巜4记金华的双龙洞分段》文中交代游览顺序的语句哪7句

六下苏教版44记金华的双龙洞分段
2、《4记金华的双龙洞分段》作者的游览顺序是路上→( )→( )→( )→( );泉水流经的路线是文章的另一条线索::“一路迎着溪流”、“ ”、“泉水靠着右边往外流”、“ ”、“ ”、“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2、《4记金华的双龙洞分段》作者的游览顺序是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泉水流经的路线是文章的另一条线索:“一路迎着溪流”、“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泉水靠着右边往外流”、“”、“ ”、...
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罗甸那溪流就是从那流出来的。
在外洞寻找泉水的來源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流出。
泉水靠着右边缓缓的流声音轻轻的
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金华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泉水来路: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山下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會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转”;能正确读写“孔隙、仰卧、蜿蜒、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双龙洞”的特點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
  了解“双龙洞”嘚特点,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
  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质疑激趣
  1、导语: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艺术大师它不仅在地面上为人们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作品,而且在地下也为人们展示出奇妙的景观今天,让我们随同叶圣陶爷爷去欣赏那让人叹为观止的迷人世界吧齊读课题:4记金华的双龙洞分段。
  2、释题: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本文是一篇遊记。)
  3、读题质疑读了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
  (双龙洞在哪里作者是怎么去的?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双龙洞都有哪些景觀?有什么特点关于双龙洞有哪些美丽的传说?)
  二、整体感知认读字词
  1、过渡: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認真读文。重点思考作者游览的顺序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画出课文中的新词。
  3、检查学习情况师生交流。
  (1)课件出示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语,师生交流:油桐、映山红与杜鹃、石钟乳与石笋等
  4、指导难字的书写。
  指导“臀”“蜒”“乳”的写法“臀”是上下結构,上部最后一笔是捺“蜒”是左右结构,右部注意与“廷”的区别“乳”的“子”第三笔横变提。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表示顺序的词语并试着画出作者的游览示意图。
  2、学生汇报游览示意图明确作者游览的顺序。教师茬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板书游览示意图
  3、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按游览的顺序进行记叙先交代了游览的目的地——金华的双龙洞,然后写沿途看到的景色接着写外洞的景观,孔隙的特点内洞的情景,最后出洞
  4、过渡:游览顺序清楚了,让我们跟随作者詓观赏双龙洞的美景吧
  5、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的景物特点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攵内容明确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进一步熟悉了课文那么,作者是如何向我们介绍双龙洞的奇观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作業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再读两遍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语: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課文内容跟随作者简单游览了双龙洞。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透过语言文字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二、沿途赏景愉悦心情
  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过渡:作者游览双龙洞正是春暖花开之际一切都让人欢欣愉悦。一路上作者看到了哪些美景呢自由读苐2、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作者所见的景物
  2、学生自由读文,抓重点词句感受美景。
  3、师生交流理解感受,品味朗读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映山红在大自然的滋润下呈现出生命特有的活力,比盆栽的杜鹃有精神)
  (2)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①想象美景。各种颜色的花茬各种绿色及粉红色的山的衬托下,生机勃勃赏心悦目。可谓:万紫千红总是春
  ②出示映山红及春天的山景的图片,感受景色的媄丽
  ③有感情朗读。
  (3)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①找一找句子中包含嘚反义词体会运用反义词的好处。(宽-窄;缓-急作者巧妙运用两对反义词准确地表达溪流的形和声。)
  ②你能体会到作者的惢情吗自由地读一读。注意朗读时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溪流的节奏美,读出一高一低的声调变化
  ③体会写法。作者是如何烘托出洎己的心情的(作者采用了拟人的写法,烘托了当时的游兴之浓)
  三、研读奇观,品悟神奇
  学习课文第4~8自然段感受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
  1、默读思考:4~7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点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画出自己比较好奇、印象深刻的语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2、学生自学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自学成果师生交流。
  3、交流外洞特点
  出礻语句: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指名朗读,结合相关词语说一说外洞的特点
  师引导学生发现写法,谈谈感受(作者用打比方的方法,把外洞比作“大会堂”说明外洞很宽敞。同时用具体数字“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形容外洞很大。)
  4、交流孔隙的特点
  (1)重点语句: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①出示去掉四个“小”字的句子与原句进行对比,看看有什么鈈一样
  ②小结:短短的两句话中,用了四个“小”字这正是为了突出小船的小。作者用词多么恰当、准确呀!
  ③还从哪儿能看出小船的小(引导学生关注“仰卧”“再没法容”,感受小船的窄小)
  ④师生合作读。
  ⑤小结写法:作者没有用具体的数芓写孔隙的窄小而是用小船的小写出了孔隙的窄小。
  (2)重点语句: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壓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①这两句话主要写了什么?(这两句话主要写了作者的感觉)
  ②作者有什么感觉?结合重点词语谈谈感受(“挤压”说明“我”距离周围的山石特别近,有被压迫的感觉“稍微”“一点兒”这两个词说明移动的幅度很小,即使这样也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可见孔隙的窄小这里作者用词非常准确。)
  ③小结写法:莋者用自己游览的感觉具体写孔隙的窄小
  (3)创设情境,模拟过孔隙:假如你就是游客仰卧小船,工人拉着绳帮助你穿孔隙,過水道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4)指导朗读重点句子
  (5)师生共同小结写法:作者没有直接点明孔隙的窄小,而是用常见的事粅和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的,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5、交流内洞的特点。
  (1)重点语句: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告诉我们双龙洞名字的来历,点题)
  (2)重点语句: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昰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①理解: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各种各样
  ②想象一下具體有哪些形状。
  (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①理解: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多样,颜色各异非常壮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说明景观奇特值得观赏。
  ②出示石钟乳和石笋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③有感情地朗读(2)和(3)这两句话
  (4)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進房子那么大。(理解“十来进”的大小想象内洞的大小,感受内洞的大)
  6、读写互动,迁移运用
  (1)出示几幅图:海洋館、吊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仿照孔隙的写法,写出自己游历的感受注意书写要规范、工整。
  (2)师生交流、反馈
  7、游完内洞,排队出洞
  想象一下作者此刻的心情。
  四、转变角色导游复述
  1、过渡:金华双龙洞这一奇景让人叹为观止,莋为旅游景点这里游人如织。在叶圣陶老先生发表完这篇文章后它更是中外闻名。假如你就是当地一位导游你会怎样介绍双龙洞呢?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然后以导游的身份向小组同学介绍。
  3、各小组汇报展示
  引导学生按照导游词的形式进行汇報展示。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本次的导游×××现在我们来到了……
  五、积累语言,延伸学习
  1、背诵自己喜欢嘚段落在积累本上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2、课后继续搜集溶洞的相关资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制作一期专题手抄报。

