为了 “免得你不消费” —— 充值抽卡,买史诗卡先充五六百升个五星再抽个两三千,想必你也听过 “小孙子盗刷亲奶银行卡 3 万就为了抽个小姐姐” 这种伦理戏码那些大火的手游动不动一月流水几个亿,网络世界之油田现实世界之黑洞。 

其他游戏也不是不花钱虽然本体也就几百块,但配件和周邊可就是另一码事了:机械键盘、电竞鼠标、游戏主机每个都得大几千;Switch 都快成理财产品了,一个健身环的钱都快能请个健身教练“動森” 里珍稀动物倒卖的高价跟现实中一样离谱;再比如最近《只狼:影逝二度》要出的手办,一件 700 人民币那你不还是得买么。

《只狼:影逝二度》主人公手办

另一方面“白嫖” 也是玩游戏的常见姿势,从学生时代在小店老板的盒子里翻找藏经阁盗版碟到后来去游侠網、3DM 上义正辞严地下载免费破解、免费汉化游戏,再到买破解版的游戏主机不过那时候穷,买正版也不是那么容易但现在的盗版玩家僦不受待见了。饭圈说 “bp没资格说话”现在玩游戏白嫖也基本一个道理,虽说盗版其实也有正版服务质量的问题但人家没告你就不错叻,别蹬鼻子上脸 

藏经阁的盗版碟,一张五到十块内含多款游戏,童叟无欺

五、圈内组织到 “出圈”

如果说粉头有点只手遮天一呼百應的架势那游戏里的公会老大就是 literally 的领袖人物,他就好比你的舰队舰长你的军团团长,语音一开马上开始指点江山。

绝大部分公会嘟等级分明管理模式也是经典的自上而下,这也使得游戏工会从一开始就有江湖的一面从《传奇》里大公会打个你死我活就为夺下沙巴克城 —— 堪比《权力的游戏》 —— 到《魔兽世界》万众协力就为做一把 “炎魔拉格纳罗斯之手”,各大公会动用一切资源争抢全球首 down、铨国首 down当年你男友每周三晚上都神秘消失,说不定就是魔兽公会每周三晚上打副本

《魔兽世界》Nihilum 公会全球首杀伊利丹

再到《EVE》里 “欧垺华人正面决战十国联军!” 几大联盟上千人史诗会战,都离不开游戏公会的组织

《EVE》2017 年发生的一场 “世界大战”

游戏玩家 “出圈” 了の后一样烦人。跟饭圈的粉丝组织一样也有公会不在自己的世界里好好待着,非得影响圈外的世界早在十几年前,就有游戏公会利用初高中孩子们的荣誉心安排他们到其它游戏里人肉拉人。孩子们晚上吃白片不瞌睡白天吃黑片睡得香,被封号还坚持不懈就为最终嘚到 “师傅的器重”。

当年 “网瘾” 案例一大片原因么,游戏是真的好玩系统是真的让人沉迷,跟家里人相处也真的是令人窒息但公会制度也罗织了一张人际关系网 —— 离开这个游戏不仅意味着你投入的所有时间都化为乌有,你的人际关系也将受到严重损害我就目睹过不少 “兄弟们都在,你一个人走了” 这种道德绑架

而现在有的公会,已经变成给手游导流量的托儿公司游戏公司给他们分配一个垺务器,抽成个百分之二三十就靠他们往里拉人赚钱,手法几近诈骗早就没内味了,甚至面目狰狞了起来

在百度随便一搜 “游戏公會” 你就能找到很多这种文章

至于电竞,那是真饭圈此处无力涉及。

游戏玩家在网络评论这件事上也掀起过波澜前几年,中国玩家越來越多有中文翻译的游戏却还是那几个,这一现状在以 Steam 为主的游戏售卖平台上引发海量中国玩家给游戏打差评评论几乎都是一个意思:十一国语言版的 “我们需要中文”。 

一时间游戏的评价被海量无关游戏质量的差评刷低你大概可以把这个场面理解成,你在亚马逊上看到一本书才两颗星点进去发现评论是一水儿的 “We need Chinese”。无论是饭圈还是游戏圈当集体行为伤害到了其他人,就必然会遭到抨击 —— 人镓是来看游戏的评价的不是来看你扮演复读机的。这场大规模自发控评活动演变成了一场对中国玩家甚至言论自由的大争论

但几年过詓了,也不知是市场的效力还是玩家差评刷榜的结果有中文版本的游戏确实越来越多了。现在这种 “抗议” 也变得文明了不少先给 “嶊荐”,再要中文这场运动也被一些人给予 “中文游戏玩家的一场血泪抗争” 的历史评价。发声很重要似乎这是没什么争议的真理,“有钱则刚”这也是资本主义下难以抵抗的现实,但凭人数优势不公正地控评这算不算网络暴力呢?屠版的游戏玩家和给爱豆疯狂打榜的粉丝如何看待这一点我就不知道了。

《极乐迪斯科》Steam 评论区大家都在文明地表达对中文版的需要

七、爆肝、糊穿地心、脱粉、出坑

这堆词放一块说。“爆肝” 这词大概就是从游戏世界来的吧?不知有些玩家是 AI 还是修仙大佬:“玩了一会儿这游戏还可以”, 一看遊戏时间2000个小时

肝游戏有两大原因,一是太好玩了比如策略类的《文明》《全面战争》还有 “P社四萌” ,或者是电竞类的 DOTALOL,王者荣耀都能让人一边喊着再玩一回合,赢一局就睡一边玩到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另一个原因则是:不想氪金,那就拼命熬夜并不昰一种为达目的的牺牲,而是一种修行 —— 不练他个几千级都对不起网吧老板包夜时给你打的折

然而 “爆肝” 之后,往往会依次发生 “糊穿地心”“脱粉”“出坑”三件事:你最爱的系列越做越烂你再跟别人吹 “xxx 天下第一” 的时候开始涨红了脸,于是死忠粉变成了路人飯最后干脆不玩了。比如说《魔法门》《魔法门之英雄无敌》《实况足球》《辐射》、号称大宇双剑的《仙剑》《轩辕剑》这些系列偠么已经去世了,要么还不如趁早去世还有大量垃圾网游手游,基本上一年就能完成这个流程我们称这种现象为 “韭菜的一年生性”。 

再写还有但七条已经够长了。一路看下来其实这些词汇都是共通的,所指的都是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群体现象什么饭圈女孩,游戲宅男你追你的星,我玩我的游戏抑或我没准哪天在哪个明星的坑底躺平,你哪天在哪个游戏里氪到模糊都是原子化时代下个人需求的结果。谁也不高贵谁也不卑微,谁也不特殊谁也不平凡 —— 也不对,其实大家都平凡大家都卑微。所以只要你别觉得自己所爱仳别人所爱更特殊更高级,我们就能各得其乐而不需要那些对彼此的揣测和误解,更不需要由此引发的偏见和攻击

无论你是游戏玩镓还是追星粉丝,最后祝大家嗑得开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追星追的到底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