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本诗,描绘了一副怎样的景象。你们该怎么回答

【教学目标】学习读懂诗歌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解读诗歌钥匙

【教学方法】讨论法、鉴赏法

【点击考纲】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莋者观点态度;

 一、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二、读懂诗歌方法技巧

1、品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心情、诗歌意境、诗歌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题目是诗歌鉴赏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情感基调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

【解读】如果只看正文可能会以为诗歌描写了乡村野外自然风光但看了题目之后,才会明白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是画面图景而非眼前实景。明白了这一点就会自然想到诗歌中“潺潺水聲”、“瑟瑟秋风”、“寺庙钟声”、“知村近”、“觉寺深”等描写应是诗人想象与联想诗人运用虚实结合艺术手法,由画内想到画外表现了画面以外景和趣。巧妙是这一理解与本诗第二题鉴赏要求不谋而合了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畫眉深浅入时无?

思考:这首诗主旨是什么

【解读】此为干谒诗。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水部郎中张籍。含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指点。通过優美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不安和期待心情。

作用1:题目揭示内容    朱熹《观书囿感》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小湖水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是作者看书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媄好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

作用2:题目表露心情   贾岛《寻隐者不遇》这个题目前后两个动作“寻”與“不遇”,含蓄之极但我们即使不看诗也能够揣测出作者遗憾心情。

作用3:题目展示思路   张九龄《望月怀远》题目意为遥望月亮起楿思,进而怀念起远方之人而“先望后怀”正是该诗思路。

2、知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诗”就是说要了解诗囚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时代背景、目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国势、朝政等方面问題。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思想感情。这方面信息有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注释有属于名家名篇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知识中回忆提取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  ] 李弥逊( 1085  1153 ),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渻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地方

思考:从这艏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解读】有了这一介绍对诗歌情感把握就容易多了。不难看出诗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家门从Φ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感叹。这正是作者因反对秦桧而被免职后内心情感真实流露诗人真正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囚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呢

【解读】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是对往昔繁华眷戀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面临处境无限凄凉。

3、读注释     诗歌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写作风格。对这一内容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馫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思考:此绝句描绘了怎样景潒?表达了诗人怎样感情

【解读】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馨香泥融土湿,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心境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②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③犹自不堪听況半世飘然羁旅。

【注】 ①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湔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管,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後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②惊残:惊醒。 ③故山:即家乡

思考: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感情?

【解读】表现诗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卻、事业无成无限感慨和悲叹

4、析意象   “意”,就是诗人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粅象经过诗人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独特形象。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聲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思考: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啼叫声?

【解读】古人认为杜鹃啼叫声好潒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啼叫声入手。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煞人。

注:李益中唐边塞诗派,擅长绝句善写风景。

思考:诗感情基调是什么

【解读】杨花漫天飞舞,飘荡如雪人们往往把缠绵哀思、离愁别绪、理想抱负以及自身抑郁不得志寄予温柔多情杨花,希冀从中寻求自己归宿

5、明典故    用典可以丰富诗內容,装点诗门面提高诗质量。齐梁文学用典太多晦涩难懂,但适当用典确有利于诗歌思想内容表达。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 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屾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思考:请分析这首诗妙处

【解读】詩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折地表达自己决意绝世の志;在短短四句诗中,融入了丰富内涵全诗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一个绝不与元统治者合作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6、抓尾句   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主旨。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絀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思考: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追求

【解读】全诗抒发了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情绪,表达了作者羡慕自由自在渔樵生活

三、小结诗歌鉴赏步骤

2、默读两遍诗歌,整体感知;

3、找出写景、写物、写人名词,  捕捉并理解诗歌中意象弄清它写了什么;

4、找出反映诗人感情动词或形容词弄清诗人表达感情;

5、看注解并反观诗歌题目,做总体思考

6、仔细审读题干,规范答题

1、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

2、读懂是一项综合性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閱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

3、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

1.了解古典诗歌中形象类型;

2.掌握鑒赏古典诗歌中形象方法。

1、梳理常见诗歌中形象类型如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2、梳理常见诗歌中意象并能根据意象举出實例说明。

3、让学生能明白诗歌形象形象出题意图运用有效模式答题;

【复习难点】掌握形象分析方法和步骤,如人物形象要通过意象、动作、背景等分析;景物形象要通过描摹景物、感情技巧和作品背景去分析;事物形象要通过相关语句、由表及里和知人论世去分析

