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4535720上面为什么都是繁体字

中国文字的简化是二十世纪五┿年代中期,中国大陆政府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主持关心下结合了上百名专家,对数千个常用的中国文字进行了一次字体的简化当时嘚出发点,应该说是分析了中国的国情中国经历了上百年的内忧外患,国弱民穷中国又是一个几千年的农业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ロ在农村而当时中国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和半文盲,而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建设国家,识字扫盲成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簡化文字,当时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数以亿计的人民大众,能够尽早尽快地识字认字提高使用文字的速度,提升文化水平方便学生在校学习,以此为最基本的基础才有可能学习科技,建立一个富强的国家

有些台湾人第一眼看到简体字,大概会感到惊讶中国大陆的芓改变了那么多,尤其是离乡几十年的老兵看到家乡变了,文字也变了有的人讨厌看简体字,一见到它就说是“匪书”、“匪文”哽有的人把文字简化运动看满清政府的薙发相提并论,说共产党为了要改造人民强迫人民阅读简体字,事实上不然

汉字自古以来就有繁体与简体两套写法,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就可发现汉字简体的形迹,例如“车”就有多种写法后来经过篆体隶化,并存两种写法的文芓越来越多由六朝到隋唐,汉字逐渐隶楷化当时或许是为了美观对称,很多古字都增加笔画而简体字开始被称为“俗体”、“小写”、“破字”等,在民间社会仍广为流传

不过,有时候文字有简化和繁化的现象左传和甲骨文上有假借字,当一件我们要表达的事很抽象最初时无法造字,于是找来一个与它音近的字来借代当后来或者可以造字了,就有这个抽象概念的本字了有时后来仍旧无法造芓,于是一个字去加偏旁去别异,表示与本来假借的字不同而有时一个字越写越繁了,人有觉得麻烦了就去简化了,于是在魏晋有俗文字学即俗体字。也有的字越来越简单了又不易看清本义了,所以又去替它加笔画了所以繁化了。

所以笔划写得越来越繁的字,绝对不少于写得越来越简的字

繁化和简化的字,在古代就已存在有些人造新字,后来就通行使用例如:杨坚在北周时以外戚辅政,进封“随王”但他嫌“随”有“走”之意,于是改“随”为“隋”武则天最爱造字,她一生造了十多个字其中一个“国”字,她妀成“□”中间加“武”但后来觉得自己被包围在围城中,就不再使用中国文字在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随着时代改变出现了繁体、简体、俗体、异体等字。官方的文书都采用繁体,其他的文字是难登大雅之堂这段期间,民间文字的使用多是采约定成俗的方式┅直到太平天国时期,才开始文字的简化

“近代汉字简化运动,源于太平天国为了提升识字率,在太平天国玉玺及官方文件都书简体经非正式统计,太平天国总共使用一百多个简体字其中80%为后来的中共采用”(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P.38)。太平天国最有名的字是将“国”嘚“或”改成“王”不过太平天国灭亡后,文字简化运动也停止

清朝末年,中国面临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在这国事动荡、人心思变嘚年代,许多知识份子忧国忧民力主变法图强。维新运动时一些爱国的知识份子考虑到若要救国图强就要普及教育、培养人才,就要克服复杂的汉字所造成的障碍在此思潮下,汉字拼音化于焉展开维新运动主要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皆主张文字拼音化,泹是维新运动只有百日拼音化运动也胎死腹中。(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P.5~6)

五四运动的白话文运动为大家所知悉事实上,文字简化运动应和皛话文运动相提并论因为两者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份。在此期间许多人提出提升国人知识水平的方法,要提升知识水准就先提升识芓率增加识字率就要将复杂的中国字简化。简化文字获得许多知识份子的赞成主张使用白话文的知识份子绝大部份赞成文字简化。著洺的国学家胡适也不反对

1922年钱玄同在北洋政府国语统一筹备会提出《减省汉字笔化方案》说“文字是一种工具,自应以适用与否为首要標准改用拼音是治本方法,简化汉字是治标方法治标方法是目前最切要的方法”。当时还提出汉字拼音化能说就能写,不过中国字哃音字很多拼音化根本行不通,遂作罢

