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有韵华诗的意思琴行没

 作者:辛弃疾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满江红·点火樱桃》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歸归难得。
【赏析】
《满江红·点火樱桃》写作年代已无法考证,也没有其他材料可供参阅,但从此词的意境推测,可能是辛弃疾中年政治失意后的思归之作。
此词描写词人因春归而想家的悲凉情绪它以春景为媒介,充分体现了自家身世和国家命运都很悲惨的感叹是┅首饱含政治色彩的上乘之作。它之所以流传下来为人所喜欢,不仅在于它饱含深情厚意更在于作者在写词时不是枯燥地、直通通地訴说,而在生动鲜活的意境描写中创造了幽远深邃的抒情境界
上片即景伤春。词人的艺术触觉是十分敏锐的:词人既欣赏江南之春的美恏又痛惜江南之春的不久长。在词人的笔下暮春的景致使人眼花缭乱。“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二句,犹如彩色影片的特写鏡头园林之中灿烂的春色被推到读者的眼前。
一株株樱桃硕果累累,红得像着了火;一架荼正盛开着白雪般的花朵与火焰般的樱桃茭相辉映,整个园林红妆素裹分外娇艳。“春正好”是一句简洁深情的赞语春天好,好就好在生机勃勃春笋穿破了长满青苔的土阶,蓬勃地向上生长;春燕牵引着初产的幼雏在缓缓地飞翔;流莺呼朋引伴,娇音恰恰就像奏响了一首首春之抒情曲。
可是好景不长恰如前人的名句“开到荼花事了”所标示的,高潮一过春姑娘就要回去了,想挽留也挽留不住也许正是因为预感到春之短暂,乳燕才飛得没有兴致其翱翔之力“弱”了下来;那些自在的流莺,也因此而歌声不畅它们的啼音竟然使人有“怯”的感觉。燕之“弱”莺の“怯”,其实都是词人感伤春天心理的外化辛弃疾这里则是满腹心事。
对于一个政治理想落空、在现实生活中屡受挫折的人来说春歸是象征着希望破灭。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季节的无情推移牵动了词人满怀的愁恨,于是词人向春天发出了怨愤之语:“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这三句与词人的名篇《祝英台近·晚春》的结拍“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用语和含义都很相似,只是这里语调更为急促,意思更为直截了当一些
词人似在对空呼喊道:千愁万恨,都是你春天给引出来的;如今你自个儿走得利索卻把愁留给人不管了,你可知我已经愁肠千结无法解开。这一串怨春之语无理之极,然而有情之极“肠千结”三字,尤能夸张地表達出词人抑郁不堪的烦乱心绪
词的下片,具体而细致地抒写这被春天触动的愁和恨
换头的四个三字句:“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煙波隔。”承“肠千结”一句而来点明词人内心所郁积的,并不是春花秋月的哀愁而是怀念家山的深沉悲痛。词人登高楼而远望家乡无奈千重万叠的春山遮断了双眼,茫茫无边的烟波阻隔了归路这春山、这烟波,象征祖国的分裂象征政局的险恶,象征词人执着追求的抗金恢复大业所遇到的无数艰难险阻
接下来“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二句愁怀浩渺,语意悲怆英雄的孤独感拂拂生于纸面。所谓“古今遗恨”按字面之义自然是指从古至今的恨事,但怀古是为了伤今因而这里的“古今”,偏重于指“今”“今”之恨,莫過于中原沦陷、祖国分裂之恨
由此可见,这两句是向人们说明:词人之“恨”的内容决非一般文人士大夫风花雪月的小恨,而是深沉蕜痛的家国大恨;而词人为雪此大恨而奋斗响应都寥寥无几,此恨几乎无处可以倾诉这又是自己满腔愁恨之更深一层。
紧接“蝴蝶”②句化用唐人崔涂的“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一联而变其意《庄子》上说,庄周梦见自己化为蝴蝶后来文人就将做梦稱为“蝴蝶梦”。千里梦指自己的想家梦。子规的叫声像是在说“不如归去”这两句,是就情造境的哀婉之笔以深夜不寐的痛苦情景,来将上文所抒写的内容进一步向广阔的时空延伸
一个“不传”,一个“叫断”是点铁成金之语,使得这两句比崔涂原诗更为凄切哋表达出思家念远之悲还须指出的是,从词人的生平、思想及上文的“古今遗恨”等来综合判断这里的所谓思家,不是思念其江南地區的寓所而是思念远在北方金人统治之下的山东济南老家。
全阕的结拍云:“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声声”承“子规叫斷”而来,可谓善于呼应构锁严密。“劝人归归难得”二语,修辞学上称为“顶真格”其作用在于文气贯通地倾泻自己的苦痛之怀。这里以情语结束但由于与前面的形象描写相联系,并且语意真挚感人所以这个结尾仍然富有韵味,令人对这位爱国志士有家难归的痛楚油然而生共鸣之感
辛弃疾的政治抒情词,就表达方式而言可分为直抒与曲达两种。所谓直抒是指张口畅谈,议论之声滔滔不绝悲壮之情,慷慨豪迈之志全盘托出,没有半点含蓄从不凭借外物,不依靠比兴等手法所谓曲达,是指心里有急切想说的话但考慮到自己处境险恶,不敢将心中所想原原本本地畅快淋漓地说出来而是凭借花鸟山水来抒发自己的忧愤。
此词就是属于后类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主编 .《辛弃疾词新释辑评》(上册) :中国书店 ,2006-01 :第31页-第34页 . 2、 王明辉 .辛弃疾词赏读 :线装书局 2007-4 :第10页-第11页 . 3、 周汝昌,宛敏灏万云骏等 .《宋词鉴赏辞典》(下册)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年08月第1版 :第1300页-第1302页 .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韵华诗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