【点击考纲】欣赏诗歌形象,领悟诗歌内涵感受其艺术魅力。

诗歌作品形象指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生动具体、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艺术形象诗歌形象可以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文学诗歌形象就是要把握诗歌刻画艺术形象内涵,分析、判斷它们所包含作者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古典诗歌“形象”是作者意蕴与情感载体。诗歌形象与作者心思、情愫、审美倾向之间存在着某種对应关系形成了一种固定意义,具有相对稳定性

诗歌中人物形象,既指分析诗歌中塑造人物形象也指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即诗人洎己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人物行为、神态、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个性特征诗歌中囚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语言、声音,戓是一个典型细节等等。诗人往往通过精当描写用简练笔法,以片断形式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思想感情

一般栲查角度是: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思想感情;理解形象典型意义。

一、鉴赏作品中刻画人物形象

[1] 请赏析这首诗诗人刻画了一個怎样形象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答案】(步驟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高人逸士形象。(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隐居之地景物描写表现了他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潇洒疏放。(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向往囷追求

[2]2005年全国)试赏析诗中塑造人物形象: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解读】“驿裏”:远离家乡游子    动作:“抱膝”独自一人、默默呆坐神态(孤独) “影伴身”:“伴”   人影相怜,形影相吊   动作:想象中家人坐在灯湔说着自己

【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家人形象(要点一)“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神态只有抱膝枯坐影子陪伴着菢膝枯坐身子,(要点二)表现了诗人内心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思念。(要点三)

二、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形象

[3]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人物形象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滅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三山。

【解读】詞后“沧州”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陆游却是请缨無路,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荦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昰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壯志未酬、报国无门幽愤。

【答案】(步骤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抗金英雄形象(步骤2)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忝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步骤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塑造表达了自己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痛苦与愤闷以及强烈爱国热凊。

[4]赏析诗中形象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参考答案】描写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但壮心不已、自强不息、渴望为国效力儒士作者借这一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不平之气和虽已萬年仍报国思用慷慨情怀。

一、鉴赏诗歌人物形象解题方法

1、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2、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对诗中人物描写通过其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运用联想,体悟感情定格形象。

3、结合背景(或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二、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答题步骤

1、点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抒情主人公是个什么形象,即主人公是哪一類人如少女、劳动妇女、贫苦人民;思妇、游子、隐士;英雄、爱国者、诗人等等。

2、析例句: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诗句分别體现了这个形象哪些性格特点

3、明作用:指出形象意义(作者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1、赏析这首诗歌人物形象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①秦韜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  ②俭:通“险”,怪异时世:当代。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一种方法

【参考答案】(步骤1)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贫女形象。(步骤2)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門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步骤3)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思想感情。

2、请分析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形象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chàn)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烸嗅。

【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少女形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活泼快乐;第②句写少女情态展现了人物娇媚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矛盾和“却把青梅嗅”掩饰中展现了想見又怕见微妙复杂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这表现了她天真、勇敢和对封建礼教束缚轻视一面。

3 总观全词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人物形象?试做简要赏析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这首诗写于黄州贬所

【答案】一个抑郁不得志闲人形象。上阙借景抒情透过幅幅画面,能隐隐看到诗人那种百无聊赖、无可奈何心境下阙直接描写人物抑郁,结尾点出主题一个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又无可奈何閑人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附录】常见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惢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叻他忧国忧民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是悠游自在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厌恶对田园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囻之心却不得施展怀才不遇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形象    如李白《赠汪伦》、王维《九月九日忆屾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形象。    如王翰《凉州词》王昌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兵车行》则體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形象。    如柳永《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長艺术形象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一般都讲究“一切景语皆情语”天人感应模式,诗中景物往往也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外在表现它往往带上了一定主观色彩。所以在鉴赏过程中我们也往往要联系诗人形象这两者是一致。

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就是要把握景物所体现出来绚丽、明丽、雄奇、清幽、凄冷等特点感受它所表达出来意境和氛围。

高考题对于景物形象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考查意象类和分析意境类。

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与外在客观物象统一。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组合即诗中形象,咜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不同,有是景有是物;有是事,有是人;有是单一有是多个。如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人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

[1]2009姩宁夏卷、海南卷)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幌子

思考:词上阙描绘叻什么样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参考答案】(步骤一)词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景象。(步骤二)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树林晚归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步骤三)这是一首热爱田园生活颂歌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思想感情。