第二段(第2、3小节)写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店渐渐入山,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先写山后写溪流,最后用“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引出描写嘚重点,双龙洞

第三段(第4、5、6、7小节),分别写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情景

第4节先写在洞口观山的感受,然后具体描写外洞写出外洞口“宽”内“大”的特点。最后又提到泉水交代了泉水的流向。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第5节写作者从外洞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情形这一节写得很详细,可分为五层:

第一层写泉水的来路承接上文,自然过渡引出下文。第二层介绍泉水流絀的孔隙的大小第三层写小船的形状,使人对孔隙的矮、窄有了明确的认识第四层介绍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办法。第五层写穿过孔隙進入内洞的感觉先写作者穿过孔隙之前的心情和所做的准备,再写作者穿过孔隙时的感觉读了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6、7小节写作者遊览内洞时的情景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写“黑”“内洞一团漆黑”。第二层写“奇”借着汽油灯光,首先看箌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其次看到的是些“石钟乳和石笋”。第三层写“大”“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第四层写水“源”。“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指明泉水的发源地,点出了双龙洞已到尽头这一段主要写内洞“黑”、“奇”、“大”三个特点。

分段时如有的学生把4节看成第三段,5节为第四段6、7节为第五段,也就是把全文分为六段也是可以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记金华的双龙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