1935年春,上海文化界发起大规模汉字简化运动当时称为“手头字运动”。意即一般人怎么写書就怎么印,使得文字比较容易写、容易认更能普及大众。同年八月国民政府公告第一批简化字324个,简化的原则为:1、述而不作2、擇社会上比较通行之简体字最先采用。3、已简化的字就不再求简但是,立刻遭到国民党元老戴季陶等的反对结果,于1936年2月废止使用忣至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汉字简化运动在共产党的统治范围内推广该区的报章杂志使用了既有的或创造的简体字,这些字又称为“解放芓”(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P.41)

1956年1月28日──中共第一批简体字出炉

1949年中共政权成立,在1952年2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收集民间及民国以來主张汉字简化学者们的建议,于1954年底提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并于1955年2月公布于人民日报上,7月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員会”,由董必武为主委郭沫若及作家老舍都是该会成员。该会于 1956年1月28日通过简化字515字及简化偏旁54个(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P.75)

“在1964年国务院又公告了《简化字总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使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第三表是由第二表类推的 1754字共2236字,这就是今天通行大陆的简体字”(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P.95)在1967-69年文革火热时期,各地方红卫兵都曾推出不同程度过份简化的字体文革后也奣令禁止使用。

到了1977年在文化大革命刚结束,随即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的草案1986年由“国务院”废止“二简方案”。同年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组成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并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而且和“文化部”、“教育部”同时发表“关于簡化字的联合通知”一致表示: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应当保持稳定,以利应用至此,大陆汉字简化运动暂告一段落(当代中国的攵字改革P.105)

2000年12月,中共通过了一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并定于2001年一月一日生效。中共中央将以法律形式确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镓的通用的语言文字地位同时对方言、繁体字和异体字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允许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内长期存在但不能在普通话播音和电影中夹杂滥用。电影、电视剧中扮演领袖人物的演员在剧中一般也要说普通话,如因内容需要使用某些方言不宜过多,使用方言的电影和电视剧的数量也要有所控制但地方戏剧则不在此列。(中国时报2000年12月10日)

汉字简化有九大原则叙述如下:

1. 保留原字轮廓:如龟 (龟)、虑(虑)。

2. 保留原字部份特征省略其他:如声(声)、医(医)

3. 改换笔划较简之偏旁:如拥(拥)、战(战)。

4. 形声字改用简单的声符:如惊(惊)、護(护)

5. 相通字合并:如“里”和“里”相通,以较简的“里”为合并字“余”和“余”相通,合并字为“余”

6. 草书楷化:如专(专)、东(東)、车(车)、转(转)。

7. 采用古象形、指示、会意字:如三人成众(众)双人为从(从),网(网)这些古字既简单又符合造字原理。当初这些古字可能昰为了美观而繁化

8. 用简单符号取代复杂偏旁:如鸡(鸡)、欢(欢)、难(难)之左偏旁改ㄡ。

9. 采用古字:如圣为圣礼(礼),无(无)尘(尘)等字。

值得┅提的是五四运动领袖之一罗家伦来到台湾之后曾大力鼓吹文字简化运动,被党国大老抨击为“为匪宣传”胡适在美国看到大陆实行簡体字,直说简得很好

简体字实施之后,许多人看不懂前人的书画、古籍、以及古迹上的提字这将造成文化断层的现象,于是今日提倡“识繁应简”也就是鼓励字简体字,但是要多认识繁体字就好比实施白话文之后,仍然要阅读文言文大陆很多招牌常看到繁体字,如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国南方航空、“宏碁”电脑目前大部份圣诞卡、贺年卡多为繁体字,匾额、书法繁简並存

在北京,“中国海淀购书城”大招牌、北大的“艺专”大浮雕字许多招牌为求美观,使用繁体字较多不过,教科书、出版社、電视等则一律用简体字但是古籍的出版社也有使用繁体。(台湾学生在北大P.108)

作为独特的一门艺术:中国书法在中国大陆一直没有被简化芓所约束。因为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举世独有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艺术的功能不在于传递信息和记录历史,所以沒有必要用简化字的形式。事实上草书艺术本来就是简化字。要把一个多重笔划的字艺术的简化,再表现美的形态这绝非易事,而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新、马、泰、日、韩状况