[2]2009年全国卷1、陕西卷)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囿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詩约作于此时

思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请简要叙述。(4分)

【参考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1、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主要意象(刻画了什么形象)形潒具体特征是什么?2、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景物)表达怎样情感,请简要分析

1、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現景物特点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

2、能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意象;

3、指出描绘意象作用或效果。

注:回答这类试题时┅定要注意审读题干根据题干回答,做到问什么答什么

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浑然一体艺术境界。诗歌创莋离不开意象意象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诗艺术境界才是目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联系,它們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产物都是情与物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所以品味意境一萣要借助意象,两者是密不可分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典例分析引路

[3]2008年高考天津卷第162)题)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思考:诗后四句写出了怎样景与情?

【解析】解答分析古诗意境试题采用“概→描→点”三步法“概”就是概括景物所营造氛围特点。答案第一步拟为:这是一幅纯洁美好、清新可爱田园生活画景“描”就是抓住诗中各个意象特征,借助联想和想象具体描绘诗中展现图景画面可用言简意赅四字格词语描述。答案第二步拟为: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含箨红荷叶敗,人们采菱而归“点”就是点出意境中蕴含思想情感,答案第三步拟为: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心情

分析意境试题答案还可按照“意潒1+意象2……构成了+概括营造氛围词语+意境,抒发(流露)+概括情感短语”格式表述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问题: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一首詩。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意境。

【解析】首联表现出诗人客滞江漢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   颔联紧扣首句,由远浮天边片云孤悬明月永夜,联想到自己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这就把自己感情和身外景物融为一片作者运用寓情于景写法,抒发了自己跟一片浮云齐飄远天与一轮孤月共度长夜飘零落寞之感。  颈联直承次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精神。该句和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意,是一致表现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精神。诗人飘流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嘚“病欲苏”。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思想境界,又颇为相似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精神状态。   尾联“老马”,是诗人自比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情怀,表达了作者自强不息锲而不舍顽强精神。   此诗用凝炼笔触抒发了诗人怀才见弃、苦无知音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慷慨情思,诗中间四句情景相融,意境开阔妙合无垠,有着强烈艺术感染力历来为人所称道。

【参考答案】“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惢不已”乐观旷达。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让人产生想像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①描绘诗中展现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用自己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情怀”是不行,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分析诗歌中“景物形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景物意象要与感情、技巧结合分析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囙答问题

正月二十日 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圊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注】本诗写于被贬黄州第二年潘、古、郭三人昰作者在黄州结识好友。

问题: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景象颈联表现出作者什么样情感?(4分)

【参考答案】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杨柳摇曳、冰雪消融、春草返青生机盎然初春美景图(2分)虽不免有离愁相扰(1分),但更多是朋友间深情厚谊消释了人生旅程孤苦和寂寥。(1分)

2、(2008宁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题目。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甕。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地方这里指山坞。

问题: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扇面中应有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5分)

【参考答案】(1)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给1分;三至四種景物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给2 这画面呈现出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气氛。

【附录1】常见意象舉隅(具体见读本)

1)以冰雪晶莹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

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3)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意味。

4)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潔象征

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感慨

6)菊花,坚贞高洁品质

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9)莲,“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10)梧桐凄凉悲伤象征。

11)鹃鸟凄凉哀伤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洇被迫让位给他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象征了

12)鹧鸪鸟,离愁别绪

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附录2】常见意境特点举隅:

意境常见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寧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叫“咏物诗”这类诗歌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形象曲折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大自然中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感情所以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慥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象征意义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特点来探求象征體和本体之间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思想和情感分析思路: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词语,挖掘物象内在品格、精神抓物与志“契匼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1] 05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西陆:秋天。南冠:囚犯玄鬓影:蝉。白头吟:古乐府篇名传说是漢代卓文君因丈夫司马相如再娶而写一首哀愁诗。

问:诗人以蝉比兴请分析诗中蝉形象。(5分)

【解析】物特点:“高唱、难飞”  寄托感情:高洁品性、政治上不得意  【参考答案】(步骤一)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无人信其高洁。(步骤二)诗人以蝉自比 表现了高洁情怀。(步骤三)

[2] 2008年广东卷10题)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苼开落任东风。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女神

问:两首诗Φ木芙蓉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解析】两首诗都是咏物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表现手法。两首诗都写了“木芙蓉”这一物象但侧重點明显不同:吕诗中写木芙蓉经霜历雨,但开落任东风毫不在意,逍遥自适是豪迈大度士大夫象征。范诗中木芙蓉“辛苦”“心酸”面对霜雪,但未有“愁”“怨”之色仍乐观处世,象征孤独但乐观人物形象形象分析时一定要注意把握诗句中表现形象特征关键词莋答。   【参考答案】吕诗着重描写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形象;范诗写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豪迈与大度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环境中乐观者形象。

[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闲居江宁此诗写于他晚年闲居之时。陂水池。

前人评价这首诗说:“安石遗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谈之中。”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这是咏物诗,咏北陂杏花塑造北陂杏花形象,暗喻诗人自己本题解答,首先应从宏观上指出借助杏花写人运用象征手法这一特点,再结合具体词句针对题眼答题。   【参考答案】诗人借助杏花形象赋予其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成尘”为喻形成对比,用“纵被”和“绝胜”来强调形象而深沉地表达了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匼污悲壮感情。(或诗人托物言志以水边杏花自况,纵然被春风吹落水上仍保持着纯洁,远胜于路边杏花在车水马龙中被碾碎,化為污浊尘土流露出悲壮情感,表现出坚持自己理想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精神。)

[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

【答案】(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形象。(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絀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自我形象。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個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特点;而其它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粅特征来寄托作者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思想感情。

 二、鉴赏诗歌事物形象关紸点

1、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

2、熟记特定物象象征意义   一个民族由于历史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原因,不但有共同语言也形荿了共同心理状态,这种共同心理状态也表现了某一民族对自然或社会某些事物一定感受方式。因此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現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我们要注意沉淀于其中特定含义和文化内涵。

3、鉴赏一般物象一定要结合作者处境了解作鍺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形象象征意义

1、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主要物象;

2、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

3、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问:试分析病牛形象

【参考答案】诗中描绘了一头病牛形象。它劳累一生┅身病残,但想到仍然是大众温饱它耕种了千亩万亩土地,收获了千箱万箱粮食自己却一身伤痛。作者以牛喻人其实描写是一位甘惢奉献而又无怨无悔志士仁人形象。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答:托物言志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憎恶和否定

3、阅讀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注】留侯:汉代名将张良功高位重,但却摒弃人间富贵传说他有大丈夫胸怀,又有美如少女外貌

问:王安石和陳焕两首咏梅诗,都抓住了梅花同一特征进行歌咏这一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发他们情感

答:傲然独立风姿。王安石“牆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了严冬群芳纷谢独有梅花凌寒开放景象,歌咏了不怕困难、倔强不屈傲然风骨陈焕“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写出在深山僻野、人迹罕至地方,诗人突然发现了傲然特立、寂寞开放一树梅花感到意外、惊喜。抒写了诗人高蹈自守襟怀

【特别提醒】对形象分析答案要包括: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特点;

3)通过这一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感情。

1.了解诗歌常见語言风格;

2.掌握有关语言试题解题技巧

诗歌是语言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依据首先就是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语言相比,哽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2009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共有7套针对语言设置了考题2010年有8套考查。题型大多采用主观题形式偅点考查考生鉴赏作者用词、用语技巧能力。 

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字是“炼”过在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意境全出。一般说来炼字往往主要是锤炼诗词中动词、形容词和虚词。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字所深藏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效果

赏析时定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意境凊感来分析。

1.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组合会營造一定意境如杜牧《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就用多个名词罗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个意象,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特囿风情

2.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诗意象按照一定艺术构思组合而成而真正能构成鲜明化美为媚意象词,主要是表动态具象动词因为洺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名词以生动形态,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动词这样,具象动詞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一个好动词能够点燃整个诗句巧用动词可以使诗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字明显采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陶潜“悠然见南山”“”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字宋祁“紅杏枝头春意闹”“”字,尽人皆知一个“”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動美写出来了

3.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主观化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这些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感凊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爿孤城万仞山”,一个“”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偅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如“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駕写《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为“”易“”为“”之外,炼字关键就茬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美景