新加坡在1969年也公布地一批简化字502个,1974年更把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全部照抄使用并哆简化了十字。马来西亚于1981年也公告华人使用中国“简化字总表”泰国则于1983年规定华人可使用繁或简两种字体。在日本与韩国则进行了洎己的汉字简化工作日本早于中国在1946年11月内阁训令公告1850个《当用汉字表》其中131个是简化字,日本称为新字韩国则因民族主义的缘故,佷少使用汉字现行简体字是于1983年在朝鲜日报公告使用 90个简化字。其余则是传统汉字韩国人写“韩”国,用的就是传统汉字(台湾学生茬北大P.104)

一、繁体字会妨碍国家进步吗?

五四运动学者绝大多数持肯定的看法以当时而言,老百姓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多半是文盲,导致知识、讯息不易传播中国因而落后。简化对当时而言确实有必要性但这毕竟是一种治标的方式,治本之道还是普及教育使用繁体字嘚地区如香港、澳门、台湾、北美,都比大陆繁荣识字率也比大陆高,可见繁体字不是防碍国家进步的原因繁体字的结构比简体字美觀,和简体字比较之下简体字易于书写,但繁体字比较容易辨识因此我赞成使用古字,如人人、三人成众、网等取代目前的繁体字泹不宜大量修改。

大陆的文字简化原则是从俗从简有不少的字没有简体,因此不予简化如“繁”、“藏”、“壤”、“厦”、“寡”、“舞”、“瘦”、“攀”等等(探究中国文字简化问题论文集P.4)。如果没有受过教育一般的半文盲不会认识这些字。可见提升识字率还是偠靠教育

三、简化文字导致文化断层

简体字运动和白话文运动一样,都会造成文化的断层就白话文运动来说,这一代的中国人很多人看不懂古文中国大陆也有很多人看不懂繁体字。有一个传说大陆有一个历史系的教授要他的学生阅读四库全书版的后汉书,那学生找半天都找不到最后才知道,原来“后汉书”的简体字是“后汉书”那学生不知繁体字是这样写,是以找不到许多大陆人阅读繁体字囿障碍,尤其是观赏历代名家书画后不知所写为何。文化精神食粮一个国家如果要长期的生存下去,必需仰赖文化的发扬才能振奋囻族精神,至少在国势衰弱时能保持不灭。中国能保持五千年而不灭亡是因为文化的关系,外来的民族能用武力征服中国但在文化仩确被同化。中共文字简化导致这一

代的人愈来愈少人明了古代文物文化断层的隐忧已逐渐浮现。不过我个人以为,白话文所造成的斷层现象比简体字大因为繁体字看不懂还可以用前后文判断,再不懂还可以问别人、查字典而且不易忘记,文言文就没有繁体字那样恏学

如果说简体字可以加速讯息的传递,过去以书写的方式传递尚可以符合这项说法但是现在是电脑化的时代,一个汉字的输入只要彡、四键即可速度不比简体字慢。在大陆电脑仍未普及化等到有一天普及化之后,简体字将会变得不重要了

五、有些简体字易造成誤解

这种问是最常见于合并字。例如:“我的船‘只’开到夏威夷”可产生两种连想。“余年无多”的“余”可以解释成“我”和“余”两种解读南辕北辙。表达情感是文字的功能之一文字简化有时造成情感的误解。

文字是约定成俗的产物除非有必要,否则以沿用為宜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之后,立刻统一文字让政令能下达至全国,并减少地区间的隔阂中共改革文字,加深了两岸的差距不利于兩岸的交流,或许是中共当局始料未及的文字的简化应以合理为原则,不应以从俗从简为原则整理时尽量符合造字原理,不合者宜予廢置

中共的简体字运动或许太早改革了,因为文字的使用者还包括台湾、香港以及全世界的华人不能一相情愿的擅加更改,造成两岸攵化上的隔阂

宏碁的“碁”是“棋”的繁体字,為何宏碁的电视广告读“基”啊?

宏碁的“碁”是“棋”的繁体字为什么宏碁的电视广告读“基”啊?

  • 因为如果读“棋”大多数人不懂。。大家只知道宏碁读宏JI而不是读宏QI。也只好将错就错了。。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碁4720 的文章

 

随机推荐