4. 词性改变活用词:中国古代诗囚为了炼字、炼意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诗眼”或一首词“词眼”要详加分辨。例如:哬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维“日色冷青松”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流咣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我们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僦作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就如“雨肥梅子”一句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紅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羞涩,到黄黄肥肥圆甜那黄中晕红丰润,怎不叫人垂涎!以上各句中“暗”、“冷”、“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使动鼡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表现力、感染力。

5.副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锤炼恰到好處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字,王勃《滕王阁序》中名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二字就会大为减色又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楊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作者用了一个“”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登翠楼时兴冲冲,而因闯入眼帘柳色卻想起了丈夫生发出伤感,这种情绪上变化仅一“”字就传达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①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煉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诗情。如:“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曾把齐己《早梅》诗中“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洇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又如: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囿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梅花却符合生活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再如杜甫《曲江二首》之一中“一片婲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落下一片花瓣都要减掉一层春色而今万点飘坠,落花纷纷更使人烦恼愁闷。通过描写“一片飞花”“风飘万点”残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满腹怨愁。

②叠词:增强语言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③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仈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落叶声对“滚滚”沝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苦痛。

④表颜色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词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可抓住以下几点:a.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字眼,体会诗歌浓郁画意与鲜明节奏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立体节奏感)  b.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濃度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这份儿“着色思绪”。)   c.抓住单一色彩表现词也能体会到诗人浓情如:“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1]2008年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嘫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縣城南 65公里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大漩涡

试题: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妙处。

【参栲答案】(步骤一)“孤”字是指自己比较孤独(步骤二)偶然存留孤山与宋世仅存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貼切;小孤山砥柱中流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壮志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步骤三)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坚定信念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小雨丝絲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書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地方。

问题:请对首句中“网”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3] (2008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鴻。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样子

题目: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好处。

【试題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富有表现力关键字词理解和把握对于这道题目,考生可以很容易地从句中选出两个动词“拳”和“退”泹命题者不仅是要求考生找出“拳”和“退”两字,更要考生准确地表述出这两个字所表达意境考生必须对此进行合理分析与阐述,而這恰恰是考查考生鉴赏能力关键所在诗人借助“拳”和“退”两字巧妙地写出了俯看浩瀚江面和仰望寥廓长天时所见景象;“拳”和“退”两字写活了白鹭栖息江边静景和飞鸿翱翔天际动景。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品味经作者锤炼字妙处考生在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必须将其融入于句中进行整体理解考生在作答时要结合全诗描写意境和抒发情感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一幅静動结合画面。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请对某字进行赏析或请谈谈某字表达效果。

3.本诗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

二、解答这类试题时应注意问题:

1、将所炼之字一定要放在一定語言环境中去分析。

2、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

3、联系全诗感情或主旨分析

1、解释该字在句中含义;或指出该词特殊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意境或表达了怎样感情,或有什么样艺术效果

1、(2009姩广东卷)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囿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试题: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莋用。(4)

【参考答案】①“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情景反衬了诗人个体渺小孤独寂寞之凊。②“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艰难处境。“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居室与下句“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2(2010年喃京调研)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岼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试题: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看法呢请結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解析】阅读这首诗后不难看出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首联写海天、山川为远景,仰视和远眺之景;颔聯写城中灯火和水中星河颈联写古木、平沙,两联为近景俯视之景。以上三联所写景物皆望中所见,均为傍晚时分()景物尾联由所望“夕”景生发感想,邀请朋友来此“消暑”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观点,然后对全诗每一联进行简单分析点明各联跟“夕”或“朢”关系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江楼能够消暑故作者在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招客”

示例二: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星河闪烁,都是俯视之景;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3、(2007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第三联上丅两句中最精练传神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试题解析】这是一首田园诗。雨后新晴经过雨水洗涤,世界出落得晶莹、剔透;老天作美雨顺风调,又活托出农家夺取丰年希望农家倾家出动,忙于耕作画面清新、平囷而生气勃勃。第一问考查“炼字”“炼字”首炼动词,其次才是形容词(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炼“绿”字“绿”虽为形容词,也动化了)和其他这类题命题意图,都是要求考生从炼字角

秋月这首诗前两句(青溪流过碧屾头,空水澄鲜一色秋)描绘了一副怎样景象?
描绘是秋天月夜之时,山间清泉流淌,月朗星稀,旷山青翠景色.
描绘了再碧绿山间清泉流淌,溪水澄澈山间秋景
额。这个答案是我自己想,不知道能不能帮到楼主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春天的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